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八章 產能不足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0-03-02 00:28      字數:4283
  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

  休整三日期滿之後,李安率領大唐船隊繼續出發,前往出發的基地,也就是大唐本土南端的廣州港。

  此時,廣州已經通了鐵路了,從大唐長安城的火車,已經可以直接抵達廣州城外的車站,這對於大唐帝國更好的控製南方,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同時,這條鐵路也是連接大唐南部區域的紐帶,對推動大唐南方的商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沿途各地都得到了巨大的實惠。

  鐵路開通之後,幾乎所有的商人,都把目光瞄準到了這條鐵路上,因為相比鐵路的速度和價格,原先的運輸方式實在是太落伍了,商人若不做出改變,就要被時代給淘汰了。

  因為鋪設鐵路調集了太多的人力,所以,鐵軌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被鋪設完成,但正因為大唐到處都在鋪設鐵軌,到處都是火車站,所以,對火車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可大唐生產火車的工坊,就隻有長安城的一處,產能相對來說是不夠用的,如此,就造成了火車數量的不足,在這種情況下,所有正在運營的火車,基本上全都是滿負荷運行,都沒有休息的時間,司機倒是可以兩班輪換,而火車卻不能輪換,隻能不停的加水加油,對火車進行最好的保養,以防止出現故障。

  而由於火車數量的嚴重不足,所以,不論是在生產的時候,還是在出廠之後,都能迎來一大片的爭鬥,這都讓負責管理鐵路局的魚朝恩是焦頭爛額。

  生產時候的爭鬥,主要就是優先生產什麽類型火車的爭鬥,尤其是車廂的爭鬥是最大的,有客運的車廂,也有貨運的車廂,客運也分為普通的車廂和貴族的包間等種類。

  商人因為貨運物資太緊張,集體請命,要求優先生產貨運車廂,以盡快滿足貨運的需求,而出行的客運壓力也很大,喜歡經常外出的貴族和官員,則要求優先建造客運車廂,甚至要求,多造設備豪華的包間車廂,以滿足他們的私欲。

  總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要求,並紛紛通過自己獨有的方式向鐵路局提出自己的要求。

  這些要求很明顯都是互相矛盾的,畢竟,產能就隻有那麽多,顧得了這一頭,就必然顧不了那一頭了,若是能幾個一同解決,那還哪兒來的爭端。

  各方麵的壓力都很大,魚朝恩麵臨的是多個利益團體的需求,萬一處理不好,必然會被有心之人抓住把柄,鬧不好這個肥差就被別人去搶去了。

  按照大唐帝國的長遠發展目標,自然是優先生產低檔的貨運和客運列車比較穩妥了,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調動人員和物資的流動,能夠產生最大的效益。

  但這樣一來,貴族的出行就沒有那麽舒服了,難道還要讓身份高貴的貴族老爺和家眷們,與普通的老百姓乘坐相同的硬座,這樣亂哄哄的一片,自己漂亮的妻妾,豈不是有可能被窮小子看到了,此乃奇恥大辱也。

  魚朝恩自然也明白這些道理,但他是一個識時務的人,他自然明白,就算是大局也要服從權貴的利益,不能因為大唐帝國的整體發展,而讓這些老爺們受罪,於是,他隻得下令,讓工坊優先生產高檔的包間車廂,其次才是貨運車廂,最後生產硬座類的普通車廂。

  而在生產好一列火車之後,接下來所要麵對的就是分配的問題了,此時,所有鐵路線的火車都不夠用的,下屬們隻要聽說有火車從工坊下線了,都搶破頭的爭奪,甚至,親自跑到魚朝恩麵前耍賴,訴說自己的不易,再不增加火車,自己就要被焦急的商人給活吃了。

  當然,這些部下說的都是真的,他們確實遭遇了威脅,有人可能會有疑問,覺得他們的身份不低,且具有決定商人命運的權力,他們讓哪個商人的商品上火車,哪個商人就的貨物就能更快的抵達目的地,若是他們故意使壞,商人的貨物就隻能堆積在倉庫裏了,所以,這些商人巴結他們還來不及呢?又怎麽敢得罪他們。

  這是因為商人也是分檔次的,一般的小商人自然不敢得罪他們,否則,那就是吃不了兜著走,可某些大權貴下屬的商人就不一樣了,他們的靠山太硬了,魚朝恩的部下是真的得罪不起,就算被打了,也不敢說什麽。

  比如,有一次,販賣護舒寶的大商人,聽說貨運火車都排滿了,氣的大鬧洛陽火車站,要求把別的商人的貨物先放下,讓他們的貨物先上,否則,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

  這個大商人是楊國忠的心腹,負責為楊國忠販賣產品,並主要負責護舒寶的銷售,為人極其囂張,魚朝恩的屬下可不敢得罪他。

  而大唐的權貴,有何止楊國忠一個人,而這些權貴都有自己的產業,若是這些大權貴全都刁難鐵路局的人,那麽,他們這些做下屬的,可就真的沒法幹了。

  麵對如此糟糕的局勢,魚朝恩也很是頭疼,這手心手背的都是肉,偏愛誰都不太好,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提高火車的產量了,這樣,就能有更多的供應了,可提高產量也不是那麽容易。

  大唐的工業化已經全麵鋪開,各行各業都繼續人才和勞動力,也就是說,各方麵都缺人,沒有太多的剩餘資源向火車製造方麵去傾斜,這直接導致了火車製造的產量很難大規模的提升,尤其是製造豪華包間車廂,是最為消耗時間的,很多材料都不太好準備。

  火車是李安來到大唐之後搞出來的,不過,李安可能做夢都想不到,他發明的火車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造成了很多的爭鬥,很多商人和權貴,為了爭奪鐵路的使用權,爭的是突破血流的,甚至都發生了多起流血事件,引起了朝廷的重視。

  可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朝廷也拿不出讓各方都滿意的解決措施,隻能不斷的去平衡和調解,讓各方都退一步,有錢大家一起掙,實在不行就誰犯錯就懲罰誰,甚至殺一儆百,以震懾這種搶奪鐵路資源的行為。

  也就是說,若想徹底的解決鐵路爭搶的難題,唯一最可行的辦法,就是增加火車的產量,一個很難實現的想法,還有就是增加火車的速度,但增加速度會增加危險性,比增加火車的產量還要困難。

  這個難題一直困擾這魚朝恩,更是在困擾整個大唐朝廷,而最有希望改變這一切的,就隻有李安了,所以,幾乎所有人都盼著李安能盡快返回大唐,來解決這個棘手的難題。

  估計,正在返回的李安,若是知道了眾人的想法,一定會感到壓力山大的,當然,也是會非常高興的,畢竟,能得到眾人的認可,說明李安是棒棒的,是最厲害的一個人。

  在經過南沙區域的時候,李安要求各船減速慢行,注意偵查周邊的水文狀況,以免讓船隊撞上暗礁。

  畢竟,這一片區域的礁石是非常多的,到處都是可怕的暗礁,大唐蒸汽船的噸位都不小,萬一撞上了的話,那就非常的糟糕了,很有可能造成船毀人亡的慘劇,李安不會允許有這種情況的發生,所以,寧願讓船隊緩慢航行,走的慢一些沒有關係,安全絕對不能忽視。

  “李侍郎,這一塊區域到處都是礁石,對過往的商船來說,不是一個好地方,可對於大唐的漁民來說,這裏就是世外桃源啊!周圍的小漁船都在忙著打漁,聽說每打一趟都能有非常不錯的收益。”

  一名部下陪著李安站在甲板上,看向周圍的小漁村,開口說道。

  這些小漁村,有的距離大唐船隊很近,有的距離很遠,他們全都在周圍的礁盤附近捕魚,這些天然的礁盤是魚類繁衍的重要場所,大部分魚類都喜歡生活在有礁盤的地方,而沒有礁盤的深海,魚類資源就相對比較稀少了。

  李安輕輕拿起望遠鏡,仔細的觀察起來,發現周圍的漁船,全部都是大唐的漁民,從船隻的結構和人員的衣衫就能夠非常清楚的分辨出來。

  “全都是大唐的漁民,看來這裏在大唐時代,就已經屬於華夏了,這是華夏的故土啊!”

  李安感歎的說道。

  “李侍郎,您說什麽呢?卑職都聽糊塗了。”

  部下聽了李安的自言自語,部下有些摸不著頭腦。

  李安突然心血來潮,笑著看向部下,開口道:“如果有人告訴你,說本官不是來自這個時代,而是來自一千多年之後,你會相信嗎?”

  “來自一千年之後,這怎麽可能,李侍郎,這些話可不能亂說。”

  部下被嚇得不輕,看上去都有些哆嗦了。

  畢竟,在大唐這個時代,科學的水平和人民的認知,還是太低級了,像穿越時空這種事情,自然是這個時代的人所不能理解的,甚至是有些忌諱的。

  李安笑了笑,擺手道:“不用緊張,開個玩笑罷了,哈哈哈!”

  說完繼續看向遠處正在捕魚的漁民。

  這些漁民為了生計,正在不停的捕魚,同時,時不時的抬起頭來,看向正在通過的大唐船隊。

  雖然,他們大部分都是見過廣州港內的蒸汽大船的,但一次性看到如此規模的船隊還是顯得非常興奮,非常想多看幾眼,似乎不多看幾眼就是一種莫大的損失似的。

  能在南沙區域,看到如此多的大唐漁船在這裏捕魚,李安是非常高興的,這足以說明華夏先祖早就在這裏活動了,這一塊區域屬於華夏是毋容置疑的。

  如果後世的人都能到這個時代來看一眼,也就不會指責華夏以大欺小,把國界線劃到別人的家門口了。因為這裏本來就是我們的國土,從來就不是別人的,這些領土一直屬於華夏人民。

  此時的大唐漁民能夠非常安心的在南沙海域捕魚,這讓李安很是感歎,後世的華夏子民就沒有這麽幸運了,他們在外出捕魚的時候,很容易被周邊小國的官方船隻欺辱,甚至還要經受槍支和火炮的攻擊,很多時候,甚至連小命都保不住了,可謂是受盡了屈辱。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在大唐時代,大唐帝國是天下最強大的仁義國家,有足夠的實力為自己的國民做後盾,周邊諸國自然不敢無理取鬧,甚至,這些王國都是大唐的附屬,每年都要向大唐朝廷進貢,如此,自然就沒有理由幹擾大唐漁民捕魚了,而且,他們的水軍實力太弱,隻怕未必能對付的了大唐漁民,而且,這個時代的捕魚技術非常落後,礁石裏的各種魚類是永遠都捕不完的,反正都是大自然的資源,誰抓到就是誰的,道理就這麽簡單,而在後世的時候,因為捕魚的機器太先進太多了,很多魚類資源都要瀕臨滅絕了,如此,自然也就有了爭奪,各種矛盾也就凸顯出來了。

  “這裏捕的魚,在廣州靠岸之後,可以用火車一路運到長安城,待回到長安城,說不定,我們還能吃到他們現在捕到的魚呢?哈哈!”

  李安放下望遠鏡,笑著說道。

  部下上前一步,笑著說道:“這些漁民精明著呢?他們都知道活著的魚比死掉的魚更值錢,所以,遇到值錢的魚,他們會小心的用海水養好,隻有不值錢的魚,他們才會堆放在船下麵的倉庫裏,這些活魚以較高的價格賣給魚販子,然後魚販子會用裝著海水的木桶小心的伺候這些活魚,一路伺候到長安城,最後以更高的價格賣給京城的魚販子,然後,這些貴重的活魚就進了京城的高檔酒樓,還有貴族王府,甚至是皇宮之中,這些都是李侍郎的功勞,若不是李侍郎搞出鐵路,廣州這裏的活魚,是很難運到京城的,估計在半路上就徹底的臭了。”

  這是大實話,海魚放在木桶裏養,是需要較高的技術的,隻有各方麵準備的非常充分,這些魚兒才能活下來,若是有任何準備不足的地方,這些活魚就要翻肚皮了,而大批量的活魚是不可能有足夠的細心去一個個的照顧的,所以,自然就需要用盡可能短的時間,去把這些活魚運輸到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