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再次麵聖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0-03-02 00:21      字數:3226
  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

  東女國夾在大唐帝國與吐蕃帝國之間,為此,不但受到大唐的文化影響,同時也充滿吐蕃文化。

  若李安不懂吐蕃文字,進入東女國之後,就成文盲了,如此,必然非常的不利。

  顏真卿認可的點頭,並瞪了李安一眼:“還有半個月,無恙,你學習的時間不多了,要好好跟著如玉學,切不可將心思放在別處。”

  李安心裏一緊,仿佛被看穿了心思一般,連連點頭稱是。

  對東女國內部的局勢,李安隻是從吐蕃密信了解一點皮毛,並沒有深入的了解,而此次李隆基居然要他帶領五百兵馬,護送趙曳夫返回東女國,這可是一份極其危險的差事,搞不好小命都有可能丟掉。

  不過,這同時也是一個極其難得的表現機會,若能順利完成任務,必然會得到李隆基的重用,獲得更高的地位。

  李安原本並不是一個追求地位和名望的人,他隻想娶個俊俏的小娘,安安分分的過好自己的日子,但白狼村的覆滅讓他徹底明白,在這個時代,隻有強大自己才能更好的保護家人,作一個普通人固然逍遙自在,但遭遇強大惡勢力的時候,自保尚且不易,就更別提保護自己的親人了。

  回到靈州進奏院之後,李安屁股還未坐穩,魚朝恩就笑嗬嗬的走了進來,並讓李安立即前往皇宮,李隆基要見他。

  天子的事情永遠都是頭等重要的大事,李安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即跟隨魚朝恩前往大明宮。

  紫宸殿內,李隆基閉著眼睛稍作休息,此次讓李安護送歸昌王返回東女國,他總有些不太放心,所以,有很多事情,他必須當麵交代李安。

  “大家,李校尉已到殿外。”

  魚朝恩輕輕走入大殿,向李隆基匯報。

  李隆基緩緩睜開眼睛,招了招手,示意魚朝恩宣李安覲見。

  “微臣李安參見陛下。”

  李安大步走入紫宸殿,跪拜行禮。

  李隆基伸手一揮,示意李安平身,並起身向李安走來。

  “李安,那封吐蕃密信是你得到的,東女國的局勢你也知道,朕不允許歸昌王有意外,更不會坐視吐蕃吞並東女國。”

  李隆基語氣嚴厲的表明了立場。

  “陛下英明,東女國的安危,關係到大唐的利益,必須粉碎吐蕃的陰謀。”

  李隆基讚賞的看向李安,正色道:“李安,歸昌王很看重你,提出由你率領五百將士,護送她返回東女國,不過,這一路上必然十分險惡,進入東女國之後,形勢可能更加危急,你可願前往?”

  雖然是商量的語氣,但李安知道李隆基早已下了決心,根本就不會允許自己推脫。

  “陛下,微臣願護送歸昌王返回東女國,若讓歸昌王遭遇意外,微臣願領死罪。”

  李安中氣十足,一副立下軍令狀的氣勢。

  李隆基大喜,眼神中全是讚賞:“好,朕果然沒有看錯你,李安,朕正式封你為右龍武軍校尉,所領五百精兵明日便會交給你。”

  “謝陛下。”

  李隆基笑容可掬的扶起李安,輕聲道:“李安,聽說你與麾下一百勇士,全部住在靈州進奏院?”

  “陛下恕罪,微臣知道這不符合規製,怎奈弟兄們太窮,住不起客舍,就隻好賴在靈州進奏院了。”

  李隆基眉頭一皺:“太窮?這一百勇士都是在蔚州立下大功的,都是我大唐的功臣,王忠嗣和張齊丘讓他們來京城,就沒給你們備足盤纏?”

  “陛下,盤纏是有的,不過這些弟兄全都特別能吃,能省就省一點。”

  李隆基嘴角一笑,從李安的表情,他已經找到了答案,這根本不是沒錢住客舍,而是刻意為了省錢。

  “這麽多人住在靈州進奏院不妥,讓他們住進北苑,和朕的羽林軍呆在一起,朕不會收房錢,一日三餐管飽。”

  “微臣代眾將士謝陛下。”

  李安聞言大喜,這下弟兄們不但有更大的地方可以居住,而且,一日三餐的花費也不用自己出了。

  李隆基微微嗔了李安一眼,頓了頓,開口道:“李安,朕交給你五百精兵,你麾下的一百勇士,可願交給朕。”

  李安聞言大驚,忙道:“陛下,微臣此次前往東女國,必然凶險異常,這一百勇士個個都是精銳,勝過蕃軍千人,若無他們相助,微臣一人隻怕難以完成任務。”

  “哈哈哈!心疼了,好了,朕也不難為你了,你選兩名滑雪好的勇士留下就可以了,剩下的都跟隨你前往東女國。”

  “是,陛下。”

  李安大大的鬆了口氣,他已經明白,李隆基問他要人,是為了觀賞滑雪表演,而這一項技能,除了他和麾下的一百勇士,別的人還真不會。

  在交代完此行人員配置之後,李隆基看向李安,正色道:“李安,此次前往東女國,你麾下所領有六百兵馬,一定要保護好歸昌王和席侍郎的安全。”

  “陛下放心,隻要有微臣在,歸昌王和席侍郎就一定不會有事。”

  李隆基滿意的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異色:“李安,朕問你,若東女國兵馬,阻止你們進入,你該怎麽辦?”

  “陛下,東女國是大唐屬國,況且,歸昌王已經同意,若有東女國兵馬阻擋微臣進入,那就是叛逆之徒,微臣必斬之。”

  李安毫不猶豫的表態。

  “好,雷厲風行,朕沒有看錯你,那若是發現東女國王族勾結吐蕃,而且這個王族還是歸昌王的至親,你又該如何處置?”

  李隆基盯著李安的眼睛,繼續問道。

  李安立即回道:“陛下,勾結吐蕃就是叛逆,對待叛逆之徒,微臣一定不會手軟。”

  “那若是歸昌王顧忌親情,向你求情,又該如何處置?”

  李隆基步步緊逼。

  “陛下,微臣會先斬後奏,先將叛逆之徒處決,然後,再向歸昌王請罪,若歸昌王怪罪於微臣,微臣甘願受罰。”

  李隆基眼中異色一閃:“李安,若東女國叛逆鼓動數千士兵嘩變,配合吐蕃援兵作亂,你又該如何處置?”

  李安淡然一笑:“微臣雖然隻有六百將士,但絕不會屈服於叛逆之輩,一旦叛逆之徒提前作亂,微臣會收縮兵力,全力保護歸昌王和席侍郎,以等待援兵的到來,陛下乃千古明君,微臣相信陛下肯定早有安排。”

  李隆基滿臉皆洋溢著讚賞的表情,拍了拍李安的肩膀:“好,李安,朕果然沒有看錯你,東女國局勢險惡,朕就全交給你了,回去好好準備吧!”

  “是,陛下,微臣告退。”

  李安彎腰行禮,轉身緩緩走出紫宸殿。

  看著李安離開的背影,李隆基大大籲了口氣。

  通過剛才的一番對話,李隆基已經完全相信李安的能力,他覺得讓李安前去處置東女國危機,是最合適不過了。

  但李安畢竟隻有十七歲,如此年輕的少郎,竟然擁有如此厲害的見識,這又讓李隆基的心頭有一絲疑慮。

  一個人的見識,是在經曆足夠的生活閱曆,而後逐步形成的,而李安從小一直生活在白狼村,從離開白狼村,至今不過幾個月,如此短暫的時間就擁有這麽高的見識,實在是不可思議。

  當然,李隆基做夢都想不到,李安是兩世為人,兩世的年齡相加,也不比李隆基小多少,況且,李安還擁有超越千年的曆史知識,而這些知識造就了他見識的基礎。

  ‘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李隆基心下微微感歎,李安有見識他並不擔心,隻要他能駕馭就可以,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李安對他恭恭敬敬,並無難以駕馭的跡象,而這讓李隆基放心了不少。

  回到靈州進奏院之後,李安立即帶領麾下一百勇士,前往北苑居住,不過,李安本人並不住在北苑,而是與昆雄、飛羽、荔非守瑜三人,繼續住在靈州進奏院,畢竟,隻有幾個人住在這裏,對靈州進奏院不會造成多大的影響,而且,崇仁坊地理位置比較好,去哪裏都方便。

  相國府書房內,中書令李林甫蹙著眉頭,輕輕捏著自己下巴的胡須,偶爾抬起頭看向正前方,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站在旁邊的李忠林不敢打擾李林甫的思路,低著頭一言不發。

  “陛下看重李安,將東女國之事放心大膽的交給李安,若李安處置妥當,日後必被重用啊!”

  李林甫輕聲感歎了一句。

  李忠林聞言,輕聲道:“阿郎,這個李安隻不過是個乳臭未幹的小子,東女國之事如此危急,他豈能應付,隻怕是自尋死路。”

  李林甫輕輕搖頭:“不然,李安在蔚州屢立戰功,打得蕃軍聞風喪膽,在京城救下歸昌王和大將軍之女,更是體現了他的智和勇,他雖然年輕,但自古英雄出少年,也許他真的能完成陛下的重托。”

  “阿郎,若李安真這麽厲害,那我們是否需要暗中出手,與吐蕃人聯手,將其除掉?”

  李忠林小心翼翼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