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 都想爭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0-03-02 00:29      字數:4266
  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

  李安還沒有成功的製造出讓自己滿意的槍支,另外,李安的心裏也有一些難以言說的擔憂,而正是這些擔憂,讓李安不知道到底該不該研究槍支,並大規模的裝備軍隊,萬一引起不可預測的後果,那豈不是成了罪人了。

  雖然火炮已經投入使用,威力也遠非槍支可比,但火炮的重量和使用是頗為繁瑣的,沒有車輛和馬匹,三五個人都很難將其挪動,想要隨身攜帶,更加的不可能,精確度也不是很高,近距離更是無法使用。

  因為朝廷對火炮有嚴格的管控,那一門門的都是有數的,想要偷一門出去幹壞事是很困難的,也很容易被發現。

  而槍支就不同了,因為製造的成本更加低廉,一旦裝備軍隊,數量必然是非常龐大的,如此多數量的便攜式武器,其實那麽容易監控的,一旦有人偷偷的拿了一個出去,也未必能夠及時的被發現。

  若是心懷不軌之人,偷了一把手槍藏在身上,走到大街上豈不是可以橫行無忌了,萬一遇到朝廷大臣經過,隻需要輕輕扣動扳機,就可以把大唐朝廷的重臣給殺死,而大臣的護衛都來不及反應,就連皇帝出門都會顯得沒有安全感。

  刺客將獲得難以匹敵的趁手兵器,甚至可以在不接觸對方的情況下,在較遠的位置一擊斃命,然後迅速的逃之夭夭,官府想要抓捕都不知道該抓誰。

  所以,這個風險是很大的,一旦普及了這項刺殺利器,很多高層官員的護衛就大打折扣了,皇帝想要在公開場合露麵,也要好好考慮清楚才行。

  正是因為有這些顧慮,所以,李安在研究槍支的時候,顯得頗為小心,把槍支的不同零件交給不同的工匠負責製造和有研發,然後,自己在家中親自進行組裝和實驗。

  當然,普及槍支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士兵的數量可以極大的減少了,因為槍械的威力很大,一百名士兵的戰鬥力完爆一萬冷兵器士兵,如此,士兵的數量可以盡可能的減少一些,從而在軍餉方麵,可以極大的減少朝廷的負擔。

  槍支的事情,李安是不著急的,而李安此刻最急需處理的事情是盡快搞定電池和手電筒的生產問題,對於技術含量不高的手電筒,李安打算把技術公開,讓普通老百姓也能自己動手製造一些簡易的。

  而對於電池,因為製造的難度還是不小的,而且,若想節約成本,必須進行大規模的流水線生產,自然是交給貴族去辦專業化的工坊了。

  李安已經告訴很多大臣,關於電池的技術,會賣給三家出價格最高的商人,但誰的出價最高,這還需要公開的進行招標才行。

  在這之前,李安已經讓人分組去普及手電筒的用途和效果了,待京城的貴族和百姓都了解了手電筒和電池之後,李安就可以公開的進行招標了。

  普及用途隻是一個方麵,另外一方麵,也是為貴族們多準備一些時間,讓他們能早些知道這個消息,並及時的前來參與競爭,而參與競爭的人越多,就越能把技術賣個好價錢,同時,也更加能夠選到更有實力的貴族,也讓很多商人啞口無言,不能抱怨朝廷不給他們機會。

  電池的前景有多大,所有人都看得出來,雖然李安說了要分成三家,可這依然有很大的吸引力,若是三家中標的商人,都是隸屬於一個貴族的,那就仍然是壟斷經營。

  為了得到這一塊肥肉,好多貴族都已經開始商議對策了,這其中,不乏有當朝的重臣。

  比如李林甫和楊國忠之流,還有京城的其他貴族,全都在思考該如何拿下電池這項技術,以為自己帶來巨大的利益。

  在監察禦史府,楊國忠剛剛回來,也顧不得吃飯,立馬就把自己的心腹給叫了過去。

  “阿郎,什麽事情這麽著急?”

  管家問道。

  “我問你,我們的賬麵上,還有多少現錢?”

  楊國忠開口問道。

  管家忙道:“阿郎,最近我們又從朝廷購買了幾十台機器,以擴大產品的生產數量,所以,這現錢真的沒有多少了,也就一千挺金了。”

  “什麽,才這麽點,該死。”

  楊國忠生氣的把身旁的杯子給摔碎了,更把眼前的管家給嚇了一跳。

  也怪不得他生氣,李安在朝堂上都已經說了,要把電池技術賣給出價最高的三家商人,而且,還是公開招標,要在公共的場合,讓一大群商人公開競價,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杜絕私相授受,想要作弊的可能性就大大的降低了。

  若是讓當朝大臣親自去競價,估計,很多小官也真的未必敢跟他爭,可他們的身份這麽高貴,自然是不允許出現在那樣的場合了,別的官員自然也是不能去競爭的,而真正參與競價的都是普通的商人,這裏麵既有真正的大商人,也有他們這些權貴官員的提線木偶,這些人混在一起,誰也不認識誰,自然也無需給誰麵子,直接大膽的競價就是了,如此,最終的結果,必然是誰出的價高,這項能掙錢的技術就賣給誰了。

  雖然楊國忠已經得到了李安提供的護舒寶技術,而且,還是免費獲得的,這項技術給他帶來了太多的實際利益,可人總是貪心不足的,尤其是地位高的人,就更加的貪心了,誰會嫌錢多咬手呢?

  所以,他也想拚一把,將這項能夠給自己帶來龐大利益的技術買下來,這樣,他就能掙更多的錢了。

  可現在,因為擴張護舒寶的產業,他居然把手裏掙到的錢財全部都花的差不多了,這讓他很是鬱悶,在急需用錢的關鍵時刻,居然出了這檔子事兒,擱在誰的身上都不好受。

  “阿郎,出了什麽事兒了,是急需用錢嗎?”

  管家關心的問。

  楊國忠歎了口氣,無奈道:“算了,沒機會了,本想多弄個產業,可惜手裏沒錢了,隻能把機會留給別人了。”

  “阿郎說的是大街上正在宣傳的手電筒吧!”

  管家猜測道。

  “咦,你怎麽知道?”

  管家開口回答:“阿郎,這誰不知道啊!京城好多地方都在宣傳手電筒,搭了好多個棚子,還說要公開招標,所有人都知道了,我都去棚子裏看過了,那家夥真是亮啊!是個好東西,比燈籠好使多了。”

  “哼,你也知道是公開招標,可我們沒錢了,怕是爭不過別人。”

  楊國忠無奈的說道。

  管家開口道:“阿郎,就算我們府上沒錢,也不能便宜外人啊!幾位夫人與你都是一家,若全部聯合在一起,還怕得不到技術嗎?”

  “對啊!三位夫人也從我這裏得了不少的好處,褻衣的生意幾乎全都給他們了,她們手裏應該有不少錢,我與三位夫人聯合起來,倒是可以爭一爭,得到技術之後,我們也能分一杯羹,哪怕隻能分一成也是好的。”

  楊國忠興奮的說道,頓了頓,忙道:“快些準備車,我要去見三位夫人。”

  盯著電池這項技術的,可不止楊國忠一人,在右相府,李林甫一陣咳嗽,他的身體有些不太好,可一想到自己離開人世之後,子孫所要麵臨的嚴酷生活,他的心裏就很是沒有底。

  之前,為了能爬到最高的位置,他得罪了不少人,有不少的仇家,而自古以來,在華夏大地上,仇恨是會傳遞給下一代的,一個人害苦了另一個人,那麽,他的子孫後代都有可能會遭到報複,甚至,連朝廷的律法都是如此。

  比如,一個人想要造反,他的後代並不知情,但隻要在造反的人被發現了,那就是株連九族的大罪,子子孫孫和親屬,都要遭到牽連,也就是說,皇帝把對造反者的仇恨,轉移到了造反者的子子孫孫和親屬身上,從而讓這些人全部消失。

  李林甫得罪了不少人,在他還能當政的時候,自然不用擔心有人報複自己和自己的子孫,可他的身體已經有些不好了,萬一他突然去世,就憑他的那些不成器的子孫,能有什麽辦法自保呢?

  丟掉性命是一回事兒,可就算能夠保住性命,若是沒有權利和金錢的話,也是會活的很辛苦的,而天底下,哪有做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受苦的,都希望子女活的好好的,能夠活的富足一些,這才是天下父母的最大心願。

  因為李林甫一直擁有很大的權勢,所以,就算不去發展自己的商業,僅僅收受賄賂也能過的非常的滋潤,再加上自己的超高工資,生活壓力就更小了。

  可他的子孫之中,真正成才的並沒有幾個人,大部分都是能力平平的凡夫俗子,在他的羽翼之下,或許還能活的很滋潤,可一旦他倒台了,自然也就不會有人前來送禮了,如此,他幾十個兒子和上百個孫子,就隻能吃土了,日子會過得越來越艱難的。

  以前身體好的時候,李林甫並不會去考慮身後事,可現在,他的身體已經很不好了,也該是考慮身後之事的時候了。

  有幾個在朝廷當小官的兒子,他是不用擔憂的,隻要有朝廷的俸祿,倒也不難養活自己,而那些一無是處的兒孫就不好辦了,一旦失去他的支持,這些花錢大手大腳慣了的紈絝,可能就要活的相當悲慘了。

  而眼下就有一個能給他的子孫一個活路的機會,也就是電池技術,一個隻有三家能夠掌握的半壟斷技術。

  隻要掌握了這項技術,並開辦工坊,就能獲得源源不斷的收入,至於,三家競爭的問題,他覺得並不難解決,隻要三家商人互相通氣,把價格固定好,或者分地域銷售,就能夠很好的解決這個難題。

  比如,以長江為分界線,可以把市場分成江南和江北兩部分,還有淮河,黃河,秦嶺等自然隔斷,都是可以把地理位置給分割開來的,這樣不同的家族負責不同的區域,也是個不錯的主意,總之,這方麵是靈活的,隻要三家人能坐下來好好的談,大家是完全可以共贏的。

  “父親,您是要讓九弟他們經營電池技術,他真的能幹成這樣的事情嗎?而且,聽說要公開競標,要花不少錢吧!”

  李岫的態度顯然是反對的,他並不希望自己家摻和這個事情,他沒有那麽大的野心,他是一個小富即安的人,覺得夠自己吃喝就能滿足了。

  李林甫陰沉著臉,開口道:“你已經是朝廷的將作監,自然可以不在乎,可你的這些弟弟們,整天無所事事,什麽都不做,我活著一天,還可以照顧他們,可我的身體情況,你也看到了,萬一我不在了,就憑你的能耐,能養活你那一群兄弟嗎?雖然我已經給他們所有人都置辦了一個宅子,還有數百畝的良田,可這些哪裏會夠用啊!遠遠不夠啊!所以,這一次的機會必須要抓住。”

  “父親,我覺得倒不如把省下的錢直接分給弟弟們,因為我覺得他們沒有經營工坊的能耐,萬一搞砸了,一切不都白費了嗎?”

  李岫開口說道。

  “不會可以學啊!經營工坊沒有什麽難的,既然別人可以學的會,為什麽我的兒子們就學不會呢?隻要多用心就可以了,這也是我現在唯一能為他們做的事情了。”

  李林甫很無力的說道。

  “既然父親已經決定了,那就這麽辦吧!”

  李岫也感覺坐吃山空不是事兒,必須要讓自己的弟弟們有各自的事業才行,至少也要能養活自己,順便福澤自己的子孫一下,光靠幾百畝土地或許還能撐一兩代,三代以後估計就隻能是吃土了,所謂的富不過三代,指的就是這個意思,第一代地位高能力強,可以為子孫提供大量的財產,二代和三代的子孫能力平平,家道開始衰落,而在三代之後,家道就徹底的衰落了,很有可能再也不會有人知道他們家族曾經的輝煌了。

  而若是能掌握一項可以壟斷的行業,那就不得了了,說不定能夠子子孫孫的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