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七章 進入直布羅陀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0-03-02 00:28      字數:4239
  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

  都城對交通條件的要求,自古以來都是選擇都城的重要條件,在華夏的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三個都城雍,櫟陽和鹹陽,都排列在渭河的北岸,主要就是因為渭河之北有一條平坦的東西大道,可以直通當時經濟文化比較發達的晉國,而渭水南部的道路就沒有這些優越的條件。

  後世華夏的帝都也是如此,帝都之所以能夠成為帝都,就是因為帝都的位置是交通樞紐,可以分別連接東北平原,蒙古高原和山西高原,是中原北方通往這三個重要位置的樞紐,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位置。

  在技術比較落後的古代,利用河流進行水上運輸,是最為便捷的交通運輸方式,也是運量最大的一種方式,但受製於現實條件的限製,很多小國的都城難以選在靠近主幹河流的位置,如此,為了便於運輸物資,朝廷往往會動用巨大的人力物力,開挖運河,以彌補天然運力的不足。

  比如,在戰國的時候,魏國國王魏惠王遷都大梁的第二年,就調動百姓開挖鴻溝,溝通黃河與淮河間的主要水道,暴君隋煬帝在營建東都洛陽的同一年,便開挖了通濟渠和大運河,使船隻可在洛陽下水,入黃河和淮河,甚至直達江南水鄉。

  選擇都城的第四點是周圍要有山環水繞,便於防守,為了確保都城的安全,不至於輕而易舉就被敵人攻占,曆代王朝都要求都城所在區域是險要之地,後世的西安之所以成為古代建都時間最長的古都,其所在的關中區域山環水繞,易守難攻顯然是原因之一。

  不僅如此,都城的四周最好也有險可依,以資最後的抵抗。建於長安附近的古都,西周的豐、鎬,秦的鹹陽,西漢、北朝、隋、唐的長安,城址都沒有越過灞水,原因是要“臨河以為淵”。因為這些王朝的主要威脅來自東部,南北流向的灞河無疑是一道天然屏障。隋朝營建的東都洛陽,南望伊闕,北據邙山,東臨潺水,西接澗河,洛水中貫,顯然在選址時已考慮到防禦的需要。

  如果不具備山環水繞的地理形勝,便隻好在都城周圍屯駐重兵,借助於血肉長城,由此就要大大加重都城對外地糧食和物資的需求程度。

  北宋初太祖之所以打算遷都洛陽或長安,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欲據山河之勝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他擔心定都開封,屯駐重兵,必然要大大加重人民運輸漕糧的負擔,不出百年,天下民力耗盡,這種擔心不能說沒有道理。

  第五,所在區域的經濟一定要發達。都城既然是全國人口最多的都市,消耗巨量的糧食和生活用品,而古代長途運輸又是如此不便,如果都城所在地區經濟發達,就可以減少對外地的依賴程度。

  因此,古代都城的所在地往往都是經濟發達的地區。在大唐中葉以前,華夏地區經濟重心在北方的黃河中下遊,所以統一王朝的都城設在長安和洛陽,以後經濟重心南移,迫使都城向東向南移,先是遷到靠近江淮的開封,然後幹脆遷到位於江南的南京。

  就華夏總的經濟格局而言,都城需要位於或靠近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就次一級的區域來說,都城所在地也應該是區域內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戰國時,秦國把都城從櫟陽遷到鹹陽,主要因為櫟陽所在區域多鹽堿澤鹵地,沒有經過長期的開發改造,經濟落後,而鹹陽一帶人口稠密,開發早,終南山物產豐富,取之不盡。後來元明清的都城北平,雖然已不是經濟重心地區,但所在地也是北方經濟比較發達的區域,至少周邊所有的城池都比不過北平。

  第六,山川要秀麗,景色宜人。古代帝王在誌得意滿,飲甘饜飫之餘,還要縱情於聲色犬馬,田獵遊樂。如此,這一輩子才沒有白活,他們不僅在城內修建了大量的宮殿樓閣、溝渠池塘,還在城外大造離宮別館、禁園禦苑。

  華夏古今聞名的遊覽勝地西安驪山腳下的華清池和杭州的西湖、北京的西郊,當年都是帝王縱情遊樂的地方。

  由於這一原因,曆代統治者在選擇都城地址時,往往也要求都城及其附近山川秀麗,景色宜人。據說南宋高宗定都杭州的原因,就是為了貪圖西湖周圍的秀麗山川。甚至說:“高宗之都臨安,不過貪西湖之繁華耳。

  這些都是古代帝王選擇都城的依據,當然,或許還有別的一些原因,但這幾條絕對是選擇都城必須要考慮的條件。

  按照這些條件去分析,拉赫曼一世選擇把都城定在摩爾多瓦,倒也算是不錯的位置,畢竟,靠近瓜達爾基維爾河,運輸方麵大大的方便,老百姓用水吃水和都城的防禦也有保障,風景想必也是不錯的,如此,自然沒有比這裏更好的位置了。

  直布羅陀港口已經近在咫尺,李安與麾下的船隊,很快就要進入直布羅陀港了,不過,因為直布羅陀港口距離西班牙的都城還有一段距離,所以,李安在直布羅陀休整幾日之後,還要出發去前往摩爾多瓦。

  前往摩爾多瓦可以走陸路,也可以走水路,兩條路是可以隨便選的,走陸路的距離比較近,也就五六百裏的路程,而走水路需要先向西行進,然後從瓜達爾基維爾河的入海口逆流而上,直接抵達西班牙的都城摩爾多瓦,這條水路的距離有兩千裏之遙,不過,因為走水路隻需要坐船就可以了,所以,走水路反而比較的輕鬆,而走陸路的話,對資源的消耗量將大大增加,畢竟,船隊有那麽多的車輛,緊緊是耗油就是一個很大的數據。

  所以,李安若是需要前往摩爾多瓦的話,肯定會選擇走水路,而不會為了搶近道而走陸路。

  但因為直布羅陀是李安看上的地方,所以,自然需要在這裏多停留一些時日了,甚至,部分兵馬和船隻還需要留在這裏,以控製這個重要的港口。

  船隊很快就進港了,港口有很多人聚集在碼頭,這自然是為了迎接李安的到來,當地的最高官員也都來了,也包括拉赫曼的心腹,不過,拉赫曼本人以身體不適為由,仍然待在都城摩爾多瓦,並沒有前往直布羅陀。

  李安也不在意這些,畢竟,李安現在還不是國外,並不需要國王親自迎接,尤其,還是在邊境港口,就更加不用了,去都城的時候能夠親自迎接就不錯了。

  這一次在港口迎接的也是拉赫曼的心腹,不過,地位和級別比之前上船的那位要高得多,所擁有的權利也不是之前那位所能比的。

  任何一位統治者都有很多種心腹,有的是能力超強,擁有極大權勢的,也有的就是一個很普通的護衛,甚至隻是一名廚師。

  船隊靠岸之後,李安與迎接的阿齊木握手寒暄了一陣子,然後就見阿齊木目瞪口呆的看著陸續上岸的大唐車隊,驚訝的說不出話來,這輩子,他還沒有見過這些鐵疙瘩呢,心裏之驚訝是難以用語言來形容的。

  這個阿齊木算得上是一個弓馬嫻熟的將領,對戰馬的戰鬥力頗為自信,可在看到大唐帝國的鐵甲車隊的時候,還是被徹底的震撼了,他不是傻子,隨便看一眼就能發現這些鐵甲戰車的戰鬥力遠遠超過重裝騎兵,甚至,完全就沒有可比性,體型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雖然之前,他早就知道大唐有鐵甲車,行走的比戰馬還要快,刀槍不能傷害其分毫,但親眼看到了之後,還是被震撼了。

  阿齊木的部下也全都被震撼了,所有人都被這些能夠自動行走的鐵烏龜給震懾的目瞪口呆。

  這樣的場景,李安已經看到無數次了,每到一個地方,隻要露出這些裝備,都會引來如此誇張的關注,而每次看著這些沒有見識的鄉巴佬,李安和麾下的將士都能產生一次非常得意的感覺。

  “阿齊木將軍,沒見過這些鐵甲車吧!沒關係,今天有機會了,上去看看吧!”

  李安非常客氣的說道,並讓其中一輛車停到路邊,讓阿齊木親自參觀一下。

  阿齊木激動的說道:“多謝李侍郎,這麽大的鐵疙瘩居然能走的這麽快,真是太神奇了。”

  說完就走向了鐵甲車。

  李安笑了笑,從一名阿拉伯士兵的腰間拔出了一把彎刀,然後,在所有人都沒有反應過來之前,猛地砍向鐵甲炮車。

  “咣當……”

  由於用力過大,刀刃與鐵甲車劇烈的碰撞,不但迸發出大量的火花,同時,也發出了很大的響聲,讓周圍的人都嚇了一跳。

  阿齊木自然也是嚇了一跳,不過,他很快就明白這是李安展示鐵甲車防禦力的表演,於是,心情馬上就放鬆了下來。

  可在看到李安手裏拿的彎刀已經卷刃的時候,他的心裏還是非常的震撼,他麾下的精銳士兵,所擁有的武器都是最好的,可麵對這些鐵疙瘩,確實毫無用武之地,隻砍了一下就卷刃了。

  阿齊木連忙看向被砍的大唐鐵甲炮車,發現被砍的位置出現了一道不是很深的刀痕,深度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很顯然,彎刀並沒有給鐵甲車造成嚴重的傷害,而彎刀本身卻被鐵甲車給彈壞了,若是這些鐵甲車向他的士兵發起進攻的話,他麾下的士兵將毫無還手之力。

  “阿齊木,要不要砍幾下,試試我們大唐鐵甲車的硬度。”

  李安將彎刀交給阿齊木,笑著說道。

  阿齊木笑著接下彎刀,開口道:“不必了,在下剛才已經見識到了,嗬嗬!”

  說完把彎刀遞給身後的士兵,然後用手指頭敲打鐵甲炮車,感受鐵甲炮車鐵皮的厚度。

  而之所以不親自劈砍一下,自然是因為他相信自己劈不開,說不定用力過大劈砍,還會把彎刀給震斷,如此,他就丟人了。

  另外,大唐鐵甲炮車都是刷過油漆的,李安劈砍之後,已經留下了另一個很難看的傷疤,若是他不知好歹也砍幾刀的話,就會再給鐵甲炮車留下幾個傷疤,這樣就不太好了。

  而用手指頭敲打幾下,既能真實的感受到鐵甲的厚度,同時也不會損傷鐵甲炮車上新刷的油漆,這樣比較合乎禮儀。

  “聲音厚重雄渾,看來厚度很高,非刀劍所能傷其分毫啊!真是個好東西。”

  阿齊木一臉的羨慕,對大唐軍隊能裝備如此強大的武器,感到非常的震驚和恐懼,如此強大的軍隊,根本就不是他們所能對抗的,即便是集合他麾下的全部兵馬,也不是眼前這支大唐鐵甲兵團的對手。

  “這隻是一般的,我大唐還有更厲害的武器呢?要去,進去看看。”

  李安非常大方的說道。

  畢竟,這裏麵不存在任何偷師的可能,沒有人能學會大唐帝國的鐵甲車製造技術,光是發動機一項就是他們邁不過去的坎,橡膠輪胎也不是他們能建造出來的。

  “多謝李侍郎,這個如何進去。”

  阿齊木大為高興,他繞著鐵甲車走了一圈,雖然發現了一個很像門的位置,不過,這個門卻是關死的,讓他無法進入。

  李安開口道:“把所有門窗全部打開。”

  部下聞令,立即把尾部的主艙門和頂部的緊急入口,以及左前方的駕駛員入口全部打開,頓時,鐵甲炮車的內部結構,暴露在了眾人麵前。

  阿齊木和部下,看到車內複雜的結構,頓時驚詫的目瞪口呆,如此複雜的結構讓他們難以想象,他們不敢相信,天底下還會有如此複雜的機械結構。

  因為駕駛員的艙門和頂部的緊急艙門都比較狹小,所以,隻有後部的大艙門才是最適合進出的。

  李安招手示意除了駕駛員之外的幾名士兵全部下車,然後,親自帶著這些家夥上了鐵甲炮車。

  因為沒有見過這些東西,阿齊木進入車輛之後,嚇得不敢觸碰任何零件,生怕造成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