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子美生氣了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0-03-02 00:24      字數:4314
  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

  李隆基將報紙拿起來,隨便的掂量了一下,覺得還蠻有分量,嘴角一笑,滿意的點了點頭。

  正麵第一頁是他親自寫的稿子,內容自然無需再看一遍,夾縫是大唐報三個大字,非常的醒目,當然,正麵第一頁的最上部也有這三個大字,重複印刷這三個大字,是為了突出這份報紙叫大唐報。

  翻開第二頁,李隆基開始閱讀兒子們寫的文章,六位皇子寫的內容,他全都一五一十的看了一遍,任何一句話都沒有落下。

  看著六位皇子一片忠心的表達,李隆基龍顏大悅,這幾篇文章公開發表出去,必然會在京城掀起很大的影響,如此,大唐父子不和的謠言就不攻自破了。

  “千金隻為買美人一笑,有點意思,哈哈!”

  看到後麵的奇聞異事,李隆基開心的笑了,這些新聞都比較有意思,沒有意思的新聞也不會寫在報紙上。

  “大家,還有更有意思的呢?您看這個。”

  高力士在一旁伺候著。

  “哈哈哈!還有這等事,有意思。”

  李隆基大笑,並問道:“後麵這是什麽,射雕英雄傳?”

  “大家,這是李侍郎寫的小故事,看樣子還沒寫完,後續的報紙還會接著往下寫。”

  “哦,小故事,寫的如何,好看嗎?”

  “有些意思,隻得繼續追看。”

  李隆基點了點頭,考慮到字數太多,他並沒有細看,隻是隨便的翻了一下,便看到了後麵的廣告和約稿。

  廣告都是李安自己的產業所生產的商品,而約稿則在向全大唐百姓,隻要寫的好的,都可以投稿,被選中發表之後,就可以得到稿費。

  倒著翻了一遍,李隆基又發現了李白的幾首詩詞,寫的非常大氣磅礴,讓他很是滿意。

  “李侍郎搞的報紙確實不錯,值得提倡,要好好辦下去。”

  李隆基已經完全肯定了李安所創辦的報紙,決定全力支持。

  由於還有不少奏折要批閱,李隆基隻能先批奏折,射雕的內容隻能緩緩再看了,反正三天才有一期內容,有的是時間。

  京城有百萬人口,而報紙隻有一千份,平均每千人才有一份,如此稀缺的數量自然是遠遠不夠的,在報紙出現在市麵之後,很快就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並爭相搶閱,甚至,不惜為此大打出手,惹出了不少治安案件。

  而一些窮困潦倒的書生,更是從報紙之中,看到了養活自己的生存手段,甚至,有的貧困文人在看了射雕之後,覺得自己也可以寫一部故事了。

  總之,僅僅才一天的功夫,京城內外到處都是爭閱報紙的人群,而一些自私的家夥更趁機將報紙揣入懷中,偷偷帶回家中,準備留著慢慢欣賞。

  大部分人對報紙都是持肯定態度的,但有些卻不高興了。

  在碰頭的民宅裏,紮西讚,段石和安祿山三人,皆是臉色鐵青,他們手裏正好有一份報紙,整個報紙的內容,他們沒有全部看完,但最靠前的部分,他們是看過了的,而這讓他們非常的不安。

  古代的社會,謠言之所以會大規模的傳播,主要是因為老百姓沒有知情權,對朝廷的事情完全不清楚,如此,隻要有人利用最近發生的事情添油加醋,便會讓愚昧的老百姓相信,而朝廷也不太可能一一去解釋,這種解釋的成本太大了,封建朝廷根本就負擔不起,對付這些謠言,可謂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而有了報紙就完全不一樣了,報紙是大規模發行的,可以將朝廷的政策和動向寫在上麵,讓老百姓能夠知曉,一旦出現不利於朝廷的謠言,則可以利用報紙的威力,立即發表粉碎謠言的文章,讓老百姓相信朝廷,不要去傳播謠言。

  另外,報紙還具有反的作用,朝廷在遇到天災情況的時候,往往會調撥各種物資前往災區,但很多官員會在半路進行節流,真正能發到老百姓手中的糧食微乎其微,這會導致嚴重的民生問題,甚至會導致百姓因饑餓而起義,後果不堪設想。

  而有了報紙的曝光作用,貪官們就會收斂了,朝廷會將調撥的物資寫的清清楚楚,並可以要求各級官員將物資的分配寫清楚,一旦災民沒有領到足夠的物資,便可以做到心中有數,進而狀告地方官員,將這些蛀蟲揪出來。

  紮西讚三人,廢了很大的精力去散播大唐父子不和的謠言,結果卻在報紙橫空出世之後,落了個慘敗的命運,所有的謠言在極短的時間內被徹底的擊碎,大唐百姓再也不會上陰謀者的當了。

  “報紙,怎麽會突然冒出這種東西,把我們的計劃徹底的毀了,真是可恨。”

  紮西讚將報紙摔在桌案上,神情極為憤怒。

  他策劃了那麽久,居然在一瞬間就被打敗了,他非常的不甘心,卻又有些無可奈何。

  輿論也是一種武器,而這個武器掌握在大唐朝廷的手中,他們不可能也搞出一份與之對抗的報紙,不僅財力不允許,技術也達不到,更沒有在大唐發行反對報刊的途徑,所以,在這方麵,他隻能處在被動挨打的地位。

  段石與安祿山也同樣是臉色鐵青,他們也萬萬沒有想到,大唐朝廷會突然推出報紙這種新鮮事物,將他們打了個措手不及,讓他們的全盤計劃都被打亂了。

  “報紙是誰想到的,不會又是那個李侍郎吧!”

  段石生氣的說。

  安祿山接話道:“除了這個李安,還能有誰,這個家夥不止一次破壞我們的計劃,我淪落到今天,也全是拜這個李侍郎所賜。”

  一想到自己曾經是大唐的封疆大吏,營州的土皇帝,而如今卻淪落到幾乎一無所有的境地,安祿山的心裏就格外的憤怒,心裏想著要在李安身上戳一萬個窟窿,方解心頭之恨。

  “那現在該怎麽辦,散播謠言完全就不起作用。”

  段石懊惱道。

  “不如幹脆起兵吧!集合我們三人所能控製的兵馬,從三個方向發起進攻,一舉攻破長安。”

  紮西讚有些著急,說起了氣壞。

  “別說氣壞了,大唐龍武軍的裝備極為強大,就算集結我們三路兵馬也未必能夠取勝,況且,我們未必能集結到足夠的兵馬,有些兵馬未必聽我們的指揮,一旦形勢不利,有很多兵馬可能會有臨陣倒戈的可能。”

  段石歎氣的回答。

  “如此,我們還能做什麽呢?總不能什麽都不做,一輩子碌碌無為吧!”

  紮西讚生氣的說。

  “朝廷還在全力追查皇帝被刺殺一案,我們不能貿然行動,眼下也隻能從長計議了,慢慢等待總會有機會的,不能急於一時。”

  安祿山說。

  三人又商議了片刻,決定暫時按兵不動,找到好的機會再動手。

  在報社內,李白與杜甫二人在忙著審查稿件,這些稿件都是京城的文人在看到約稿廣告之後投來的,有的是為了增加自己的名氣,有的是為了獲得微博的稿費貼補家用。

  “不像話,居然有錯別字,哼。”

  杜甫拿到一份稿件剛剛看了一眼就發現了錯別字,想都不想的就將其扔到垃圾桶裏了。

  在古代的社會環境裏,錯別字是不能被容忍的,文人居然能寫錯字,這是不能被原諒的錯誤,尤其是那些自詡文化高的人,更是見不得有人錯別字,至少在發現錯別字之後,就會將寫稿子的人歸入學習不好的行列,從而不願意去認真閱讀他們所寫的文章,這也讓很多平時比較粗心的人,失去了被人認可的機會。

  “哈哈!子美兄,這是第幾個了。”

  李白笑著問道。

  杜甫連連歎氣,感慨道:“已經第十一個了,這些讀書人真是太不像話了,居然能寫錯字,最嚴重的一個連標題都出現錯字,這種人寫的文章不看也罷。”

  李白跟著笑道:“何止是錯別字啊!您瞅瞅這位寫的,簡直慘不忍睹啊!字跡大小不一,尚不如三歲孩童,看著是真心的累啊!”

  “讀書人如此態度,太白兄何必細看,直接扔入垃圾桶便是。”

  杜甫氣憤的說道。

  “子美兄,這兒還有一位大才,寫了一首好詩啊!前三句皆是七字,最後一句居然是六個字,此等詩詞何人見過,還有這平仄也不通啊!這樣的詩詞也敢拿來參選,貽笑大方啊!”

  李白笑的很開心,說完順手將剛剛看完的稿件扔進了垃圾桶。

  雖然都看到了很多不成器的讀書人,但二人的心情完全相反,杜甫看了有如此不爭氣的讀書人,心裏非常的不爽,而李白則當笑話看待,完全沒有生氣和惱怒的意思。

  所以說李白的性格比杜甫要好,他比較樂觀和豪放,隻是喜歡大量飲酒,否則至少能比杜甫多活幾十年。

  “兩位叔父,稿件選的如何了,也不用著急,第二期的報紙,還有兩天才發行呢?慢慢選就是了。”

  李安閑著無事,從研發中心跑到報社來了。

  “已經淘汰了大半,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選出最優秀的文章。”

  杜甫很正式的說。

  “好,很好,我們的大唐報才剛剛開始辦,肯定是不夠成熟的,日後還要增加很多內容,也就是說,我們的大唐報會越來越厚重,內容會逐步增加,這一次的約稿範圍要增加,不僅約稿詩歌與美文,還約稿其它方麵的文章,比如如何保持健康,如何教育子女,職業感想,如何做一名好官,如何製作美食等等,而且不分職業,任何人隻要會寫字的都可以投稿。”

  李安很認真的說道。

  “如何說來,就算是市井百姓也能投稿?”

  杜甫驚奇的問。

  李安點頭道:“這是當然,不僅市井之徒,農民,小販,士兵,以至於青樓的姑娘,外國使節都可以投稿,隻要寫的好就行。”

  “李侍郎,這些人有的讀書不多,能寫出什麽好的東西呢?估計是錯字連篇啊!”

  杜甫有些憂心的說。

  “隻要寫的真誠生動就好,有一些錯別字並不重要,你們幫忙改一下就好了,這也是編輯們該幹的事情,是你們工作的一部分。”

  李安認真的說道。

  杜甫聞言,臉色一下就暗了,而李白則大笑了起來。

  “子美兄凡是發現有錯字的,全都扔到垃圾桶裏了,哈哈!”

  “現在的投稿已經很多了,若是不加限製,會變得更多,如此,很難看得過來啊!還要幫他們改錯字?”

  杜甫覺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不論如何,他也是大唐有名的詩人,怎麽會淪落到幫市井之徒改錯字了。

  李安忙道:“二位叔父是副主編,隻負責最後的甄選,前期投稿的文章有很多,先讓其它人粗略選擇,將大部分不好的扔掉,最後剩下的精華,再由你們負責挑選,優中選優即可,若是投稿的人實在太多,下麵的人忙不過來,則可以繼續招人啊!”

  “分層甄選,這倒是個好主意,不會有滄海遺珠之憾。”

  李白對李安的安排非常的滿意,這樣,他與杜甫作為副主編的工作量就大大降低了,有了更多的空餘時間,他就可以出去遊山玩水陶冶情操了。

  “你們幾個好好練習,一定要盡快掌握鐵筆寫字的方法,以後用蠟紙刻字的任務就交給你們了,最好明日就能練好,否則,這麽多的稿件都要本官親自刻錄。”

  李安看向幾名仍在繼續練習,在蠟紙上刻字的工作人員,開口要求道。

  “是,李侍郎,我們一定盡力。”

  幾名工作人員連忙應道。

  李安隨便看了幾分投來的稿件,滿意的點了點頭,大唐還是有不少才子的,寫的文章都還是挺不錯的。

  “李侍郎,這廣告的價格如何算,外麵來了十幾名商人,想要在我們的大唐報上打廣告。”

  一名工作人員跑進來,開口道。

  “呦,這麽快就有人要來打廣告啦!看來效果不錯啊!”

  李安心裏比吃了甜西瓜還要高興,有人主動要來打廣告,這是天大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