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安的身世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0-03-02 00:22      字數:4283
  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

  楊玉環的莞爾一笑,就像一陣拂過的春風,讓李隆基的一顆繃緊的心,慢慢的融化開來。

  薑湯是不是楊玉環親手熬製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楊玉環有這份心,這就足夠了,足夠讓他感到心裏暖洋洋的。

  “嗬嗬!蠻蠻親手熬製的薑湯,朕一定要喝。”

  李隆基接過溫暖的薑湯,毫不猶豫的喝了下去,仿佛隻要是楊玉環送來的,就算是毒藥,他也會毫不猶豫的喝下去。

  “三郎,有沒有感到暖和一些。”

  楊玉環溫柔的問候。

  “暖和了,朕的心裏比剛才暖和多了。”

  李隆基的一張老臉上全是幸福的笑容,仿佛一下子年輕了幾十歲似的。

  “三郎,這大冷的天,您還要準備大朝會,一定要保重龍體啊!”

  楊玉環非常關心的將李隆基後背的披風緊了緊,滿臉的關懷之情。

  李隆基輕輕一笑:“蠻蠻,回去等我,時間不早了,朕要去含元殿了,起駕!”

  “起駕!”

  隨著一名太監高昂的叫聲,李隆基坐上步輦,向大明宮正南的含元殿行去。

  在大唐這個時代,是有元日大朝會的,其實,從西周開始,就已經有這項禮儀活動了,秦漢時代繼承了這一活動,並一直延續到大唐,當然,曆史上直到明清時期,也一直堅持這項活動。

  元旦大朝會不僅僅是開個會這麽簡單,也不僅僅是天子與百官混個臉熟,而是一項非常嚴肅的政治活動

  在這一天,來自全國各地的官員,會向中央朝廷匯報自己為官一方,所取得的政績,也相當於後世的各地方gdp和財政收入,讓朝廷考察其稱職還是不稱職,從而為朝廷的決定升遷還是貶黜提供參考。

  當然,這些官員所匯報的情況,很多都是摻了很大水分的,至於究竟摻了多少水分,隻有他們自己心裏清楚,朝廷不可能一一前去調查。

  一些比較重要的地方官員,甚至要直接向皇帝本人,匯報其執政時期所取得的政績,而這個匯報就發生在大朝會期間,還有朝廷的很多政治綱領,也會在大朝會期間宣布,以讓眾官員及時得知。

  另外,在大朝會這一日,各附屬國和友好國家,會派遣使臣前來朝拜大唐皇帝,甚至,有些國家的一國之君,會選擇親自前往長安城,以瞻仰大唐皇帝的風采。

  大朝會這一日,在含元殿的外麵,是一片萬邦來朝的氣勢,這對於提高大唐帝國的政治威望極為重要,所以,這是一場不可或缺的政治活動。

  與去年差不多,今年的大朝會同樣異常繁忙,含元殿外麵聚集了成千上萬等待朝見的人,大小官員和各國使節遍布。

  李安在吃完早飯,欣賞完雪景之後,也來到含元殿外,等待著這一年一度的盛會。

  大朝會是一個很重要的政治活動,同時也是一個非常繁瑣的活動,參加這樣的活動,需要最高規格的禮儀,就連穿什麽樣的衣服,都是有嚴格要求的,不可以亂來。

  一身紅色的豪華禮袍穿在身上,李安感到非常的別扭,好在身旁的眾大臣,也都穿著同樣顏色的禮袍,這讓李安的心裏平衡多了。

  最讓李安感到安慰的,是參加這樣的政治活動,絲毫沒有人注意他的穿著,當然,更不可能嘲笑他穿的太娘炮。

  外國使節基本上全是馬屁精,什麽是大唐皇帝愛聽的,就說什麽話,惹得李隆基龍顏大悅,幾乎不用思考的就對這些使臣大加賞賜,這其中似乎大有炫耀大唐國力的意圖。

  各州郡的地方官,在匯報自己政績的時候,幾乎全部注水,以顯示自己的執政能力,李隆基整天呆在皇宮,自然無法知道真實的情況,這就為地方官的欺上提供了便利。

  忙活了一上午,李隆基感到非常疲乏,但心情卻是不錯,周邊各國的使節對大唐帝國都是非常的恭敬,甚至,有幾位附屬國的一國之君,親自到長安城來,這讓他的心裏非常的滿足。

  中午小憩的時候,魚朝恩匆匆跑來,見李隆基閉眼小憩,話到嘴巴又咽了回去。

  “事情查的怎麽樣了?”

  李隆基並沒有睡著,早就聽到魚朝恩的腳步聲了,作為伺候自己的貼身小太監,魚朝恩的腳步聲早已被李隆基所熟識。

  “大家,已經查出來了。”

  魚朝恩應了一聲,將自己調查出來的結果,一一告訴李隆基。

  原來營州別駕李靜,是太宗廢太子李承乾之孫,郇國公李象之子,生前曾擔任營州別駕,死後賜官齊州刺史,是大唐皇族成員,左相李適之的親二哥,與李隆基是同輩。

  “居然是他。”

  李隆基感到大為震驚,營州別駕李靜不是別人,正是他的親堂兄,太宗李世民是他們共同的曾祖。

  但李靜的‘告身’怎麽會出現在李安的家中,難道他們有著某種關係,是血親還是其他的關係。

  此刻,李隆基的好奇心更大了,早在李安平定東女國叛亂的時候,李隆基就已經對李安頗為重視,並下令調查李安的身世,但查出的結果卻僅僅是一名校尉的兒子,而白狼村的意外覆滅,讓李安的更多身份信息蒙上了一層麵紗,一時無法查出更多的信息。

  這一次,居然在李安的家中發現李靜的告身,而李靜是李隆基的堂兄,這讓李隆基對李安的身份變得更加的重視。

  按照年齡推算,若李安是李靜的子孫,則必然是其孫輩,但李靜作為皇族,既然擁有子孫,為何不上報宗族,還有,他記得自己的這位堂兄,在五十多年前,年紀輕輕的就為國捐軀了,怎麽會有子孫呢?

  但李安若不是李靜的子孫,那為何會有李靜的告身,若是沒有特殊收藏意義,李安怎麽可能將這份‘告身’帶在身上呢?

  “大家,這是奴婢從崇文館拿來的全部資料,大家過目。”

  見李隆基眉頭緊蹙,魚朝恩將李靜的詳細資料遞了上去。

  李隆基一頁頁的翻看,直到最後確認李靜是在五十多年前的孫萬榮之亂時為國捐軀,並被賜予齊州刺史的官身,以及下葬的相關事宜。

  “衣冠塚,居然是衣冠塚,也就是說沒有找回屍首?”

  李隆基對堂兄的為國捐軀還有些印象,但堂兄的墳墓是衣冠塚這件事情,李隆基卻不是太清楚。

  “大家,奴婢問過崇文館的學士了,當年孫萬榮之亂,我大唐損失慘重,大部分將士的屍體都沒有收回,齊州刺史也是如此,所以隻能采取衣冠塚的辦法,來進行安葬。”

  魚朝恩開口解釋道。

  ‘堂兄是衣冠塚,也就是沒有找到屍體,或許他並沒有死,而是躲起來了,但孫萬榮之亂,很快就被我大唐兵馬平定,此後,他又為何不肯回來呢?又或者,這個‘告身’隻是李安或者李安的前輩撿到的,可誰會這麽無聊,將撿到的告身,仔細的收藏起來。

  仔細回想自己二兄的容貌,再想想李安的容貌,李隆基覺得這二人的長相,的確有一些相似之處,或許李安真的是李靜的孫輩,如此一來,李安豈不是皇族,也就是他的孫輩了。

  一想到李家皇族能出現這麽優秀的人才,李隆基心裏自然有非常高興的成分,但同時也不自覺的產生一絲謹慎和警惕。

  有才華的人,永遠都是一把雙刃劍,用的好了,可以為自己帶來巨大的利益,若是用的不好,就會給自己帶來威脅。

  這就牽扯到一個駕馭的問題,作為一國之君,最重要的能力就是駕馭的能力,隻有很好的駕馭臣子,才能讓一個國家越來越強盛,反之,則意味著衰敗和叛亂。

  而如何駕馭一個臣子,則非常考驗一位君主的執政能力,也可以說,越是有威信有能力的君主,駕馭臣子的能力越強大。

  李隆基是一個擁有強大自信的君主,他自信天底下不存在他駕馭不了的人,所以,隻要是人才,他都敢重用,而這個人隻要聽話,他就會一直恩寵下去。

  太宗三子吳王李恪的孫子信安王李禕,也是一名很有才華的皇族成員,但李隆基並沒有因為他是皇族而對其產生猜忌,反而重用李禕,讓李禕發揮了自己之所長,尤其是軍事上的造詣非常優秀,抱白山之戰大破奚族和契丹族的聯軍,俘虜敵酋,獲得巨大勝利,石堡城一戰,更是讓吐蕃多年不敢侵犯大唐的邊境。

  李安的身份就算是皇族,李隆基也不會減弱對其重用的程度,當然,李隆基的信任和重用是有前提的,而這個前提就是這個人,要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中才可以,若是不能完全掌握,或做事不符合他的心意,他就不能容忍了,尤其是對他的帝位構成威脅的,他更是零容忍。

  ‘李安這小子,極有可能是我大唐皇族,朕倒是該怎麽才好呢?’

  李隆基心裏猶豫了起來。

  小憩之後,李隆基繼續麵見各國使臣,忙的不亦說乎,傍晚的時候,大朝會才正式結束。

  “傳朕旨意,讓左相與李安到紫宸殿來。”

  李隆基下令,並看向魚朝恩:“去把李靜的畫像拿來。”

  “是,大家。”

  此刻,李隆基已經下定決心,要盡快將李安的身份確定下來,畢竟,這種事情藏著掖著也沒有任何必要,李安的身份就算是皇族,也並不能對李隆基的皇位構成任何威脅。

  “左相,陛下突然召見我們二人,不知道會是什麽事情?”

  李安與李適之並排而行,忍不住小聲問道。

  李適之輕輕搖頭,開口道:“本官也不太清楚,不過,今日陛下心情極好,應該不會是什麽壞事,快走吧!”

  “那就好,那就好。”

  李安心情略有忐忑的走向紫宸殿。

  大朝會這麽辛苦,李隆基不好好歇著,突然召見自己幹什麽,有什麽重要的事情,過幾日說不行嗎?

  “臣參見陛下。”

  李安與李適之一同行禮道。

  李隆基正在觀看李靜的畫像,見二人來了,輕聲道:“賜座。”

  “謝陛下。”

  李安上下打量李安,輕聲道:“朕今日叫你們來,也沒什麽大事,就是聊聊家常,你們不用緊張。”

  “是,陛下。”

  李隆基看向李安,問道:“李安,朕知道你出生於白狼村,但白狼村一夜之間被胡人所滅,所以,關於你的更多情況,朕不太清楚,所以想聽聽你小時候的故事。”

  李安聞言大為詫異,李隆基好好的,怎麽突然想到要聽自己小時候的故事,而身旁的李適之就更加一頭霧水了,李隆基想聽李安小時候的故事,讓他陪著幹什麽,難道也要聽他小時候的故事?

  不過,既然皇帝陛下想聽,李安也不能拒絕,於是,不停的搜索本尊的記憶,將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包括小時候光著屁股在水溝裏摸魚的事情都說了出來。

  李隆基似乎聽的津津有味,時不時的笑一笑,並讓李安繼續說下去,而這讓一旁的李適之越來越摸不著頭腦。

  “陛下怎麽突然有雅興,聽微臣小時候的故事?”

  李安實在忍不住了,在說出一大堆有趣的事情之後,突然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了。

  李隆基笑了笑,輕鬆道:“李安,你是我大唐不可多得的人才,也是朕的臣子,朕當然要搞清楚你的出身狀況了,這樣才能更好的了解你啊!”

  “陛下,微臣的出身是有些卑賤,不過,微臣對陛下,對大唐絕對是一片忠心。”

  李安及時表達自己的忠心。

  “出身卑賤,隻怕未必,你剛才也說了,你的阿翁不似尋常村叟,而是頗有文人的氣度,隻怕真的不是一般人。”

  李隆基若有所思的說道。

  李安聞言一愣,猛然想起自己的阿翁有一份告身,寫的是營州別駕的職位,而李隆基此時提到這個事情,難道昨夜的黑影是李隆基的人,而李隆基獲知了這一情況,此時正在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