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1-01-26 18:43      字數:4134
  天光港原本隻是驃國沿海的一個很不起眼的小港口,因為並非主要港口,所以人口並不多,商人的數量自然也同樣比較少,有錢有地位的大商人就更不用說了,幾乎沒有太大的商人會關注這麽一個不起眼的小地方,不過,當李安抵達這裏之後,情況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裏現在已經不再是驃國的港口,而是被割讓給了大唐帝國,並且,港口已經開始進行擴建了,港口旁邊的各種設施也開始建造,在這種情況下,商人們自然也就被吸引過來了,在大唐獲得港口並進行擴建的消息傳出之後,好多大商人都敏銳的發現了這裏的商機,然後不顧一切的來到這裏,以免來得晚了讓別人搶占先機。

  這些大商人來到天光港之後,主要就是先調查一番,看看港口擴建的如何,港口附近的各種基礎設施建設的怎樣,將來是否真的會成為一個規模很大的港口,若是港口將來真的能成為一座繁榮的大港口,他們自然不介意立即在天光港進行投資,以便搶占這個掙錢的大好機會。

  短短的這些日子,已經有十幾名大商人做出了在天光港附近進行投資的重大決定,他們已經與李安麾下的官員進行接觸,提出了購買港口附近土地的要求,甚至還有的打算染指港口的建設,對於這些大商人提出的各種要求,有的是可以答應的,而有的是不能答應的,就算拖慢港口和基礎建設的速度,也不能將控製區拱手讓給這些大商人,否則,一旦這些家夥形成壟斷,就會在天光港形成寡頭,別人商人就沒法在此立足了,這對於日後港口的繁榮自然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對於這種要求必然不能答應,但對於大商人們提出的一些比較合理的要求,李安麾下的官員還是願意接受的,隻要不是商人們太貪心就行,在港口大搞建設是需要大量資金的,盡管李安通過打擊海盜搶了不少財物,這讓天光港的發展順利了不少,不過,建設一座超大港口的投機是非常大的,這些顯然還不夠多,況且,李安通過打擊海盜所得到的這些財富,還要留出相當一部分用來獎賞麾下將士,並不能全部用來建設天光港,要想讓港口建設的更好更快,借助商人們手中的財富自然也是一種不錯的途徑。

  大商人既然能成為大商人,都是有些手段的,他們每一個都通過商業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尤其是在海上絲綢之路開通之後,這些大商人更是借助海上絲路掙了大量的錢財,當然,也有一些倒黴蛋遇到颶風和海盜,從而讓自己損失慘重,但總體來說,大部分商人都是掙錢的,倒黴的隻是一小部分商人,大唐部署在絲路沿途的強悍戰船可以很好的威懾沿途的海盜,讓海盜的活動不至於太過猖獗,從而確保了大部分商人都能掙到錢,商業的繁榮可以持續下去,另外,部分大商人也有自己的私人護衛隊,這些護衛的戰鬥力和裝備未必就弱於海盜,也許在公平的環境下不如海盜強悍,但在防守船隻的時候,絕對可以給海盜以沉重打擊,打劫的海盜被重創的例子不是沒有,若非如此,海盜也不會想到打造鐵甲船隻了,就是因為他們在打劫的時候也會遇到硬茬,一旦遇到擁有強悍護衛的商船,海盜強行打劫的話,必然會付出慘重的代價,所以,當發現商船護衛眾多的時候,海盜也會放棄打劫,海盜打劫也是看目標是否能夠拿下才決定是否打劫的。

  當然,商人雇傭足夠實力的護衛,必然要付出相應的代價,護衛實力越強,裝備越好,人數越多,所需要付出的金錢就越高,不是所有商人都能負擔起這樣高昂費用的,為了盡可能的減少護衛的費用,很多商人需要遠途運輸的時候,都會與別的大商人合作,一支商船船隊動輒幾十艘商船,如此,多個商人的護衛隊加在一起,實力就足夠強悍了,而維持護衛的花費也是多個商人共同負責的,每一個商人負責的花費自然就比較少了。

  當然,也有一些商人為了解決成本,會選擇不要護衛,冒著風險運輸貨物,而這麽做的後果就是有可能會遭到海盜的打劫,比如之前王家被打劫的海量財富,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攜帶護衛,卻很不走遠的遇到了海盜的攻擊,不但所有財富化為烏有,小命也丟掉了。

  在絲路的海上,每天都有大量沒有任何護衛的商船在海上漂泊,這種現象也會一直持續下去,並沒有什麽人可以改變這一切,畢竟,雇傭護衛是要花費很多金錢的,這會抬高商品的成本,讓商人少掙很多錢,而大唐戰船的存在,確實在一定程度震懾了海盜,讓絲路沿途的海盜活動並不頻繁,至少少數商人會被海盜打劫,這種小概率事件自然不容易引起商人們的重視,商人們為了多掙一點總會有僥幸心理。

  另外,還有一些商人無法確定雇傭多少護衛才真正合適,索性就不雇傭了,畢竟,海盜的實力也是分強弱的,對於弱小的海盜,雇傭三十人就足以進行震懾,而對於強大的海盜,可能需要雇傭五十人,甚至一百人,更強大一些的海盜,甚至需要雇傭二三百人才能真正震懾,而對於很多商人來說,若要追求絕對的安全,雇傭二三百人,那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雇傭護衛的花費將消耗商人很大的利潤,他們消耗不起這麽大的花費,於是索性就不雇傭了,反正也未必就能遇到海盜。

  “李侍郎,最近有好多大商人到天光港來了,提出購買附近的土地,讓自己建設宅院,還有提出要在附近開設作坊的,甚至還有要求加入建設港口的,但他們要港口的股份。”

  一名麾下官員將手中的記錄本放到李安的手中,這些都是商人們提出的各種要求,如何決定還是要李安做主才行。

  “魚肉罐頭作坊,這個挺不錯的,占地五十畝,麵積也不是很大,倒是挺合理的,可以同意。”

  李安看著這些商人提出的要求,發現了一個很不錯的,當場就同意了。

  “鯨油工坊也不錯,此處已經有捕鯨船活動,在這個港口附近開辦鯨油加工作坊,沒什麽比這更合適的了,必須要支持啊!”

  很快,李安又發現一處可以同意的加工作坊,這些能夠同意的加工作坊,自然都是一些對天光港日後發展有利的,為了繁榮這個港口,有必要支持這些商人開辦這些工坊。

  當然,也有一些要求是不太合理的,李安就不能同意了,比如要求參與港口的建設,但要拿下港口的股份,甚至還有要求參與港口管理的,這就不能輕易答應了,還有的胃口太大,居然要拿下港口核心區域的一大塊區域,在這一大塊區域內建設幾條完整的商業街,提出這個要求的商人倒是挺聰明的,在港口沒有發展起來之前,買下核心區一大塊區域,也不會付出太大的代價,而一旦拿下這塊土地,等港口發展起來之後,這塊地的價值就要大幅度提升了,這還是土地本身的升值,而商人肯定不會讓土地閑置,商人會在這一大塊土地上建設大量的商鋪,若幹年之後,這些商鋪的租金就能成為一筆很大的收入來源,甚至,獲得這塊土地的商人都可以決定別的商人的生死命運,他可以按照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去決定哪個商人可以在自己占有的區域行商,這無疑會形成很大的壟斷,會在這個港口形成巨無霸效果,此人日後跺跺腳,整個港口怕都要大地震了,這對於港口日後的發展,自然是非常不利的,日後港口要繁榮,就一定要有很多商人一起行商,這些商人要能夠公平的競爭,而不能形成要給巨無霸商人,這樣會把別的商人都給逼死的,非常不利於整個港口的繁榮。

  做出決定之後,李安讓麾下官員立即去處理這些事情,同時,從海上弄來的大量財物,也要盡快處理才行,這些財寶是王姓商人的,是大唐將士從海盜手裏弄來的,既然王商人已經被害,這些財寶自然就留著獎勵將士了,多餘的留作港口發展之用,不過,這些財物是無法直接用來購買物品的,必須要換成貨幣才行,這個也要盡快去辦才好。

  三艘商船內的貨物數量是非常多的,如此多的貨物要盡快處理完,還是很有一番難度的,李安準備留在港口幾日,專門負責處理此事,盡快多換一些錢財出來,哪怕降低一些價格,也在所不惜。

  這些商船內的貨物都是市麵上的緊俏貨,雖然價格比較高昂,但貴族和有錢人都喜歡這些東西,尤其是地中海附近的貴族最喜歡這些緊俏貨了,所以,商人從天光港買下這些貨物,然後拉去地中海販賣,絕對是不虧的。

  為了節約時間,李安都想直接把整艘商船和裏麵的貨物一起販賣了,不過,這樣做似乎有些太不地道了,這些貨物本身就是海盜打劫的贓物,官兵將這些贓物直接打包出售,似乎真的不太合適,這麽大的組合套餐,也未必能夠賣得出去,所以,還是單獨賣裏麵的商品比較合適,港口的商人也挺多的,每個商人買一點,貨物就能全部銷售出去了。

  李安麾下的官員直接在港口最繁華的地方開設了販賣的店鋪,按照商船內商品的不同,分別開設了絲綢店,瓷器店,香料店,以及雜貨店,幾個店鋪一同售賣從海盜哪裏搶來的贓物。

  在一間絲綢店內,幾名商人進店看絲綢,負責銷售的官員自然不會穿官服,這樣會把商人嚇跑的,他們穿的也是商人的衣服,這樣就不用擔心嚇跑商人了。

  “這些絲綢的價格比貨源地還便宜,不會裏路不正吧!”

  一名精明的商人,在問了幾樣絲綢的價格之後,有些不放心的說道。

  “來路不正?誰說的,這些可都是官兵從海盜巢穴繳獲的,已經是正常貨物了。”

  官員倒也沒有隱瞞,開口如實回答。

  “是海盜打劫的贓物,怪不得這麽便宜,從海盜巢穴弄來的貨,也能叫來路正常?”

  商人不服氣的說道。

  官員生氣道:“怎麽就不正常了,海盜打劫的時候把商人殺了,奪取了這些財物,官兵滅了海盜將商品搶回來,本打算還給商人,卻發展商人已經不在了,這些貨物自然就歸朝廷了,拿出來賣合情合理。”

  “既然是從海盜巢穴打劫回來的,那就再便宜一些唄!至少也要半價啊!”

  商人開口討價還價道。

  “半價,想什麽呢?貨源地八折已經非常便宜了,按照此處的物價,已經能算得上是半價了,再便宜不可能了,要買就買,不買就算了,我也不會強求。”

  官員開口說道,因為做官做的久了,性格和脾氣都已經養成了,想讓官員低聲下氣的與買絲綢的商人對話,那顯然是不太可能的,官員絕對做不到這一點,打死他都做不到。

  “價格便宜點,我就多買一點,這些我都買了。”

  商人繼續討價還價。

  “謝絕還價,來人,把牌子掛到門口。”

  官員索性讓麾下的小吏把價格都標注清楚,然後在店內掛了個牌子謝絕還價。

  這一下,進店打算買絲綢的商人們就有些鬱悶了,他們是真心想買的,畢竟,這些絲綢一看就沒啥問題,而價格又比較低廉,自然非常適合購買了,不過,商人自然都想把價格壓到最低,既然知道這些絲綢是官兵從海盜手裏弄來的,他們就覺得價格完全可以再低一些,這是商人的本性,一萬年都改變不了,想讓商人改掉這種毛病,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