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絞吸式挖泥船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0-03-02 00:23      字數:4264
  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

  農業社會對灌溉的需求非常龐大,除了像渭河、淮河這樣的大河流,以及鄭國渠這樣的大型人工灌溉設施,還有大量的灌溉用小河溝。

  大的鄭國渠需要人工清淤,各縣各村的灌溉小河溝,同樣也需要進行清淤,如此,人力根本是不夠用的。

  以現有的人力水平,隻能保證在冬季枯水期,將縣村級別的小河溝清理幹淨,對於像鄭國渠這樣的大型灌溉設施,真的是力不從心,大運河的清淤也隻能撿最要緊的路段進行清理。

  而如今,絞吸式挖泥船橫空出世,隻要進行批量生產,完全可以解決這些大的人工水利設施的清淤工作。

  為了方便試驗,李安選取了長安城正西的漕渠作為實驗對象,因為這條人工開槽的水渠距離研發中心最近,將絞吸式挖泥船運過去比較容易,而且,這條水渠已經開挖七八年了,淤泥積的很厚,確實比較適合進行清淤試驗。

  體積並不算很大的絞吸式挖泥船,很快就被運入了漕渠之中,並正式開始清淤作業。

  隨著絞吸裝置的開動,漕渠底部的淤泥被攪渾,抽水機構立即將這些淤泥吸入管道,並通過一根長長的管道,將淤泥排到岸邊的路上。

  剛排到岸邊的淤泥之中,還有大量的水,並回流進入漕渠,帶回了少許泥沙,但大部分淤泥都留在了岸邊,流回漕渠的隻是很小的一部分。

  與以往一樣,這一次的圍觀仍舊有很多人,當然,更多的都是無聊的閑人,畢竟,清淤機械沒有多少購買價值,就算貴族擁有幾十萬畝土地,也不需要購買專門的清淤機械,需要的時候,臨時招募人力開挖溝渠就是了。

  當然,除了這些無聊的閑人,還有不少朝廷官員,尤其是工部的官員是最多的,清淤機械對工部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裝備,隻要有了清淤機械,工部的清淤任務就可以更輕鬆的完成。

  作為工部侍郎,郭虛己聽說李安發明了清淤蒸汽船,自然不辭辛苦的策馬奔向城西,他要親自見證絞吸式挖泥船的清淤效果。

  “郭侍郎,怎麽才來,清淤都已經開始很久了。”

  清淤開始半個時辰後,工部侍郎郭虛己才姍姍來遲,並氣喘籲籲的走到李安的身邊。

  “李侍郎,這可就是你的不對了,試驗如此重要的挖泥船,居然沒提前通知本官,要不然,本官早就等在這裏了。”

  見李安嫌他來的晚了,郭虛己很生氣,當然,氣的不是李安,而是他麾下的那些人太無能,居然都開始試驗了才得到消息,害得他心急火燎的往漕渠趕。

  “哈哈,過程並不重要,郭侍郎隻要能看到結果就行了。”

  李安笑著說道,並指著剛剛被清淤出來的淤泥,讓郭虛己見識挖泥船的清淤效果。

  “居然清理出這麽多的淤泥,確實是好東西啊!已經清理多久了。”

  郭虛己眼神裏全是興奮,這種清淤神器,正式他急缺的東西。

  “已經半個時辰了,郭侍郎覺得,這些淤泥若是讓人力清理,需要多少人力。”

  李安並沒有組織過人力清淤,不太好估算。

  “大約兩三百人吧!李侍郎,這可是好東西啊!一定要多造一些,關中放百艘足以,大運河也要多放一些。”

  郭虛己的表情很是興奮,在他看來,絞吸式挖泥船,不但能頂替兩三百人力,同時也沒有時間和季節的限製。

  用人力清淤,必須選擇枯水期,能幹活的時間很短暫,而挖泥船可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持續不斷的幹活,這樣一算,挖泥船的實際作用可以比擬千餘人力,一百艘挖泥船堪比十萬勞力,滿足關中鄭國渠這樣的大工程清淤,還是綽綽有餘的。

  “郭侍郎無需太高興,這還隻是小型挖泥船,日後,本官打算在洛陽城的造船廠,建造十倍效率的大型挖泥船,清淤效果是這艘挖泥船的十倍,專門用來清淤大運河,隻是,目前資源短缺,需要慢慢建造,第一批,先造十艘小型的挖泥船,給郭侍郎解解燃眉之急吧!”

  李安給了郭虛己更大的希望,提出大型挖泥船的構想,同時,也以資源不足為由,讓郭虛己不要指望一次性得到全部所需的挖泥船。

  “哈哈!夠了,夠了,隻要有這個東西,總比沒有的好,凡事慢慢來就好,我不急,真的不急。”

  郭虛己笑的合不攏嘴,一張老臉充滿了滿足的神情,雖然不能一蹴而就,獲得足夠所需挖泥船,但隻要有了這個東西,總比沒有的好,將其投入最需要的地方,可以解燃眉之急。

  “郭侍郎不急就好,這一艘挖泥船就先交付給郭侍郎了,不過,郭侍郎要盡快召集人馬,學習如何使用和維護挖泥船。”

  李安開口說道。

  “好好好,本官明白,本官明白。”

  得到第一艘絞吸式挖泥船,郭虛己喜不自勝,覺得自己得到了大寶貝,並立即吩咐下去,開始征召人馬,準備學習操作挖泥船。

  李安剛研製出來的小型絞吸式挖泥船,由於規模很小,隻需要七八個人就可以了,非常節約人力,比直接讓勞力在枯水期挖河床的淤泥強太多,而郭虛己也會按照挖泥船的裝備數量,相應的準備操作的人才。

  挖泥船的構成,包括主體結構、蒸汽機動力、蒸汽抽泥機,蒸汽絞吸設備四部分組成。

  其中,後三部分都是核心裝備,在研發中心生產,主體結構則分為兩個產地,一個是洛陽城的造船廠,另一個,則是在京城附近新建造的造船廠。

  如此,建造出來的挖泥船,可以迅速就近投入到應用之中,從而解決關中地區和大運河的淤泥問題。

  為了運營京城附近的造船廠,李安從研發中心抽調了一千人力,讓他們負責建造絞吸式挖泥船和運輸蒸汽船,關中雖然水係不夠發達,但也是需要蒸汽船的。

  洛口造船廠,已經有數千人力了,不過,為了建造絞吸式挖泥船,李安從研發中心抽調五百多人前往洛口造船廠,不僅讓他們負責建造絞吸式挖泥船,還給了他們大量的圖紙,讓他們在洛口的船塢裏建造大型挖泥船,而大型挖泥船所需的核心設備,會在京城的研發中心建造完成,並通過鐵路運往洛陽城的。

  由於耕地機和收割機,這些農業機械一直在生產和銷售,為此,很多貴族都在持續不斷的驅除部分佃農,從而讓研發中心的人力越來越豐富。

  為了將來更好的發展,李安也考慮到京城南部的空間不夠大,為此,必須將用人最多的製造產業,遷往遠一些的位置,興建幾個製造基地,但製造基地與研發中心的距離,還不能太遠,以便於指導和控製。

  在人力富餘和看到機械化發展,給大唐所帶來的巨大變化之後,朝廷很快就批準了在京城附近的荒地上,新建幾個製造基地的建議,並立即開始執行。

  蒸汽火車頭,各種車廂被放在一個基地,耕地機、抽水機和收割機被放在一個基地,貨運蒸汽車被放在一個基地,還有一些實用的小玩意被放在一個基地,以減輕研發中心的土地壓力。

  將很多成熟的製造環節,遷移到研發中心幾十裏外,這樣,大大減少了研發中心的土地壓力,同時,也讓各大製造環節,有了更充足的土地資源,這也是各種科研成果大規模井噴之後的必然選擇。

  當然,李安的各項研發之所以能進展的如此順利,與大唐帝國所麵臨的和平環境是分不開的,此時,才剛到天寶三年,對外並無太大的戰爭,更沒有損失慘重的敗仗,周圍各大強國也不敢輕易挑釁大唐,這讓大唐帝國,可以抽出更多的精力和財力,支持李安的研發工作,同時,兩稅法的實行,也讓國庫的收入倍增,鐵路運營,也在快速回收製造和鋪設鐵路所花費的成本,各種農業機械,更是隻賺不賠,全部以成本價的兩倍賣給大貴族們。

  此刻,大唐朝廷大部分的財力,都投入到了工業研發和製造方麵,軍隊和官僚係統隻占財政支出的一小部分,這是以前所不敢想象的。

  為了防控危險,國庫始終保持足夠的餘錢,以免帝國出現危機的時候,難以從容應付,這樣,不可避免的會影響部分機械的研發和製造,但凡事都要一步步來,步子不能跨的太大,國庫的資金絕對不能短缺。

  “李侍郎,郭將軍來了。”

  “郭將軍,那個郭將軍?”

  李安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李侍郎,是我啊!我又來了。”

  郭子儀大步走了過來,微笑著看向李安。

  “郭將軍,看來你是真的很閑啊!邊關無事可做?”

  李安總算明白郭子儀為何到了這把年紀,官職還這麽低,最大的原因就是沒有機會表現,做將軍的,若是沒有仗打,很多能力都沒有辦法表現出來,而且,升官是有條件的,老郭既沒有軍功,也沒有顯赫的家世,升官自然非常慢。

  而且,李安覺得隨著自己的到來,後世威名遠播的郭大帥,很有可能會沒有出頭之日了,畢竟,老郭是在平定安史之亂的時候,聲名鵲起的,但隨著自己的到來,安祿山那個挫人還有膽量發動叛亂?就算他真的敢叛亂,李安分分鍾就可以憑借現代化的機械之力將其秒殺,根本無需老郭千辛萬苦的領兵鏖戰。

  “突厥一直在內鬥之中,並無精力南下,我大唐兵馬的確是無事可做,不過,我這一次前來,一是為了押運兩千太陽灶回去,二是奉節帥的軍令,向李侍郎討要頭盔所需的鋼化藥玉,不知李侍郎是否有存貨?”

  郭子儀毫不隱瞞,直接說出實情。

  “嗬嗬!陛下終於舍得將太陽灶裝備軍隊了。”

  李安笑了笑,看向郭子儀,點頭道:“上次郭將軍見過的鋼化藥玉麵罩,我手裏有一千存貨,另外,還打造了更加先進的全封閉頭盔,性能遠超我大唐軍隊的現有頭盔。”

  “才一千存貨,也太少了一點。”

  郭子儀覺得有些少了,頓了頓,問道:“全封閉頭盔是什麽,我能去看看嗎?”

  李安撇了撇嘴道:“郭將軍,所有藥玉產品,都是我個人的產業,製造這些鋼化麵罩,花的也是我的錢,朝廷可從不補償一文,免費贈送的東西,你居然嫌少?”

  “嘿嘿嘿,我這不是著急嗎?我朔方有數萬大軍,上次帶去的鋼化麵罩,隻裝備了節帥麾下的一百近衛,主力大軍根本就無法裝備,這一千麵罩也裝備不了多少部隊,是軍中急需啊!”

  郭子儀笑著解釋,他這就是在硬訛,還好李安家資豐厚,不怕這點訛詐,否則,還不傾家蕩產。

  “全封閉式頭盔就在我的加工坊,郭將軍隨我來吧!”

  李安還是很大方的,盡管明知郭子儀不會給錢,還是帶著郭子儀前去取貨。

  所謂的全封閉式頭盔,與後世的摩托頭盔差不多,當然,說的不是外形,而是封閉的性能,完全能夠擋住風沙,讓大漠發生風沙的時候,也能睜開眼睛,從而不至於因為風沙影響戰鬥能力。

  “郭將軍,這個就是最新式的頭盔,試試吧!”

  李安拿起一個最新式頭盔,遞給郭子儀。

  “哎呀!是個好東西啊!比先前的麵罩更結實,也更好用。”

  郭子儀的眼光非常毒辣,一眼就看出手裏的頭盔比原先的頭盔更結實,更好用。

  “郭將軍,這個麵罩可以打開,也可以閉合,閉合之後密不透風,風沙都進不去,可以用來防風沙,而且,這個麵罩更小,更結實,不容易被擊碎,比先前的麵罩強多了,另外,頭盔主體結構也更加的輕便合理,重量比之前的更輕,也更加結實,裏麵加裝了網狀布條,受到撞擊的時候,可以更好的保護士兵的腦袋,讓士兵毫發無損。”

  李安認真的介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