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五章 刺繡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0-03-02 00:28      字數:4272
  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

  李安能夠把口罩縫的很好,但縫口罩這種工作,並沒有太大的難度,是非常簡單的一種針線活,距離優秀女工的水平,還差的很遠。

  而自古以來,評價女工水平的,永遠都是刺繡這種行為,一個人的女工水平好不好,關鍵就看他的刺繡水平高不高,越高的刺繡水平,越能體現一個人的女工水平。

  尤其是華夏大地,刺繡的水平,被認為是一名女子是否賢良淑德的標準,刺繡的水平越高,女子就越容易被認可,甚至在十裏八鄉傳頌,成為所有人的榜樣。

  而所謂的刺繡,就是利用針線在織物上秀製的各種圖案的總稱,在華夏大地,刺繡分為絲線刺繡和羽毛刺繡兩種。

  就是用針將絲線或其他纖維,紗線以一定圖案色彩在繡料上穿刺,以鏽跡構成花紋的裝飾織物,它是用針和線的設計和製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織物上的一種藝術。

  在中華大地上,刺繡分為蘇繡,湘繡,蜀繡和粵繡四大門類,代表著華夏不同地區的最高刺繡水平。

  刺繡有很多種技法,有錯針繡,亂針繡,網繡,滿地秀,鎖絲,挑花,刮絨等等,刺繡的用途主要包括生活和藝術裝飾,如服裝,床上用品,台布,舞台和藝術品裝飾等等。

  在華夏古代的時候,刺繡也被稱作針繡,是用繡針引彩線,將設計的花紋在紡織品上刺繡運針,以繡跡構成花紋圖案的一種工藝。

  而若是計算曆史的話,刺繡有兩千多年的曆史,在周朝的時候,書籍就已經有刺繡這方麵的記載了。

  到了兩漢的時候,刺繡的水平大大的提高了,而且,水平還很高,唐宋刺繡施針雲細,設色豐富,盛行用刺繡作書畫,飾件等。

  明清時代是華夏最後的兩個古朝代,這兩個王朝的宮廷繡工規模很大,民間刺繡也得到進一步發展,先後蘇繡,粵繡,蜀繡等一大批有名的刺繡產品,而每一種刺繡,都是別具風格的,沿傳迄今,曆久不衰,刺繡的針法有奇針,套針,紮針,長短針,打子針,等幾十種,豐富多彩,各有特色。

  刺繡在渭南世代相傳,遍及全市,花色品種達上百個,主要有枕,童帽,裹肚,門簾,鞋墊,針線包,荷包,動物玩具等,刺繡的內容多為花鳥蟲魚,和風俗畫麵,潼關一帶的婦女,將象征富貴的牡丹和素雅的荷花秀於布馬鐙兩端,做工精巧,十分耐看,人稱東府刺繡一絕。

  在大唐時代,刺繡的水平也是很高的,唐中宗的女兒安樂公主擁有兩件百鳥裙,都是曠世珍品,就是用天然羽毛做成的衣服,羽毛秀不但能繡出山水花鳥,還能繡出各種日用品抱枕,羽毛秀地毯,羽毛秀服裝等。

  水族的馬尾繡,是中華最古老的刺繡藝術,堪稱是刺繡界的活化石。

  馬尾繡之所以是刺繡界的活化石,是因為這種刺繡的材料是馬匹的尾巴,也就是用馬匹尾巴上的毛繡的刺繡,這個難度就非常大了,能用馬尾巴的毛繡製刺繡產品,這反應了極其高超的刺繡水平,一般人還真是很難搞定,隻有技術最高超的女子才能靈活的運用這項刺繡技術。

  刺繡的起源很早,早在虞舜之時,就已有刺繡,東周已設官專司其職,漢朝的時候就已經有專門的宮廷刺繡了,就是把天底下最好的刺繡女工,全部請到皇宮之中,讓她們為宮裏的貴人繡製衣服,如此,皇宮裏的刺繡產品總是最好的,也讓皇帝和貴妃們都享受到了最佳的刺繡產品。

  刺繡的產生與織品的誕生有關,在原始社會,人們用紋身和紋麵來進行裝飾,而自從有了麻布,毛紡織品,絲織品,有了衣服,人們就開始在衣服上刺繡圖騰等各式紋樣,從而就有了刺繡。

  刺繡所用圖案,與繪畫有密切的關係,大唐繪畫除了佛像人物,山水花鳥也漸漸興盛,因此佛像人物,山水樓閣,花卉禽鳥也逐漸興盛起來,因此,佛像人物,山水樓閣,花卉禽鳥,也成為刺繡圖案,構圖活潑,設色明亮,使用微細平繡之繡法,以各種色線和針法之運用,替代顏料描寫之繪畫,形成一門特殊的藝術,也是唐繡獨特的風格。

  至於運用金銀線盤繞圖案的輪廓,加強實物之立體感,更可視為唐代刺繡的一項創新。

  唐代之前的刺繡產品,多為實用及裝飾之用,刺繡內容與生活上的需要和風俗有關,宋代刺繡之作,除為實用品外,尤其致力於繪畫,自晉唐以來,文人十大夫嗜愛書法並及於繪畫,書畫乃當時最高的藝術表現,至宋更及於絲繡,書畫風格直接影響到刺繡之作風,曆代直到清朝的各個時代之繡畫與繪畫應有不可分離之關係。

  在大唐之後的大宋時代,刺繡更加的發達,由於當時的大宋朝廷獎勵提倡,為了使作品達到書畫之傳神意境,繡前需先有計劃,繡時需度其形勢,乃趨於精巧,構圖必須簡單化,紋樣的取舍留白非常重要,與唐代無論有無圖案滿地施繡截然不同。

  元代因為時間比較短,所以,繡品傳世極少,但技術水平依舊不差,仍舊有很多非常好的作品流傳於世。

  明代刺繡始於嘉靖年間上海顧氏露香園,以繡傳家,名媛輩出。至顧名世次孫顧壽潛及其妻韓希孟,深通六法,遠紹唐宋發繡之真傳。摹繡古今名人書畫,劈絲配色,別有秘傳,故能點染成文,所繡山水人物花鳥,無不精妙,世稱露香園顧氏繡,蓋所謂畫繡也。此即傳世聞名之顧繡。

  顧繡針法,最主要繼承了宋代最完備之已成繡法,更加以變化而運用之,可謂集針法之大成。用線主要仍多數用平線,有時亦用撚線,絲細如發,針腳平整,而所用色線種類之多,則非宋繡所能比擬。同時又使用中間色線,借色與補色,繡繪並用,力求逼真原稿。又視圖案所需,可以隨意取材,不拘成法,真草、暹羅鬥雞尾毛,薄金、頭發均可入繡別創新意,尤其利用發繡完成繪畫之製作,於世界染織史上從未一見,即此可知顧繡有極其巧妙精微之刺繡技術。

  清代刺繡,多為宮廷禦用的刺繡品,大部分均由宮中造辦處如意館的畫人繪製花樣,經批核後再發送江南織造管轄的三個織繡作坊,照樣繡製,繡品極工整精美。除了禦用的宮廷刺繡,同時在民間先後出現了許多地方繡,著名的有魯繡、粵繡、湘繡等、京繡、蘇繡、蜀繡等,各具地方特色。蘇、蜀、粵、湘四種地方繡,後又稱為“四大名繡“,其中蘇繡最負盛名。蘇繡全盛時期,流派繁衍,名手競秀,刺繡運用普及於日常生活,造成刺繡針法的多種變化,繡工更為精細,繡線配色更具巧思。所作圖案多為喜慶、長壽、吉祥之意,尤其花鳥繡品,深受人們喜愛,享盛名的刺繡大家相繼而出。

  近代的刺繡也很厲害,各種伺候高手多不勝數,有很多作品傳於後世。

  刺繡的保存難度較大,正因為如此,古代刺繡的價值,遠超其它收藏品,清代刺繡保存至今的大多數都顏色脫落,變色,或者已經開始腐爛,所以,保存仍舊比較完好的,就非常的難得了,其價值超過千萬,比後世的一套房子還要昂貴。

  當然,因為刺繡產品是非常耗費精力和體力的,所以,即便不是古代的刺繡,後世人現繡的刺繡產品也不便宜,畢竟,人工耗費的太大了,價格根本沒有辦法降低。

  李曉露費了好大的力氣,終於縫好了一條口罩,是按照李安的要求改進過的,效果還算不錯,比李安縫的稍微差點,勉強算是不錯了,畢竟,他隻是一個初學者,水平還比較低,想要縫的特別好也不太現實。

  “李侍郎,看看我縫的口罩怎麽樣,是不是還可以。”

  李曉露興奮的把自己的作品,拿到李安的手裏。

  李安笑著點了點頭,開口道:“嗯,還算不錯,縫的還可以,不過,這距離一名合格的大唐女工,還差的很遠呢?來,看看這件肚兜漂亮不。”

  說完將一件繡滿牡丹花的肚兜放到李曉露的跟前。

  “哇,這就是大唐的肚兜吧!我好像見過幾次,真的好漂亮,這是送給我的嗎?”

  李曉露興奮的問道。

  李安點了點頭,開口道:“嗯,是送給你的,好好看看,這上麵的牡丹花,都是大唐的繡工一點一點繡上去的,是不是很精美,知道自己的差距有多大了吧!我的小美人。”

  說完輕輕的在李曉露的臉蛋上妞了一把。

  李曉露仔細的看著眼前的刺繡肚兜,輕輕點了點頭,開口道:“這刺繡實在是太精美了,我什麽時候才能有這麽好的技術呢?”

  說完一臉羨慕的表情。

  “能達到這種技術的,至少需要三五年的磨練,你的水平還差的很遠,而且,你是一名舞姬,不需要達到如此高的水平,隻要差不多就行了,對自己要求太高是不太現實的。”

  李安開口說道。

  畢竟,術業有專攻,任何一個人都不太可能,同時擁有太多的嫻熟技術,總要有某一方麵的特長。

  有人唱歌,跳舞,演戲都很厲害,但這些都是同一類別的,總不至於打鐵也厲害吧!

  “李侍郎說的也是,我還是把跳舞練好吧!刺繡學一點就好,對了,聽說大唐的女孩子,會給自己喜歡的人送荷包,這些荷包都是自己親自繡的嗎?”

  李曉露好奇的問道。

  李安點頭道:“這是自然,當然是她們自己繡的了,隻有是自己親自繡的荷包,才有意義,刺繡的水平往往能夠體現一個女孩子的蕙質蘭心,所以,我們大唐的女子,都會從小把刺繡給練好,幾乎不存在不會刺繡的年輕女子。”

  “好吧!我還是要學一下,以後給李侍郎繡一個鴛鴦荷包。”

  李曉露笑著說道。

  “好,我非常期待你的鴛鴦荷包,但願別繡成大鵝就好,哈哈!”

  李安笑著說道。

  在後世的電視劇之中,經常會有這樣的一個橋段,一個與眾不同的女孩子,別人都會刺繡,就她什麽都不會,繡出來的荷包上,鴛鴦變成了大白鵝,當然,要是真的像大白鵝的話,那也沒什麽好說的,關鍵是有些四不像,鴛鴦不像鴛鴦,大白鵝也不像大白鵝,看上去特別的別扭。

  當然,因為後世的思想是百花齊放的,很多人都不願意循規蹈矩的生活,都喜歡出去浪,願意靜下心來刺繡的人,實在是太少了,所以,大部分的人都不喜歡刺繡,而且,不但不以為恥,反而還覺得很光榮,覺得自己的肆意而為太可愛了,而熱愛勞動和刺繡的人,則顯得太古板和教條,一點意思都沒有。

  這是時代的不同所造成的巨大差異,而這種在古裝劇之中,製造一些有現代人氣息的女主,是非常符合後世人的觀念的,後世的觀眾,會覺得這樣的女主非常的可愛,很多女觀眾更是以此為榮,覺得活的灑脫才是一個女孩子應該有的生活狀態,整天坐在屋子裏刺繡,那能有什麽意思,豈不是太無聊了。

  因為有市場,所以,很多後世的電視劇之中,才會進行如此的表達,這樣才能給他們帶來不菲的收入。

  “大白鵝,鴛鴦和大白鵝的差別還是挺大的,我怎麽會把鴛鴦繡成大白鵝呢?我才沒那麽傻呢?李侍郎應該相信我。”

  李曉露說道。

  李安點頭道:“很好,我喜歡有誌氣的女孩子,好了,把東西都收起來吧!我們要出發了,晚上宿營的時候再練習吧!等到了船上,你練習的時間就更多了。”

  “嗯,我知道了。”

  李曉露笑著把手裏的針和線都收起來了。

  經過簡單的準備,車隊再次出發,下一次就是宿營了,而宿營之後,隻需一個白天的功夫,隊伍就可以抵達北部的海港,從而坐船離開埃及,順著地中海的南岸前往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