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0-03-02 00:32      字數:4150
  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

  一個人能夠連續站立多久而不累呢?若是可以稍微一動的話,李安覺得三五個時辰不成問題,可若是站崗的話,一個時辰就很累了,但不論如何,連續站立五六個時辰,是任何人都受不了的,真的會非常的疲累,年輕人還好些,大不了忍著就是了,可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這個就太辛苦了,那簡直是要了老命了。

  人不是家畜,人的脊椎比較的脆弱,長時間站立是很容易受不了的,坐著可以堅持長一些,而躺著就更舒坦了,所以,很多車廂都會有臥鋪,對於需要連續行進三五天的行程來說,臥鋪是必須的,而對於一天之內的行程,有個座位就夠了,一兩個時辰之內的,才適合站票,而此時的大唐,短途的老百姓肯定不會選擇坐火車,騎馬就行了,隻要上車,肯定都是三五個時辰之外的長途距離,甚至幾天的行程。

  從京城到洛陽的人流量是很大的,這一段距離需要六個時辰左右才能抵達,是最適合坐著旅行的,所以,這一段路途的車廂,基本上都是一百多個座位的車廂,這個占大多數,七八十個座位的稍微少些,還有更少的套間和最後的牛馬雜物車間。

  由於有錢人對出行的要求提高,套間有增多的趨勢,可運力始終都比較的緊張,滿足了有錢人的要求之後,窮人的出行壓力就更嚴重了,平時普通車廂基本上都是八成以上的上座率,勉強能夠滿足需要,可一旦到了特定的節日,尤其是過年的時候,那運輸的壓力就太大了,所有出行的列車必然是滿票的,很多買不到票又急著回家的老百姓那是急的直跺腳,恨不得能飛回家去。

  一邊是買不到票的大量窮人,一邊是占用過多資源的富人群體,這顯然會引起很大的矛盾,窮人自然也會發出自己的聲音,要求朝廷多發普通的車廂,不要讓套間車廂占據太高的比例。

  大唐的列車基本都是十八節,燃料和發電占用一節,餐車占用一節,剩下的十六節有四節是給馬匹等大型行李準備的,如此,真正坐人的就隻剩下十二節了,根據不同路線的不同情況,這十二節車廂的比例是各不相同的。

  比如起始點在京城,終點在安西的車輛,硬臥就占據八節,軟臥兩節,還有大套和小套。

  而起始和終點在長安和洛陽的車次,硬座占據至少一半,在六節的樣子,七八十人的軟座有兩節,而奢華的套間居然占據了四節,這個比例確實有點高,占用過多的資源了。

  究其原因,自然是因為來往這兩個大都市的有錢人非常多,雖然套間配置了四節,但幾乎從來就沒有浪費過,每一趟基本上都能有八成的上座率,並不會出現閑置的情況,甚至經常性的滿座,一丁點的浪費都沒有。

  而且,從盈利的角度去思考,這些套間車廂的車票更貴,比滿座的普通車廂還要貴兩三倍,對於提高鐵路係統的效益有很大的作用,是盈利的必然措施。

  在平常普通硬座上座率八成的情況下,套間基本上都能達到百分百的上座率,這種配置完全算得上合情合理,畢竟,普通硬座還有富餘,而套間基本上都是供不應求,但一旦到了節日,普通硬座也會供不應求,套間就更不用說了,都很難買得到票,甚至要走後門,或者依靠自己的身份來搶票了。

  在兩種車廂都壓力巨大的時候,優先滿足富人還是窮人,這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若是在後世,肯定要優先滿足窮人,將套間取消,換上更多的硬座,甚至後世根本就沒有套間,最好的就是狹窄的軟臥了,可在大唐這個時代,富人無疑是最值錢的,窮人的利益是不能與富人相比的,況且,套間車廂又從未閑置過,也是同樣的供不應求,很多地位不高的商人,隻能退而求其次,選擇購買低檔的套間,甚至不得不無奈的去買軟座,這讓他們的旅途不那麽舒坦,尤其是舉家回去過年的時候,讓家眷與陌生人混坐在一起,那是一種很不開心的事情,甚至不得不讓家眷女扮男裝,以此來減少尷尬情況的發生。

  有錢人就是講究太多,事太多了,而窮人也不是不講究,而是沒有講究的條件,兜裏沒錢就隻能擠在條件簡陋的硬座車廂裏,甚至遇到運力特別緊張的時候,會讓窮人與馬匹同乘一個車廂,如此,一路上都將忍受馬匹發出的臭味,還好窮人能夠習慣,忍一路也就過去了。

  一旦遇到出行量大增的時候,不論貴族還是貧農,都會對鐵路係統抱怨不休,貴族抱怨就直接用自己的影響力下令,讓相關衙門多建設套間,而窮人抱怨也就隻能是抱怨,但也是會給朝廷造成一定影響的,畢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完全忽視窮人的意願是容易造成動亂的。

  因為運力一直比較緊張,很難滿足所有人的需求,不但富人和窮人的客運滿足不了需求,商人的貨物運輸,同樣也難以滿足於需要,車輛總是不夠用,客貨都不夠用。

  在這種情況下,先滿足誰的需求,是非常讓人頭疼的,不滿足貴族階層的出行需要,貴族要來找麻煩,不滿足普通老百姓,同樣會引起動亂,商人對帝國的繁榮更是非常重要,也同樣不能忽視商人的運輸要求。

  在運力緊張的前提下,鐵路係統隻能不斷的進行優化,在了解客運人流量規律之後,有針對性引導商人提前和挪後大宗商品的運輸。

  當然,這種優化所能起到的作用非常的有限,因為就算是平時,運力都是滿負荷的,很難提前的了,最好的辦法,就隻剩下增加車輛的供應了,一天開一百列與開五十列的運力顯然是不同的,稍微提高一下速度也能提高效率。

  總之,最後的解決之策都落到了生產車廂和車頭的相應工坊裏了,畢竟,隻有增加列車的數量,才是最終解決這些矛盾的最有效手段,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多修鐵路,讓老百姓和商人的選擇路徑更多一些,這樣就可以減輕某一條道路上的壓力了。

  可不論是修建更多的鐵路,還是建造更多的車廂和車頭,這都不是容易的事情,所要耗費的錢財是非常高的,這對於大唐的國力,顯然是一個很嚴峻的考驗,沒有強大的國力做支撐是肯定不行的,而就算國力強盛,也隻能一步步來,先撿要緊的來,國庫再富裕也經不起太大的折騰,就像國庫很一般的隋朝,居然一邊開鑿大運河,一邊三征高麗,心態也太著急了一些,若是慢一些做這些事情,或許就不會有動亂的產生了。

  其實,朝廷不論是修鐵路,還是建設火車,都已經盡了很大的力氣了,進度不可為不快,隻是,誰也不曾想到,人們對鐵路的需求增長的會如此之快,增加的速度已經超過了鐵路和火車增加的速度,讓朝廷有些措手不及,而繼續增加進度就會影響其它項目的進展,畢竟,不能光考慮交通,機械等其它行業也需要發展。

  對於有人提出建設雙層座位的車廂,李安覺得挺夠嗆的,不但因為這樣不舒坦,而且,很多人外出都是帶了很多行禮的,這些行禮也需要有放置的地方,一般在座位的上方有可以盛放行李的地方,若是將本就不是很高的車廂改造成雙層的話,那麽,盛放行禮的位置就沒有了,難道隻允許窮人乘車,而不允許他們攜帶行禮麽,這樣豈不是太殘忍了,也不符合老百姓的需求,另外,人多會非常的不舒適,還會有很大的安全隱患,一旦失火了,連逃生的機會都沒有,總之,李安覺得挺不現實的,最關鍵的是老百姓會攜帶過多的行禮,沒有座位頂部的行李架,百姓的需求就難以獲得解決。

  “雙層的車廂,也虧他們能想得出來,他們一個人要占據一節車廂,卻讓窮人二百多個擠在一起,這是完全沒法窮人當人看啊!窮人也是人,又不是豬狗,隨便摞在一起就行了。”

  李安開口說道。

  小吏聞言,表情顯得有些為難,顯然,他似乎不太在意車廂的分層,覺得李安有些太關心底層百姓了,分層做的好一些,似乎也能滿足老百姓的需求。

  “李侍郎說的是,窮人也是人,不過,眼下的運力太緊張了,若是做的好的話,分層也沒啥大問題,一層一百二十人,分層之後,一層不變,二層一百人,所有座椅的下麵都是空的,正好可以存放行禮,這是一定放得下的。”

  小吏開口說道。

  李安不得不佩服小吏的思路,將座椅的下方做空,不就能夠存放行禮了麽,腿上腿下似乎都能存放行禮,隻是坐車的人要辛苦一些罷了。

  隻要行禮不是太多,似乎也是能夠放得下的,這樣的事情,李安前世也經曆過,在做長途車的時候,大量的行禮都是堆放在座椅下,還有座椅的前方,然後一直往上摞,至於人的大腿,那就隻能放在行禮的兩側了,坐著確實很不舒坦,下車的時候腿部都麻了,真的是非常的受罪,還好行車不是很遠,幾個小時就到目的地了,要不然真的很要命,長途雙層車的每一層也都比較的低矮,坐著自然不是很舒適,但這種玩意確實存在,確實存在這種奇怪的車輛。

  “你覺得這個可行?”

  李安看向小吏,開口問道。

  小吏非常狡猾的回答道:“一切全憑李侍郎做主?”

  很明顯,由於這種雙層的車廂是一種很大的改動,一個小吏是沒有權利決定的,這不是小事兒,必須要讓李安來做主。

  雖然覺得這樣不太好,可似乎也沒有什麽更好的辦法了。

  對於有雙層車廂的設計,李安覺得肯定不能是單層人數的兩倍,能達到一點五倍左右就行了,而且,為了盡可能的多增加座位,顯然不能按照之前的兩邊布局,要把所有座位都布置在一邊,靠近窗戶的一側是通道,下層五排全在一起,而上層隻能有四排座位,最外麵的一排是給人走路的通道,最大的可能座位是二百二十個左右,運力的提升接近兩倍。

  實際的座位還要少一些,因為分層之後,行李架沒有了,行李隻能放在座椅的下麵和前麵,兩排座椅之間的距離肯定要增加一些,這樣才能滿足最基本的需要,所以,實際的座位數應該要減少一些。

  李安覺得一百八十個座位是比較理想的,上層八十個,下層一百個,兩排之間的間距能增加一些,也有利於旅客行禮的存放。

  本來一層是一百二十個座位,兩層增加六十個,達到一百八十個,增加了整整五成,算是不小的提升了,也是最合理的提升了,李安決定就按照這個數量進行雙層車廂的設計,以滿足日益增加的運力需求。

  李安偶爾會感歎,人的生命力若是再高一些的話,可以直接裝入方形的籠子裏,然後把籠子一層層的摞起來,那樣就能實現最大密度的運輸了,這顯然是不可能實現的,隻是李安閑著無聊時候的空想罷了。

  “好吧!這個雙層車廂的問題,本官回去之後,一定會好好考慮的,現在這個時候還不是運力最緊張的時候,不用著急的,完全不用著急。”

  李安開口說道。

  盡管覺得雙層車廂有些不太好,可李安最終還是選擇了接受,沒有別的緣故,完全就是因為運力太緊張了,而且,似乎完全沒有緩解的趨勢,以後或許還會更加的嚴重,就好比京城的住房一樣,很難看出合適能夠緩解,但最終這些問題是一定會好轉的,隻是需要一個很漫長的適應時間罷了,著急也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