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李林甫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0-03-02 00:21      字數:3263
  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

  李安剛剛返回進奏院,屁股還沒有坐熱,就要出城打獵,這讓正在吃早飯的昆雄、飛羽等人微微有些詫異。

  “無恙,就你一個人去?”

  李安輕輕擺手:“是陪一個剛認識的公子,去樊川一帶遊獵。”

  “無恙,這太危險了,剛認識的人,怎麽能如此信任,還是多帶些弟兄一起去吧!”

  “是啊!大兄,弟兄們整天呆在進奏院,都憋瘋了。”

  李昆雄將弓箭和箭壺拿了過來,交到李安的手中。

  李安嘴角帶笑,將弓和箭壺背在身上,擺手道:“沒事,你們不用擔心,我先走一步,你們若是憋得慌,吃飽喝足了之後再去吧!不用急。”說完大步向外走去。

  荔非守瑜邁步追了出來,眼神滿是狐疑:“無恙,你真的是陪一名公子打獵?”

  李安不知道自己什麽地方露餡了,不過,門外隻有荔非守瑜一人,他也就不再隱瞞,將趙公子是小娘的事實說了出來。

  荔非守瑜咧嘴一笑:“我知道該怎麽做了,放心去吧!”

  李安跨上戰馬,精神抖擻的沿著大街奔馳,前往明德門外與趙公子匯合。

  ###

  當朝宰相,中書令李林甫府邸的大門外,劉駱穀正心情忐忑的等待著,在他的身後是十餘名隨從,每人的手中都抱著一大摞禮品。

  這些禮品都是劉駱穀精挑細選的,準備進獻給李林甫,以博得其好感。

  劉駱穀相信,隻要自己禮數到位了,禮品到位了,李林甫一定會非常高興,如此,他的計劃便可以順利的展開。

  “哢哢哢……”

  相國府的右側偏門緩緩打開,劉駱穀緊張的看著這扇偏門,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劉先生,相國讓你進去。”

  劉駱穀聞言,頓時欣喜若狂,忙向後招手道:“走,快些。”

  “等等。”相府管家不滿的皺了皺眉,疑惑的看向劉駱穀:“劉先生,相國讓你一人進去,他們這些人是什麽身份,能隨便出入相府嗎?”

  劉駱穀心頭一驚,他第一次來長安城,還真不懂相府的規矩,不過,從這位管家的語氣,他能感受到對方的不滿。

  “這是一點小小的心意,還望笑納。”

  劉駱穀連忙從懷中摸出一挺金,塞到相府管家的手中,嘴角笑得像見了親爹一樣。

  相府管家摸了摸手中的金子,嘴角露出了熱情的笑意:“劉先生是第一次拜見相國,不懂相國府的規矩也是正常,這些禮品放在這裏就可以了,清點完畢後,我會把清單交給相國,這樣,他老人家就會知道您的心意有多重了。”

  劉駱穀聞言,恍然大悟,連忙點頭稱是,並在一名相府家丁的帶領下,向相國府內行去。

  相國府正堂內,李林甫端起一杯茶,右手掀開蓋子,輕輕撥弄漂在水麵上的茶葉。

  作為大唐帝國最有權勢的相國,李林甫在世人的眼中是如此的春風得意。

  不過,這些都是外人的看法,作為李林甫自己,他從來不敢這麽認為,李隆基表麵對政事極為倦怠,將大量的政務全都交給他處理,但實際上卻暗中掌控著大唐帝國的一切,沒有什麽事情能瞞得過當今的天子。

  李林甫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得到李隆基的重用,完全是因為自己足夠聽話,就像一條狗一樣,處處依照李隆基這個主人的意思去做事,而張九齡、嚴挺之等人,總會在一些關乎大唐社稷的問題上,與李隆基唱反調,讓李隆基萬分惱怒。

  也就是說,李隆基需要的是一隻完全聽話的狗奴才,而不是處處與他唱反調的大臣,忠心大唐是好事,但更要忠心他李隆基才行。

  幾年前,前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三人,被李隆基處死的事情,給李林甫造成了極大的震撼。

  當時所有人都知道太子三人是被冤枉的,李隆基自己也很清楚,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動殺心,但宰相張九齡等人的極力辯解,卻極大的觸怒了李隆基,讓李隆基下決心殺掉三個兒子,並貶斥張九齡。

  當時,李林甫還以為張九齡是因為違逆李隆基才被貶斥,為此,極力順從李隆基的心意,支持立壽王李瑁為太子。

  李隆基當時寵愛武慧妃,他們的兒子李瑁自然也很受寵,支持李瑁理應符合李隆基的心意才對,但事實卻並非如此,李隆基下詔立三子李璵為太子,也就是後世的唐肅宗李亨,這著實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天心難測,李隆基這一招極大的震懾了李林甫,他自以為可以摸準李隆基的心思,結果卻被李隆基毫不留情的耍了一把。

  苦思冪想多日,李林甫漸漸明白,李隆基並沒有老邁,他還是那個開創大唐盛世的李三郎,有足夠的主見和睿智,不允許有任何人威脅他的帝位,哪怕這個人是他的兒子。

  張九齡作為相國,極力為太子辯解,這讓李隆基看到宰相與太子關係的親密,這對他的帝位是威脅,如此,李隆基又豈能讓下一個太子與相國攪在一起?

  隻有太子與相國互相爭鬥,李隆基才能遊刃有餘的進行駕馭,從而確保帝位的穩固。

  這些年來,李林甫時不時的與太子作對,小心翼翼的揣測李隆基的心意,活得比狗還累,而這份辛苦隻有他自己清楚,外人看到的永遠都是他的風光和地位。

  “阿郎,劉先生來了。”

  家丁打斷了李林甫的思路。

  李林甫吹了吹手中的茶,輕輕喝了一口,將茶杯放在身旁的幾案上,抬頭看了站在正堂外的劉駱穀一眼,輕輕點了點頭。

  家丁會意,退出正堂。

  “劉先生,相國有請。”

  劉駱穀心頭一驚,慌忙進入正堂,大禮拜見李林甫:“卑職劉駱穀拜見相國。”

  “劉先生不必客套,請坐,上茶。”

  李林甫嘴角含笑,比抹了蜜還甜。

  劉駱穀抬頭,見李林甫態度如此和藹,心裏頓時暖洋洋的,感覺自己的計劃離成功又近了一步。

  相府家丁將一杯溫水放在幾案上,可劉駱穀卻不敢落座,他是什麽身份,怎麽能與當今相國坐著對話。

  見劉駱穀不敢坐下,李林甫也不強求,讓人落座是他的待客之禮,但對方若是不坐,他也不會強求,畢竟,他的地位擺在這裏,讓身份低微的客人站著也沒什麽不可以。

  李林甫再次端起身旁幾案上的茶水,輕輕撥弄漂在水麵的茶葉,笑眯眯的看著劉駱穀。

  劉駱穀心情有些緊張,收攝心神後,拱手道:“相國,卑職這次前來,是奉安都督之命,特意送一些營州的土特產過來,好讓相國嚐嚐鮮,這是我家安都督的一片心意,還望相國笑納。”

  “安都督不辭辛苦,為我大唐鎮守邊疆,難得還能想到本相。”

  李林甫並沒有拒絕,笑得更甜了。

  劉駱穀聞言大喜,上前一步:“相國為朝政殫精竭慮,為陛下分憂解難,是我等之楷模,我家都督時常告誡我等,若無相國為大唐深謀遠慮,在陛下麵前提出重用蕃將,他如今隻能是一名卑賤的胡人,絕無為大唐鎮守邊關的機會,都督對相國感激涕零,特意囑咐卑職,到了京城之後,一定要拜訪相國。”

  李林甫嘴角仍舊掛在招牌的笑容,這些溢美之詞,他早就聽慣了,心裏不會有任何的波瀾,心智也絕不會因為這些溢美之詞,而有絲毫的混亂。

  “安都督能為大唐效力,完全是陛下慧眼識人,肯給他這個機會,安都督應該感激陛下,永遠效忠於大唐才對,劉先生,你說是嗎?”

  李林甫說著,將手中的茶杯重新放到身旁的幾案上,眯著笑眼看向劉駱穀。

  為官多年,李林甫早已磨練的爐火純青,知道什麽話不能亂說,什麽話該說,此刻,他必須糾正劉駱穀的觀點,否則,邊關將領私下效忠相國的事情傳出去,李隆基還能饒了他,天知道,他的府邸裏會不會有李隆基安插的心腹。

  劉駱穀聞言,猛的愣了一下,並連連點頭:“相國教訓的是,都督身為大唐將領,自然對陛下忠心耿耿,哦,對了,前幾個月,我家都督在營州以北抓獲一隻體型碩大的白鷹,都督說,如此碩大的白鷹是神鳥,隻有陛下才能擁有,便讓卑職將此神鳥裝入籠中,以作為貢品獻給陛下,隻是……”

  “隻是什麽?”

  李林甫笑容依舊和藹,雙頰的法令紋清晰可見。

  劉駱穀雙膝跪地,聲淚俱下:“卑職無能,神鳥已被人吃入腹中,求相國為卑職做主。”

  “神鳥被人吃了,何人竟有如此大的膽子。”

  李林甫的好奇心被勾了起來,期待的看向劉駱穀。

  劉駱穀一看機會來了,連忙將李安的情況向李林甫匯報了一遍,並期待的看向李林甫。

  “少年得誌便不知天高地厚,年輕人呢?”

  李林甫嘴角露出淡淡的笑意,抬頭看著劉駱穀:“此事本相知道了,劉先生還有事嗎?”

  “沒,沒事了,卑職告退。”

  劉駱穀知道李林甫下了逐客令,連忙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