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火炮研製計劃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0-03-02 00:23      字數:4303
  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

  長安與洛陽是大唐帝國,最為重要的核心城池,這兩個城池之間足有七八百裏,算是比較遠的距離了。

  皇帝每次出巡洛陽,都要在路途中耗費半個月,一來一回就是一個多月,兩個城池間的商業運輸車隊,也需要同樣的時間才能抵達目的地。

  馬車的運輸量非常有限,而且,需要長途跋涉半個月,為了防備山賊土匪,還要有大量的護衛沿途保護,如此,運輸的費用自然不菲,商品的價格自然也就飆升了,這大大增加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負擔。

  若要改變這種狀況,必然使用新的運輸方式,鐵路便是最佳的運輸方式,即便暫時還沒有火車,馬車改造一下輪子,在鐵軌上行進,效率也能提高一倍,從而降低運輸成本,讓長安和洛陽兩座城池的百姓受益。

  洛陽城在隋朝的時候,是帝國的都城,隋煬帝楊廣征發天下民夫,開鑿了舉世聞名的大運河,此大運河有別於後世的京杭大運河,隻是起始點沒變,中間的位置卻是在洛陽交匯。

  如此,帝國東北和東南的大量物資,都可以通過水運抵達洛陽城,大大減輕了陸路運輸的壓力,降低了運輸的成本。

  唐代的詩人皮日休的一首詩寫的好,‘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裏賴通波。’這首詩肯定了大運河對民生的巨大作用。

  當然,隋朝滅亡是否真正原因,除了開鑿大運河,耗損國力之外,還與三征高麗、世家爭權等綜合因素有關,並非隻是因為開鑿大運河,而且,大唐立國之後,為了顯示自己替代大隋的合理性,自然要將隋煬帝貶低幾分,所以,即便隋煬帝是為了民生開鑿大運河,也會被說成為了自己的享樂。

  這很明顯是悖論,比如,有人說大秦帝國的滅亡,是因為秦始皇修建萬裏長城,讓老百姓怨聲載道,難道修建萬裏長城也是為了享受,為了站在長城上看風景?很明顯,萬裏長城是為了防禦匈奴,是國防目的,而大運河自然也隻能是民生目的,皇帝巡視民生建設,也是很自然的事情,隻是被故意黑化了而已。

  當然,隋煬帝好大喜功,做事有些太急躁了,不顧帝國剛剛建立,國內還不穩定的現實,又是征發民夫開鑿大運河,又是調撥大軍三征高麗,又是重金打造龍舟等等,把國力耗空了,老百姓苦不堪言,從而一步步導致亡國。

  若是不去三征高麗,僅僅開鑿大運河,則大隋很有可能會是另一番情景了。

  史不可以假設,大隋朝已經完了,現在是大唐帝國的時代,而且,大唐帝國已經立國百年,國力已經足夠雄厚,再加上李安帶來的後世科技,完全有能力負擔鋪設鐵軌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李隆基聽完大喜,立即下旨道:“李侍郎近期,可與工部眾人前往洛陽城一線視察道路,一個月後,開始鋪設通往洛陽城的道路。”

  “微臣領旨。”

  李安與眾工部官員一同命令。

  由於鋪設鐵軌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而且,李隆基也已經下定決心,為此,自然沒有任何一位大臣提出反對的意見,新的鐵軌項目,順利獲得通過。

  接下來的宴會,就是喝酒和欣賞歌舞,並互相恭維,談論一些高興的事情。

  天色晚了之後,李安與眾大臣,被安排在溫泉宮內歇息,而李隆基則帶著楊玉環去華清池沐浴,洗個熱水澡再睡覺,這感覺自然比直接睡覺舒坦的多。

  不知是換了地方,還是怎麽的,李安居然有些睡不著,於是,隻能躺在床榻上,思考接下來該發明點什麽。

  大唐現在是天下第一強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能力挑釁大唐,但唐軍麵臨的對手比較多,四麵八方都是敵人,雖然鐵路鋪好之後,唐軍的戰略機動能力會獲得極大提升,但使用落後的冷兵器,仍舊難以對周邊的敵人形成壓倒性的優勢,尤其是吐蕃這樣的高原國家,是很難用冷兵器征服的,而且,冷兵器對抗,雙方的傷亡都會很大。

  火炮的研製,似乎應該提上日程了,畢竟,黑火藥已經開始量產,既然有了黑火藥,當然要造火炮了,這樣黑火藥的威力才能更好的在戰場上體現出來,從而讓敵人聞風喪膽。

  關於火炮的鑄造,李安還是知道一些常識的,隻要將最基本的思路告訴軍器監的相關人才,完全可以造出可以使用的火炮,李安相信自己一定能夠造出來。

  利用整整一個時辰的時間,李安將關於火炮的各種知識,以及圖紙和技術參數,全都寫在紙上,並不斷的修改,以保證軍器監的人能夠看得懂。

  夜半之後,李安才困乏的睡下。

  第二日上午,在吃完早飯之後,李隆基與眾大臣,再次乘坐五節車廂,沿著另一條並行的鐵軌,返回大明宮。

  由於來的路上,並沒有經受顛簸之苦,昨晚又泡了個溫泉,李隆基的氣色顯得非常不錯,楊玉環的氣色更是紅潤無比,顯然,昨夜被李隆基寵幸過。

  在上車之後,李隆基賠了楊玉環一段時間,然後便走向第二節車廂,坐在後半節車廂裏。

  “把李侍郎叫來。”

  李隆基下令旨意。

  很快,李安從第三節車廂走了進來,其實,都不需要通傳的,畢竟,李安所在的第三節車廂,與李隆基所在的第二節車廂,僅有就隔了一步之遙,在李隆基說話的時候,李安都聽見了。

  “陛下有何吩咐?”

  李安恭敬的詢問。

  “李侍郎,請坐吧!”

  李隆基擺了擺手,示意李安坐下。

  見李隆基是真心讓自己坐下的,李安也沒有客氣,直接坐了下來,並等候李隆基的提問。

  “咦,李侍郎昨夜似乎睡得不夠好。”

  見李安眼睛有血絲,李隆基微微有些驚訝。

  “陛下,微臣昨夜忙著畫圖,說的晚了些。”

  “畫圖?李侍郎一定又在搞研究吧!不知是什麽好東西?”

  李隆基頓時來了興趣。

  “火炮。”

  “火炮?什麽是火炮?”

  李隆基更加的好奇,雙眼中充滿期待。

  “陛下,這個微臣以前也曾提過,就是發明一種東西,可以將圓形大鐵球拋射到千步之外,對敵軍造成巨大殺傷。”

  李安立即解釋道。

  “哦,那若是真的能發明出來,一定可以大大增強我大唐軍隊的實力,不過,這種東西,真的能夠發明出來嗎?”

  李隆基高興的說道,同時,心頭還有一些懷疑。

  “陛下,微臣打算利用黑火藥爆炸所產生的推力,推動大鐵球抵達千步之外,另外,大鐵球可以是實心的鐵疙瘩,也可以是中間裝上黑火藥的開花彈,隻要有竹節狀的金屬筒,就可以發射出去。”

  李安將火炮的基本原理,輕聲解釋了一下。

  “火炮,很好,李侍郎可盡快研發,不知朕能幫上什麽忙?”

  李隆基笑嗬嗬的問道。

  “陛下,微臣搞的發明太多,人手還是不夠用,不如讓軍器監出人,負責研製吧!微臣可以提供指導和輔助。”

  李安又看上了軍器監的人,想要拉一部分過來負責研發。

  李隆基思考了片刻,點頭道:“好,李侍郎的提議非常好,朕答應了,就讓軍器監的人負責研製,朕會從軍器監調撥最好的人才,前往研發中心,日後,這些人就交給李侍郎調教了。”

  “陛下放心,微臣一定不會讓您失望,一年之內,火炮一定可以研製成功,到時候,我大唐軍隊就可以橫行天下了。”

  李安激動的憧憬道。

  隨後,李隆基又問了一些,關於溫泉宮鐵軌線路的問題,以及縮小版車廂和露天車廂的相關問題,而李安全都一一回答,而且,回答的讓李隆基頗為滿意。

  一個時辰之後,一行人抵達大明宮重玄門外,提前得到消息的一大群人,在外麵迎接。

  坐上步輦的李隆基和楊玉環,返回大明宮,李安則直接前往軍器監,拿著李隆基的聖旨,索要最好的人才,甚至,連軍器監的某些設備,都給搬到研發中心了,當然,既然來了一趟,自然將軍器監給參觀了一遍,並對大唐軍器監生產的冷兵器讚不絕口。

  在現有技術條件下,軍器監能夠造出如此優良的兵器,實屬不易,李安對此是佩服不已,隻是,以李安的後世人眼光,當然可發現其中存在的某些問題,並找出一些改進的方法。

  “這就是明光鎧吧!好威武。”

  李安拿起一件明光鎧看了半天,對此讚不絕口,並將上麵的頭盔給拿了下來。

  “李侍郎,這是剛剛做出來的明光鎧,準備發往安西。”

  工匠小聲介紹。

  “恩,做的倒是精良,你們知道明光鎧的罩門在何處嗎?”

  李安開口問道。

  “回李侍郎,是手腕和腳踝,這些地方不方便包覆鎧甲,所以,容易遭到敵軍刀劍的傷害。”

  工匠開口道。

  “不對,這些地方就算受傷,也隻能是小傷,至少不會危及性命,但麵頰和眼睛若是遭受刀劍,那就是重傷了,甚至性命不保,這才是明光鎧真正的罩門,是最容易造成傷害的部位。”

  李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李侍郎,麵頰和眼睛部分,若是包裹鎧甲,將士們就什麽都看不見了,這還如何攻擊敵人。”

  工匠感到非常不解。

  “那若是可以造出覆蓋臉部和眼睛的頭盔,結果會怎樣?”

  “若真能如此,必將大大增強我大唐兵馬的戰力,讓敵軍聞唐軍而色變。”

  工匠激動的說道。

  “很好,說的很到位,本官可以發明這樣的麵罩,既可以擋住敵人的刀劍,同時,還可以看清敵人的麵目,你的技術不錯,跟著我吧!我負責指揮,你來製造。”

  李安正色說道。

  “是,李侍郎,小人明白。”

  李安高高興興的離開了軍器監,帶著自己滿意的技術人才,前往研發中心,並給這些人專門安排了一處位置,讓他們負責研發火炮,當然,也包括新型頭盔。

  隨著藥玉鏡子的風靡,李安賺了個盆滿缽滿,手頭的資金是越來越多了,而且,還在持續的增長之中,而有了錢財之後,就更方便李安研發各種實用之物了。

  雖然,朝廷已經按照他的要求,建立了研發中心,但李安也保留了自己個人的研發中心,畢竟,李安不想把所有的技術,全部都獻給朝廷,有的技術當留給自己。

  隨著天氣的持續轉暖,太陽灶的生意更好了,李隆基的小金庫也逐步充實起來,以前為了多賞賜一些財務給妃嬪,李隆基不知挨了諫臣多少冷眼,如今,他隻需從小金庫之中撥出一些錢,購買賞賜之物品就可以了,再也用不著看那些諫臣的臉色了,這讓李隆基的心情大好,當然,也就更加看重李安。

  而李隆基看重李安,則意味著任何人都別想使用手段構陷李安,因為李隆基需要他,所以,會千方百計的保護他,讓他持續為自己服務。

  在閑著無事的時候,李安讓工匠打造了蒸餾坩堝,這當然是用來製造蒸餾酒的了,而且,隨著蒸餾技術的不端改進,不但可以生產蒸餾酒,甚至,還可以生產酒精,而酒精可以用來消毒,減少傷著的感染,可直接應用到軍事領域,減少將士們的傷亡比例。

  李安這一世的身體非常好,為此,還是非常喜歡喝酒的,所以,就發明了這個烈酒提純技術,卻不料無意中被散播出去,導致王公貴族,全都跑來買酒喝,這讓李安意外的大賺了一筆,更打響了烈酒的名號,甚至,連名字都起好了,叫五步倒,意思就是喝下之後,走五步就會摔倒。

  好酒必須進貢給皇帝,這一點李安是不會忘記的,在名聲傳出去之後,就每隔幾日進貢一批烈酒,作為禦用美酒,而且,是完全免費的,不收宮裏一分錢。

  “廣平王,四郎,你們又在偷我的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