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六章 查理大帝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0-03-02 00:28      字數:4278
  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

  李安還有正事要辦,自然不能在港口待很久,休整三日之後,就立即出發,前往拉赫曼帝國的都城摩爾多瓦。

  這一路估計還需要十多日的時間,不過,李安有的是時間,隻要把這件事情給辦成了,李安的目標就完成了,也就可以非常放鬆的返回大唐了。

  這是李安此行走到的最遠地方了,不可能再遠了,李安還不想去美洲,更不想去北歐一帶,出門這麽久,是必須要回去了。

  在行進的路途上,李安一直在思考拉赫曼帝國的局勢,他根據部下探查到的情況,一點點的在分析拉赫曼帝國的具體情況。

  按照對曆史的記憶,拉赫曼這個人還是頗有能力的,他在倭馬亞王朝被推翻之際,隻身逃到了西班牙,並通過自己的能力,取得了當地阿拉伯人和伯伯爾人的支持,然後帶領這些支持者,打敗了阿撥斯王朝過來的軍隊,並殺死了科爾多瓦的總督尤素福,從而穩定了根基。

  隨後,北方的法蘭克查理大帝,趁著拉赫曼立足未穩的時機,親率精銳大軍進攻拉赫曼,不過,最終,查理大帝卻被拉赫曼給打敗了,灰溜溜的逃了回去。

  經過抵擋查理大帝的入侵,拉赫曼確立了自己的威信,從而讓自己的王位變得更加穩固了。

  也就是說,查理大帝的入侵,不但沒有消滅拉赫曼,反而還幫了拉赫曼的大忙了,讓拉赫曼本來不太穩固的江山,變得更加的穩固了。

  不過,自古以來,都有一個真理,打仗打的錢糧,若是沒有足夠的錢糧支持,仗是沒法打的,就算是很富裕的國家也不行,必須有錢糧的支持,才能打仗。

  拉赫曼本是倭馬亞王朝逃亡來的王子,本身並沒有什麽本錢,是當地的土著,早一步抵達的阿拉伯人,還有伯伯爾人等三股勢力,覺得他王子的身份具有號召力,且得到了很好的承諾,如此,才聯合起來支持他,從而一起去反抗渡海而來的阿波斯大軍,維護他們自身的利益。

  與阿撥斯王朝的鬥爭,讓三股支持拉赫曼的勢力損失慘重,而之後的清剿殘敵和征服反對者又花費了很大的代價。

  還好,最終拉赫曼自己和支持者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成功的建立了帝國,而拉赫曼也坐上了王座。

  但王國初建,三股支持者的利益分配成了老大難的問題了,為了共同禦敵,三股勢力都付出了很大的犧牲,既然勝利了,就應該分配到屬於自己的利益,可分配這些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總有太多的矛盾需要處理。

  拉赫曼獨自一人過來,並沒有根基,是完全依靠三股力量和自己的倭馬亞王朝王族的身份,才坐上王位的。

  在平衡三股勢力的利益方麵,他感覺自己是心力交瘁,好多決定都不能同時讓三股勢力滿意,甚至,三方都不滿意,大有逼宮的趨勢。

  而就在這個緊要的關頭,查理大帝跑過來幫忙了,一聽說查理大帝的精銳兵馬殺過來了,最高興的當然是拉赫曼了。

  他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不斷的遊說三股勢力,指出隻有三家合作,才能打敗共同的敵人,否則,什麽都沒有了。

  聰明的拉赫曼甚至舉了一個例子,他親自拿過來一個椅子,然後用力的砍斷了椅子的其中一個支腿,隨機,椅子倒地了,之後拉赫曼告訴三股實力的代表,此刻的新生帝國就像這個椅子一樣,若是少了一條直腿就隻能倒下。

  在北方的威脅麵前,三股勢力終於達成了妥協,再也不互相爭奪了,而是團結在拉赫曼的周圍,大家同心協力,集結全部的力量,用來抵擋查理大帝的進攻。

  查理大帝是什麽樣的人物,後世的很多人都非常清楚,這個厲害的角色締造了歐羅巴最為強大的國家,他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

  而如此厲害的查理大帝,居然被拉赫曼打敗了,可以想象拉赫曼在取得勝利的過程之中,所付出的代價有多麽的慘重。

  畢竟,查理大帝不是泛泛之輩,而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一個非常強大的敵人,能打敗這樣強大的敵人,不付出巨大的代價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說,新生的拉赫曼帝國,所付出的代價是非常高昂的,在獲得巨大勝利的同時,自己的老本和精銳力量都已經消耗殆盡了,剩下的就隻有空殼了。

  而查理大帝在失敗之後,心裏是一直不太服氣的,總想著要報一箭之仇,私底下正在積聚力量,隨時準備報失敗的一箭之仇。

  另外,拉赫曼雖然統一了王國,但國內的反叛勢力並沒有完全被殲滅,尤其是以尤素福心腹屬下所領導的一夥反對者,一直在給拉赫曼找麻煩。

  麵對國內和北方的雙重威脅,拉赫曼顯得有些心力交瘁,而就在這個時候,原本名義上歸附的奧斯曼,卻突然自立為王,與他的小朝廷劃清了界限,如此,他心中所奢望的外援力量徹底的破滅了,他自然頗為惱怒。

  他原以為借著打敗查理大帝的餘威,可以震懾奧斯曼,讓奧斯曼與麾下之人乖乖就範,卻不料奧斯曼的翅膀很硬,居然隻用了一萬兵馬就把自己派去的精銳大軍給打敗了,這著實讓他心驚膽戰。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他麾下的精銳,其實已經不那麽精銳了,在對抗查理大帝入侵的過程中,所有的精銳部隊都減員嚴重,新補充的士兵很多都是才剛剛成年的孩子,戰鬥力自然比不上老兵了,而且,缺編也比較嚴重,糧草和餉銀的供應也略顯不足,戰鬥失敗也就成了必然。

  在全軍大勝查理大帝的時候,雖然各股勢力都損失慘重,但拉赫曼的威信卻得到了加強,王權的地位相對還比較穩固,可敗於奧斯曼之後,拉赫曼的威信就大大的降低了,同時,國內的各種矛盾也就暴露了出來。

  也就是說,此時此刻,拉赫曼迫切要做的事情,就是對內休養生息,對外友好共處,如此,才能一步步的鞏固自己的王位,不至於讓自己辛辛苦苦獲得的江山成為別人的江山。

  這也就是拉赫曼膽小的原因,因為他處在了內憂外患的不利境地,隻要稍微走錯一步,可能就是麵盤皆輸的局麵。

  曆史上的拉赫曼,或許並沒有遇到如此大的危機,但李安的出現已經改變了很多東西,奧斯曼本來並沒有什麽名氣,可在李安的幫助下,奧斯曼成了氣候,甚至能夠威脅到拉赫曼。

  總之,李安通過麾下士兵的不斷探查,已經可以非常清晰的了解拉赫曼帝國的實際情況了,自然也知道該如何應對眼前的問題。

  “李侍郎,風大了,披件衣裳吧!”

  見李安一個人站在甲板上很長時間,李曉露走上前去,非常關心的開口道。

  李安微微側身,看著臉頰泛紅的李曉露,心情頓時放鬆了不少,要知道,李曉露的臉色能如此的動人,李安是功不可沒的,沒有李安的努力,李曉露的臉色豈能這麽好。

  “是啊!今天的海風有些涼,天色太陰了,都看不到太陽。”

  李安披好衣服,開口說道。

  “李侍郎,我們還有多久能到。”

  李曉露似乎並不太喜歡在海洋上航行,畢竟,海洋太枯燥了,四麵八方全都是藍色的水,剛見到如此廣闊的海洋,人可以是很興奮的,可若是長時間看著這些枯燥的海水,人的心情就會變得不那麽好了。

  生活在內陸的老百姓,在第一次到海邊的時候,會非常的興奮,會高興的大喊大叫,以此來表達自己的興奮心情,可常年生活在海邊的老百姓,看到大海幾乎都沒有什麽感覺,一點興奮的感覺都沒有。

  這就是因為他們生活的地區不同,新鮮感讓人興奮,而長期的接觸卻讓人逐漸的麻木,從而失去快樂的感覺。

  後世有一句非常有道理的話,說旅遊就是從自己活膩的地方去別人活膩了的地方,說的就是人對新鮮感的強大需求。

  李安在剛剛開始南下的時候,看著廣闊的大海,心情激動而澎湃,可看的太久了之後,這種感覺就有所降低了,不過,一點也不討厭大海,因為大海看上去非常的幹淨,除了枯燥之外,並沒有其它的缺點。

  李安輕輕撫摸李曉露的額頭,寵溺的回答:“快了,再過幾日就到了。”

  李曉露開口道:“在海上漂了這麽多天,感覺腦袋有些暈,好不舒服啊!”

  人在大海上漂泊,總有暈船的時候,不過,一般情況下,隻有初次出海,或者身體不好的時候,才更容易暈船,正常情況下,經常坐船的人,是不會暈船的。

  李曉露這一路上也坐了不少時間的船,感覺頭昏,應該不是暈船的問題,而是自己的身體出了問題,所以,才會難以抵抗大海的顛簸。

  “這幾日陪我,你辛苦了,頭暈就多休息,去船艙裏休息吧!”

  李安非常體貼的說道。

  李曉露不願意回去,開口道:“就是在船艙裏睡的太久了,才頭痛的,要不然才不會頭痛呢?出來吹吹風就會好的,李侍郎不必擔心。”

  說完輕輕將腦袋靠在李安的肩上,嘴角泛起一絲甜意。

  李安站著不動,靜靜的看著遠處天空的海鷗,繼續思考拉赫曼帝國的局勢,同時,也開始考慮自己回去之後的事情了。

  對於拉赫曼帝國的事情,李安已經有了十足的把握,一定能夠很輕鬆的搞定,而在返回大唐之後,李安必須思考自己接下來的工作重點。

  作為大唐官員,李安可以參與朝政,但這些事情很多人都會,李安並不比這些人高明多少,而若是搞工農業技術,李安的能力就遠勝朝廷裏的那些家夥了。

  在離開大唐之前,李安就已經搞了很多工農業的科技,讓大唐帝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這些還遠遠不夠,還需要繼續變革,讓大唐帝國變得更加的強大才行。

  要不然,李安該有多無聊啊!既然來到了大唐,李安就要不斷的努力,一點一點的幫助大唐,讓大唐帝國發展的越來越好,同時,也滿足自己內心的優越感。

  李安現在已經位極人臣,在大唐享有巨大的榮耀,平時吃喝不愁,女人更是多得數不清,想幹什麽就能幹什麽,可這些不足以支持一個人有意義的活著,要活著就必須要幹一些特別有意義的事情,要全力以赴的幫助大唐這個時代的人,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民以食為天,在李安的心裏,糧食永遠是一個帝國最為重要的東西,隻要糧食數量足足的,就算遇到天大的事情,也比較容易解決。

  自古以來,因為糧食的產量太低了,而人口又是不控製的,在風調雨順的時候,人口自然會拚命的激增,對糧食的需求會更大,如此,若是突然遭遇天災,糧食一下子就會出現較大的缺口,老百姓為了填飽肚子自然會鋌而走險,這個時候若是朝廷出現了蛀蟲,把賑災的糧食給貪了,那麽,災民就更得鋌而走險了。

  而若是糧食產量極高,平時有足夠數量的儲備,那麽,就算遇到了災年,那也不用怕了,老百姓隻要有了吃的東西,自然就不會鋌而走險了。

  所以,農業永遠是最重要的,李安在忙完了海上航線之後,返回大唐的生活,就要以科技興農為主要工作了,同時,工業和各種科技,也是李安要重點發展的,至於朝廷的事情,李安是能不管就不管了,隻要幾個主要的政策沒有問題,其餘的事情就不用操心了,以免觸犯太多人的利益,給自己造成太大的麻煩。

  “李侍郎,前麵就是大河的入口了,我們馬上就要進入河道了。”

  一名屬下走過來匯報道。

  李安抬眼一看,遠處確實隱隱約約的出現了大海的入海口,用望遠鏡仔細的觀察一番,李安便完全可以確定,這個大河的入海口,就是自己要找的瓜達爾基維爾河的入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