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郭子儀的讚賞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0-03-02 00:20      字數:3175
  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

  李安與荔非守瑜對視一眼,嘴角淡然一笑,看向張齊丘:“將軍誤會了,我們雖然打著‘王’字戰旗,但卻並非王節帥麾下將士,我們隻是普通的大唐百姓而已。”

  李安此言一出,張齊丘頓時驚訝的目瞪口呆,而他身後的張光晟立馬就聽出了李安的聲音,並抬頭看向他們。

  “原來是你們。”張光晟驚訝的發現,這些披著紅色戰袍的勇士,就是先前救他的人。

  張齊丘回頭看向張光晟,問道:“怎麽回事?你認識他們。”

  張光晟自然沒有必要隱瞞,一五一十的將自己被蕃軍追擊,並在半路被李安一行人所救的事情告訴了張齊丘。

  張齊丘聞言,大大的籲了口氣,抬頭看向遠處的滾滾濃煙,突然恍然大悟。

  “這麽大的煙塵,卻聽不到一絲馬蹄聲,少郎用的是疑兵之計。”

  此刻,環境極為安靜,若數裏外真的有大批騎兵,不可能聽不到絲毫聲音。

  李安嘴角淡然一笑,輕聲道:“區區拙計,讓將軍見笑了。”

  “哪裏,哪裏,若非少郎‘拙計’我張齊丘已經身首異處,少郎之功,本將一定會上報朝廷,到時候,賞賜絕對少不了。”張齊丘對李安,顯然還是頗為感激的。

  李安輕輕笑了笑,開口道:“將軍謬讚了,在下並不在乎賞賜,隻要能將蕃軍趕跑,讓老百姓過上安穩的日子,在下就放心了。”

  “想不到少郎還有如此憂國憂民的情懷,將來必是朝廷棟梁。”張齊丘讚賞李安幾句,突然黯然神傷,輕聲道:“眼下我軍主力已經潰散,少郎的疑兵之計早晚會被蕃軍發現,到時候,安邊城隻怕很難守住。”

  眼下,安邊城內僅有郭子儀麾下的五百將士,這麽點兵馬,怎麽可能抵擋蕃軍上萬人馬的輪番進攻,張齊丘認為丟掉城池幾乎是必然的。

  李安看的出來,張齊丘的心裏有放棄安邊城的打算,不過,安邊城畢竟是橫野軍的駐地,是他治下的城池,若真的放棄,他不好向朝廷解釋,所以,心裏還是頗為猶豫的。

  “將軍認為安邊城難以守住,在下卻覺得,隻要全城軍民一心,完全可以堅守一段時間,到時候援兵一到,蕃軍自然退走。”

  李安不太了解雙方的情況,但他知道蕃軍不擅長攻城,而安邊城卻是易守難攻的堅固城池,隻要依托城池堅守,未必不能擋住蕃軍的進攻。

  張齊丘嘴角一抹苦笑:“少郎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城內僅有五百將士,軍屬和百姓加在一起也僅有萬餘,而蕃軍卻有數萬之眾,力量懸殊太大,還有,援兵皆在朔方北部,短時間內也不可能增援過來,這些情況,少郎可能都還不清楚吧!”

  李安聞言,陷入了沉思,雙方的具體情況,他還真的不是太清楚,既然雙方實力如此懸殊,援兵又在很遠的地方,堅守安邊城的確有些困難,但若是放棄安邊城就是示弱,難保蕃軍不會因此小看唐軍,從而攻打更多的城池,讓更多的大唐百姓遭受苦難。

  “將軍,大丈夫馬革裹屍,幸也,就算實力懸殊,也不能輕易向蕃軍示弱,安邊城是蕃軍南下的必經之路,若輕易放棄,蕃軍必然士氣大振,如此,南部的靈丘、繁峙都可能會被蕃軍攻破,到時候河東失去大批城池,陛下必然極為震怒,而將軍……”

  李安分析的很到位,並在話語中提醒張齊丘,若是輕易放棄安邊城,讓河東局麵失控,皇帝老子很有可能殺他以謝天下。

  張齊丘不得不承認,眼前的毛頭小子非常厲害,不但武功極為高強,而且思維清晰,見識不凡,是個難得的人才,而他也在此刻下定決心,全力以赴的堅守安邊城,並繼續派遣斥候向王忠嗣求援。

  “本將決定誓死堅守安邊城,少郎可願助我一臂之力。”張齊丘的眼神中全是期待。

  李安與荔非守瑜等人對視了一眼,抱拳道:“願聽將軍號令。”

  其實,李安一行人早就商量好了,要立下些許功勳,而後再去投奔王忠嗣,當他們看到蕃軍士兵挖掘墳墓的時候,就猜到蕃軍的陰謀是要引誘橫野軍主力出擊,很快,橫野軍主力奔出安邊城,證實了李安的猜測。

  而他作為一名百姓,人微言輕,根本沒有資格阻止橫野軍的行動,所以,根本無力阻止橫野軍陷入重圍,情急之下,李安想出了疑兵之計,準備嚇唬一下蕃軍,以拯救被圍的橫野軍主力。

  不料,事情進展的太快,待李安一行人全部準備就緒的時候,橫野軍主力已經完全潰散了,最後隻救下了張齊丘十餘人。

  對於能否成功守住安邊城,李安有六成的把握,早在一日前,他就已經派人偵查了安邊城的地形,這座不起眼的城池可謂易守難攻,北麵和西麵被瓠盧河所圍繞,東麵地形狹窄,大批人馬難以聚集,隻有南麵地形開闊,有利於大兵團集結,但南麵的地形是傾斜的,連續二裏路傾斜超過三十度,蕃軍必須佯攻,當初選擇在這種地形築城,就是為了防禦敵人進攻。

  李安一行不足五十人,跟著張齊丘進入安邊城,一進城就看到留守的郭子儀兵團在全力以赴的準備守城物資,甚至連城內的百姓都動員了起來。

  看著城內士兵和百姓有條不紊的搬運守城物資,李安感到負責協調的官員很有本事,居然能讓眾人各司其職,絲毫沒有引起混亂和窩工。

  張齊丘更是極為滿意的點頭,兵敗的陰霾暫時得到了緩解。

  “將軍。”

  郭子儀見張齊丘返回安邊城,連忙奔了過來。

  張齊丘一臉悔恨,看向郭子儀:“本將悔不聽郭將軍忠言,主力大軍已損失殆盡,接下來的守城之戰,就全仰仗郭將軍了。”

  盡管郭子儀已經猜到了結果,但張齊丘說出這番話的時候,他還是表現的極為震驚,並有些傷悲。

  “末將必定全力防守城池,不讓蕃軍陰謀得逞。”

  張齊丘點了點頭,輕聲介紹道:“郭將軍,今日本將能夠活著回來,多虧了李少郎一行人,李少郎與同伴皆武功高強,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說完看向李安:“李少郎,這位是郭子儀將軍,本將已將守城大任交給他,你與同伴要聽從郭將軍的調遣。”

  郭子儀點了點頭,向李安等人示意,而李安幾人則彎腰行禮,並表示會聽從郭子儀的號令。

  李安沒有想到,張齊丘麾下的部將居然是郭子儀,這個郭令公在曆史上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平定安史之亂的頭號功臣,流傳千古的中華名將,力挽狂瀾的大英雄。

  隻是,此時的郭子儀還是個小軍官,還沒遇到大展拳腳的機會,而李安覺得,自己能夠在郭子儀麾下聽調,比聽從張齊丘有麵子多了,也靠譜多了,他相信,有郭子儀坐鎮安邊城,再加上他的幫助,守住安邊城半個月還是沒有多大問題的,到時候周邊的援兵肯定會增援過來。

  郭子儀起初並沒有將李安等人看在眼裏,覺得隻是一些毛沒長齊的大孩子而已,但他聽說李安使用疑兵之計,嚇退蕃軍萬餘精銳騎兵的時候,他徹底的震驚了,對李安多了一份佩服和讚賞。

  幾案上擺放著安邊城地形圖,郭子儀看向李安,問道:“李少郎,你覺得蕃軍會如何攻城?”

  李安也不客氣,指著地形圖,分析道:“北麵和西麵是瓠盧水,蕃軍不能飛渡,東麵地形狹窄,也不利於大規模進攻,蕃軍隻能從南麵發起進攻,但也可能派遣小股兵馬從東麵偷襲。”

  郭子儀淡然一笑,繼續問道:“那以李少郎之見,我軍該如何防守?”

  “集中主力兵馬防守南門,其餘方向部署少量人馬,另外,城內還需預留一支應急人馬,以隨時增援各方。”

  郭子儀滿臉讚賞,從懷中拿出了另一張地形圖,上麵將兵馬的部署寫的清清楚楚,其中,南門方向部署三百橫野軍將士,其餘各門部署三十名士兵,剩餘百餘將士留守城內,隨時準備增援各方,另外,從城內動員的民壯也按照比例分配在各個方向上,這與李安的意見完全吻合。

  當然,這種部署並無高明之處,隻要是一名思維正常的將領,都會按照防守任務的輕重,部署相應的兵力,並留出一部分後備力量。

  但李安畢竟隻是一名少郎,且從未參軍,居然能想到預留後備力量,這在郭子儀看來是值得讚賞的。

  “郭將軍,正麵的壓力最大,讓我們部署在正麵吧!”

  郭子儀部署防禦的時候,李安這支人馬還未進入城內,所以,地形圖上並無李安一行人的蹤跡。

  “李少郎,城內湧入的逃難百姓足有數千之眾,可謂魚龍混雜,這個問題,你考慮過沒有。”郭子儀淡然一笑,緩緩側首看向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