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子是什麽官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0-03-02 00:22      字數:4271
  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

  安祿山的表現極為誇張,比從未見過世麵的鄉村老叟見了皇帝還要激動的多,伴隨著那浮誇和醜陋不堪的動作,更是讓人不自覺的產生好笑和鄙視之感。

  李隆基倒是挺喜歡安祿山這種爽直的性子,憨憨傻傻,問什麽說什麽,就像一個孩童一般。

  當然,若是讓李隆基知道,日後安祿山就是動搖大唐根基的罪魁禍首,隻怕,他就不會這麽認為了。

  “安胡兒,地上涼,快起來吧!別老跪著了。”

  李隆基眼神之中充滿了慈愛,再次讓安祿山起身。

  安祿山更加虔誠的以頭搶地:“謝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磕了好一會兒頭,才緩緩站起身來,笑嗬嗬的向李林甫等極為大臣點頭,算是打招呼了。

  “安胡兒,你怎麽不拜見太子啊!”

  見安祿山先是一個勁的向李林甫等人點頭,然後一臉恭敬的看向自己,卻完全無視太子和慶王等人,李隆基感到很是詫異。

  “太子?陛下,太子是個什麽官兒啊!”

  安祿山一臉憨傻的問,那表情好像真的不知道一般。

  李隆基籲了口氣,表情有些不悅,正色道:“安胡兒,你怎麽會連太子是誰都不清楚呢?”

  畢竟,李隆基也不是傻子,安祿山身為封疆大吏,怎麽可能連太子代表什麽都不清楚,弱智也不帶這樣的,這不是耍他嗎?

  “陛下,微臣眼裏隻有陛下,不知太子是個什麽官兒,陛下恕罪,陛下恕罪。”

  安祿山連忙跪下請罪,並再次以頭搶地,屁股撅的老高,比剛才還要滑稽。

  太子李亨鼻子出了口氣,心裏非常的鬱悶,整個大唐連三歲的娃娃都知道太子代表什麽,安祿山身為一方節度使,居然沒聽說太子是什麽,這是對他的極大羞辱,讓他感到顏麵無光。

  眾大臣似乎有些聽明白了,安祿山這是刻意討好當今陛下,並明確表態站在皇帝的一邊,隻忠於皇帝一人,唯皇帝一人馬首是瞻,不會參與太子與眾皇子的儲君競爭。

  李隆基不是傻子,既然眾大臣都明白了,他自然也明白了,安祿山這是在極力表達對自己的忠心,並用無視眾皇子的辦法,與太子和眾皇子劃清界限,讓李隆基對其放心。

  朝廷之中的事情,很多時候並不需要挑明了說,互相意會就可以了,若是說出來就不妙了。

  李隆基咧嘴一笑,招了招手讓安祿山起身,並指向李亨,正色道:“安胡兒,太子就是百年之後,繼承朕皇位之人,你還不拜見。”

  安祿山連忙轉向太子李亨,微微彎腰向李亨行禮,並順帶向眾皇子點頭,態度非常輕巧,與拜見李隆基時的虔誠有天壤之別。

  可以說,安祿山非常的大膽,他是在賭,賭李隆基能活的久遠一些,畢竟,他這麽做,等於把太子和眾皇子全都得罪了,若李隆基突然病逝,太子繼位,他絕對沒有好果子吃。

  當然,為了取信李隆基,讓李隆基相信自己,他隻有這麽做才能最徹底,才能最大限度的討好李隆基,並獲取更大的權利,得到更多的軍權,以期在李隆基駕崩之前擁有龐大的實力,如此,繼位的太子也不能奈何他了。

  曆史上,凡是采取非常手段討好權貴之人,全都是懷有極大野心之人,齊國易牙作為一名廚師,烹飪技術非常厲害,深得齊桓公的喜愛,為了討好齊桓公,他竟然將自己的孩子烹煮為肉粥獻給齊桓公,而在齊桓公死後,易牙便與另一奸人參與齊國內政,讓齊國陷入內戰之中,可謂是千古大奸臣。

  越王勾踐成為囚徒後,居然為吳王夫差嚐糞便,以了解吳王的病情,這一點讓吳王夫差頗為感慨,以為越王真的被自己馴服了,從而放鬆警惕,將其視為自己忠心的臣子,但最終國家被越國滅掉。

  雖然勾踐的臥薪嚐膽充滿了正能量,但這同樣也能說明這樣的道理,能忍辱負重、不在乎自身顏麵之人,必然是有極大野心之人,對這樣的人,絕對不能放鬆警惕。

  安祿山在紫宸殿醜態百出,撅著屁股出盡了洋相,這足以顯示其是一個有野心之人,其心中懷有一顆造反的種子,隻要時機成熟就會生根發芽,長成一顆參天大樹。

  當然,看出安祿山討好皇帝的人很多,但看出安祿山懷有很大野心的人,就不是那麽多了。

  李隆基更是隻看到安祿山對自己的忠心,而完全忽視安祿山能如此作踐自己,內心所懷有的野心。

  “安胡兒,快,到朕的身邊來。”

  李隆基用如此親密的方式,向眾人表達了自己對安祿山的寵愛。

  而李隆基之所以能如此做,主要是安祿山太會討好人了,完全是一個自來熟之人,而李隆基就喜歡這樣的臣子,有什麽就說什麽,敢於表達忠心,不跟自己玩心眼,不要暗中參與太子和諸王的爭奪。

  另外,李隆基在骨子裏也有些看不起胡人,覺得胡人思維簡單,隻要自己對胡人足夠厚愛,胡人一定感恩戴德,對自己忠心耿耿,永遠做自己忠心的臣子。

  安祿山沒有絲毫謙讓的意思,笑嗬嗬的跑到李隆基的身旁,猶如孫輩跑向自己的爺爺身旁一般。

  這一幕讓眾皇子和眾大臣頗為羨慕,李隆基在紫宸殿議事,還從未讓臣子走到身邊訓話,這份親近足以顯示其對安祿山的特殊厚愛。

  安祿山跑到李隆基的身旁,就這麽笑嗬嗬的站著,時不時的摸摸鼓鼓的肚子,完全沒有一絲作為封疆大吏該有的嚴肅性,也正是這種率性而為的姿態,讓李隆基頗為喜歡。

  “安胡兒,你肚子挺這麽遠,裏麵裝了什麽好東西?”

  李隆基看向安祿山鼓的很厲害的腹部,正色揶揄道。

  安祿山傻傻一笑,大聲道:“陛下,微臣肚子裏裝的全是滿滿的忠心,是對陛下的忠心,嘿嘿!”

  說完用手又摸了摸,做出一副很可愛的樣子。

  “哈哈哈哈!”

  李隆基徹底被逗樂了,大笑著看向安祿山的肚子,心中暗誇安祿山會說話,會惹人開心。

  不過,大殿之中幾名忠直的大臣都皺起了眉頭,安祿山如此浮誇的討好當今皇帝,完全沒有封疆大吏的樣子,倒像是表演的戲子,這讓他們不禁對大唐的未來充滿了憂慮,皇帝陛下喜歡這種類型的小人,大唐前途堪憂。

  隨後,李隆基又問了關於營州的各種情況,上一次召見,光顧著聊天了,居沒有問這些大事,這一次,當著眾大臣和皇子麵詢問,也是為了讓這些人了解營州的具體情況,畢竟,安祿山生活在營州,對大唐東北之地的情況更了解。

  安祿山的表現依舊非常浮誇,每一次表達時的表情都非常誇張,對於自己在營州所打的勝仗,他總是誇大戰果,告訴李隆基和眾大臣皇子,他是如何帶著大唐精銳的平盧軍,將叛亂兩蕃士兵的人頭一顆顆砍下來,並堆滿了一座山的。

  而對於自己戰敗的情況,他也毫不逃避,不過,他卻將叛軍的人數擴大數倍,同時,將自己麾下兵馬損失的人數稍微做了一些隱瞞,甚至,將部分責任轉嫁到一些不太聽話的部將那裏,從而便於他排除異己,加強對平盧軍的控製。

  當然,安祿山話裏話外,都在表達營州局勢的險惡,似乎營州這塊地方,若是沒有他安祿山,早就被兩蕃和震國占領了,甚至,整個大唐河北道都會陷入一片混亂。

  而他同時也極力強調叛軍人馬眾多,需要更多的大唐兵馬才能對抗,而平盧、範陽、河東三鎮節度使互相配合不夠默契,貽誤了很多戰機,讓叛軍逃掉。

  安祿山如此表達,大有索要更多權利的意圖,但說的比較委婉,也比較模糊,他可從未說過讓自己統領三鎮,他將主動權全部交給李隆基,全憑李隆基安排,即便此刻,李隆基不會給他更多的權利,但日後想通了,覺得安祿山的想法很合理,自然會慢慢給安祿山增加權利,從而將防禦東北少數民族的權利,逐步全都交給安祿山,而後世的曆史也證明了這一點。

  這一次的紫宸殿議事,安祿山成了主角,就連李隆基幾乎都成了聽眾,而安祿山的浮誇演技也被眾皇子和眾大臣深深的記下了,估計,這輩子都不會忘記了,畢竟,太辣眼睛了。

  其實,李隆基這段時間,正忙著與楊玉環親熱,並沒有太多的空閑時間過分朝政,為此,基本上不主動召見臣子,都是李林甫遇到重大的事情,才會前去匯報。

  安祿山上次是主動求見李隆基,才得到了接見,結果剛一見麵,李隆基就對安祿山頗有好感,並在幾日後,主動在紫宸殿召見安祿山,甚至,還將太子和重臣都請來了。

  李安自從返回京城,隻是去皇城領取了朝廷賞給自己的財物,並沒有前去求見李隆基,而李隆基忙著撩妹,自然也就忘了李安的事情。

  這對於想要休息一下的李安來說,絕對是個好消息,更讓李安有足夠的時間改造自己的府邸,並打造各種改善生活的家具。

  “李將軍,這個東西是幹什麽用的。”

  一名工匠看著李安剛畫好的圖紙,一臉的茫然。

  “這叫搖椅,躺著休息的,能做處來嗎?”

  李安淡淡的問。

  “看上去倒是沒有太難的地方,一定能做出來。”

  “好,那就趕緊做。”

  “大兄,這搖椅看上去很稀奇,這底麵為什麽是彎的?”

  李昆雄看著搖椅圖紙,一臉的納悶。

  “直的怎麽搖,隻有是彎的才能搖啊!”

  李安隨口解釋,突然覺得自己好汙,怎麽說著說著就談到直的和彎的了,太汙了。

  “彎的才能搖?好好的躺著,搖什麽?”

  李昆雄仍舊一臉霧水,畢竟,大唐這個時代並沒有搖椅這個東西,一般人沒體驗過,自然不明白這其中的樂趣。

  李安設計的小玩意兒,除了搖椅之外,還有桌椅和木質馬桶都在建造之中,而待這些造好之後,李安在京城的生活就會舒服的多了。

  “天有些冷,走,我們去大後院的大棚看看,看看蔬菜發芽了沒有。”

  李安有些急不可耐的走向大後院。

  府邸的所有改造中,李安最上心的就屬蔬菜大棚了,畢竟,這個時代冬季幾乎沒有蔬菜,就算偶爾出現一些,還不夠皇族和權貴搶的呢?李安官位足有正五品,但在京城這塊地麵上還算不了大官,自然無法跟這些權貴搶。

  至少現在,李安已經連續多日沒吃到蔬菜了,每日就是肉肉肉的,偶爾用肉燉蘿卜,呃,其實,蘿卜也算是蔬菜了,不過,一個冬季隻能吃到蘿卜這樣單調的蔬菜,實在是太苦了,而且,由於維生素得不到補充,對人的身體也不太好。

  而李安要想吃到蔬菜,唯一的途徑就隻有自己生產了,蔬菜大棚是李安這個冬季能夠吃到蔬菜的唯一途徑。

  李安幾人從新修的夾道前往大後院,並直接掀開包裹塑料布的小木門,進入了蔬菜大棚內。

  由於密閉性足夠好,大棚內的溫度非常可觀,一進去就感覺暖洋洋的,讓人非常舒服。

  這才一天的工夫,種下去的種子當然沒有發芽了,就算發芽了,那也是埋在土裏的小芽兒,從外表是看不出來的。

  李安看著濕漉漉的土地,心頭充滿了幻想,這些蔬菜隻要發芽,在大棚的適宜溫度下,一定可以生長的很快,並走入李安的餐桌。

  由於大棚空氣比較密閉,水分的蒸發是非常緩慢的,所以,李安讓仆人三天澆一次水,此時,大棚內是沒有人的。

  “大兄,這裏麵比外麵暖和多了,不對,比房子裏還暖和,不如我們就住在這裏得了,把床搬進來就行了。”

  李昆雄覺得大棚裏麵的溫度非常舒服,竟然想要住在裏麵。

  “不行,絕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