第521章 五味紛雜,濃淡相宜 1
作者:斯文客南宮恨      更新:2022-03-29 03:44      字數:2232
  田雞或者說青蛙和牛蛙肉的特點,就是爽滑勁道,頗有幾分魚肉的特征,又比一般的魚肉要更有口感。

  滑爽之處,更是比最鮮嫩的雞腿肉還要強上數倍。

  可這樣的食材,也有不足之處,除非是美食細胞的奇跡般的改造,否則哪怕是來自火影世界的青蛙,也不過是將其清淡雅致的鮮美延續得更加綿長了,並沒有讓它的肉裏充滿了讓人懷念的鮮味。

  換句話來說,青蛙肉的濃鬱度是不夠的。

  不管是在鮮味上,還是餘味上,都是差了許多,這才有了許多用濃重味道以及手法來增香,提升味道的烹飪手法,來處理蛙肉。

  所以蛙肉也需要相當多的輔料,甚至是其他的食材來幫助增加味道。

  不是不好,而是想讓它變得更好,更加適合每個人的口味。

  這就是趙扶餘所用的烹調的概念。

  光是發揮出食物的本味,有些時候或許已經足夠,可是在光如此還不夠的時候,那就需要其他的食材來幫忙輔助。

  熬煮田雞粥的時候,用高湯增加底味就是遵循著這個道理。

  後麵酥炸的腿肉也是為了增加蛙肉的油香,接著還要經過一次翻炒,才能真正上菜。

  可以說, 趙扶餘已經使用了數種手法, 就是為了讓青蛙肉的滋味更加複合。

  那幾乎有人小臂長的青蛙前腿,現在還剩下一截半, 都被趙扶餘剁成了類似於如同一般仔排般的大小,大概有個拇指長。

  這樣的長度就極為的適合接下來的烹飪,不需要用太複雜的手段,簡單的用類似於砂鍋悶燒的辦法, 就可以完美的料理。

  而作為最美味, 連同著脊骨部位的肉,則是被趙扶餘剁成了一小塊一小塊,帶著脆骨,嫩肉, 這些部位不管怎麽烹飪都是極品, 可最好吃的辦法,卻是加入那獨屬於粵菜精華的配角。

  當然此時趙扶餘還沒有繼續醃製的想法,烹飪之前再醃製才是最好的時機。

  他接下來的目標就是將那從頭部留下的一段切成塊, 並且準備入蒸籠,而這道料理開始烹飪,就預示著他的全部料理,得開始進入完成階段了。

  脖頸部位的肉則是切成小塊,用蔥薑料酒汁水醃製,加入一些白胡椒粉,然後再將蒜末,小米辣, 豆豉, 放入油鍋炒香。

  等到這豆豉蒜蓉都冷卻下來,就可以成為製作許多蒸菜的輔佐, 豆豉醬。

  不管是排骨, 雞肉,甚至是魚, 都可以用。

  這次趙扶餘就是用在了青蛙上, 豆豉醬混合進去, 本身就有部分油脂, 再搭配一些鹽和蠔油,一點點白糖, 就可以不斷的攪拌。

  一直拌到味道吃進去,再加上一把土豆澱粉繼續拌勻, 用澱粉將豆豉醬包裹在蛙肉上。

  然後就可以上蒸盤了。

  在蒸盤上,此時是鋪滿了去皮切條的絲瓜,拌上了些許的花生油,然後再把裹上了豆豉醬的蛙肉放在絲瓜上麵,能夠吸收絲瓜清香的同時。

  也可以將豆豉醬的味道釋放到絲瓜裏麵,兩種食材互相碰撞作用,加上豆豉的味道提鮮。

  可以說,這樣的料理也隻有粵菜才能碰撞出精髓來。

  既是擁有食材的本味,又能品嚐到豐富的味覺體驗。

  封上保鮮膜, 丟入蒸鍋,大火直接蒸煮十二分鍾。

  可以說, 這道豆豉蒸蛙,已經宣告完成了九成以上。

  接下來就是用砂鍋淘米,實際上除了田雞粥以外, 粵菜經典的煲仔飯,怎麽可能缺席?

  田雞煲仔飯一樣也是美味到極點又極為簡單的主食。

  用長粒的絲苗米淘洗浸泡後,放入砂鍋裏。

  水不能太多, 剛剛沒過米粒大概是半個指節就好了。

  而這砂鍋在放米粒前,也得用豬油或者花生油刷過一下鍋子,然後就可以開始上鍋蒸煮米了。

  砂鍋煲米,煲到七分鍾左右,水份已經幾乎看不到,米粒都呈現飽滿的時候,必須揭蓋子用筷子在砂鍋裏麵戳上幾下。

  有那麽一些小孔,讓蒸汽和熱量分部更加均勻的同時,也能防止下麵糊鍋。

  此時就可以把火轉為中小火了,也就是中間的母火不動,外麵那一圈的火,是一種似有似無的狀態。

  這樣的火焰,慢慢的蒸煮的三分到五分鍾, 把米飯裏的所有水份煮幹, 這個時候就可以把剩下的後腿蛙肉再分出三分之一來。

  用蠔油,黑胡椒粉, 薑絲,生抽,鹽,糖,澱粉,進行一個攪拌,拌到所有的調料味道都吃進去。

  就可以把蛙肉均勻的擺在那煲仔飯上,此時可以沿著鍋壁均勻的淋一小杯的花雕酒,接著再淋一圈花生油或者是別的油脂。

  然後繼續中小火不變,蓋上鍋蓋,不斷的移動煲仔,將砂鍋分成東南西北四個部位,每個部位都傾斜著慢慢的煲個三十秒。

  就可以關火,不用再管了。

  最後臨上桌前再處理就可以了。

  接下來便是真正的開始完成階段了。

  ...

  蛙前腿切好了小段,帶著骨頭的部位,通常會比一般的肉要更香,而前腿也比後腿更添三分勁道。

  所以趙扶餘選擇的是用些微爆裂的方式烹調。

  用雞蛋清,蔥薑料酒汁,白胡椒粉,鹽,糖,抓勻後,放入少許的澱粉抓一下,然後用冷油封好。

  接著上油鍋,油溫這次就不用太高了,大概是一百六十度左右,維持油溫將蛙前腿炸到外層微微焦黃的地步,不需要追求搶酥。

  隻要呈現出一種骨香,肉嫩就可以了。

  接著倒掉熱油,用蔥薑蒜末還有切碎的豆豉爆鍋,等到香氣出來,就直接放入大概一碗的麵包粉,半碗的蒜酥,不斷的翻炒,炒到麵包粉微微能聽到與鍋子碰撞,有些清脆的碰撞感。

  ‘唰唰唰’的聲響。

  此時就可以開始準備,將過油後的前腿下鍋。

  然後放入胡椒粉,鹽,糖,少許的魚露,生抽,以及一點點的小米辣增加辣味和顏色。

  等到所有食材和前腿都攪拌均勻,就可以裝入盤中,伴隨著一股股強烈的香氣彌漫開來。

  全蛙宴的第一道完成品,避風塘炒蛙腿便宣告完成!

  與一般的宴席不同,因為青蛙肉的特性,本身就偏向寡淡,為了引出食客們的口味。

  第一道菜必須以濃香為主。

  於是乎避風塘炒的法子,就成為了最好的第一道大菜。

  也就是在趙扶餘完成的時候,一道盈盈光輝一閃而逝。

  似有若無的廚境異像,也開始飄蕩在了料理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