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0-03-02 00:33      字數:4154
  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

  李安對京城地下通道的建設是非常重視的,這個地下通道對於改善京城內部的交通有很大的作用,早日建好就早日能夠改善城內這糟糕的交通。

  當然,除了京城之外,大唐需要改善的交通實在是太多了,全國各地到處都在修路,鐵路公路橋梁都在不斷的建設之中,朝廷負責大工程,而各個地方郡縣,也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進行道路的修建,甚至很多偏僻的鄉村都修建了公路。

  對於改善交通,李安是舉雙手讚成的,並給與了最大的配合,對各種建設機器進行了持續的研究,以增加建設的效率,讓道路建設能夠更快更好。

  現在,大唐的境內,不論是長江還是黃河上,都已經架起了鐵路橋,鐵路已經通到了大唐的四麵八方,最南端已經抵達交州,東北抵達了營州,西南已經進入蜀中,西北則直接繞入了吐火羅一帶,並繼續往大食國修建,是修的最長的一條了,正北也修到了受降城一帶,並繼續往北修建,從而讓草原和內地能夠更好的溝通,讓北方的廣大草原真正的融入大唐,真正成為大唐的一部分,尤其是促進貿易來往,讓北方的遊牧民族,能夠不必通過打劫來謀生,通過貿易也可以很好的謀生,甚至直接來京城發展。

  “李侍郎,怎麽看起地圖來了,是不是在京城太悶了,又想出去走走了。”

  李豫見李安從懷裏摸出地圖,開口問道。

  這個地圖是一張世界地圖,是李安親手繪製的,而且,還時常進行修改,畢竟,大唐的交通在改變,地圖上的標記自然也要跟著改變才行,其中,那深黑色的線條就是一條條鐵路線,而斷續的黑線則是還沒有修建完成的鐵路線,還有一些很細的黑線,則是李安規劃中的鐵路線。

  李安開口說道:“我在考慮下麵該規劃哪一條鐵路,現在鐵路的運力太緊張了,部分路線是滿負荷運轉,是該增加一些路線了,尤其是運力最緊張的路線,多建造一條,壓力就會小得多。”

  李豫走了過來,看著地圖,隨意的指了一條線,開口說道:“李侍郎,從這地圖上來看,大唐和美洲屬地之間,居然有陸地相連,何不從營州出發,建設一條直接通往美洲的鐵路,這樣,美洲的大量貨物就不用坐船運輸了,直接走鐵路運輸就行。”

  不得不說,這個想法確實不錯,從地圖上看,大唐和美洲確實好像是相連的樣子,其實,中間還是有一個海峽的,隻是地圖看不清而已。

  “廣平王可真敢想,這一條鐵路若是修成了,那可比通往西域的鐵路要長的多,但修建這條鐵路的壓力就太大了,會把整個大唐的國力給拖垮的,而且,這陸地也不是相連的,中間還有一個一二百裏的海峽呢?這可比長江要寬闊的多,哪有那麽容易,另外,這北麵都是苦寒之地,到了冬天那是滴水成冰,都沒有人能生活在這裏,修鐵路要調撥大量的人力去這麽遠的地方,還要給幹活的人準備大量禦寒的衣服和食物,成本實在太高了,五十年後或許有這個國力。”

  李安開口說道。

  其實,就算是五十年之後,李安也不希望修建這麽一條鐵路,因為這條鐵路實在是太雞肋了,修建成本極高,而且沒有太大的必要,隻要有足夠的大型貨船,物資和人員就能夠實現穩定的運輸,對商業和貿易沒有太大的影響,朝廷隻要有水軍,也足以控製大洋,哪裏需要一個額外的陸地連接線,況且,就算有這麽一條陸地連接線,也很容易被切斷,如此,就顯得有些得不償失了。

  “五十年後,我們怕是等不到那一天了,我隻是覺得坐船不太牢靠,萬一遇到大風,豈不是很危險,而火車就不同了,畢竟是在陸地上,就算遇到什麽情況,也有很好的辦法應對,至少不會以身喂魚。”

  李豫開口說道。

  這個想法也沒錯,在大海上航行,一旦遇到狂風暴雨,那是非常危險的,萬一船隻傾覆了,船上的所有人都會成為魚食,而在陸地上遇到危險,至少不會葬身魚腹,人在陸地上能夠自由的行走,而到了水裏行動就要受到很大的限製了,所以,陸地上行走的安全性肯定要高於海上。

  李安點頭道:“單從安全方麵考慮,確實是走陸地要安全一些,隻是這條鐵路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而能夠給大唐帶來的利益不足以抵消損失,再加上大唐內部的鐵路已經運力緊張,還有好多的確沒有通鐵路,先解決內部急需的鐵路才是最緊要的,通往美洲的鐵路隻能往後拖了。”

  李豫說道:“自從李侍郎派遣船隊發現美洲之後,現在的美洲已經有五十萬人了,其中主要集中在靠海的三大城,還有一些是在內地礦山附近的小鎮,發展的速度很快,以後人口越來越多,若是沒有一條鐵路進行相連的話,指不定會發生什麽事情。”

  廣平王李豫所擔心的大概就是獨立了,山高皇帝遠的地方,很容易形成割據的獨立政權,一旦形成這樣的割據政權,那大唐帝國所做的一切,豈不都白忙了,豈不是給某些人做嫁衣了。

  就好比大秦帝國開辟嶺南,耗費了極大的國力,但由於內部出現問題,導致嶺難獨立出去,白白給某些人做了嫁衣,若是大秦能夠省下開辟嶺南的五十萬大軍,或許內部的農民起義就能夠彈壓下去,大秦帝國也就不會滅亡。

  大唐自然也要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美洲是一個很大的土地,不論是氣候還是資源都非常的優良,一旦人口達到一定的規模,工業發展也齊全了,那就絕對擁有與中央對抗的實力,甚至一旦都不必大唐中央朝廷弱小,後世那個美洲大國,剛開始的時候,不過是歐洲島國的殖民地而已,就是因為發展了完善的工業,再加上數量龐大的移民,最終直接宣布了獨立,從歐洲島國獨立出去了,而在獨立之後,馬上就形成了一個麵積廣闊的超級大國,將自己的母國摔在了身後。

  大唐必須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而在李安看來,若想避免發生這樣的事情,最好的辦法就是技術的控製,先進的技術隻能留在大唐本土,在美洲這塊土地上,可以有先進的機器,但不能擁有科研和製造機器的單位,最多隻能擁有修理機器和船隻的小工坊,而製造船隻和機器的工坊隻能在大唐本土。

  美洲必須作為大唐原材料和資源的來源地,同時擔任一部分市場的功能,完善的工業體力絕對不能形成,卻少機器和工具,直接從大唐本土運來就是了,美洲本地的資源運輸到大唐本土所能掙取的錢財,足夠購買各種機器和工具了,完全沒有必要在美洲搞完善的工業體係。

  別說美洲了,就連大唐本土,也隻有極少數的地區擁有完善的工業體力,比如京城就是最完善的地區,其次,洛陽和萊州也不錯,洛陽是京城的輔助,而萊州的主要體係都是船舶航海方麵的,其它的方麵並沒有涉獵,以免發展太好,蓋過了京城的風頭,京城才是帝國的核心,最精良和最多的技術自然要留在京城,其餘各地的工業體係都要圍繞京城展開。

  美洲靠近海邊有三座較大的城池,這些城池全都是三麵城牆一麵港口,每個城池都生活了大約十萬人左右,規模算是不小了,在大唐本土都能算得上很大的城池了,隻是比不了京城這種超級大城罷了,美洲的那些土著村落最多也就幾百人,上千人的幾乎都沒有,所以,自然也就沒有力量與守衛城池的大唐將士對抗,武力的差距極大,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同時,大唐奉行的是合作共贏的思路,並不會搶奪美洲土著的財產,而是會與他們談判,用大唐特有的產品去交換他們手中的產品,甚至,直接雇傭這些當地土著,讓這些當地土著到大唐的礦場幹活,這樣就有了更充足的人力來開發美洲的資源。

  同時,美洲絕對不能形成統一的行政機構,就比如三個沿海的大城池,都是獨立的郡縣,並沒有任何一個領導同時領導三個城池,以免某一個人將整個美洲收入囊中,如此,美洲就會麵臨分裂的風險。

  按照李安的預計,美洲的地盤那麽大,將來至少也要分成三五百個州郡,這樣才能便於統治,而此刻,由於大唐對美洲的控製還停留在部分區域,並不是全麵控製,所以,州郡的數量還很少,以後隨著人力的逐步增加,控製區域的擴大,新的州縣會逐漸建立起來的,而憑借麵積廣闊的廣大美洲,大唐必然能夠獲得飛速發展。

  雖然後世的美洲出現了一個強大的超級大國,但這個事情發生的前提是這個超級大國一開始就有比較完善的工業體係,而不是依靠某一樣資源成長起來的,單一依靠資源的帝國是很難飛速發展的,後世的美洲那麽大,特大麵積的大國也不止一家,為何隻出現了一個超級大國,其餘麵積廣闊的國家都相對要弱小的多。

  這顯然是很多很多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大概就是因為隻有一個帝國擁有完善的工業體係,工業產值遠超其餘所有大國,而那些依靠資源和單一產業的大國,自然沒有實力與擁有整個體係的大國對抗了。

  如果當初那個歐洲島國在控製美洲大陸的時候,能夠嚴格限製殖民地的工業發展,讓殖民地隻幹一些簡單的事情,所有需要的設備都由本土運輸過來,那麽,他們控製之下的殖民地,或許就不會獨立出去,而是可以為本土持續不斷的提供大量的資源。

  當然,後世那個歐洲島國麵臨歐洲多個工業大國的競爭,他並不是唯一的強國,就算他想控製殖民地的工業發展,殖民地的人民若是鐵了心的要發展工業,也是可以從敵對國家獲得設備和技術的,如此,封鎖的效果也會比較差,而且,敵對國家肯定希望這個島國的殖民地能夠分裂出去,所以,就會更加不惜餘力的去支持島國的殖民地,從而減輕自身的壓力。

  而大唐帝國開辟美洲,顯然不會遇到這些問題,強大的大唐帝國是唯一的超級帝國,擁有的先進技術也是獨一份的,並沒有可以匹敵的敵對工業國,所以,隻要大唐帝國自己願意控製美洲的產業,讓美洲隻能維修和生產最基礎的原材料,那麽美洲就隻能永遠成為大唐本土的附庸,永遠也獨立不出去,永遠沒有與大唐本土分庭抗禮的能力。

  盡管美洲與蜀中一樣,都是偏在一處,甚至,比蜀中偏的還要厲害的多,但大唐的水軍力量已經足夠強大,擁有非常龐大的船隊,美洲沿海大城的力量遠不如這些船隊的力量,駐守美洲的兵馬也不是永久駐守的,基本上五年就會輪換一次,就李安最高的將領也要輪換進入美洲,而不會有世世代代待在美洲的機會,否則,真的容易形成樹大根深的後果,如此,那就真的非常糟糕了。

  美洲是一塊亟待開發的土地,也有很多有眼光商人和百姓進入了美洲,但更多的權貴還是不在意美洲這種地方,畢竟,那個地方實在是太遠了,去那裏置辦產業萬一出點什麽事兒,都不太好處理。

  若是去美洲定居,那與流放自己有什麽區別,京城才是大唐的核心,中原才是華夏的根本,不論美洲有多麽的美好,在很多權貴的眼中,美洲永遠都是蠻荒之地,是一片還沒有開發好的原始森林,他們是不願意冒險前往置辦產業的,一想到連續在海水漂泊一個多月才能抵達對岸,他們就感到非常的不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