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吐蕃密信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0-03-02 00:21      字數:3251
  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

  高力士的臉色極為難看,看向魚朝恩的眼神裏充滿了憤怒和不安,魚朝恩聰明伶俐,是他一手培養起來的,但高力士怎麽也沒有料到,他苦心培養的接班人,居然這麽快就取得了李隆基如此的信賴,竟然將預覽奏折這麽重要的事情交給魚朝恩,這讓他心裏非常不安。

  魚朝恩正在認真的翻看奏折,突然身體微微顫抖了一下,他的餘光發現了一個身影正在緩緩走來,他知道這一定是高力士。

  “大,大將軍。”

  魚朝恩連忙放下手中的奏折,站起身來向高力士行禮,見高力士的眼神中充滿怨毒的神色,魚朝恩感覺很心慌,

  “大將軍,您別誤會,大家體諒大將軍辛苦,怕大將軍太累了,所以,讓我幫大將軍分擔一二。”

  魚朝恩滿臉堆笑,一邊解釋,一邊讓出位置。

  高力士一言不發,臉色鐵青的坐下,將魚朝恩分好的兩摞奏折重新放到一起,並側目狠狠的瞪了魚朝恩一眼,以明確告訴魚朝恩,挑選奏折是他一個人的特權,別人休想插足。

  見高力士將自己辛辛苦苦分好的奏折重新混在一起,魚朝恩心裏涼了半截,這次好不容易有了在李隆基麵前表現的機會,結果還是被高力士給攪合了,而高力士的怨毒眼神,更是讓他感到害怕,他資曆尚淺,在李隆基的心中並非不可或缺,若高力士想要對付他,他很難在皇宮中生存下去。

  雖說魚朝恩隻有二十歲,以後的日子還很長,但人都是貪心急迫的,就像很多朝代,皇帝還沒死,太子就等不及了,於是就出現了弑父篡位的戲碼。

  “你還年輕,日子還長著呢?何必如此心急。”

  高力士的話語中,既包含警告的意思,同時也有關心的意味,畢竟,魚朝恩是他一手培養的接班人,待他老的走不動了,他現在的位置就是魚朝恩的。但隻要他高力士還能勝任預覽奏折的差事,就不能允許有其他人瞎攙和,就算是魚朝恩也不行。

  “大將軍,是大家怕您太辛苦了,小魚兒還年輕,不急。”

  魚朝恩滿臉堆笑,生怕惹高力士不高興。

  “咳咳……”

  高力士和魚朝恩的對話,雖然聲音很小,但還是將李隆基吵醒了,而他們的談話內容,自然也被李隆基聽到了。

  “大家。”

  高力士與魚朝恩一同頷首行禮。

  李隆基微微睜開眼,看向二人:“大將軍這麽快就起來了,也不多歇息一會。”

  “大家,老奴不累。”

  李隆基輕輕一笑:“大將軍,朕是擔心你太累了,所以,讓魚朝恩幫你分擔一二,你不要亂想,在朕的心中,大將軍永遠是最重要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替代。”

  高力士慌亂跪下,恭敬道:“大家,小魚兒太年輕,老奴擔心他經驗不足,會誤了朝廷的大事,預覽奏折的事兒不累人,老奴一個人就可以了。”

  魚朝恩的心徹底涼了,高力士如此表態,是要徹底將預覽奏折的特權牢牢掌握在手中,不讓任何人涉足。

  李隆基輕輕點頭:“也罷!既然大將軍不覺得累,那就辛苦大將軍了,不過,魚朝恩聰明伶俐,大將軍沒事的時候,可以多教教他。”

  “是,大家,老奴明白。”

  李隆基擺了擺手,讓高力士繼續翻看奏折,並陷入了沉思。

  他看得出來,高力士想要牢牢的抓住手中的特權,不讓他人涉足,就像他牢牢抓住皇權一樣,而魚朝恩明顯是有些心急了,想擁有高力士的特權。

  人心都是貪婪急迫的,魚朝恩如此,那麽,當朝太子呢?他會不會也有些等不及了,想要早些君臨天下。

  李隆基蹙著眉頭,對自己的兒子產生了一絲懷疑,不過,此時太子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下,他大體上還是比較放心的。

  ####

  在鴻臚會館之中,李安與趙曳夫玩耍了整整一下午,除了在雪地滑雪,他們各自講述了自己家鄉的情況,同時,趙曳夫還敞開心扉的將東女國目前所麵臨的險惡局勢告訴了李安,並得到李安的寬慰。

  黃昏之前,李安起身告辭,而趙曳夫更是不顧身份的親自送行,一直將趙曳夫送到含光門才停下。

  在策馬返回靈州進奏院的路上,李安的心情非常舒爽,在鴻臚會館與南疆妹子在一起聊天玩耍,那感覺還用細說,另外,東女國風俗比大唐還要開放,趙曳夫也比大唐的小娘大膽多了,居然屢次故意倒向自己的懷中,讓自己過足了擁抱妹子的癮。

  趙曳夫是東女王,是東女國的一國之君,一想到一國之君的東女王被自己抱在懷中,李安的心頭就突然湧出一股征服的興奮感。

  ‘曳夫小娘,你是一國之君,身份如此尊貴,為何會對我傾心呢?難道我比東女國所有的男兒都優秀?不對,是比全天下的男人都優秀,我李安應該是全天下最優秀的男兒。’

  李安美滋滋的想著,不知不覺就到了靈州進奏院。

  “大兄,大兄,你可算回來了。”

  剛到進奏院的大門口,李昆雄就大步迎了上來。

  李安微微一怔:“怎麽了,昆雄,出了什麽事嗎?”

  “大兄,我們今日到神禾原打獵,守瑜兄弟射中一隻鴿子,這鴿子的腿上綁著一封信。”

  “是信鴿,誰的信。”

  李安皺起了眉頭。

  “大兄,信件的內容我們看不懂,也不敢隨便問人,就是這封信。”

  李飛羽走了過來,並將信件交到李安的手中。

  李安接過信件,隨意的看了一眼便合上了,這分明就是吐蕃的文字,但這信上究竟寫著什麽,他卻不認得。

  前世的李安對曆史和文化還是頗有興趣的,也見過吐蕃的文字,但卻沒有花時間去學它。

  要說這吐蕃的文字,乃是吐蕃賢臣桑布紮所創造,此人是吐蕃讚普鬆讚幹布麾下的七賢臣之一,在吐蕃地位極高,出生於公元六一八年,去世於公元六五零年,而此刻是大唐開元二十九年,也就是公元七四一年,距離桑布紮去世快一百年了。

  也就是說,吐蕃文字從誕生到現在,才百餘年而已,大唐一直以盛朝大國自居,對外夷的文化比較輕視,為此,長安城能看得懂吐蕃文的應該不多。

  李安很想知道,這信中寫的到底是什麽內容,他有一種預感,這信件極有可能與行刺趙曳夫的吐蕃刺客有關。

  不過,這封信件極有可能牽扯機密,為此,必須要找一名信得過的人才行,而李安剛剛進入長安城不久,找一名信得過的,能認識吐蕃文字的人,著實非常的不容易。

  “無恙,既然我們都不認得上麵寫著什麽,不如燒了吧!留著或許是禍害。”

  荔非守瑜蹙著眉頭建議,他與李安的預感一樣,覺得與刺客有關,但又不能肯定,萬一牽扯其它什麽秘密,或許會惹上禍端。

  李安輕輕擺手:“不,明日一早,我去找顏叔父,他在京城呆了十年,應該知道該如何處理。”

  眾人聞言,皆點頭認可。

  ###

  延壽坊顏真卿府邸,監察禦史顏真卿在正堂中練習書法,今日他不當值,也沒有好友相約,於是就做起了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阿郎,李少郎來了。”

  顏真卿一愣,抬頭一看,李安已經走進來了。

  “侄兒拜見叔父。”

  李安笑容滿麵的向顏真卿作揖。

  顏真卿咧嘴一笑,隨即挖苦道:“無恙,你小子剛入京城,就得到了八品的宣節校尉,俸祿與叔父一樣多,可真有你的。”

  “叔父過獎了,侄兒純屬僥幸,還需曆練。”

  李安習慣性的謙遜。

  顏真卿認可的點頭,問道:“無恙,你這次來,是為了和叔父敘舊,還是有事商量?”

  李安也不繞彎子,單刀直入的將荔非守瑜射落信鴿,並得到吐蕃密信的事情告訴了顏真卿,並征詢顏真卿的意見。

  顏真卿聞言,頓時來了興趣:“無恙,信件可曾帶來。”

  “叔父,就是這個。”

  顏真卿連連點頭:“無恙,你今日是來對地方了,會吐蕃文字的能人不需要找,我的府上就有。”

  “怎麽,叔父居然認得吐蕃文字。”

  李安感到大為驚詫,顏真卿書法一流,沒想到還會吐蕃文字,真是太了不起了。

  顏真卿咧嘴大笑:“哈哈!叔父哪裏認得這些,是我的本家侄女如玉,她從小熟讀詩書,更學會了多種夷族文字,這吐蕃文字,定然難不倒她,如今,她就住在叔父的府邸。”

  “叔父的本家侄女叫如玉,那全名豈不是叫顏如玉,顏如玉,顏如玉……”

  李安一時間有些失神,一個名字念叨了好多遍,畢竟,這名字太讓人瞎想了,一句‘書中自有顏如玉’害的多少書生熬白頭啊!

  顏真卿眉頭一蹙:“無恙,你怎麽了,難道你見過如玉?”

  “不,叔父,侄兒隻是覺得顏如玉這個名字太好了,很好聽的一個名字,人也一定長得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