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廣州商人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0-03-02 00:25      字數:4270
  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

  楊釗現在負責的職位是越來越多了,不過,大多數職位都是掛名而已,他並不會親自去管理,也沒有那麽多精力去管,實際的事物都是副職在負責。

  如此一來,這些部門發生的事情,他自然不太清楚,但他身邊的多名心腹屬官,卻必須要知道所有部門的大小事物,然後,撿最重要的向他匯報。

  楊釗聞言,也覺得自己有些失職,連忙看向自己的屬下,厲聲問道:“到底是怎麽回事,快說。”

  小吏輕輕行禮,開口道:“事情是這樣的,在廣州一帶,有很多商人做航海貿易,利用海路將大唐的絲綢,瓷器等商品販賣到南洋諸國,然後,從諸國買入大唐稀缺的商品,從而賺取大額的利潤,但海路向來不太平,時常有海盜出沒,讓商人們損失慘重,而海盜又多集結在遠離大唐沿海的地區,且是神出鬼沒,剿滅海盜談何容易,商人屢屢遭到打劫,損失頗大啊!”

  “哦,原來是這麽回事啊!都是這些商人貪圖富貴,非要跑那麽遠做貿易,被海盜劫了也是自找的。”

  楊釗不以為意,頓了頓,看向李安,好奇的問道:“李侍郎怎麽突然關心起海上貿易了?”

  李安笑了笑,輕聲道:“前幾年,我大唐的鐵路通往河中之地,讓絲綢之路變得更加的繁榮,楊太府可知我大唐朝廷因為這條鐵路受益多少?”

  “多虧李侍郎提出修建此條鐵路,讓我大唐獲得源源不斷的財源,據說比鐵路修通之前多了數百倍呢?是一條財源之路。”

  楊釗喜笑顏開道,鐵路給朝廷帶來的財富,他豈能不知道,另外,給朝廷帶來的財富隻是小頭,大唐內外的商人,利用這條鐵路所獲得的經濟利益更多,遠遠超過朝廷所收取的錢財,可謂是國民盡皆受益的生財之路。

  另外,楊釗自己的產業,也通過這條鐵路創造了利益,大批新式褻衣和護舒寶產品,已經打入了河中市場,就連大食國的貴族也用上了這些物品,所以,他對這條鐵路非常的看重。

  “沒錯,這是一條財源之路,一定要好好經營才是,不過,隻要好好經營,在海上也可以形成一條這樣的生財之路,到時候,兩條生財之路並行,我大唐就可以賺取更多的錢財了。”

  李安興奮的解釋道。

  楊釗眼珠一亮,忙道:“在海上也能形成一條生財之路,李侍郎就這麽看好海上貿易?”

  “海上貿易隻要好好開發,未必會輸給陸地上的絲綢之路,這一點本官已經思索很久了,應該是錯不了的。”

  李安自信滿滿的回答。

  “怪不得李侍郎對廣州商人告狀這麽感興趣,原來是打算開發海上貿易航線了。”

  楊釗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李安也不客氣,直接要求道:“楊太府,你把那些廣州商人交給我吧!我要從他們那裏了解更多的情況。”

  “好,沒問題,我回去之後,就派人將這些商人送過來。”

  楊釗爽快的答應,過了沒多久就告辭離開。

  為了摸清海上貿易航線的具體情況,李安必須親自接見這些廣州商人,隻有從他們的口中,才能得知最為詳細的第一手信息。

  在大唐報的辦公室,李安接見了這些廣州商人,一共來了十多人,其實,這一次進京的廣州商人遠遠不止十幾人,足有三五百之多,這十幾人隻是代表而已。

  另外,他們進京的目的也不僅僅是反應海盜的問題,同時,也是為了販賣南陽的稀罕商品。

  他們冒著風險從南陽販來的物品,在廣州所能得到的售價與京城差距很大,來京城直接販賣,可以得到更加豐厚的利潤。

  “李侍郎。”

  十幾名廣州商人,彎腰向李安行禮。

  李安輕輕擺手,開口道:“你們反映的事情,本官已經知曉一二,不過,本官想知道更多的情況,把你們知曉的情況,全部告訴本官。”

  “李侍郎,南陽貿易從廣州出發,途徑崖州,穿過茫茫南海,一路進入印度洋,沿途經過幾十個國家,販賣商品利潤頗為豐厚,但這一路上海盜橫行,路途並不順暢,好多同行都死於海盜之手。”

  “前些年還好些,但最近幾年,海盜突然變得越發猖獗,原先沒有海盜的地方也出現了海盜。”

  “這還不還是因為,我大唐的物產越來越豐厚,造船業越發發達,從事航海貿易的商人越來越多,所以,海盜也跟著多了起來。”

  “是啊!李侍郎,最近幾年商業越發繁榮,老百姓對南陽商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我們每次販回的物品都不夠搶的,很多商人見有利可圖紛紛從事航海貿易,可這裏麵有近一半的利潤都進了海盜的口袋,長此以往,海盜必然越發強大,以至於不可力敵啊!”

  “李侍郎可能還不知道,現在南陽最大的海盜足有數百艘大船,人馬也有近萬人的規模,實力已經無比強大,現在若不全力殲滅,日後其實力隻怕要淩駕在朝廷之上了。”

  “一旦海盜的實力超越朝廷,日後他們就會更加囂張,甚至侵擾大唐沿海港口,必須盡快殲滅才是。”

  “李侍郎,我等並非隻是考慮自身的利益,也是為了朝廷,一旦讓他們坐大,對我大唐也是威脅。”

  眾廣州商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談論了起來。

  李安認真的聽著,覺得這些商人說的很有道理,若是無視海盜坐大,不但商人的利益受到莫大的損害,大唐朝廷的利益也同樣會損失慘重,最嚴重的後果是這些海盜強大起來之後,是不會繼續安安分分的做海盜的,很有可能憑借強大的實力騷擾大唐的沿海,從而給大唐的沿海百姓造成巨大的損失,會重現後世大明的倭寇之患。

  “來人,掛地圖。”

  李安讓屬下將特製的地圖掛了出來。

  這幅地圖囊括了大唐的南部領土,整個南海周邊,印度洋區域,還有東非沿海領土,所有海上貿易航線所要經過的區域都在上麵。

  “李侍郎,這個地圖是?”

  十幾名廣州商人,看到地圖的那一刻,全都瞪大了眼睛,這份地圖與他們手中的地圖有不少相似之處,但顯得更加的緊湊和真實,讓人眼前一亮。

  “這便是本官依據文獻資料,親自繪製的海上貿易線路圖,不知你們看得懂不?”

  “看得懂,這與我們手中的海路圖差不多。”

  李安點了點頭道:“你們按照這份地圖,好好給本官講講海盜的事情?”

  一名較為年長的商人走了上來,指著地圖的一處位置,開口道:“李侍郎,此處海盜最為猖獗,海盜頭目的爺爺原本就是我大唐的子民,是雷州的普通漁民,因嫌打魚苦累掙不了太多錢財,便在這裏安營紮寨,做起了海盜的生意,經過三代人的經營,現在已經威震南海,過往商船隻要繳納高額的過路費,方可安全通過,危害極大。”

  李安看了一眼,嘴角一抹冷笑,這個海盜頭目倒是挺聰明的,居然把老巢放在馬六甲海峽,此處是大唐商人進出印度洋的必經之地,隻要派出部分海盜船將海峽封鎖起來,所有經過此處的商船都不能通過,可謂陰險至極,讓商船無處可躲。

  “海盜封鎖海峽,你們的商品是如何進出的?”

  李安厲聲嗬斥。

  “李侍郎恕罪,我等無奈,隻能繳納高額過路費,並非有意資助海盜。”

  十幾名商人嚇了一跳,連忙跪下。

  “既然繳納過路費就可以安然無恙,你們又何必跑來京城,少掙一點有什麽關係。”

  李安才不會相信這些家夥,真的是為了大唐朝廷的千秋基業才跑來的,商人都是追求利益的,沒有利益的事情,他們是不會去做的。

  “李侍郎,沿途並非隻有這一處海盜,有的海盜好說話,給點錢財就可以消災了,但有的海盜卻一心殺人越貨,傾其所有也難以保全性命,總之,什麽樣的海盜都有,讓人防不勝防。”

  “是啊!李侍郎,還有一些打魚的漁民,遇到收獲不佳的時候,便去劫掠商船,此種情況就更讓人無法防備了。”

  跪地的商人,連忙解釋道。

  李安沉思片刻,看向十幾名跪地的商人,開口道:“好了,你們都起來吧!本官不怪罪你們。”

  看著十幾名商人依次起身,李安指著馬六甲區域,問道:“此處海盜必須蕩平,你們可知曉此處海盜的詳細情況。”

  眾商人聞言大喜,不過,他們並不知曉海盜的詳細情況,隻知道海盜實力最近幾年暴漲,人馬近萬而已,甚至,連海盜具體的巢穴在什麽位置都不清楚。

  “李侍郎,海盜心裏也害怕朝廷派兵圍剿,所以,具體情況是不會讓我們知道的,但近萬人馬是肯定有的,另外,還有其它各處海盜,朝廷至少要派遣五萬水軍,方可一舉蕩平這些海盜。”

  一名商人說道。

  “商業的持續繁榮,倒是讓這些海盜占了大便宜了,這怎麽能行,不論朝廷派遣多少兵馬,一定能剿滅海盜就是了,你們完全不用懷疑大唐朝廷的實力。”

  李安自信滿滿的說道。

  “李侍郎,不知朝廷何時能夠出兵蕩平海盜?”

  眾商人關心的問。

  李安想了一下,回道:“調集兵馬和物資需要很多時間,至少也要三五個月吧!”

  “很快了,已經很快了。”

  眾商人很是高興,他們次來並沒有抱多大的希望,能夠爭取朝廷出兵南陽就已經足夠了,哪裏還敢爭取朝廷早日出兵。

  隨後,李安與這些商人談論更多的關於海上航線的事情,並聽取沿路的國家民俗,各地的政策和商品。

  原來這些商人所麵臨的威脅遠遠不止海盜這一樣,還有隨時有可能變成海盜的漁民,南陽當地朝廷的壓迫,各處地頭蛇的盤剝,還有突然起來的暴風雨,台風等自然災害。

  所以,盡管利潤極其豐厚,但商人遠航所要冒的風險也是很大的,一旦遭遇過多不測,一趟遠航就虧本了。

  若大唐朝廷能夠清除沿途海盜,保海上商船平安,並通過一定的手段,迫使各沿海國不欺辱大唐海商,則大唐的海商們的成本就會大大的降低,如此一來,商品的價格也可以下降不少,對老百姓來說也是有好處的。

  總之,李安已經堅定了信念,一定要將全力整治海上絲路的亂象,還商人們一個良好的貿易環境,進一步增強大唐帝國的實力,造福大唐百姓。

  不過,海盜的實力是不弱的,沿途諸國的實力也同樣不可小覷,若要解決他們,就需要調集一直強悍的力量,至於調集多少力量,李安必須要深思熟慮才行。

  返回別院之後,李安陷入了深思之中,他在思考白天廣州商人介紹的情況,並根據眼前的地圖,思考需要多少力量,耗費多少時間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以大唐帝國目前的實力,任何海盜都不可能匹敵,但海盜的巢穴距離大唐領土太遠,想要剿滅他們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另外,李安是一個追求零傷亡的人,所以,必須要調集最為精銳的力量,讓海盜完全失去抵擋的可能。

  思來想去,李安決定親自去海上走一圈,所要調集的兵馬,包括天軍的一個飛行大隊,鐵甲炮車第一旅,還有三十餘艘蒸汽鐵甲戰艦,以及數量更多的補給船。

  另外,為了容納十架飛機的一個飛行大隊,必須建造一艘甲板平直的航母,而為了容納一個鐵甲炮車旅,則需要五艘登陸艦,每艘登陸艦容納十輛鐵甲炮車。

  航母和登陸艦並不需要重新建造,隻需要在原有蒸汽船隻的基礎上,進行少量改裝就可以了,畢竟,第一代飛機對航母甲板的要求不高,隻要弄出一個甲板就行了,而鐵甲炮車也隻需要一個出口就行了,改裝的難度就更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