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李安獻圖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0-03-02 00:23      字數:4326
  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

  這支前往洛水大橋的龐大隊伍,大部分都是騎馬的官員和小吏,還有護衛和隨從,但李安與幾名重要的大臣,則坐在舒坦的蒸汽客車內,走到整個隊伍的最前方。

  洛陽城火車站通往洛水大橋的道路是寬闊的官道,雖然還沒有鋪設混凝土路麵,但土路基本是平整的,就連車轍的深度都是幾乎一致的,顯然是經常有人負責維護的。

  為了陪同朝廷派來的官員一同視察洛水大橋,洛陽城的地方官,很早就起身前往洛陽火車站,並隨同李安一行人一起出發。

  “郭侍郎是第一次坐蒸汽車吧!感覺如何?”

  李安舒坦的倚在座椅上,側首看向對麵的郭虛己。

  “比馬車舒服,也比馬車寬大,不過,就是聲音大了些,有些吵人。”

  郭虛己實話實說,給了一個非常中肯的回答。

  李安點了點頭,笑道:“郭侍郎說的是,這個噪音的確是大了一些,不過,沒辦法啊!蒸汽機的噪音就是比較大,日後,倒是可以進行一些降噪處理,讓噪音聽起來沒有這麽刺耳。”

  “哈哈!那就最好不過了,對了,洛水大橋合攏之後,下一步就要建造運河大橋了,在慶祝完洛水大橋之後,我們是否可以前往大運河大橋的位置看看情況。”

  郭虛己開口問道。

  “當然可以過去看看,不過,洛水大橋就需要走一個時辰,若是去大運河,就還要再走一個時辰的路程,就怕時間來不及啊!”

  李安的意思就是怕到了大運河天都黑了,畢竟,洛水大橋距離洛陽城火車站有五十多裏,而準備建造大運河大橋的位置,距離洛水大橋還有近五十裏的路程,中途還要經過汜水。

  這條河流的寬度也不窄,馬上也是要建造鐵路大橋的,不過,李安不再打算建造雙層大橋了,一層就夠了,隻要將橋麵建造的寬闊一些,鐵路走中間,行人和車馬走兩側就可以了,中間用柵欄隔開即可。

  當然,這種一層結構的大橋,是比較普通的,遠遠不如兩層大橋看上去氣派,而且,日後也無需派人駐守,更無需收取過路費,在李安的思維裏,像洛水這樣的河流屬於小型河流,不需要投入太多,夠用就行了,反正這條河流比較短,漕運和水運都用不上,普通打魚的漁船有個小的橋洞就可以通過了,無需可以抬高橋麵。

  在洛陽城通往萊州的道路上,會有幾十個大大小小的河流,而隻有河麵最寬,流域最長的幾個,才值得花費巨額資金打造雙層氣派的宏偉大橋,普通的小河流不用投資太大,單層橋梁造的寬一些就可以了。

  “既然如此,那就算了吧!待運河大橋造好之後,我們再利用視察的機會去看看。”

  一聽時間來不及,郭虛己決定放棄去大運河視察的機會,改由下次再去。

  五十多裏的路程,一個時辰沒到就抵達了,還隔著很遠的距離,眾大臣就看到了氣派的大橋橫亙在洛水兩岸。

  此時,大橋的基本工程,已經全部完工,隻有最後一塊混凝土橋麵還沒有安裝完畢,而這是故意不安裝的,就等著李安等大臣抵達,然後當著他們的麵,將最後一塊橋麵安裝上去。

  李安與多名大臣先後裝逼一番,對參與造橋的所有建設者們,進行一番鼓勵和表揚,並代表皇帝問候他們,讓他們繼續努力,為大唐帝國建造更多的大橋雲雲。

  “李侍郎,時間差不多了,可以開始了。”

  一名負責建造大橋工程的小吏,開口提醒道。

  “好,大橋立即合攏。”

  一陣傳令下去,幾百名工匠開始忙活了起來,並非常輕鬆的就將最後一塊橋麵給安裝到位,至此,洛水大橋全麵貫通,氣派的展現在了眾人的眼前。

  “郭侍郎請看,這底麵的一層是專門用來走火車的,待鋪了鐵軌,火車就可以從這裏通過了,上麵是馬路,行人和車馬都要走在上麵,這樣互不幹擾,可以避免危險,增加效率。”

  李安一邊介紹,一邊往前走,一眾官員跟在後麵,並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談論洛水大橋的氣派與宏偉,並發表各種觀點。

  第一層的鐵路通道僅有一裏路,很快就走到頭了,而後,大量官員便繼續向前走,從對岸的引橋上橋,登上了第二層橋梁。

  第二層橋梁的長度是二裏路,主要就是引橋太長了,讓總長度增加了一倍,引橋的坡度比較緩,邁步走上去毫無壓力。

  而當眾人站在第二層橋梁的正中間時,感受到的是比第一層高的多的爽快感,那種感覺就像站在最高的山頂,俯視群山的感覺。

  好多大臣都是很有才華的,並時不時的聽到有人賦詩一首,當然,遇到這種情況,李安會選擇躲得遠遠的,以免暴露自己在文學方麵的修養不夠。

  “李侍郎,洛水大橋已經合攏,下一步就要建造更氣派的大運河大橋了,可這中間還橫著一條洛水,為什麽不先建造汜水橋。”

  郭虛己看著遠處白茫茫的水麵,突然開口問道。

  李安笑道:“誰說不建了,汜水鐵路橋會與大運河鐵路橋一同修建,隻是,汜水橋設計為單層,橋麵也不算寬,算不得是什麽大橋,所以沒有提出來罷了,要不,我們現在就過去看看,反正也不遠,隻有二十餘裏,蒸汽車小半個時辰就到了。”

  “好啊!不過先等一下,讓本官再吹一會兒風。”

  郭虛己還沒有體驗夠,繼續站在大橋中央,凝視遠處白茫茫的水麵。

  一刻之後,蒸汽客車開上大橋,並載著李安等少數官員,直奔二十餘裏外的汜水而去,幾十名護衛策馬跟隨,大部分官員則繼續留在大橋上,觀賞四周的美麗風景。

  關於汜水橋的圖紙,李安早就畫好了,在抵達汜水之後,李安拿出圖紙,對著汜水的造橋地址,重新進行了一番考察,並進一步確定自己的方案是正確和優良的。

  在將圖紙遞給郭虛己幾人看過之後,眾人乘車返回洛水大橋,並帶著京城過來大臣返回洛陽城火車站,準備搭乘夜間火車,返回長安城。

  貴族專列一直就躺在洛陽城火車站,在眾大臣上車之後,連夜啟動開外長安城,當然,由於夜間的光線比較弱,速度減少一半,預估第二日正午之前,可以返回長安城。

  晚飯是在火車上吃的,很多官員累了一天了,吃完晚飯就躺在軟鋪上睡著了,小吏和隨從人馬,則隻能委屈的躺在軟座上小憩了,還好軟座比較舒適,躺著還是能夠睡著的。

  第二日正午,火車準時返回長安城火車站,眾人依次下車,李安與郭虛己一同下車,前往工部衙門,作為掛名的工部侍郎,李安要對橋部進行一番必要的指導。

  “李侍郎,這麽快就回來了。”

  陳玄禮路過工部衙門,恰好遇到走出工部衙門的李安。

  “大將軍,這麽巧?”

  李安猛的一愣。

  “李侍郎,你大前天說過,要畫一張世界地圖,不是何時能夠畫出來?”

  陳玄禮關心的問道。

  李安感到非常疑惑,開口道:“大將軍這是怎麽了,這麽急著找我,就是為了看地圖?什麽時候對地圖這麽感興趣了。”

  “不瞞李侍郎,那日我回去之後,與幾位部下說了海外的世界,結果不到一天就傳到陛下的耳朵裏了,陛下找我要圖,我也隻能往李侍郎身上推了。”

  陳玄禮很是無奈的說道。

  “原來是這樣,大將軍不必著急,地圖已經繪好了,就在城外的別院,我這就回去取。”

  “李侍郎,我隨你同去,我也想早些看到地圖。”

  陳玄禮急切的要求道。

  “好吧!隨你,走。”

  李安與陳玄禮策馬奔向李安在城外的別院,陳玄禮留在正堂等候,李安則跑步返回主宅。

  “阿郎。”

  “阿郎。”

  “夫君,你這麽快就回來了?”

  小尹和小夢,以及顏如玉都正在臨摹地圖,見李安返回,全都站起身來。

  “咦,你們都在臨摹地圖,畫了多少了?”

  李安問道。

  “夫君,我們已經臨摹三張了,這三張正在臨摹。”

  顏如玉溫柔的回答。

  “哇,這麽快,我才走了兩天多,你們就臨摹了三張,快給我看看。”

  李安大喜過望,這其實很正常,李安繪製地圖之所以花了半個月時間,那是因為每日隻能抽出很短的時間,半個月加起來也沒有多久,另外,李安是憑空繪圖,是需要不斷思考和修改的,而顏如玉三人卻是臨摹地圖,隻要照葫蘆畫瓢就可以了,速度當然比李安要快得多了。

  “夫君,快看,這三張,哪一張最好?”

  顏如玉與小尹小夢,將臨摹的三張地圖全部掛起來,讓李安給出評價。

  “好,非常好,臨摹的都很到位,這樣就可以了。”

  李安大喜過望,伸手取下其中一幅圖,並包裝了起來,準備帶走。

  “夫君,你還沒說哪一張臨摹的最好呢?”

  顏如玉拉著李安的衣袖,不依不饒。

  “三張地圖臨摹的都很好,夫人,大將軍還在正堂等著我呢?回來再鬧,乖。”

  李安猛然在顏如玉的額頭上親了一口,嚇得顏如玉忙退後了一步,而李安則立即收好地圖,大步向正堂走去。

  “不許笑,接著臨摹。”

  顏如玉用雙手捂臉,白了小尹和小夢一眼,繼續為李安臨摹地圖。

  “大將軍,這就是我繪製的世界地圖,請看。”

  李安先將地圖打開,讓陳玄禮看了一眼,然後收起地圖,與陳玄禮火速前往大明宮。

  “大家,李侍郎與陳將軍殿外求見,說是進獻地圖。”

  一名小太監走入大殿匯報情況。

  “快讓他們進殿。”

  李隆基說著直接迎了出去。

  “不必行禮了,李侍郎手中拿的就是地圖。”

  李隆基阻止二人行君臣大禮,並看向李安手中的地圖。

  “啟稟陛下,微臣手中正是地圖,記錄了天下山川、湖泊、海洋、島嶼,請陛下過目。”

  李安點了點頭,與陳玄禮一起將地圖緩緩打開。

  “這,這就是天下地圖?”

  李隆基看到了熟悉的大唐疆土,也看到了臨近的吐蕃和突厥,不過,還有更多的大塊地方,是他所沒有聽說過的。

  “是的,陛下,微臣所知道的天下,都在這張地圖上了。”

  李安肯定的回答。

  “來人,將這張地圖掛起來,朕要好好看看。”

  李安與陳玄禮拿的不穩,不能很好的觀看地圖,掛起來之後,觀看就更方便了。

  “原來天下居然有這麽大,我大唐不過是一隅之地罷了,咦,李侍郎,你怎麽知道這麽多,這些地方,你都去過?”

  李隆基感歎了一句,隨即疑惑的看向李安,以李安的年紀,怎麽可能去過那麽多地方呢?但若是沒去過,這地圖又是怎麽畫出來的呢?

  “回陛下,這是我阿翁隱居白狼山的時候,從一位高人手裏得到的地圖,微臣曾經見過幾次,所以就記在心裏了。”

  李安很無奈,隻能瞎扯。

  “哎,天下間總有一些高人不願意為朝廷出力,不過,李侍郎真的相信這張地圖都是真實的?”

  李隆基繼續問道。

  “陛下,微臣曾經也懷疑過,不過,這位高人將地圖標注的如此仔細,很多我們已經知道的地方,都是正確的,為何這些多出來的部分都是假的呢?況且,日後,待大型蒸汽船造出來之後,派遣一支兵馬按照地圖去尋找這些地方,不就可以證明真偽了嗎?”

  李安正色說道。

  關於派遣海船去探索未知的土地,李安無需多言,他相信陳玄禮已經將鐵路通往萊州,並在萊州的一處海灣建造大型蒸汽船的事情告訴李隆基了。

  “好,既然如此,朕就當這張地圖是真的,不過,這些空白的地方是怎麽回事?”

  李隆基同樣對大部分空白的土地,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