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報紙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0-03-02 00:24      字數:4340
  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

  一處不起眼的民宅,紮西讚與段石,還有安祿山三人再次碰頭,刺客沒能取得成功,嫁禍之計在付出很大代價之後,也同樣以失敗告終。

  如此連續的失敗,讓三人的心情顯得很是糟糕,精神有些低落。

  “紮西讚,你的嫁禍之計似乎被大唐皇帝識破了,他們父子的關係並沒有遭到破壞,反而顯得更加親近了。”

  段石開口揶揄。

  “我們是有些小瞧大唐皇帝了,輕敵難免遭遇失敗,要加倍努力才是。”

  安祿山倒是不去嘲笑紮西讚,他從封疆大吏開始,一路輸的一無所有,自然了解大唐皇帝的厲害。

  紮西讚兩次行動,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卻沒有取得應有的成績,他自己心裏也是非常的不爽,被二人一陣說道,心裏就更加不爽了。

  “我出人出力出主意,你們什麽都沒有做,現在卻說我的不是了,要不你們自己來,我不管了。”

  紮西讚明顯是在說氣話,故意發泄心頭的不滿。

  “兄弟莫要生氣,我們也是心裏著急罷了,並沒有怪你的意思。”

  段石覺得自己過分了,連忙開口道歉。

  安祿山想了半天,開口道:“營州被我經營多年,有很多人都願意效忠於我,實在不行,我就調動營州的力量。”

  “聽說史思明現在深受陛下信任,而你卻一無所有,他還會忠心與你嗎?”

  紮西讚開口道。

  “哼,營州可不止一個史思明,我經營多年,收攬了大批人才,就算史思明叛我,還有很多人會支持我,隻是朝廷不允我離開京城,否則,隻要讓我回到營州,幾個月之內便可集結十萬大軍,一舉攻向京城。”

  安祿山霸氣的說。

  “十萬精銳?我南詔忠勇可集結兩萬人馬,若安尚書能反抗大唐,我們會在南部牽製大唐。”

  段石開口道。

  “我吐蕃也可以集結十萬兵馬,隻需三個月即可,不過,大唐實力強大,就算集結我們三股力量,也未必能擊敗大唐啊!”

  紮西讚覺得應該智取,武力方麵與大唐差距太大。

  “怕什麽,就算不能攻進長安,稱霸一方也是不錯的。”

  安祿山蹙了蹙眉頭,擔憂道:“紮西讚說的有道理,隻有讓大唐陷入內亂,我們才能有更好的機會,否則,僅憑京城的鐵甲戰車,我們就很難對付。”

  紮西讚點頭道:“沒錯,武力是最後的選擇,隻要還有一線希望,我們都要破壞大唐政局,讓他們互相殘殺。”

  “紮西讚,你似乎有計劃了。”

  “我想散步流言,就說大唐皇帝名為保護六位皇子,其實是為了囚禁和監視,要不了多久就會殺了六位皇子,甚至連太子也一同斬殺。”

  紮西讚惡狠狠的說。

  “此計甚妙,甚妙,就算不能真的讓他們父子相殘,也足以在京城製造混亂,搞得人心惶惶。”

  安祿山非常讚賞。

  “好吧!鄙人這就前去準備,你們靜候佳音。”

  紮西讚說做就做,悄悄離開民宅。

  安祿山看向段石,開口道:“不能所有的事情都讓紮西讚去做,我們也不能閑著,散播流言,也應該有我們一份。”

  “說的對,我回去之後,就派人去散播流言,告辭。”

  段石覺得有些道理,連忙應道。

  幾日之後,京城的流言已經散播開來了,關於六位皇子被軟禁的流言已經被傳的跟真的似的。

  李隆基知曉此事顯得憤怒異常,並立即將楊釗找來,狠狠的臭罵了一頓。

  “刺客跑的無影無蹤,京城又是流言四起,你是怎麽辦案子的,朕給你一個立功的機會,你就是這麽表現的。”

  李隆基直截了當的批評。

  “陛下恕罪,微臣一定將刺客抓住。”

  “朕再給你三天時間,若還是毫無頭緒,朕就換人了。”

  李隆基耐心是有限的,對楊釗的能力產生了很大的懷疑。

  “是,陛下,微臣一定盡快將刺客抓獲。”

  “嗯,刺客與散播流言的,一定是同一夥人,你可以從散播流言的源頭查起。”

  楊釗點頭道:“是,陛下,微臣現在就去。”

  調查流言的手段,也就是一級一級的往上查,發現散播流言的人,問他是聽誰說的,然後再一步步的往上家問,不過,一般情況是調查不出源頭的,或者很難查出源頭,流言大多查著查著就沒影了。

  楊釗回去之後,給眾人下了死命令,就是加班加點,也要把刺客的線索找出來,並查出流言來自哪裏。

  “大家,小奴回來了。”

  “怎麽樣,十王宅情況如何?諸皇子可有動靜。”

  “大家,十王宅一切如常,沒有絲毫的異常情況發生,看來諸王是被陷害的,他們並沒有與刺客勾結。”

  李隆基點了點頭,問道:“壽王如何了,他還是每日都去興國寺上香嗎?”

  他很關心這個兒子,不是心理愧疚,而是他已經發現這個兒子對自己極度不滿了,在自己遇刺之後,所有人都來看望,而這個壽王不但不來,在得知消息後,就平靜的說了一句知曉了,這完全是拿自己父親的性命不當回事,絲毫沒有關心父親身體狀況的心思。若是心頭沒有怨恨,何至於如此。

  “大家,壽王與以前一樣,每日出了去興國寺誦經,便是在府內澆水種菜,完全不問世事,就連府裏的事情也完全不去過問,一切大小事物皆由王妃負責。”

  李隆基點了點頭,接著問道:“宮裏的情況如何,有沒有什麽發現。”

  “大家,還沒有絲毫的發現,所有宮人都規規矩矩,出宮的也沒有去見陌生人的,看不出誰值得懷疑。”

  李隆基愣了片刻,擺了擺手,讓小太監下去。

  “真是多事之秋啊!朕老了,本想舒舒服服的頤養天年,但有些人就是不讓朕過安穩的日子啊!”

  李隆基一臉的失望,失望中還帶著一絲生氣和憤怒。

  “大家勿要動怒,都是些提不上台麵的小毛賊,楊太府一定會將這些人全部抓獲的。”

  高力士在一旁勸道。

  “就算是小毛賊,也很讓人心煩呢?不讓人過安生日子,出個宮要帶那麽多護衛,玩的心情都沒有了。”

  李隆基表情顯得很失望,出門本是為了散心,結果卻要時刻提防刺客的偷襲,提心吊膽的遊玩,還有個屁的意思。

  “大家,後花園的梅花剛剛盛開,不如與貴妃娘娘一同去欣賞一番。”

  高力士開口建議,宮內的娛樂活動就那麽幾種,歌舞表演,賞花之類的。

  “朕有些累了,沒心情,回寢宮休息。”

  人一旦沒有心情玩兒,就算在最有趣的地方,也絲毫感受不到有多有趣。

  後世的景區門票價格很高,但還是有很多人去玩,也未必景區的景色好玩有趣,而就是圖個心情,每次紮推旅遊,人山人海的,景區能看到最多的景色就是人頭,摩肩接踵的人群擋住了所有的景色,但遊玩的人卻仍是樂此不彼,這玩的就是一個心情,即便眼前看到的全是大活人,心裏也是很高興的。

  若是心情不好,即便風景宜人的景區隻有自己一人,也會感受不到景色的美麗。

  李隆基沒有心情玩兒,是他自己的事情,李安的心情是極好的,在研發中心呆了一個時辰之後,李安見沒什麽事情需要自己親自去做,便跑去灞水邊釣魚去了。

  要說這魚竿,還是李安自己發明的呢?大唐這個時代還打造不出特別精密的魚鉤,很多簡易的魚鉤,連最基本的倒刺都沒有,釣魚的效果並不好。

  李安精心打造的魚鉤非常精巧,不論大魚還是小魚,隻要咬鉤了就一定跑不掉,一釣一個準兒。

  河邊平整的青石上放著一把藤椅,也是李安親自指導工匠打造的,規格大小完全按照李安的身材量身定做。

  此刻,李安一屁股坐在藤椅上,手中魚竿甩向水麵,悠閑的釣著河裏的魚兒,要多愜意有多愜意。

  身旁十步之外,有二十多名武功高強的護衛,在京城的地界,這些護衛足以保護李安周全了,況且,李安也是威猛的武夫,完全不懼刺客。

  “咬鉤了,咬鉤了,快拽上來。”

  一個聲音在李安的身後響起。

  李安回頭一看,居然是高力士,此刻,這個老太監正在十多名飛龍禁軍的護衛下,慢慢走來。

  “高翁,您不陪著陛下,怎麽有空到河邊轉悠。”

  李安好奇的問道。

  他對這個老太監實在是太熟悉了,隻要沒有什麽大事,他總是呆在皇宮陪著皇帝,一般情況下,是絕對不會自己跑出來玩的。

  “哎呀,李侍郎的心情似乎很好啊!這才一會兒的工夫,就釣了這麽多魚兒,我看看,足有十尾呢?”

  高力士並沒有正麵回答,關心起魚兒來了。

  李安將剛剛釣上來的魚兒取下,並放入水桶之中,好奇的看著高力士。

  高力士醞釀了一會兒,開口道:“陛下心情不好,在寢宮睡下了,估計不到太陽落山是不會醒了,我也得空出來走走。”

  高力士是知道的,皇帝昨夜一夜都沒有睡好,今日疲累是正常的,補覺怎麽著也要幾個時辰,所以,他才敢大膽的出來遊玩。

  他原本隻是打算來河北走走,看看外麵的風景,不料恰好遇到李安,這便打起了招呼。

  “陛下心情不好?是什麽事情讓陛下憂心?”

  李安雖然知道一些,但覺得並不是什麽大事兒,不就是被刺客搞了一下嗎?有什麽值得憂慮的。

  高力士遂將楊釗抓不住刺客,以及京城出現謠言的事情說了出來,試圖通過聊天排解內心的苦悶心情。

  “李侍郎,這謠言可不能小看啊!所謂三人成虎,若是任由謠言傳播,對大唐將極為不利,查了數日卻毫無頭緒,陛下能不著急嗎?”

  高力士一臉的擔憂。

  李安思索片刻,開口道:“謠言止於智者,要想徹底擊垮謠言,必須要樹立正聽,讓老百姓都隨時能聽到真正的聲音,這才是治本之法。”

  “讓老百姓隨時聽到正確的聲音,這該如何才好,總不能挨家挨戶的告知吧!李侍郎到底有什麽高招,不妨說出來。”

  高力士聽說可以徹底製止流言的傳播,心裏很高興,連忙問道。

  李安開口道:“這個辦法,我早就想過了,隻是紙張一直比較昂貴,產量也不高,所以就沒有說出來,這其實就是報紙。”

  後世的報紙是很常見的東西,但大唐目前還不存在,究其主要原因就是資源的短缺,在讀書人受到重視的時代,紙張的銷量很高,但產量是不高的,如此,自然就不能浪費了。

  而辦報紙對紙張的消耗必然極大,這會進一步增加紙張的稀缺度,從而造成價格大幅上漲,增加貧困讀書人的成本。

  “報紙,這是個什麽東西?真的能徹底製止流言?”

  高力士一臉懵逼。

  “報紙就是每隔一段時間,大規模發行的一種印刷物,內容可以是最近一段時間發生的重大事情,也可以是佳人才子寫的文章,朝廷的政策也可以,另外,還能打廣告。”

  李安開口介紹報紙的好處。

  高力士第一次聽說報紙這種東西,自然很是不明白,這就要李安不停的解釋,才能聽懂一點,好在高力士的智商還是蠻高的,經過李安的一番解釋,高力士已經完全搞懂了報紙的功能和作用。

  “李侍郎,現在造紙已經用上機器了,產量比以往高了很多,紙張也便宜了,完全可以搞報紙印刷,灑家回去之後就跟陛下說說,李侍郎靜候佳音。”

  高力士心情大好,他已經完全認可了報紙這種東西,並覺得的確可以起到阻止流言傳播的作用。

  而李安之所以提出搞報紙行業,主要還是因為條件已經成熟了,紙張的產量和成本都低了很多,完全具備了大搞報刊業的條件,而關於報刊業的發展,李安也經過了細致的思索和市場調查,完全做到心中有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