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八章 進宮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0-03-02 00:29      字數:4276
  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

  李安南下一年多的時間,這下總算是回來了,而回家之後,能得到的最好禮物,便是幾位夫人盡心盡力的伺候了,沒有什麽能比這更讓李安舒心了。

  看著一身淡紫色的顏如玉和一身淡黃色的蠻蠻,李安的心情非常美妙,而此刻二人也正巧笑嫣然的看著自己,眼神之中滿是火辣和興奮,很明顯,她們二人寂寞了一年多,早就想要得到李安的寵幸了。

  淡黃色內衣給人一種青春和熱情的感受,而紫色的內衣,則會給人一種很是騷氣的感覺,都是讓人很是興奮的顏色。

  “一年多了,夫君還是老樣子。”

  在李安摟著顏如玉脖頸並輕輕親吻的時候,顏如玉嬌笑著說道。

  李安笑道:“如玉是說我,還是這麽急不可耐嗎?這麽久沒見夫人,能不著急嗎?”

  說完側首在蠻蠻的耳垂上親吻了一下,算是公平寵幸。

  顏如玉白了李安一眼,羞澀道:“人家沒說這個,人家是說,夫君還是這樣,不願意冷落任何一個,那句話叫什麽來著……”

  說完看向正在偷笑的蠻蠻。

  蠻蠻會意,嘴角一抹騷氣滿滿的微笑,媚眼盯著李安,撇嘴道:“是雨露均沾,哈哈哈哈!”

  說完終於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自從有了孩子之後,顏如玉和蠻蠻的稚氣已經褪去了大半,變得越來越成熟了,越來越有魅力了,而這種魅力是非常吸引人的,讓李安有些難以自拔。

  “雨露均沾,好啊!既然你們都這麽說來了,那為夫今晚也不能慫啊!你們兩個趴好了,小屁股抬高一些,對了,再高一些。”

  李安非常得心應手的調教自己的兩位夫人,南下這一路上,李安一直都沒有閑著,實戰經驗越來越豐富,並沒有絲毫的生疏,而自己的兩位夫人,倒是因為空閑了一年多,顯得有些生疏起來,如此,李安還要多費有些力氣才能調教好她們,畢竟,任何一項技術都是需要練習的,一旦長時間不練習就會生疏的,床幃之事自然也不例外了。

  男兒要懂得憐香惜玉,這是李安一直堅持的做人宗旨,尤其是對待自己的夫人,更是要非常憐愛才是。

  李安花費了近一個時辰的時間,總算是把兩位夫人給寵幸的飄入雲端了,體質不太好的顏如玉,甚至都暈過去了好一段時間。

  而隨著雨露的消耗,李安也疲累的睡著了,一覺就到了第二日一早。

  “夫君,該起床了,今日一早還要去宮裏呢?”

  李安睡的正香,卻突然被顏如玉叫醒了。

  此時的臥榻之上,就隻有李安一個人了,蠻蠻早已不見了蹤影,顏如玉也是全身穿戴整齊,看上去很是端莊。

  “我的天,太陽都這麽高了,快準備衣服。”

  李安知道時間已經很晚了,估計點鍾是有了,甚至,早朝都有可能已經結束了,不對,皇帝並非每天都早朝的,今日有沒有早朝,李安也不是太清楚。

  顏如玉連忙讓草兒幾個人去準備衣服,雖然李安的衣服就在床邊,但這是便裝,而李安入宮見皇帝,自然是要穿的正式一點才好。

  “阿郎,宮裏來人了,陛下召見。”

  李安一身衣服剛剛穿好,就傳來了皇帝要召見自己的消息。

  “讓他們等一下,我還要吃點早點呢?”

  盡管皇帝急著見自己,可若是不吃飽的話,待會回答問題的時候就沒有力氣了,所以,早飯無論如何也是要吃的。

  當然,吃早飯之前,還需要如廁一下,若是憋著肚子就不好了,吃完之後還需要再去一次。

  一番忙活之後,小半個時辰都過去了,也隻有李安有這麽大的膽子,敢磨蹭這麽長的時間,若是別的小官員,隻要皇帝老子一句話,立馬就會乖乖的跑去麵見了,一分鍾都不敢耽誤。

  負責傳話的太監,自然知道李安在皇帝的心中有多高的分量,所以,也不會去催促,而若是一般的官員,估計早就嗬斥了。

  李安一切準備就緒之後,這才乘車前往大明宮,以前入宮都是騎馬和坐轎的,可現在,大唐的主要高官,入宮都是乘坐最先進的汽車了,顯得很是高大上,當然,這都是四五品以上的高官才能享受的地域,低級別的官員,那就隻能騎馬了。

  要說騎自行車也是不錯的選擇,長安城之中,騎自行車的人已經很多了,但朝廷官員在穿官服的時候是不允許騎自行車的,畢竟,官袍太大了,騎馬倒還湊合,若是騎自行車,就顯得非常不方便了,而且,一旦寬大的官袍被卷入車輪之中就悲劇了,在公共場合把自己的官袍給弄破了,這可是不小的罪過。

  而且,因為騎自行車是新鮮事物,一時間還不太符合這個時代的審美,很多人都覺得騎自行車的樣子太滑稽,遠不如騎馬威風,官員在穿戴官服的時候,自然就不允許騎自行車了。

  而大唐長安城中騎自行車的人,大部分都是底層的貧苦百姓,以及貴族家庭裏的仆人,他們有了代步工具之後,出行就會變得更加的方便,而因為他們的社會地位不高,所以,自然也就無需在意騎車是否文雅,再加上他們的衣服沒有太多礙事的配件,更加不容易被車輪刮到,所以,是最適合使用自行車的人了。

  為了提高仆人的外出辦事效率,很多貴族府邸,都購買了一定數量的自行車,分發給每一個仆人,如此,可以大大提高整個府邸的運轉效率,出去買個小菜,都能比之前節省好幾倍時間。

  由於長安城的老百姓越來越多,所以李安剛剛進入朱雀大街,就看到了絡繹不絕的行人,有騎馬的,有步行的,有坐馬車的,有騎自行車的,當然,也有開敞篷汽車的浪蕩公子。

  “長安城的行人比以前更多了,到處都是人啊!”

  李安自言自語的說道。

  同行的將領和官員比李安起的要早些,他們早就去皇宮了,而李安是最後一個抵達的。

  “李侍郎。”

  幾名一起返回長安城的官員,暫時還沒有見到皇帝,正在大明宮的一處休息院落歇息,見李安來了,連忙起身打招呼。

  “呦,都到齊了啊!”

  李安微微一笑,與眾人打招呼。

  眾人也都客氣的應和。

  “大兄,我們都到了半個時辰了,最早的估計都等了一個多時辰了,陛下一直沒有召見我們,怕是在等大兄呢?”

  李飛羽走了過來,小聲的說道。

  這是非常正常的,李安是南下的第一領導,皇帝要召見這些功臣,自然要第一個召見李安了,別的隨行大臣隻能靠後,或者私下裏召見。

  “李侍郎,陛下讓您進殿。”

  一名小太監悄悄的走過來,小聲的說道。

  李安應了一聲,非常高興的大步走了過去。

  “微臣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安非常老套的向皇帝行禮。

  這一年多沒見,李隆基的變化一點也不大,看上去還是那個老樣子,似乎毫無衰老的跡象,在所有朝代的皇帝之中,像李隆基這樣高壽的皇帝,還真的是不太多,尤其是大唐皇朝,皇帝的壽命和身體狀態,怕是沒有一個能夠超過李隆基的。

  皇帝身體能如此硬朗,對於大唐帝國來說,也算是一件好事,這讓李安心裏非常的高興。

  “愛卿快快平身,哈哈哈!

  李隆基非常熱情的說道,並走到李安的身旁,握著李安的手,開口道:”這一走就是一年多,愛卿黑了不少啊!”

  李安笑道:“海外陽光強烈,都是曬的,曬的,陛下與一年多前相比,似乎年輕了不少。”

  這當然是恭維的話了,皇帝不老就不錯了,怎麽可能變年輕,這違反了事物最基本的發展規律。

  皇帝被誇的很是高興,隨意的聊了幾句,便詢問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盡管早就有官員把這些事情匯報給李隆基,但有些特別有趣的事情,他必須親自詢李安,以獲得李安更加精準的解釋。

  李安的親自講解和解釋,自然比部下官員匯報的情況更加的詳細了,也能讓李隆基更加容易的聽懂,或者說了解的更加全麵。

  尤其是關於海外獲得的領土,多年之後所能給大唐帝國帶來的巨大的好處方麵,部下的奏折寫的總是不太清楚,讓李隆基有些搞不清,而李安親自解釋一番之後,李隆基便可以非常清楚的了解真實的情況了。

  得知海外獲得的領土,不但不會給大唐朝廷帶來負擔,多年之後還可以大幅度的盈利,李隆基自然非常的興奮了,這些海外領土,全部位於海上絲綢之路的沿線上,地理位置極其重要,想要不掙錢都不可能,尤其是最為關鍵的大唐運河區域,隻要運河被修通了,以後就是躺著掙錢了。”

  “愛卿真是我大唐的棟梁啊!這些海外領土都是愛卿的功勞,朕都不知道用什麽賞賜,才能配得上愛卿的功勞了。”

  李隆基真誠的誇讚道。

  確實,李安這一次南下,所立的功勳確實太大了一些,一般的賞賜,還真的難以表彰李安的巨大功勳。

  李安忙道:“陛下,這些都是微臣應該做的,況且,能為大唐開辟海上絲綢之路,也是微臣的心願,那麽多的將士是都是有功的,陛下多獎勵他們就是了,微臣隻需要陛下全力支持我搞研發就夠了。”

  這的確是李安的心裏話,對李安來說,沒有什麽比搞研發更重要的了,因為隻有研發出更多更好的好東西,才能更好的為大唐帝國的發展服務,也更加能夠體現自己的巨大價值,讓自己永遠成為大唐帝國舉足輕重的人物。

  李隆基自然知道李安的本事,若不是李安發明那麽多的好東西,帶動了大唐帝國的工業化發展,他也不能一年時間去洛陽城好幾次,更沒有可能隨時去華清宮泡澡。

  而李安提出讓自己全力支持他搞科研,這自然是李隆基無法拒絕的了,而且,他還非常好奇,李安下一步要研發什麽厲害的機器。

  “別人有的賞賜,愛卿都要有,一個也不能少,這是愛卿應得的,另外,關於研發新產品,朕當然會全力支持,愛卿需要什麽盡管開口,隻要朕能做到的一定不會置之不理。”

  李隆基非常硬氣的表達了支持李安的立場,然後,好奇的問道:“愛卿這次回來,打算搞些什麽發明,是否能透露一些。”

  人天生都是有好奇心的,皇帝當然也不例外,而且,非常期待李安能研發出更加有用的好東西。

  李安淡淡一笑,開口道:“陛下,微臣要研發的東西有很多,還有一些是現有機器的改良,不過,有些好東西,微臣也沒有絕對的把握,若是告訴陛下,最後卻沒有造出來,那豈不是犯了欺君之罪了。”

  很顯然,李安對於有些東西,還沒有十足的把握,一旦研發不成,怕是會讓李隆基失望,甚至有欺君之嫌。

  李隆基擺手道:“無妨,無妨,愛卿有什麽研發方麵的想法,隻管告訴朕,就算沒有成功,朕也是不會怪你的,更加不會治罪於愛卿。”

  既然皇帝都說不怪自己了,李安自然也就沒有後顧之憂了,於是,非常認真的回答道:“陛下,如今,若要把政令從大明宮傳到洛陽城,需要多長時間?”

  李隆基楞了一下,幽幽說道:“現在有了火車,用最快的火車傳達,半日的時間就夠了,怎麽,愛卿想要改進飛行機器,使之飛的更遠更可靠?”

  對於李安發明的飛機,李隆基非常的讚賞,但對於飛機的航程和可靠性,他卻不是太滿意,洛陽城太遠了,飛機飛不了那麽遠,而且,可靠性總不是十分可靠,一年多的時間內,已經有五六架飛機墜毀了,俗人損失也不大,但隻要有一次事故,都會讓李隆基覺得不可靠,萬一讓其傳遞重要的消息,豈不是耽誤大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