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九章 中興之主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0-03-02 00:29      字數:4195
  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

  李安詳細的把長安城部分繁華區域,建設地下停車場的緊迫性和必要性,進行了非常完整的論述,並真誠的告訴李豫,這是個利國利民的大工程,對於緩解長安城繁華地區的交通壓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隻要李豫向朝廷提出這個要求,並詳細的論述這個方案的巨大好處,就一定能夠獲得朝廷的認可,而一旦這個工程完工之後,確實很好的解決了繁華地帶停車難的問題,則李豫的聲望必然能夠極大的提高,從而有利於他地位的穩固。

  對於建設地下停車場,李豫是從來就沒有想過的,他壓根就不會想到,車輛還能停泊在地下,這極大的顛覆了他的認知。

  雖然在大唐時代,地下室什麽的還是有的,但那都是非常小規模的,一般都是儲藏室和密室之類的,根本就不會有人,專門建設一個停車的地下車庫,除非他是個傻子,能在地麵停泊車輛,誰有病往地下建,成本高了幾倍不說,而且,也不是太方便。

  可現在的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在長安城最為繁華的地帶,已經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停車難問題,這困擾著眾多的老百姓和大唐朝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都減弱了大唐朝廷的威望,而很多大臣提出的各種建議,最終都沒能實施,從而讓大唐朝廷的威望進一步降低。

  老百姓也是怨聲載道,甚至,貴族前往鬧市區的時候,都不得不把車輛停在很遠的地方,然後步行前往自己所要去的地方,而某些不願意多走幾步路的貴族,在車輛進入鬧市區之後,因為停車位的問題,經常與人發生矛盾,甚至,無緣無故要求別人把車開走,讓自己停泊,否則就是一頓胖揍。

  而因為族的身份特殊,前來處置的官員,難免會進行不太公平的處理,甚至,在貴族賠點醫藥費就算了,這讓很多無緣無故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百姓,心裏充滿了怨恨,進而導致很多地位低的人,都不敢趕車去鬧市區了,就連自行車都不敢騎了。

  總之,長安城最繁華地帶的停車難問題,已經演變成了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若是這個難題始終不能得到妥善的解決,勢必會持續激化不同階級之間的矛盾,從而讓整個社會發生分裂的危險。

  所以,李安提出的建設地下停車庫的意見,是非常及時的好策略,是解決目前所遇到難題的最佳辦法,沒有任何一個策略能解決目前所遇到的難題,建設地下停車庫是唯一的選擇。

  “李侍郎的意思,可以在道路的下麵開挖地下停車庫,而且,還不會影響上麵車輛的正常通行,這個會不會有難度啊!萬一塌方了可就糟糕了。”

  李豫不太明白建設方麵的技術問題,心裏難免會充滿各種擔憂,而擔憂工程危險性就是其中之一,他非常擔心,萬一工程出現安全問題,道路塌陷了,並造成了人員和各種財產的損失,那麽,他必將會遭到某些人的彈劾,而這對於她來說,或許是致命的,甚至,還會連累他的太子父親。

  李安對於建設地下停車庫,自然是信心滿滿的,大唐的建設隊伍,連長江上架設大橋都輕鬆的做到了,建設地下停車庫能有什麽問題,這簡直就是小菜一碟。

  尤其是大唐時代的房屋結構,普遍都是兩三層的木質結構,重量非常的有限,隻需要在建設的時候小心一些,就完全能夠杜絕坍塌的風險,若是連這麽點小事情都搞不定,如何能建設跨越長江和黃河的大橋。

  “廣平王就把心放在肚子裏就好了,此處的黃土我都已經考察過了,不會有什麽問題的,不過,也不是隨便找幾個人,就能建設地下停車庫的,要找專業的高技術建設人才,比如建設大橋的施工隊伍就很不錯,這個還需要廣平王自己去聯係,我就不管了。”

  李安開口說道。

  李豫思考了半天,認真的說道:“若計劃真的可行,那就能解決長安城的大麻煩了,這個問題我回去之後會好好想清楚的。”

  雖然晚上的行人相對比較少,不過,鬧市區的行人和車輛是一點也不少,而為了防止堵車,車隊從相對偏僻的道路繞行,從而可以順利快速的抵達百孫院,將眾皇孫安全的送回去。

  把所有皇孫都送回百孫院,李安的任務也就完成了,於是帶著唐兒乘車返回城外的別院,城內的房子已經空置許久了,不過,李安始終不願意住在城內,畢竟,大房子住起來才足夠舒坦,而城內的房子相對來說顯得太小了,小到李安都不願意住了。

  李安回去之後也沒啥事,基本上可以洗洗睡了,而李豫返回百孫院之後,卻是久久不能入睡,剛才回來的時候,李安提出的建設地下停車場的事情,讓他覺得是一個很不錯的立功機會,若他能把這個困擾朝廷的大難題給解決了,比如能夠極大的增加他的個人威望。

  他很想去大明宮,與他的父親商議一番,不過,宮中耳目眾多,他不敢隨意的冒險,另外,他的父親雖然是太子,但卻也是一個謹小慎微的人,隻怕就算知道了,也不同意他的提議,如此,這麽好的一個立功機會,豈不是要白白的流失掉了。

  不過,僅僅提議的話是肯定不夠的,在提出這個建議之前,他必須召集足夠多的,有過硬技術的施工隊伍,在聽取這些人的意見之後,把具體的計劃寫出來,如此有理有據,朝廷的眾大臣也就沒有理由反對了。

  一想到自己能夠立功,李豫的心情就顯得頗為興奮,想當年,他的皇爺爺也是如此,在發動一係列兵變之前,都沒有告訴自己的父親李旦,最終導致李旦稀裏糊塗的就坐上了帝位,而此刻,李豫也不打算把這個提議告訴自己的父親,他要獨自把這個事情做好,先做出成績來再說。

  李豫目前的地位還不夠高,不過,願意效忠自己的親信還是不少的,任何一個皇子皇孫都是有親信的,李豫也不會例外,畢竟,他們是皇家的人,任何一個人,理論上都是有機會當上皇帝的,投資一個皇子或者皇孫,那就是抱上了一個潛力股,萬一這個潛力股逆襲了,自己不就也跟著上位了麽。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道理,任何一個普通的老百姓都懂的,而任何一個潛力股都是值得投資的。

  既然有心腹,李豫在遇到這種大事的時候,自然是需要心腹幫助的,聯係施工隊伍的事情,自然不能全部由他自己幹,很多具體的事情,都是要交給下麵的人去辦的。

  事情已經決定了,那辦事就要越早越好,李豫決定立即就幹,於是,到了該睡覺的時候,他也不睡了,讓下麵的仆人去聯係心腹,讓心腹到他的府上開會,研究一下,建設地下停車場的事情,並順便研究如何尋找合適的施工隊伍,以完成建設地下停車場的需求。

  不到半個時辰,效忠李豫的心腹就全部集齊了,他們聚在一間小房子裏,商量李安所提出的建設地下停車庫的主意。

  剛開始的時候,由於不了解情況,這些心腹幾乎都持懷疑的態度,覺得這個方案太過於大膽,對資金和資源的消耗過大,有些不太現實,不過,經過李豫的一番講解,這些心腹便逐步改變了看法,並全力以赴的支持李豫,還主動要求去聯係有能力的施工隊伍,以便支持李豫負責整個項目。

  在得到眾多心腹的支持之後,李豫的信心大增,他感覺自己的計劃完全可行,隻要提出要求,便有很大的概率會得到認可,而他提前做好各種準備,也非常有利於能夠拿下這個項目,從而可以在順利完工地下停車庫之後,獲得極高的威望。

  要說曆史上的唐中宗李豫,確實是一個比較有作為的皇帝,他的能力在自己的父親李亨之上,連李亨自己都承認不如兒子。

  而曆史上李豫之所以名氣比自己的父親大,完全是因為他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勞,從而讓很多人刮目相看。

  當時,安祿山叛亂,京師長安城陷落,李豫跟隨李亨前往靈武,很快,李亨就在靈武登基為帝了,而李豫作為李亨的長子,被任命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統領全大唐的所有大軍。

  當然,李豫畢竟是皇族,從小並非是在軍營中長大的,帶兵打仗的能力肯定不如郭子儀這些老家夥,但他並不需要親自指揮具體的戰鬥,他隻需要跟隨大軍出征,穩定大軍的軍心就足夠了。

  當李亨決定收複長安城的時候,讓李豫擔任大元帥的職務,而郭子儀為副元帥,李嗣業為前軍大將,王思禮為後軍大將,另外還有回鶻大軍相助。

  這一仗的陣勢很大,雖然很多排兵布陣的工作都是郭子儀在幹,但李豫畢竟是大元帥,所以,隻要攻下長安城,李豫就是大功一件,威望就會獲得極大的提高。

  而李豫在軍中穩定人心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戰鬥一開始,敵人驍將李歸仁出陣挑戰,唐軍前隊進逼相應,遭到敵人突然反撲,軍中大亂。正當危機關頭,壯勇絕倫的李嗣業奮臂高呼:“今日若不拚死一戰,必將一敗塗地。”說著,竟卸下鎧甲,光著膀子,掄起長刀,衝向敵陣。敵軍被其英勇所震懾,唐軍也士氣大振,陣腳方才穩住。李嗣業乘勢率領前隊軍卒各執長刀,列陣而進,他身先士卒,所向披靡,軍陣似銅牆鐵壁壓向敵人。刹時之間,疆場上戰馬嘶鳴,刀槍撞擊聲、士兵呐喊聲,響成一片。這場血戰一直從午時打到酉時,直到夜幕降臨,敵軍潰逃而去。戰場上留下六萬多具屍體。叛軍退入長安後,連夜逃跑了。唐軍得到戰報,李豫立即下令入城。京師長安淪陷安史叛軍十五個月後終於收複了。

  這場戰鬥,李嗣業的拚死出擊是唐軍轉敗為勝的重要原因,但李豫作為皇帝長子,親自在中軍壓陣,也是有很大貢獻的,大唐將士見皇子都在督軍,大將親自衝鋒,自然勇氣倍增,從而一鼓作氣將叛軍徹底的擊敗,如此,李豫的功勞也是不可磨滅的。

  另外,還有一件事情,可以極大的提高李豫的威信,因為起初,李亨急於收複京師,與回鶻人約定,攻克長安城之日,土地和士庶歸大唐所有,而金帛和子女則歸回鶻所有,在攻克長安城之後,回鶻人自然要按約定執行。

  而此時,廣平王李豫站了出來,他告訴回紇葉護太子說:“現在剛克複了京師,如果大肆進行搶掠,那麽在東都洛陽的人就會為叛軍死守,難以再攻取,希望攻克洛陽後再履行約定。”回紇葉護太子被李豫所折服,吃驚地跳下馬跪下來捧著廣平王李豫的腳,真誠的說:“我當率軍為殿下立刻前往洛陽。”

  於是與仆固懷恩率領回紇、西域的軍隊從長安城南經過,紮營於水東岸。百姓、軍士以及胡人紛紛拜廣平王李豫,都哭泣著說:“廣平王真不愧漢夷各族的主人!”李亨得知後高興地說:“朕不如廣平王!”於是廣平王李豫整軍入京城,城中百姓不分男女老幼,都夾道歡呼悲泣。

  攻克長安城之後,李豫的威望空前提高,甚至都超過皇帝李亨了,而為了收複被叛軍占領的東都洛陽,李豫僅僅在長安城留守三天,便率領大軍向東去收複洛陽。

  由於李豫的威望已經很高,而且作為皇族,收複洛陽也是名正言順,再加上郭子儀等名將,以及回鶻大軍的協助,所以,叛軍根本就不是對手,在大唐王師的進攻下,叛軍一敗塗地,最終廣平王李豫率領大唐軍隊攻克洛陽,而為了阻止回鶻人劫掠百姓,李豫拿出大唐府庫的一萬匹錦緞給回鶻,於是,回鶻人停止了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