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教材
作者:劉周平      更新:2021-09-18 17:08      字數:2378
  張合用了一個多月時間,將數十份藥材全部煉製成了築基丹。

  但他真正需要的上品築基丹,一共也隻出了一粒,至於下品的普通築基丹倒得到了85粒。

  先前梅映雪曾經告誡過他,最好是用上品築基丹築基。

  下品築基丹雖然比較便宜,但成功率低,而且若是築基失敗,將會損傷修練根基。

  有些損傷是不可逆的,終身不可恢複。

  張合可沒有把握自己用一粒下品築基丹不會失敗,因此才攢下這數十份靈藥,誓要煉製出一粒上品築基丹來。

  好在他成功了,在倒數第三爐,出現了一粒上品築基丹。

  將所有築基丹材料煉製完畢,暫時不打算再開爐煉丹,接下來應該盡快修練到練氣十層,然後準備築基。

  張合收起丹爐,走到煉丹室之外,院中靈田裏的紅薯經過這三年生長,就算沒澆空間裏的靈泉水,現在也已經成熟。

  從門後麵找出一把鋤頭,扛到靈田裏就開挖。

  半畝靈田,一共挖出500多斤紅薯,都被他煮熟,曬成了紅薯幹。

  他已經試驗過,這種靈氣紅薯也一樣可以曬製成紅薯幹,易保存,吃起來更方便。

  收獲的紅薯藤,除了一小部分用於扡插種植,還剩下有幾百斤。

  這些紅薯藤同樣帶有濃鬱靈氣,張合也曾炒食過一些,味道很好。

  他自己吃不了這麽多,賣倒是能賣出去,不過紅薯藤也是能做種繁殖的,這樣當普通靈材賣掉更不劃算。

  想了一下,他已經想到一個處理方法。

  在廚房裏架起大鍋,將這些紅薯藤都扔進去蒸熟,然後撈出,用木架子將其架於碳火上,用小火烘幹。

  烘幹後的幹燥紅薯藤,拿到僵屍磨房裏,磨成粉末。

  在磨製的過程中,他發現僵屍對這種帶靈氣的紅薯藤也很感興趣,原來僵屍除了喜歡帶血的,也喜歡有靈氣的食物。

  這些靈紅薯藤粉末以後可以摻入到一些食物裏麵,不僅對修仙者,就算對於武者的修練也是有用的。

  處理完這些紅薯藤,他出了山頂小院。

  如今又是一年秋收季節,棲鳳山紅薯基地根據這些年的擴張,已經擁有5000畝耕地。

  能擴張到這個數已經是一個極限了,畢竟他一共也才一鎮之地,這邊的荒地隻有這麽多。

  這5000畝耕地,今年估計能收2000萬斤紅薯,僅是這些紅薯,便完全能養活全鎮居民。

  因此,張合從來都不需要壓榨佃戶來發財。

  這些年別的村鎮地租紛紛上漲,黑水鎮地租一直都保持五成不變。

  收上來的五成地租有三成是要上交到城主府,張合手裏還能餘下兩成。

  他得到這兩成也沒有用於享受,而是全都用於黑水鎮基礎設施建設。

  經過這三年時間建設,黑水鎮的水網終於全部建成,如今任何一塊耕地附近,兩百步內,必定有一條從黑水河引來的水渠。

  此時張合已經騎馬到達黑水鎮,在黑水鎮外圍,一條城牆的雛形顯現出來。

  目前城牆地基已經挖好,一堆堆磚石都堆放在地基旁邊,一些匠人在石頭地基上方牽起準繩,開始在外圍砌第一層磚。

  這是一項大工程,以目前這些人手,起碼還要兩三年才能修好。

  黑水鎮如今的人氣很旺,本鎮佃農就有一萬五千餘人,再加上數千外來雇傭工,已經是一個擁有兩萬人口的大鎮。

  原來那一條街道早已無法滿足這麽多的人口日常交易,所以現在又增加了一條交叉的街道。

  在鎮上除了街道兩旁的店鋪,另外還有多家小型加工廠。

  有提供最基礎服務的僵屍磨房,這些僵屍在黑水鎮任勞任怨,日夜不停地工作,至今已有七八年,張合除了喂草,沒發過一文錢工資。

  另外還有做豆腐的工廠,榨豆油的油廠,還有釀酒廠。

  黑水鎮釀製的普通水酒產量很高,銷量卻並不高,因為小小的德化城真賣不出去多少。

  張合也偶爾讓護衛隊送了一些到昭陵城出售,因為他們的酒沒多少特色,也沒能賣出多少。

  至於很有特色的高度酒,那是桃花仙子賣的,跟張合,跟整個黑水鎮都沒有半文錢關係。

  張合從未見過桃花仙子本人,更不認識此女。

  鎮上除了這些工廠之外,還有一家很大的學堂。

  學堂這個東西,對於大周王朝來說,是一個新鮮玩意,以前從來沒有過。

  窮人不需要上學,能算數,會寫自己姓名已經算是人才了。

  至於富貴人家,他們會請人上門做家教,教一些實用的文字就行了,大部分也不會鑽研太深入,因為這個世界裏讀書真的沒用。

  張合在這裏活了十來年,還從未見過詩詞之類的文學作品,青樓妓女唱曲的歌詞反反複複就那麽幾首,很多還是些大白話。

  因為大周王朝沒有科考,也不崇尚這些東西,沒有人會以此為榮。

  這家學堂自然是在張合親自主導下辦起來的。

  對於佃戶而言,家裏三歲以上的小孩全都是勞動力,自然舍不得送到學堂來學那勞什子的文化。

  讀書習字會寫自己的名字就行了,學多了浪費。

  學堂剛開學的時候,那怕是學費全免,仍然隻招到一個學生。

  還是牛鐵匠的小閨女牛花花不願意學打鐵,從家裏偷跑出來的,隻上了半天學,就被牛鐵匠他媳婦揪著耳朵提溜回去了。

  “不好好打鐵,讀什麽書!”

  沒辦法,最後張合隻能以利益誘惑,每個來學堂上學的孩童,每天發三個雜糧窩頭。

  這一下子,學堂裏的學生立即爆滿,幾乎全鎮的孩童都來了,一個個地都熱愛學習起來,那是用棍子趕都趕不走。

  不得已之下,學堂隻能擴建,最後建了二十多棟教學樓。

  老師不夠,暫時從護衛隊裏麵抽調,反正他們早就學習過了,現在全部能認字。

  沒有教材,張合現編。

  教材第一課《我家住在黑水鎮》。

  第二課《我愛黑水鎮》。

  第三課《生是黑水鎮的人》。

  第四課《仁慈的張公子》。

  第五課《英明神武的張公子》。

  第六課《張公子的……》。

  第七課……

  在編寫這些教材的時候,張合也曾臉紅過,也曾惡心過。

  他倒是想引入一些人民當家做主的理念,隻是這顯然是不符合這個時代的。

  在這種個人可以擁有偉力的世界,想要人人平等幾乎是不可能的,處於統治地位的強者不可能整天想著與弱者平等,彎下腰來為弱者服用務,沒這個覺悟。

  與其讓他們妄想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而送命,自己不如給這些普通人一個變成強者的機會,就看他們能否把握了。

  他建立的學堂就是一個培養人才的地方,但前提肯定是自己的人才行,總不能自己辛辛苦苦培養出來,最後成了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