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 隨便參觀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0-03-02 00:28      字數:4195
  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

  拉赫曼一連想到了好多種應對的辦法,比如,可以用安全的理由,讓查理大帝的人,老老實實的待在自己的驛館裏,從而杜絕他們與大唐官員見麵,甚至是密謀,不過,總覺得有些不合適。

  又比如,可以限製大唐官員的出行,告訴他們都城有反賊,外麵不是太安全,讓大唐官員們老老實實的待在住的地方,盡量不要私自出去,就算要外出,也應該有他們的人負責陪同,以杜絕大唐官員與查理大帝的人碰上麵,當然,這樣做也會有問題,那就是會導致大唐官員的不滿,這更是他們得罪不起的。

  當然,還可以在大唐官員和查理大帝屬下的住處分別派人把手,防止不相幹的人與他們接觸,這也是一個辦法,不過,還是有難度,總不能不讓他們雙方出門吧!萬一他們在酒樓和青樓相遇,聚在了一起,又豈能把他們強行分開。

  總之,拉赫曼一連想了好多種辦法,卻沒有任何一種想法,能夠完全阻擋查理大帝與大唐官員的見麵,而強製手段顯然是不能隨便用的,以免引起更加糟糕的後果。

  與部下商議一番之後,還是沒有找到最合適的辦法,這讓拉赫曼很是擔憂。

  “國王,既然查理的目的就是要與大唐聯絡,我們怕是不能阻止,而且,我們還不清楚大唐的此行的目的,更不知他們的最終目的地會到哪裏,萬一他們原本就打算去查理曼帝國,我們的阻止豈不是失去了意義,反倒會惹得他們雙方都不高興,倒不如順其自然,讓他們見麵了又如何。”

  一名心腹建議道。

  拉赫曼覺得很有道理,與其做惡人,倒不如做一個心胸開闊的好人,既然幾乎無法阻擋他們的見麵,倒不如順其自然,讓他們見麵也無妨。

  李安在科爾多瓦住下之後,並沒有急著道明自己的來意,畢竟,向拉赫曼提出領土要求,這個本身就有些欺負人的意思,雖然,有為他們好和保護他們的意思,但總要緩和一些日子才好,一見麵就提出這樣的要求,估計會讓對方很難接受的,要先慢慢培養感情,然後尋找最合適的時機提出要求,最終一舉拿下直布羅陀這個港口,這是最好最穩妥的辦法了,而且,這裏的環境還算不錯,就當是過來旅遊了,順便讓部下去宣揚大唐的國威,讓這裏的百姓崇拜大唐帝國。

  另外,李安對軍紀的要求,一向是比較嚴格的,雖然允許官兵去青樓,但不會允許他們欺辱普通老百姓,就算是別的國家的百姓,也同樣是不允許欺負的,而且,還要對他們非常友好才行,這樣才能提高大唐帝國的軟實力,讓他們了解大唐帝國的普通士兵都是高素質的人,從而更加的向往。

  除了軟實力之外,讓人畏懼的硬實力,也是要表現出來才行的,在抵達科爾多瓦之後,李安就已經下達命令,讓麾下的鐵甲車,分組在科爾多瓦的內外巡邏,並且,在城內人多的地方,允許普通的老百姓在附近參觀,但若是有人想要進入內部,那就要花一筆小錢了,其實也是不貴的,不過,這樣可以控製想要參觀之人的數量,以免引起混亂,造成人身傷害事故。

  自從李安的命令下達之後,麾下的一半鐵甲車就已經開始行動了,他們要麽出現在大街小巷,以慢速迎接眾人的目光,要麽直接停在人最多的地方,讓老百姓仔細參觀,摸一摸厚重的鐵甲,反正也摸不壞,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最重要。

  另外,人群之中,難免會有人好奇,想要進去看看,大唐士兵正好提出一筆小費的要求,讓他們進去滿足一下好奇心就是了。

  當然,不論給多少錢,都不能參觀太長時間,也就一盞茶的功夫就要離開,以讓更多的人能滿足好奇心,更好的促進外界諸國對大唐的了解。

  雖然,大唐給出的要求,是隻要有一點小錢就可以進入內部坐一會兒,不過,圍觀的人群總有高低貴賤之分,地位低的小商人,即便出得起錢,也不敢往前擠,要讓地位高的人先上去滿足好奇心,自己隻能往後排,普通的路人更是不敢隨便花錢去參觀。

  正午吃飯的時候,大唐士兵直接把鐵甲車的車門給上鎖了,然後就直接離開了,並沒有阻擋好奇之人的靠近,畢竟,現場有那麽多的人,是完全沒有機會破壞鐵甲車的,最多也就是摸一摸鐵皮,或者,一些調皮的孩子,會爬到鐵甲車的頂部耍威風,而這些行為,不會對鐵甲車造成什麽損害,是不會有損失的。

  查理大帝派來的人,自然也對大唐的鐵甲車頗為感興趣,他們一直的輪流觀察這些鐵甲車,甚至都進入內部看過了,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震驚的無法形容。

  “國王讓我們過來探查大唐的虛實,你覺得我們該如何匯報?”

  “如實匯報就行了,我知道國王或許不相信,但我們隻能如實匯報,看不明白的地方就不匯報。”

  “好吧!看來也隻能這樣了,那我們是否要與大唐的人接觸。”

  “打個招呼還是可以的,不過,我們該準備什麽禮物呢?總不能空手去聊天吧!”

  “我們來的時候,國王給我們的錢不多,想準備貴重一些的禮物,怕是不太現實,還是先接觸一下吧!不用準備禮物了,就去青樓就好了,酒樓也可以,隻要他們喝醉了,想要套他們的話就比較容易了。”

  在一個酒樓的二層,查理大帝的部下們,隔著窗戶,看到了下麵的鐵甲車,於是,便開口談論了起來。

  不得不說,這些家夥的思路是毫無問題的,在酒樓和青樓這些場所,確實非常適合探聽各種消息,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不過,他們既然能想到這個問題,李安又豈能想不到,這一路走來,李安已經無數次的利用這些場所,散布虛假的消息,從而為自己謀取巨大的利益。

  這一次,當然也不會放過如此重要的機會了,都說酒後吐真言,而李安麾下的一批人,專門做酒後翻瞎話的事情,利用別人認為酒後吐真言的機會,在酒後撒謊騙人,為大唐謀取利益,效果不是一般的好,簡直是太好了。

  隨後,很快就出現了一個現象,就是大唐官員去哪個酒樓,哪個酒樓的生意就會變得特別的好,哪裏有大唐的官員,哪裏就有好生意,以至於很多開店的商人,都把大唐官員當成財神爺了,不但服務更加周到,而且,吃飯還打折,甚至都低於成本價了,最大方的店家甚至都不收大唐官員的酒菜錢了,讓大唐官員們白吃白喝。

  這都是店家自願的,可不是大唐官員自己想吃霸王餐,所以,這一樣是絕對不違反紀律的,大唐官員不會有什麽心理負擔,該吃吃該喝喝,吃飽喝足了開始說謊話,專門來騙這些想要打探消息的家夥,而謊話之中也帶有好多真話,真真假假摻和在一起,完全讓人分不清,哪一句是真的哪一句是假的。

  一般撒謊結束之後,這些大唐官員需要趴在桌子上,好好的睡一覺,以顯示自己是真的醉酒了,才能更好的讓人相信他們剛才說的話都是真的。

  假消息透露出去之後,不論是查理大帝的人,還是拉赫曼人,都急忙向上級匯報。

  得到如此重要的消息,查理大帝派來的人,連忙寫好書信,讓人送回北邊,而拉赫曼的部下們,則急忙前往王宮,想要把這件事情告訴國王拉赫曼,並與拉赫曼好好的商議一番。

  因為好多大臣都有自己的消息來源途徑,所以,他們幾乎都在第一時間獲知了情況,隻有拉赫曼是最晚知道的。

  當這些人全部進入王宮的時候,拉赫曼也從自己的住處過來,與臣下們商議這件事情。

  “國王,大唐此行的目的,是為了建設海上絲綢之路,是為了幫助沿途諸國發展貿易,完全是一片好心,並無任何惡意。”

  “話雖如此,可那些大唐大官也說了,一路上,他們攻占海盜巢穴,接受諸國贈予的土地,建立了龐大的基地,每一個基地都有幾百上千的精銳士兵,把整整一條線控製的固若金湯,下一步隻怕……”

  “國王,大唐官員還說了,奧斯曼這個家夥擁兵已經超過十萬,比我們的兵馬還要多,實力也是不容小覷,若不是大唐兵馬前往勸阻,他們的遠征軍早就已經打來了,如此,若是讓奧斯曼與查理聯合起來南北夾擊,我們的處境就艱難了。”

  “大唐官員還說了,隻有大唐兵馬駐守在這裏,才能有效的阻止我們與奧斯曼的對抗,保障我們雙方的安全,不知道是什麽意思。”

  “國王,大唐似乎中意我們的國土,這豈是好心,是有所圖謀啊!”

  因為不同的大臣渠道不同,所以,他們所能獲得的消息也是不同的,不過,其中,也是有交叉的,可以證明信息的真實性,而且,完全看不到有矛盾的地方。

  拉赫曼聽了部下們的對話,將這些信息綜合在一起之後,很快就得出了大唐船隊前來此地的目的,心裏頓時頗為複雜。

  大唐似乎有意他們的國土,而國土不論在什麽時代,都是頗為敏感的問題,查理大帝南下進攻,為的就是奪取他們所擁有的土地,而大唐的目的,居然也是為了土地。

  此時此刻,他似乎聯想到了什麽,他想到了李安送給他的一盆鳶尾花,更想到了李安說過的話,他突然覺得,李安喜歡上了這裏的土地,喜歡上了這裏的鳶尾花,送一盆鳶尾花給他,是要告訴他,大唐需要能生長鳶尾花的土地。

  一想到這些,拉赫曼就渾身冒冷汗,若大唐真的對土地有需求,那他就麻煩了,查理大帝與奧斯曼就已經夠讓他頭疼的了,而大唐比這兩國強大太多,僅僅是過來的一支小型護衛隊,實力都是強大的難以形容,就更別提遙遠的大唐本土所擁有的強大力量了。

  他在親眼見識到大唐的鐵甲車之後,覺得就憑李安手裏現有的力量,就足以占領摩爾多瓦了,若是大唐從遙遠的本土派遣力量,則可以輕易的占據整個拉赫曼王國,而從大唐這一路上的情況看,隻要是看上的地方,就沒有一個得不到的,如此,豈不是說,隻要大唐看上的地方,就是大唐的土地了,連個商量的餘地都沒有。

  任何一個帝王,對領土都是比較看重的,沒有任何一個帝王願意放棄自己的土地,可在需要的時候,也是可以放棄的,比如在自己的王朝朝不保夕的時候,可以利用放棄部分土地的代價,讓自己的王朝能夠多存在一些時間,也就是所謂的苟延殘喘,辮子朝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一次次的割地賠款,最終拖延了幾十年才滅亡。

  而拉赫曼王國,雖然才剛剛建立,但他自稱倭馬亞王朝,拉赫曼本人也是倭馬亞王朝的王子,而這個王朝已經滅亡很多年了,也就是說,倭馬亞王朝原本的領土麵積是非常巨大的,而此刻在拉赫曼手裏的倭馬亞王朝是非常小的,領土不足之前的十分之一,而且,還是偏安一隅的存在。

  從這個方向看,隻要拉赫曼不收複曾經的領土,並承認在這些土地上建立的新政權,那麽,他的行為就是賣國,把九成的領土都給賣了。

  就比如華夏的大宋朝,在偏安江南之後,很快就承認了占據江北的金國,這相當於把大片的國土都給賣了,是嚴重的賣國行為。

  拉赫曼並不想割讓土地,可他的力量現在還是太弱,南北皆有強敵,若再加上一個強敵,日子就不好過了,而且,從大唐一貫的做法來看,在獲得土地之後,肯定會給予他們很多的好處的,總之,也不會讓他們吃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