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 第一節課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0-03-02 00:29      字數:4203
  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

  李安要想很好的駕馭這些麾下的人才,就必須有所保留才行,絕對不能把自己的秘密全部告訴這些家夥,而且,就算自己真的說了,這些家夥也未必會相信,到時候很有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麻煩,所以,還是不要說的太清楚才好。

  對於研發電池產品,李安的信心是非常充足的,隻要把幾個重要的配件給搞出來,產品就能夠研發成功了,這浪費不了多少時間,而一旦研發完成,李安就需要專門建設一個製造電池的工坊,專門用來生產電池,而且,規模還不能太小了,以用龐大的產量來分擔單個電池的成本,從而使生產出來的電池能夠白菜價,讓普通的老百姓也能用得起。

  即便對於李安來說,幹電池的技術很是簡單,並沒有什麽研發的難度,可真的要把樣品做出來,那也是需要一定時間的,而在樣品做出來之後,還需要設計合理的流水線車間,以最大限度的節約成本,這些又需要花費時間,所以,看似是非常簡單的一個小物件,真正想讓老百姓用上,沒有半年的時間,怕是很難做到了。

  製造樣品並不需要采購太多的原材料,所以,李安需要的這些原材料很快就能準備齊全,然後,各個方麵的負責人,就可以按照李安的要求,開始試著製造電池了,隻要電池真的能夠放電,實驗任務就算是完成了,接下來就能夠設計大規模流水線了。

  李安本想一心一意的搞研發,不過,皇帝似乎並不願意讓李安太閑了,之前已經讓李豫二人來跟著自己學習了,不過,這一次皇帝更狠,直接讓百孫院的很大部分孫輩來跟李安學習科學知識。

  當然,這其中有些年紀太大和太小的都不適合跟著李安學習,隻有年紀適中的才會跟著李安學習一下科學知識,當然,這些家夥也不全是皇孫,還有少量的孩子是皇太孫,比如嫡皇孫李豫的長子李適,已經到了學習的年紀了,盡管年紀還是太小,但皇帝還是想讓他早些學習。

  既然兒子都來求學了,作為父親的李豫,自然不好一共前來,否則父子同堂學習,要是兒子學的比老子好,那豈不是很尷尬,所以,李豫非常識趣的沒有加入到學習的行列,隻把自己的兒子推進去了。

  其實,所有的皇孫和皇太孫都是有人教育的,而且,都是大唐朝廷的精英人才,每個人的文化底蘊都超過李安,隻不過,這些人隻是在文學領域遠超李安罷了,在科學領域,李安隨便動動手指頭都超過他們一大截,這是皇帝讓皇孫們來跟李安學習的主要願意,當然,就算這些皇孫學不到什麽,隻要會一點皮毛總是好的,就算長了見識了。

  甚至,有時候,皇帝自己也會去研究一些科學方麵的知識,在完全搞懂之後,顯得興奮無比,覺得李安是個天才,居然能發現生活在的很多奇妙現象,而這些最基本的知識,自然也需要讓自己的兒孫們知曉了,如此,皇帝便讓李安抽空的時候教教這些皇孫,讓他的孫子們能夠知曉一些最基本的科學知識,從而增加自己的見識。

  既然皇帝都已經發話了,李安自然不能推辭,該教的知識還是要教的,不過,李安將秉承素質教育的宗旨,絕對不會強迫這些大唐的貴族花朵去學習,他們愛聽不聽,學成什麽樣就什麽樣,而且,學習的負擔非常輕鬆,更不會給他們布置家庭作業,以免把這些花朵給累壞了。

  至於教學的內容,李安早就已經想好了,就是做些簡單的物理和化學的實驗,讓他們看看熱鬧,然後,把這些實驗裏麵最基本的原理告訴他們,如此,便可以應付這些家夥了。

  因為百孫院的孫子們太多了,所以,為了安全起見,李安需要親自過去一趟,就在內部的一間大堂內講課。

  “李侍郎,陛下說了,這些皇孫都是小輩,李侍郎可以直呼其名,不必有所顧忌。”

  一名引路的小太監,引著李安進入百孫院,開口說道。

  李安點了點頭,大步走了進去,身後跟著兩名研發中心的助手,他們抬著一些最基本的儀器,充當李安教學的助手,也就是幹點苦力活罷了。

  “李侍郎。”

  一進入大堂,李安首先看到的是八位年紀比自己大好多的老頭子,他們是皇孫們的師傅,負責教育皇孫們學會文化知識,也就是詩詞歌賦之類的。

  因為擔心李安初來乍到,震不住這些身驕肉貴的祖國花朵,所以,他們也打算在大堂內旁聽,以震懾這些嬌貴的花朵,讓他們不至於混亂。

  要說,這些皇孫的地位太高,未來的皇帝說不定就來自這些皇孫,但負責教書的師傅的身份也不低,八位德高望重的皇孫師傅有一半都是大唐皇族,剩下的四位也出自五姓七望,都是響當當的貴族身份,否則,哪裏有資格教育天子的兒孫。

  正因為師傅的地位也比較高,所以,他們教學的時候能夠震懾住這些皇孫,若哪個皇孫敢不聽話,他們一定會出手教訓的。

  一般的皇孫,他們可以直接用戒尺教訓,皇帝知道了也不會怪罪,而對於嫡皇孫和特別受寵的皇孫,這些師傅自然不敢真的體罰,但會狠狠的教訓他們身邊親近的陪讀,會當著皇孫的麵,把皇孫要好的陪讀給打一頓,因為陪讀的身份較低,所以,打起來是一點情麵也不留,即便是自己的孫子也不行。

  一般情況下,能當皇孫陪讀的,至少也是當朝五品大臣家的庶子,地位不高也不低,而湊巧的事情,就是皇孫的陪讀裏麵,很有可能就有這些師傅的親孫子。

  在遇到皇孫犯錯的時候,他們就必須拿自己的親孫兒開刀,狠狠的體罰自己的親孫兒,以讓皇孫認錯。

  對於李安的能力,這些老家夥自然是非常認可的,但同時,他們的骨子裏還是有一絲淡淡的鄙視的,畢竟,在這些熟讀詩書的文化人眼裏,隻有詩書禮儀才是最高貴的,至於李安所掌握的科學知識,雖然也是非常使用,並徹底的改變了大唐帝國的現狀,但他們卻也覺得,這些不過是奇技淫巧罷了,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皇帝讓皇孫學這些,也是當成課外興趣的,主要的精力還是用來學習文化詩書了。

  當然了,別說是大唐時代,即便是後世的文明社會,很多人也同樣秉承著讀書當官最為高貴,其餘工作不過是下三濫的思想,科學家從來都是不受大多數人歡迎的職業,當官永遠是人們的最高追求。

  這些老家夥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他們永遠都不會覺得科學技術比詩書禮儀重要,不過,對於這些能夠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的奇技淫巧,他們心裏也是比較認可的,但隻能把這等科學排在詩書之後。

  有八大金剛坐鎮學堂,所有的皇孫都比較老實的坐著,沒有一個敢放肆的,他們都好奇的看著李安,以及身後跟著的兩個土包子。

  李安看了一下,房間內足有三十多名皇孫和皇太孫,李隆基的孫子絕對不止這麽些,但有些年紀太大和太小的,肯定不會來上課,也不好管理,隻有五六歲到十五六歲的孩子,是最好管理的,也是最為聽話的。

  這些皇孫基本上都是李安沒有見過的,畢竟,李安沒事的時候也不會去百孫院裏玩兒,自然見不到這些家夥,可有幾個孩子卻是李安見過的,一個是嫡皇孫李豫的長子李適,一個是皇十八子李茂的兒子李懷,還有一個是皇十六子的長子李,剩下的都有些眼生了。

  這些孩子都是皇帝的孫輩和重孫輩,都是皇帝的血脈,但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受寵的,在這些皇孫之中,有一些是連續兩代都是庶出的,地位相對就要低太多了。

  比如,有的皇子的母親隻是李隆基身邊的一個小小的夫人,這位皇子的地位自然就相對較低了,而這位皇子又娶了妾室,妾室生的孩子就是庶子,如此,兩代為庶,地位之低可想而知。

  在皇子這一代倒也體現不出多少地位的差異,畢竟,盡管他們很多人都是庶出,但至少都被封王了,既然是王,地位自然就比較尊崇了。

  而下一代的皇孫就不同了,他們的父親封王了,可他們很多都是沒有爵位的,至少少數人封王了,一些庶出皇子的嫡子都很難封王,庶出皇子的庶子就更加難以封王了。

  這才是兩代的差距,若是再往後排幾代人的話,估計隻能是貧民百姓了,就像三國時期的劉皇叔,祖上也是皇帝,可一代代疏遠之後,到了劉備這一代,就成了賣草鞋的貧民了。

  當然,這些皇孫沒被封王,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的年紀不太大,還沒有到封王的時候,或者,以後他們至少也能封個郡王什麽的。

  而嫡皇孫就比較特殊了,李豫早就被封了王,而李豫的兒子,在出生沒多久的時候,就被封為奉節郡王,可見嫡出就是不一樣。

  也就是說,這位嫡皇太孫才出生沒多久就被封為郡王了,而他的好多叔叔輩,卻暫時連郡王也沒有混上,估計要等好一陣子了。

  李安給這些孫子上課,心裏或多或少的,還是有些壓力的,而此刻又有八位老家夥旁聽,這心裏的壓力就更大了,還好李安準備的足夠充分,足以應對眼前的局勢。

  科學課程與普通的詩詞教學不同,必須要有很多的實驗才行,否則,憑空去講解的話,估計沒有人能聽得懂,而一旦聽不懂,皇孫們就會失去興趣,就不想繼續聽了,這倒是給李安拜托這個任務提供了良機,可李安是一個負責任的人,絕對不會為了自己躲懶,而故意講解一些讓皇孫們聽不懂的高深理論。

  既然皇帝讓自己教這些皇孫,李安就要拿出自己的真本事,從最基礎的科學教起,一步步的把簡單的物理學知識都交給他們。

  第一課也是最重要的一課,畢竟,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李安要讓這些皇孫喜歡上自己的第一節課,以後,都想著上科學課。

  因為大堂裏沒有黑板,李安自己帶了一個,並將其掛在前方,然後拿出石膏製造的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光的折射和反射幾個大字,之後便轉過身來,看向眾多皇孫。

  這些熊孩子,有的老老實實的看著自己,也有的在東張西望,隻是在看到八位老家夥的時候,把脖子縮了一下,顯然是有些畏懼的。

  “諸位皇孫,陛下讓我來教大家科學方麵的學問,希望你們能好好的學,今天是第一課,我們就從最簡單的學問開始學習。”

  李安不卑不亢的看著眾皇孫,然後繼續說道:“光的的折射和反射,這是我今天要講解的內容,也是非常常見和簡單的,你們一定會感興趣的,上我的課與別的課不同,一定不會很枯燥,會很有意思的。”

  眾皇孫聽了李安的話,一個個全都懵逼的狀態,根本就聽不聽李安說的是什麽,專門過來壓陣的八位老家夥也蹙著眉頭,想看看李安講的是什麽。

  “我的課不比詩書禮儀,需要經常性的做實驗,隻要通過直觀的實驗,才能讓你們聽得懂,也才更加的有意思,好了,我們先來做實驗。”

  李安說著,向身旁的助手使了個顏色,對方立馬把透明的玻璃杯給遞了過來,順帶還有一隻筷子和一壺水。

  將筷子放入透明的玻璃杯之後,李安讓眾人全部都能看到,然後,開口說道:“你們看,這個筷子是直的,還是彎的?誰來回答這個問題。”

  “是直的,直的。”

  一名年紀較大的皇孫脫口而出。

  李安非常滿意的點了點頭,讚賞道:“說的非常正確,這個筷子是直的,是筆直的一根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