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已亥雜詩
作者:油炸鹹魚      更新:2021-09-29 01:41      字數:2217
  “臣翰林院侍讀學士劉應秋!”

  這臣子是個小老頭,五十歲,從五品。萬曆皇帝聽了他自我介紹之後,想起來了。萬曆十一年的時候似乎給他調南京去了,十八年的時候才回來,似乎是有這麽個事情。

  “是你,朕好像有點印象......”

  “臣以為,道長雖救駕有功,但不可授國子監司業之職務!”

  小老頭劉應秋開口:“國子監學的是聖人之道,姬道長是道教中人,這儒道雖有共同,卻不可混淆,我談人事,他講天道,我說治國,他要無為,陛下這種行為,就像是讓一頭牛,去領導一群羊!看起來相似,實則大相徑庭。”

  萬曆皇帝:“朕就是給他封個官身,國子監司業有兩個名額,再增設一個,也不要他真的去教那些學子,有什麽不可以的。”

  這時候,大太監田義似乎想起了什麽,和萬曆皇帝悄悄稟告。

  萬曆皇帝聽完了,又看了一眼三位閣老,用眼神進行了一番溝通之後,明白了。

  “劉應秋....朕聽說你前幾日,得到了內閣的命令,要去國子監當祭酒啊?”

  小老頭差點拍大腿.......發言草率了。

  萬曆皇帝明顯不高興了,下一句話就差說“明天你把工資在戶部結一下,然後不要來了”,但是萬曆皇帝這個人比較要臉,這種話他不會明著說,不然也不會因為立太子的事情,和文官鬥了十一年,最後還自己自閉了九年。

  小老頭是不會死心的,此時開口道:“臣要上任國子監祭酒,自然不能讓司業之職出現問題,陛下如果真要封賞國子監的官職,可否準許臣考校一下?”

  萬曆皇帝看著小老頭:“好,你說的是有點道理,那你考吧。”

  皇帝坐直了。

  現在場地給你準備好了,開始你們的表演吧。

  姬象正站在兩個閣老身邊,保持著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突然被點名,也是覺得很麻煩。

  紫禁城裏幹活是真的......無不無聊,煩不煩人。

  姬象的沉默,讓小老頭很開心:“道長為何不發一言,是不懂還是不怕?在等老夫出題嗎?如果準備好了,老夫就要開口問了。”

  姬象當然不知道對方要問什麽,所以提前道:

  “貧道年紀尚淺,也沒有考過功名,對於四書五經之類,了解的倒是真的不多,隻是略懂而已,還請大人口下留情。”

  小老頭來了精神,這波更是勢必要在多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麵前秀一把,加深下印象:

  “讓你這出家人寫八股,當然是難如登天,我儒家聖人之言,其思其想,跨越千古,縱橫春秋,你如溪流不可窺江海,豈能明白。我不會考你這些。”

  “但你身為國子監司業,要會賦詩吧?”

  姬象想了一下,點頭:“略懂。”

  小老頭點頭:“那就行,詩,最能體現人的文采,也最直白。”

  “既然你這個國子監司業,從四品的大官,是陛下想要增設的,雖然你也沒有實質的權利,但國子監的名聲,不能在老朽手裏墮了,萬一你什麽都不會還擔此職務,別人嘲笑你,你也不舒服吧?”

  “所以,即使你什麽都不管,至少要會賦詩。你要實在不會,隨便說兩句,給陛下,諸位評判。”

  周圍的臣子們也都交頭接耳,頻頻點頭,表示這也公平,你不會八股之事,就考你詩歌。

  姬象一琢磨,還行,就問:“不知道大人此詩有何要求?”

  “要求麽,今日陛下重回朝堂,我大明.....萬象革新!你以‘新’為題,作詩一首,但詩中不許出現新字,如何?”

  小老頭自覺得出了個高深的題目,看起來簡單,但是給你下個套:

  姬象剛剛聽著小老頭一個大喘氣,還以為他要說我大明天下無敵....

  “容貧道稍作斟酌。”

  姬象慢慢咀嚼小老頭的題目。

  詩麽,這自己的前身倒是會許多,畢竟是人形行走經文大全,那也是個妥妥大文化人,不過現場寫,哪裏有抄詩來得快,反正大明後麵還有個大清,抄就完事了。

  萬象革新,萬曆皇帝重新上朝是受了刺激,此時姬象的心中,不知怎麽的,莫名想到了火君的話。

  這天下間,民眾有多麽困苦,這朝堂之上,袞袞諸公,伯侯大臣,明光天子,不會懂。上個朝就能讓大明萬象更新了嗎?

  他們或許知道下麵的情況,但是和他們又有什麽關係?願意把目光投到下麵的人終究是少數,大部分醉心於黨爭。

  這麽想來,火君覺得,打碎舊世界,重開日月天,那是新......倒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隻是重開日月天就行了嘛?

  姬象並不想這些事情,這個話題,直接跳過。

  自己早已不是人了,管這般事情作甚,神鬼世界,自有其運轉。

  不過,也是此時,姬象的記憶中,一首塵封的短詩,逐漸浮現出來,映上心頭。

  滿朝文武,碌碌之言。

  五代帝王,渾渾噩噩。

  明亡於崇禎,實亡於萬曆,始亡於嘉靖。這大明帝國再過幾十年後就會崩潰成沙塵,而如今萬曆皇帝重新上朝,明光宗消失,或許也會誕生不一樣的未來。

  正是此時,恰如其景。

  開始時,走了一步,發出咚的一聲,在這大石地磚上,聲音清楚,久久回蕩奉天門前。

  “大明要有變革之機。”

  目光看著這紅牆的紫禁城,清晨朝陽之氣灑滿天宇,萬物蘇醒,天光大亮,頓時真的是一股豪氣與感慨,衝入肺腑之中,蒼雲白日,仿佛風雲變化,雷雨遠來。

  諸臣看出姬象思考完畢,皆等待,不言,奉天門前,無人說話,飛鳥不鳴,落針可聞。

  姬象又走一步,目光從天到地,帶著微微歎息: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這前兩句詩一出口,諸多臣子們都是目光一動。

  單單就這兩句詩就能看出水平,這可不是亂寫的,這是有備而來,這可不是什麽打油詩,這是肚子裏有真貨!

  不少人看向姬象的眼神稍有變化,連小老頭劉應秋都是老眼一眯。

  姬象看向諸臣,這一眼仿佛從天上到地上,似乎從山河之遠到廟堂之下,隨後再走一步....再走一步。連走兩步,後麵兩句也是一氣嗬成: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