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驚雷是我放的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0-03-02 00:23      字數:4308
  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

  大唐的朝會分為好多種,有常朝、朔望、至正等等,常朝就是在紫宸殿舉行的小朝會,隻有加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宰相,才有資格參加,其他的官員除非皇帝特意宣召,否則,是沒有資格參加的,所以,被封為宰相意味著每天都要與皇帝見麵,真是非常的辛苦。

  朔望是每月初一和十五舉行的中等朝會,在宣政殿舉行,凡是京城五品以上的官員都可以參加,人數相對比較多一些,有很多人盡皆知的疑難問題都可以在這裏討論,是大唐很重要的朝會。

  至正朝則是冬至和元旦舉行的大型朝會,在最氣派的含元殿舉行,這場朝會人數就更多了,不但京城的大唐官員要參加,從全國各地趕來的官員,還有各國使節,國王,王子都要一起參加,是大唐最為熱鬧的朝會,也是整個大唐帝國的臉麵。

  一大早,天還蒙蒙亮,李安便急匆匆的起身,並穿上了娘炮的紅色官袍,準備參加早朝,而這一場早朝,便是在宣政殿舉行的朔望朝。

  “夫人,天還早,你再多睡會兒。”

  李安在顏如玉的臉蛋上輕輕的親了一口,聽著顏如玉幸福的哼哼聲,轉身離開臥室。

  “阿郎,馬備好了。”

  趙六知道李安要上朝,忙將戰馬牽了過來。

  “趙六,今日早朝,你與我一同去,還有,帶上旁邊的小陶罐。”

  李安指了指昨晚剛做出來的黑火藥。

  “阿郎,我也能進皇宮?”

  李安搖頭道:“你帶著東西呆在皇宮大門外,有人宣你的時候,你跟著他進去就行了。”

  “是,阿郎。”

  趙六還是很聰明的,他知道李安這是要將黑火藥獻給朝廷。

  主仆二人策馬直奔大明宮而去,十幾裏的路程根本就是浮雲,在大明宮入口,李安與認識的守門小校交代了一句,讓小校照顧一下趙六,別將趙六趕走了。

  在進入大明宮的一路上,李安遇到了很多官員,但與以往不同,這一次,很多官員都用幸災樂禍的眼神看向他,這讓李安感到非常的奇怪,他昨日將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製作黑火藥上了,根本沒有想到自己製造的幾聲爆炸,會讓京城的貴族以為是發生了天譴,更不會想到,這些代表貴族利益的大臣,很快就會聯合起來對他進行攻擊。

  當然,若李安知道這些大臣是因為那幾聲爆炸,從而才找到理由對付自己,估計肚子都要笑破了。

  “大郎,你想到如何應對了嗎?”

  李適之輕輕的走了過來,站在李安的旁邊,此刻,恐怕除了李適之,別的大臣對李安都是避之唯恐不及,畢竟,人都是自私的,誰會靠近一個快要倒黴的人呢?萬一粘上黴運豈不糟糕。

  “什麽如何應對,六阿翁,今天眾大臣怎麽都有些怪怪的,是我臉上不幹淨嗎?”

  李安一頭霧水的問,他是真的不明白發生了何事。

  “怎麽,你還不知道。”

  李適之更是非常驚詫,他昨日在聽說這個流言之後,心裏非常震驚,因為他並沒有好的辦法應對,所以,就沒有去見李安,但他相信,以李安的智慧,應該可以渡過難關,卻不料李安居然不知道此事。

  “六阿翁,到底什麽事啊!”

  李安心裏更加的疑惑,眉頭凝成了一個大疙瘩,周圍官員的各種異常反應讓他心裏有些不安,他總感覺李適之要說的,肯定不是什麽好事,而且,一定與自己有關。

  李適之壓低聲音,將城南方向發生三次驚雷,以及關於天譴的各種流言如數告訴李安,並暗示朝中的官員可能要利用這個早朝對他不利。

  “哈哈哈!”

  李安笑得很大聲,頓了頓,接著笑道:“居然有這種事情?哈哈哈!哈哈哈!”

  這對於李安來說,根本就是很好笑的事情,以至於在他聽完李適之的話後,笑得前仰後合,差一點就摔倒了。

  對於李安的反常舉動,朝廷的眾大臣,全都指指點點,也許在他們心中,李安是得了失心瘋了,畢竟,皇宮是個嚴肅的地方,怎麽可以旁若無人的大喊大笑呢?僅憑這一點就足夠彈劾了。

  “大郎,你笑什麽,這裏是皇宮,不得無禮。”

  李適之連連搖頭,見李安像得了失心瘋似的大笑,他的心裏非常的焦急,他實在不明白發生這麽大的事情,有什麽好笑的。

  “對不起,六阿翁,我是實在忍不住了,天譴,也真虧他們想得出來。”

  李安捂著嘴巴,盡力維持自己的形象,但滿肚子的笑意實在是很難忍受,多少次都差點再次笑了出來。

  “大郎,這可不是說笑的時候,你要想好應對之策。”

  “大阿翁放心,我不會有事的。”

  李安信心滿滿的走向宣政殿。

  在所有大臣全部進入宣政殿一刻之後,李隆基才在一眾太監宮女的陪伴下姍姍來遲,這也是自古的規矩,一般地位最高的大碗,總是最後一個到場,以顯示自己的高貴和特殊。

  朝會開始後,先是李隆基詢問了一陣,然後,大臣們便一次開口了。

  “陛下,昨日正午,城南發生三次驚雷,分別將一處土牆、一處石壁、一處碎石堆炸的粉碎,而且,聲音極大,十餘裏之外都聽的清清楚楚。”

  一名大臣首先開口,說出事實的真相,並目視身旁的同僚。

  “陛下,微臣聽說此事後,親自出城查看,那處被炸的石壁,出現了方圓一丈的大坑,裏麵的石頭全都碎成小塊,鋪滿了附近的小山坡。”

  “陛下,微臣也出城看過了,三處位置的爆炸威力都極大,所造成的破壞,也是觸目驚心啊!”

  “陛下,一日之內,京城南部發生三次驚雷,這絕對不正常,是天譴,是上天的警示啊!”

  “陛下,其中一處被炸的土牆,就在李侍郎的別院之中,這是上天在警示李侍郎,莫要違反天意,觸犯祖宗之法。”

  “陛下,李侍郎強行推動兩稅法,觸犯大唐祖上之法,如今,上天已經降下天譴以示懲戒,若繼續推行兩稅法,必然還會有更大的天譴。”

  “陛下,天意不可違,祖宗之法不可違了,兩稅法應當廢除,永遠不得使用。”

  “陛下,李侍郎剛才進宮的時候,在宮內大聲狂笑,毫無作為一名臣子該有的形象,在場的大臣都可以作證。”

  一瞬間的工夫,七八名大臣,你一言我一語的向皇帝李隆基進言,目的非常的明確,就是為了打擊李安,並將剛剛開始籌備的兩稅法徹底的消滅。

  城南發生三次劇烈的爆炸,李隆基自然也聽說了,作為一國之君,這麽大的事情,他自然不可能不知道,而且,他也知道有一次爆炸就發生在李安的別院之中,這讓他大感意外。

  如今,他將推行兩稅法這麽重要的事情,交給李安去完成,而且,已經取得了不小的進展,但在這種關鍵的時候,居然出現了三次驚雷,而且,驚雷就發生在李安別院之中和附近兩處位置,這讓人很容易將其與李安聯係起來,再加上李安正在推行史無前例的兩稅法,如此,不利於李安的各種言論必然會出現,而且,還帶有不小的合理性。

  李隆基對此時突然冒出的三聲驚雷,感到大為無奈,雖然他貴為一國之君,但若是所有大臣,都正義凜然的將驚雷之事,與李安推行兩稅法聯係起來,他也不能改變,最好的結果就是對李安進行貶官,然後廢止兩稅法的推行。

  此時,朝堂上出現的形勢,與李隆基所設想的情況基本是一致的,大部分大臣果然開始圍攻李安,而且,句句直指要害,讓李安無從反駁,更讓他感到鬱悶的事情,是李安在進宮後,居然毫無預兆的大笑不止,這種不敬的行為本身就是不能原諒的,而且,還出現在這種關鍵的時刻,就更不能饒恕了。

  “右相有何高見?”

  李隆基已經習慣第一個問候李林甫了,上朝這麽久,李林甫作為群臣之首,還沒有說一句話。

  李林甫聞言,回頭看了一眼李安,轉身恭敬道:“陛下,臣覺得應該給李侍郎一個解釋的機會。”

  老狐狸就是老狐狸,李林甫這等於沒有回答,而且,還可以讓所有人都覺得有理,覺得右相體貼同僚。

  李隆基無奈的冷哼一聲,看向李安,問道:“李侍郎,對於平地三聲雷,你有什麽看法?”

  “啟稟陛下,這三生驚雷都是微臣放的,微臣萬萬沒有想到,這麽一點小事,居然會引起滿朝文武如此劇烈的猜疑,還與天譴聯係在一起,疏忽之處,還請陛下恕罪。”

  李安表情淡然的回答,沒有一絲一毫的慌張,仿佛就是在說一件非常平凡的事情。

  “什麽,驚雷是你放的。”

  不僅李隆基大驚,滿朝文武也全都以看妖怪的眼神看向李安,眼神中明顯的不相信。

  “李侍郎,你說驚雷是你放的,有何證據,你又是怎麽放的。”

  一名大臣一針見血的反問,他覺得李安是在故意胡扯,為的就是給自己脫罪,他才不相信,有人能製造這麽大的響聲,並將石頭搞得粉碎呢?

  在這名大臣發出疑問之後,所有人的心裏也全都發出同樣的疑問,他們看向李安,在等待李安的回答,李隆基更是伸長了脖子,眼睛眨都不眨的盯著李安,嘴巴微微張開。

  李安醞釀了片刻,故意吊眾人胃口,頓了頓,解釋道:“陛下,微臣釋放驚雷的東西,今日已經讓管家帶來了,現在,微臣府邸的管家就在宮門外,隻要陛下宣召,他很快就會帶著東西進宮,隻是,宣政殿是陛下上朝的地方,自然不能在這裏試驗。”

  眾人聽到這裏,心裏都打起了鼓,尤其是剛才激烈攻擊李安的大臣,更是眉頭深蹙,他們突然覺得,李安並不是在撒謊,畢竟,東西拿來之後,很快就可以證明李安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了。

  李隆基更是對李安的表達震驚不已,頓了頓,大聲道:“宣政殿外有一處花園,就在哪裏試驗,李侍郎覺得如何?”

  “陛下,宣政殿外的花園太小,而且,還有一顆百年大樹,微臣擔心這一聲驚雷下去,不但這棵百年大樹性命不保,花園周圍的房屋也會有所損毀。”

  李安將話盡量往大了說,況且,他昨日做的小陶罐比之前試驗的要大很多,裏麵裝了更多的黑火藥,威力會比之前大了數倍,絕對有摧毀百年大樹的能力。

  李隆基與眾大臣聞言,全都是一副不相信的眼神,他們真的很難想象,到底什麽東西,居然能產生如此巨大的破壞力。

  “李侍郎不必擔心這些,樹死了可以再栽一棵,房子壞了工部會派人修理的,你隻管證明你剛才說的話就行了。”

  李隆基一錘定音,試驗地點就選在宣政殿側麵的小花園,那裏有一顆百年大樹,還有一個小涼亭,裏麵擺放一個石桌和四個石凳。

  小太監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大明宮宮門,並見到了等候多時的趙六,確認之後,便帶著趙六直奔宣政殿而去。

  而此刻,李隆基帶著所有臣子,還有陪同的太監和宮女,全部站在宣政殿外麵的高台上,站在這裏,能夠看清不遠處的小花園,而且,距離也足夠安全,爆炸所產生的餘威,應該威脅不到這裏。

  “來了,來了。”

  眾大臣看到小太監帶著一個手抱物品的仆人跑了過來,連忙睜大了眼睛,想看看這究竟是什麽東西,竟被李安說的如此玄乎。

  “酒壇子,這不是喝酒的酒壇子嗎?”

  眾大臣都喝過酒,自然認得酒壇子,他們還以為是什麽稀罕物品,居然是毫不起眼的酒壇子,但也有的大臣覺得這酒壇子肯定有某種東西,否則,李安不會說這麽大的話,他們知道李安曾發明很多有趣的物品,所以,他們對李安有一種說不出的信任感。

  “李侍郎,你說的驚雷就藏在這酒壇子裏?”

  一名大臣一臉懷疑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