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駐守石國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0-03-02 00:24      字數:4239
  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

  破壞鐵路的駱駝商隊人員,以及其他趁火打劫的石國地痞流氓,全都遭到了應有的懲罰,不過,除了部分鬧出人命的被斬首之外,大部分都隻是得到幾年的牢獄之災,日後還可以重新做人,最輕微的脅從分子,則隻是被訓斥了一頓,打幾百大板就放了出來。

  這也是李安提出的,給這些犯了一時糊塗之罪的石國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以懷柔的手段對待石國人,必然能提高石國人對大唐的好感,讓他們更加願意依附大唐。

  犯錯較輕的駱駝商隊人員,在得到應有的懲罰之後,又被好好的教育了一通,然後,非常心甘情願的加入了大唐的鐵路係統,成為大唐鐵路係統的正式員工。

  如此做法,既解決了這些人的生計,同時,也滿足了大唐鐵路係統的需求,畢竟,在石國境內不可能維持太多的大唐人工,龐大的鐵路係統又需要很多員工,這些失去生計的駱駝商隊人力,自然是最佳的招募人選,錄取他們可謂是一舉多得。

  至於,他們曾襲擊築路人馬,傷害大唐百姓,則都是小事情,事情既然都已經過去了,就不用太過於計較,為了日後更大的利益,這點小小的胸懷還是很必要的,大唐帝國是天下第一大國,基本的胸懷是必須要有的,隻要服了,跟著大唐混,就可以原諒。

  由於距離火車通行還有一些日子,這些閑著無事的失業駱駝商隊人員,全都主動要求加入築路大軍,用自己的辛苦,換取謀生的錢財,以養活自己的一家。

  石國一直處在東西方商業貿易的交通要道,所以,駱駝商隊一直都是比較發達的,人員足有數萬,除了少數領頭的老板,大部分都是押鏢和幹活的苦力,這些人加入築路大軍,大大加快了修築鐵路的進度,讓鐵路可以更快更好的修築下去。

  閑著無事的時候,李安會以視察的名義,帶著一幫人去鐵路修築工地,進行實地的查看和指導,詢問眾人可有困難,若有困難,李安會親自進行指導,以幫助這些幹活的人排除困難。

  總之,李安到了何處工地,何處的鐵路建設進度,就會獲得極大的提高,工程的質量也同樣會獲得提高。

  當然,李安的作用是實實在在的,不像後世的某國領袖,其實什麽都不會,但國人比較愚昧,結果領導到了養魚基地,魚兒的產量增加了,領導到了養羊基地,羊的產量增加了,到了奶牛基地,奶牛的產奶量馬上又增加了,總之,他們的領袖成了神仙一般的存在,隻要領導到了何處,何處就能得到領導光輝的照耀,各種作物和生產都能得到極大的效率加成。

  搞這種個人崇拜,也是為了民族的凝聚力,完全是為了維護政權的穩定性,算是為了某個團體的利益吧!不過,采用愚民的方式對子民進行有效的統治,這種做法本身就會嚴重抑製一個國家的正常發展,老百姓全都成了愚昧之人,社會的發展還能有多大的動力,民族還能有多大的希望。

  凡事實事求是才是王道,搞這些虛假的東西,有什麽意思,隻會讓人變得越來越愚昧,越來越奴性。

  當然,李安對鐵路係統還是非常了解的,所以,李安到了某處,對技術人員進行指導,提高某處的質量和產量,是完全有可能的,並不存在虛假的成分,畢竟,李安在這方麵是專家,指導一番之後,確實能起到提高質量和產量的作用。

  人力充足之後,鐵路建設的進度,獲得了很大的提高,按照李安的初步預計,最多兩年的時間,大唐的鐵路就可以直接通到石國的怛邏斯和拓折城。從而促進大唐與河中諸國的經濟發展,將大唐的影響力擴展到西部地區。

  就在李安等待的時間,大唐的一支精銳兵馬,已經進駐石國的怛邏斯城,領頭的小將,李安也認識,正是曾經做李安護衛的段秀實。

  段秀實這一次過來,帶來了三千精銳的大唐兵馬,其中包括一支精銳的炮兵隊,也就是十門大炮,五十多名炮兵將士。

  這是高仙芝特意從所屬炮兵旅抽調的精銳力量,目的就是要提高段秀實麾下兵馬的實力,讓這支三千人馬的小部隊能夠勝任鎮守石國的重任。

  日後,大唐還會有更多的兵馬調往境外,實現大唐帝國對整個天下的控製,就猶如後世的某國,在全球擁有幾百個軍事基地,以實現控製全球的目標,現在的大唐帝國,絕對是整個星球上最強大的超級大國,完全有能力實現對整個天下的控製。

  總之,派兵鎮守石國隻是第一步,下一步還要派遣更多的兵馬,鎮守更多的重要區域,這是大唐的既定計劃,有利於對整個天下的統一,日後,當所有的國家全部成為大唐附屬國的時候,也是天下百姓最幸福的時候,隻有統一才能帶來和平,才能遏製戰爭和動亂。

  “卑職拜見李侍郎。”

  段秀實抵達怛邏斯之後,讓副手去安排部署的雜務,他自己則在第一時間前往李安的住處。

  “段秀實,這才數年未見,你就已經當上將軍了,了不起啊!”

  李安並不在意高仙芝調遣哪支兵馬過來,自然也就沒過問,卻不料此人是老熟人段秀實,這至少是有一些意外的。

  “嗬嗬!比起李侍郎,就差得遠了,卑職還需多多向李侍郎請教才是。”

  段秀實顯得非常謙遜,不過,經過這麽多年的曆練,他已經變得自信了很多,看到李安是一點都不緊張,顯得非常自信。

  而經過多年風沙的打磨,段秀實的臉龐顯得更加的粗糙,至少比在長安的時候,粗糙了一倍多,也就是說,他的臉皮變得更加厚實了,整個人也顯得更加的成熟和穩重,像一個大將軍的樣子了。

  “請教就算了,本官現在不帶兵了,對了,你這一次帶了三千兵馬過來,怎麽樣,你覺得這三千兵馬如何,能否勝任鎮守石國的重任?”

  李安大聲問道。

  “李侍郎放心吧!就憑卑職麾下的三千精銳,足以睥睨天下,大都護還給我們配屬了一個炮兵隊,讓我們的實力變得更加強大,就算對麵有十萬雄兵,卑職也有信心將其一舉擊潰。”

  段秀實大氣的說道,頗有一股睥睨天下的氣勢。

  “三千對十萬,還一舉擊潰,段將軍好大的口氣啊!”

  李安笑著說道。

  “這還不是因為李侍郎發明了那麽多實用的兵器,讓我軍的戰鬥力大大增加,不瞞李侍郎,我軍裝備了十輛鐵甲車,排成一條線衝過去,足以讓敵軍膽寒。”

  段秀實自豪的說道。

  “哈哈!十輛鐵甲車,好大的氣勢啊!再加上十門大炮,段將軍真的是要稱霸石國了,整個石國的兵馬加起來也不是段將軍的對手了。”

  李安高興的說道。

  就以石國的孱弱兵馬,就算沒有李安的發明,大唐的安西軍也足以震懾他們,畢竟,石國是個商業性質的國家,全國的老百姓,腦子裏想的都是如何做生意發財,過上舒坦的好日子,如此,自然是不願意去送死的,而軍人一旦全都怕死,戰鬥力自然也就不值一提了。

  後世的倭國以戰鬥力強悍,悍不畏死而被世人稱道,謂之武士精神,打起仗來全都不要命,但在倭國的商業城市,所招募的一支兵馬,確是人人怕死,隻要遇到戰爭,全都申請病假,甚至自己折磨自己,讓自己生病,從而逃避戰爭,總之,這支軍隊完全就不能打仗。

  在遇到戰爭的時候,軍隊行軍拖拖拉拉,行進的非常緩慢,在抵達戰場的時候,戰鬥都已經結束了,他們得以安全返回,但貪生怕死的名聲,卻已經在整個世界傳開了,甚至在幾十年後,還有人議論這支倭國的窩囊廢大軍。

  石國處在東西方交通的要道上,全國的老百姓,幾乎都在搞商業,在利欲的熏陶下,所有人都想獲得更大的利益,當然也就不願意去送死了,一個個全都貪生怕死,在這種熏陶下所成長起來的人,所具備的戰鬥意誌可想而知。

  大唐在變得富裕之後,老百姓的戰鬥精神也會削弱,但大唐地大物博,不是所有地方都富裕的,民風強悍的地方很多,另外,大唐軍隊裝備比較先進,部分大軍幾乎可以做到零傷亡的打擊敵軍,如此,將士們自然會變得勇敢很多,根本不用畏懼戰鬥,反而渴望通過戰鬥獲得軍功,為自己謀取最大的利益。

  所以,盡管變得富裕和商業化,但大唐軍隊的戰力,因為裝備的持續提高,並沒有絲毫的降低,反而變得越來越強大了,甚至,隨便派遣一支數量千人的中等規模的兵馬,就可以鎮守一方。

  就好比後世的西方帝國,隨便派遣幾千人,架幾門火炮,就可以征服一個擁有數億人口的大國,這就是科技代差所造成的結果。

  現在的大唐所具備的武力,就相當於後世的西方強國,隨便派遣一支中等規模的大軍,就可以震懾一個大國,數萬大軍集結,更是可以消滅一個大國,能讓吐蕃這樣的大國選擇乖乖屈服。

  大食國憑借地理位置的遙遠,一直不把大唐的警告放在眼裏,持續欺辱大唐的屬國,逼迫這些小國向他們繳納高昂的保護費,而大唐帝國一直苦於交通的難處,無法對大食國進行教訓,所以造成了情況的持續惡化,而如今情況就不一樣了,鐵路即將通車,隻要鐵路線進入石國,大唐的各種戰略物資,就可以源源不斷的進入石國,從而支撐大唐兵馬的持續作戰能力,讓大唐軍隊可以在西部進行一場中等規模的戰鬥。

  這種情況也是大食國君臣最擔心的情況,所以,他們才會不顧一切的進行阻撓,阻止大唐在石國修築鐵路,從而維持他們在河中之地的利益,預防大唐對他們的威脅,而他們顯然沒有意識到,將鐵路鋪向世界,是大唐的既定國策,這不是他們所能阻擋的,這種螳臂當車的行為,隻能遭到無情的失敗,而且,還會給他們自身帶來莫大的危害,也就是大唐帝國可能發動的教訓。

  當然,大食國君臣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太過於自信了,太過於渴望一直得到河中諸國的進貢,所以,不惜冒險對大唐正在修築的鐵路進行破壞。

  在黑衣大食的王宮中,國王阿波斯見到這些失敗而返的大臣,心裏非常的生氣,這些吃著他的俸祿,受他供養的人,不但沒有完成他所交代的任務,反而開口勸說自己放棄與大唐敵對,支持大唐在河中修築鐵路,甚至,要求將大唐的鐵路引入大食國,從而促進大食國的經濟發展。

  “國王,大唐兵馬極為強盛,我們的軍隊根本就不是他們的對手,他們已經下定決心,要在河中修築鐵路,整個石國的百姓,幾乎全都支持大唐的做法,甚至,駱駝商隊的人也被他們說服了,我們現在若是再想去破壞,就隻有出動大軍這一條路,可這等於是與大唐直接對抗,代價實在是太大了,我們沒有絕對的勝算。”

  “國王,大唐的實力不是我們所能對抗的,王宮裏很多有用的東西,全都是大唐製造的,我們與大唐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絕不可采取武力對抗。”

  “是的,是的,大唐強大無比,我們我國所能對抗的。”

  眾大臣全都表露出了對大唐帝國的敬畏之心,認為自己所效忠的國家,無法與大唐相提並論,為了國家的安全和穩定,必須與大唐帝國進行合作,而不應該進行敵對,如此,才是符合大食國利益的。

  “你們就這麽害怕大唐,不會是收了大唐什麽好處吧!”

  阿波斯眼神犀利的看向幾名大臣,似乎要挖透這幾個人的內心,他懷疑自己所養活的人,背叛了自己,而這種情況,是他萬萬不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