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五章 萬裏傳音計劃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0-03-02 00:29      字數:4238
  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

  李安給皇孫們上課僅用了下午半天的時間,也就是一兩個時辰的樣子,上午在研發中心逛了一圈,隨便的指導一番,也沒有什麽事兒。

  此刻,太陽還沒有落山,而李安卻已經下班回家了,休息片刻吃個晚飯,一天的時間就混過去了。

  不過,太過於無聊的生活,實在是太沒有意思了,還是奮鬥的生活更加的有意義,所以,李安也不會太閑著,他會利用晚上睡覺的時間,好好的思考接下來的研發計劃,並不斷的進行設想和修改,直到讓自己完全滿意為止。

  幹電池的研發並沒有什麽難度,在李安給出圖紙和數據之後,麾下的那些人,很快就把各個部件給製造出來了,並組裝在一起,做出了簡陋的幹電池模型。

  “才五六天的時間,就做的這麽好了,不容易啊!來,試試看吧!”

  李安非常滿意的接過製造好的電池模型,然後拿出了抽屜裏的電路模型,其實,也就是幾段電線和開關,以及一個小燈泡和燈座,是後世的實驗室之中,非常常見的幾樣物品。

  電源座的長度是固定的,不過,負極是一個小彈簧,具有一定的伸縮性,所以,製造出的電池的長度就算有些偏差,也是沒有多大關係的,完全能夠保證電池的正常使用。

  李安先把電池的負極放在電源座的彈簧一側,然後一用力就把電池卡入了電池座,隻聽一聲清脆的哢嚓聲,電池就算是完全卡到位了。

  所有負責製造電池原型的研發人才,全都非常好奇的看著眼前的一切,他們很難相信,把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放在一起,竟然能釋放出點亮。

  “搞定了,見證奇跡的時候到了。”

  李安輕輕把開關合上,頓時,奇跡真的就出現了,小燈泡亮了,剛開始還一閃一閃的,等了片刻之後就不閃了,一直就這麽亮著。

  “亮了,誒,還真的亮了誒,電池做成功了,成功了。”

  “李侍郎真是神人,就用這麽些東西,就能夠做出能夠發電的東西,太厲害了。”

  “李侍郎,這個能讓燈泡一直亮著嗎?能堅持多長時間啊!”

  眾人看到小燈泡亮了之後,都非常的興奮,七嘴八舌的問道。

  李安其實也不清楚,這樣的電池能讓讓小燈泡亮多久,不過,這個是可以用實驗來驗證的,於是笑了笑,開口道:“這個電池的電量是非常有限的,至於能讓小燈泡亮多久,我也不是很清楚,這個要做實驗來驗證,好了,這個小燈泡就讓它一直亮著吧!看看它能一直亮多久吧!”

  既然不清楚電池的電量,那就隻能通過做實驗來驗證了,至少也要搞清楚這樣的電池,大概能用多久,若是能使用的時間太短,那就沒有太大的使用價值了,畢竟,電池的使用時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能夠使用的時間越長,電池的性能就越好,若隻能使用很短的時間,那電池的現實價值就大打折扣了。

  比如用了五分鍾之後,電池就沒電了,那豈不是要不停的換電池,不累死也被煩死了,而若是能一直不停的用下去,那就太好了。

  電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最簡單的作用,就是為製造手電筒提供可靠的消耗品,手電筒要是沒有電池的話,那就跟廢物沒有任何區別了。

  而在天黑走夜路的時候,沒有什麽比手電筒更實用的了,有了手電筒就能夠看清楚漆黑的夜路了,這比舉著火把走路強太多了,更加安全且無汙染。

  既然幹電池都給搞出來了,弄個手電筒,那就是小兒科了,分分鍾就能搞出來,大規模生產也不再話下。

  與生產電池相比,生產手電筒外殼的難度就簡單的太多了,很容易就能定型並生產。

  在電池實驗獲得成功之後,李安在高興之餘,將製造電池的生產線,進行了一番細致的設想,並讓眾人分別去負責,盡快將幹電池投產。

  而為了盡可能的提高產量和降低成本,李安所要生產的幹電池,全都是統一的型號,材料和大小都是一模一樣的,沒有任何的區別,若是弄出一大堆型號出來,估計就要麻煩很多了,光是機器就需要許多種,太麻煩了。

  將大規模生產電池的任務分配下去之後,李安立即寫了一份報告,向朝廷申報,畢竟,任何一項科研項目的投產,都必須有朝廷的支持。

  而隻要李安說這個很重要,朝廷的那些小官自然不敢阻攔,都必須認認真真的完成李安的交代,把事情給辦妥當了。

  李安最迫切要搞的是電報和電話這兩樣高科技,這被朝廷定為萬裏傳音計劃,而電池就是萬裏傳音計劃的一部分,所以,朝廷的官員,隻要看到李安把某樣東西的下麵寫上萬裏傳音計劃,就重視的不得了,再也不敢有絲毫的反對。

  當然,如此重要的計劃,自然是瞞不住的,自從李安把這個計劃告訴李隆基,並得到他的大力支持之後,這個計劃就已經在朝廷備案了。

  而朝廷的官員,自然會忍不住告訴自己信任的熟人,如此,一來二去的就傳了出去,最終讓整個京城的老百姓都知道了。

  既然事情已經泄露,那也就沒有保密的必要了,大唐報在取得朝廷的同意之後,特意前去采訪李安,細致的詢問萬裏傳音計劃的詳細內容,不過,李安豈會把最關鍵的東西告訴旁人,隻是告訴大唐報的人,萬裏傳音計劃完成之後,一個人就能夠直接與萬裏之外的人輕鬆對話了。

  這個消息絕對是天大的爆炸性消息,在代表權威性的大唐報上登載之後,很快就成為街頭巷尾,老百姓的談資了。

  很多人一見麵,必然要談論的話題,就是大唐的萬裏傳音計劃,普通的老百姓也就隻能隨口談談罷了,而很多貴族和官員,卻在思考這項計劃完成之後,會給朝廷帶來的巨大便利。

  甚至很多人,都已經開始盤算,給自己弄一套這樣的設備,如此,以後與遠處的人進行聯絡就不用飛鴿傳書這麽麻煩了,直接對話就行了,簡直不要太方麵。

  普通人所能做的就隻有期待了,非常希望李安能把這項計劃給完成,越早越好,而很多有實力的人,則采取各種辦法,去探查最新的消息,希望了解這個計劃的詳細情況,以及進展情況。

  不過,李安正在研究的過程中,所以,對於任何企圖前來探查進展的人,都不會如實相告,絕對不會為了迎合他們而把實情相告,麾下的人也是不會泄密的,他們隻是機械的完成李安交代的任務,至於萬裏傳音計劃的成品到底是什麽樣的,他們完全就不清楚,所以,很多試圖從李安身邊之人進行打探的,全部都失望而歸。

  也就是說,除了李安之外,整個大唐就沒有人知道,萬裏傳音計劃所要生產的成品到底是個什麽東西,長得什麽模樣,有多大,是如何實現萬裏傳音的。

  而人就是這麽奇怪,越是自己不了解的東西,就越是想要去了解,這就叫好奇。

  人都是獵奇的動物,對於自己不了解的事物,總想去了解一下,而越是沒法了解就越能激發人的好奇心。

  當然,也有很多人,覺得李安或許是吹牛了,兩個人隔著一百步,說話都聽不清了,隔著萬裏之遙,怎麽可能就像麵對麵的對話呢?這也有些太扯了,所以,他們萬萬不敢相信。

  而支持李安的人,則也同樣給出了非常合理的解釋,那就是李安之前所製造出來的諸如玻璃,火車和火炮等物件,哪一樣不是驚世駭俗的好東西,為什麽一到萬裏傳音就是假的了,既然李安能搞出鐵路,讓普通百姓的出行方便幾百倍,那麽,又為什麽不能搞出萬裏傳音這項技術呢?

  總之,支持派與反對派之間,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口水戰,地位高的人,會選擇在大唐報上發表自己的看法,並駁斥對方的看法,而普通的老百姓,就隻能麵對麵的爭論個麵紅耳赤了。

  不過,這對於賭徒來說,倒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很多人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不惜把自己的大量財產都給押上,若是最終自己猜錯了,那就損失慘重了。

  當然,既然是打賭,自然是有時間限製的,若是沒有時間限製,五十年後發明成功了又能如何,那個時候打賭的人早就已經成為一撮黃土了。

  這些賭徒打賭的時間是不同,有的打賭以一年為期限,也有的以半年,兩年的,什麽樣的時間都有。

  若是李安知道這些賭徒居然如此作為,還不氣的吐一口老血。

  電池研發出來之後,批量生產的流水線還在建設之中,不過,小批量的實驗室電池已經被製造出來了,大約有幾十個吧!足夠李安做實驗使用了。

  有了電池之後,除了部分用於檢驗電池的電量之外,剩餘的電池,李安準備用於稍後要造出來的手電筒上。

  因為手電筒的製造難度實在是太簡單了,在電池研發出來之後,手電筒也造出來了。

  不過,為了盡可能的節約材料,李安最先造出的手電筒是用竹筒改造而成的,隻有前部加了一個小型的玻璃片和反光金屬片罷了,非常的節約成本。

  尾部也沒有螺紋結構,就是直接用另一個竹筒按上去的,當然,還要考慮尾部金屬片與主體的接觸,否則,電路就不通了。

  這樣的手電筒成本是非常低廉的,普通的老百姓自己都能製造出來,若要進一步降低成本,還可以把前部的玻璃片給省略了,這樣就更加的廉價了,畢竟,此時的玻璃是李安壟斷經營的,價格真的不便宜。

  當然,這樣的垃圾配置是屬於民用級別的,若是用於朝廷士兵巡邏,以及貴族家庭起夜使用,那就不能如此糊弄了,必然要做出精品才行。

  好的手電筒材料上要堅固,比如,可以使用全銅的材質,甚至使用金銀材料也未嚐不可,比如給皇帝用的手電筒,當然不能是鋼鐵的了,弄個黃金的材料也不是不行,上麵還要雕刻真龍呢?

  普通的貴族家庭,也是用得起銀質手電筒的,上麵也能雕刻一些圖案啥的,銅質的手電筒也可以製造一些。

  因為電池還沒有大規模的量產,所以,對普通手電筒的需求量也沒有那麽大,所以,李安不急於搞流水線,隻是讓工匠製造一些特別珍貴的手電筒,準備送給大唐帝國最尊貴的一群人,算是給他們送禮了,同時也讓他們感受一些,這樣的神器是否適合大規模的普及,隻要皇帝和貴族們都覺得手電筒是好東西,應該大規模的生產,那麽搞出流水線的事情就非常好辦了,朝廷上下會一致同意的。

  這也算是李安的一個小小的計謀吧!利用這種辦法,為大規模生產手電筒尋找合適的理由,畢竟,大唐的人力和物力是有限的,若不是特別需要的話,朝廷是不會同意大規模生產一樣物品的,否則,任何一樣東西都進行大規模的生產,大唐的勞動力哪裏還會夠用,國家資源也會吃不消的,而隻要高層的貴族都認可這項發明,認為值得大規模的推廣,那就不存在任何的問題了。

  高檔手電筒還在製造之中,此刻,李安手中隻有非常普通的竹筒造的手電筒,而又快要到了給皇孫們上課的日子了,李安下麵這一節課要講的是光的反射,這些手電筒正好有了用武之地,再也不需要使用笨重的射燈了,更不需要連接電流這麽麻煩。

  因為研究反射不需要燈光的顏色,所以,手電筒也不需要改進,隻需要帶上一個,另外,再帶上一個鏡子就行了。

  鏡子也不需要很大,比碗口大一些就夠了,對了,還要帶上一個白板,如此,光的反射實驗,所需要的各種儀器就算是全部到位了,就可以快樂的做實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