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0-10-05 18:10      字數:4209
  閣羅鳳萬萬沒有想到,大唐會突然向南詔發難,連個最基本的招呼都不打,這太讓人震驚了,似乎足以顯示大唐帝國的憤怒。

  “詔主,長安城那邊剛剛傳回消息,大唐對全天下發布消息,要滅了南詔,以示懲戒。”

  一名官員突然跑了過來,緊張的匯報。

  “滅國以示懲戒,這到底是怎麽回事?趕緊說清楚。”

  閣羅鳳緊張的問道。

  “詔主,據說大唐得到了段大人與心腹來往的大量書信,這些書信足以證明詔主和段大人處處與大唐作對,而且,好多事情都是有證據的,段家也有人被大唐俘虜,據他交代,是詔主讓他派人襲殺大唐高官的,他自供好多詔主的罪行,這才惹怒了大唐。”

  這名官員開口解釋道。

  “什麽,居然有這樣的事情?”

  閣羅鳳大驚失色,他萬萬沒有想到,他做的事情全被大唐知曉了,這怎能讓他不大驚失色。

  “對了,被俘虜的段家人是誰?”

  閣羅鳳緊張的問道。

  “是段楚,是他供出詔主指使他襲殺大唐高官的。”

  官員如實匯報道。

  “段楚,居然是段楚,這個混蛋,本詔主什麽時候讓他襲殺大唐高官了,這個混蛋,該死的段楚。”

  閣羅鳳非常的憤怒,臉上青筋暴起,開口下令道:“來人,去把段家人全部抓起來,以叛國罪處斬,一個不留。”

  也不怪閣羅鳳如此憤怒,畢竟,他確實沒有下令讓段楚襲殺李安,是段楚自己惹事的,而段楚卻在被俘之後,為了自己的小命,把罪名強加在他的身上,這怎麽不讓他憤怒異常,既然段楚不在家,那就隻有把火氣撒在段家人身上了,把段家滿門處死,如此方解閣羅鳳的心頭之怒。

  “詔主,現在殺了段家人也沒用了,大唐兵馬已經殺過來了,咱們該如何應對啊!”

  一名大臣緊張的問道。

  閣羅鳳此時也沒了主意,要是南部諸國搗亂,他倒是可以派兵作戰,可是麵對大唐這個龐然大物,閣羅鳳是一點信心也沒有了,南詔的兵馬就那麽幾萬人,裝備與大唐兵馬相比也是差距巨大,在如此差距的條件下,想要擊敗攻過來的大唐兵馬,這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對此,閣羅鳳一點信心都沒有。

  向大唐認罪,這顯然也不行,畢竟,他並沒有讓段楚襲殺李安,是段楚自己的個人行為,與他沒有關係,這個大鍋他不想背,但其它的部分罪名,確實是他幹的,他也不好否認,這讓閣羅鳳很難辦。

  但大唐已經開始進攻,要不了多久就能打到南詔王城,他要是什麽都不做的話,亡國隻是時間的問題,這讓閣羅鳳非常的苦惱。

  “都下去吧!讓本詔主靜一靜。”

  閣羅鳳一時半會也想不出什麽對策,隻能把臣子趕走,他需要靜一靜,靜下心來,好好的想想對策。

  在南詔北部的一座中等城池,李安與所部兵馬駐紮了下來,進攻發起僅僅三天,李安所部兵馬就向前推進了一百多裏,對於一支兩萬人的兵馬來說,能夠達到如此推進速度,可以說是非常恐怖了,畢竟,南詔的兵馬也還是抵抗了,城池設計的也足夠堅固,要不是大唐擁有強大的炮兵部隊,攻克這樣一座城池需要很長時間,甚至幾個月打不下來都是有可能的,在冷兵器時代,攻打城池並沒有那麽容易,尤其是城牆特別高的城池,攻打起來非常的困難,需要付出很高昂的代價才能攻破,而大唐帝國因為擁有火炮這種超級變態的武器,所以,非常輕鬆的就把這個堅固的城池給攻破了,沒有火炮是萬萬做不到這一點的。

  站在高大的城牆上,李安看向城內,此時,千餘大唐兵馬正在維持城內的秩序,因為戰鬥發生的太突然了,城內的商人和百姓都沒有做好準備,一片驚慌失措也是在所難免的,這會嚴重影響城內的秩序,而大唐兵馬入城就是要維持秩序,讓商人和百姓不要緊張,該幹啥幹啥,當然了,各種告示也是必須要貼上的,要讓這些商人和百姓,知道大唐帝國為啥要進攻南詔,以及南詔閣羅鳳的罪行,唯有如此,才能讓商人和百姓心服口服,要讓他們知道,大唐帝國是師出有名的,並不是無緣無故入侵南詔的,隻要老百姓安安心心的過日子,大唐帝國不會為難他們。

  同時,為了更好的交流,大唐官兵將一批俘虜進行教育,讓他們協同大唐官兵對城內的秩序進行重整,確保老百姓的日子照常進行。

  因為攻破城門的時候,城池就已經陷落了,南詔官兵大部分投降,戰死的士兵不足五十人,而大唐僅有十幾人受傷,雙方的傷亡都不算嚴重,所以,倒也沒有引起太大的仇恨,不過,當地的百姓畢竟是南詔人,對大唐官兵進入南詔還是持反感態度的,他們短時間內是不會接受大唐的,起碼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才能讓當地的百姓徹底接受大唐,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也可以理解為同化過程。

  在徹底同化南詔百姓之前,必須要保持強大的武力威懾,同時,也要給當地的百姓帶來一定的實惠,這兩者是地缺一不可的,其中,保持武力威懾是最為重要的一點,要是沒有強大的力量,就算把大唐的財富全部送給南詔百姓,南詔百姓也不會知足。

  自古以來,不論在什麽時代,都是強者為尊,強者才能決定一切,強者才能製定規則,而弱者是沒有發言權的,當然,強者有時候也會照顧弱者,給弱者一點利益,這樣便可以讓弱者感激涕零了。

  此時,李安這一路的主力兵馬已經上路,繼續向南詔王城進發,而李安與陳龍則留在這座城池稍微歇息一下,順便鞏固一下成果,安撫一下人心,讓城內的商人百姓都能夠安心生活,對大唐不要那麽敵視,如此,便足夠了。

  對於小一些的關卡,大唐官兵一般會有兩百人負責留守,而對於人口眾多的城池,則會留下三五百人,小城池三百人足夠了,大一點的五百人也夠用,當然了,前提是附近沒有成建製的南詔大軍,否則,三五百人肯定不夠用的。

  “真想不到,南詔的閣羅鳳,居然敢與大唐作對,好大的膽子啊!”

  趙曳夫站到李安的身旁,開口說道。

  李安笑著說道:“閣羅鳳的膽子確實很大,這家夥太不知天高地厚了,好了,不說閣羅鳳了,咱們換身衣服,去城內找個地方品嚐一下當地的美味。”

  “好,我聽你的。”

  趙曳夫溫柔的說道。

  南詔的城池普遍不大,人口最多的王城,不過二三十萬人口而已,眼前這個中等的城池,人口不足兩萬,在南詔已經算是一個比較大的城池了,而在大唐,這樣的城池真的隻能算小城,城內的建築普遍一兩層,三層的高樓一個都看不到,這凸顯出了這個城池的檔次,也從一個側麵反映出了南詔的國力,以及南詔百姓的財力狀況。

  雖然商業不算發達,但這並不影響城內擁有美味的點心,當然了,李安真正的目的並不是吃點心,而是為了了解城內百姓對大唐的看法,這個很重要,畢竟,以後這裏就歸大唐管理了,若是百姓對朝廷不滿,對統治是非常不利的。

  為了偽裝的像一點,李安與趙曳夫買了一身南詔的衣服,護衛同樣如此,而且,護衛並非緊緊跟隨,而是跟在三十步開外,進店的時候,也隻有兩名護衛進店,另外四名在外麵閑逛。

  因為李安幾人用了化妝之物,衣服也換了,稍微醜化了自身,看上去與普通的南詔百姓並沒有太大的區別,所以,進店之後並沒有引起別人的注意,否則,就憑李安與趙曳夫的顏值,肯定會引起很大的關注,如此,那就麻煩了。

  雖然戰爭剛剛結束,但由於戰爭發生的時間非常短暫,大唐兵馬幾乎是在一瞬間就把南詔大軍打敗了,雙方的傷亡都不大,城內聞不到血腥味,好多百姓隻是聽到一陣劇烈的爆炸聲,還有一陣喊殺聲,然後戰爭就結束了,他們並沒有受到任何的傷害,大唐兵馬與被俘的南詔官兵一同維持治安,城內的局勢還算穩定。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城內的商人百姓並不緊張,他們該幹啥幹啥,還有部分百姓都不知道剛才發生過戰爭,當然,大多數人還是知道的,他們都是普通人,自然沒有能力改變什麽,他們所能做的,就是幹好自己該幹的事情,不隨便在城內惹事,尤其是招惹大唐兵馬,他們是萬萬不敢的,畢竟,他們對大唐兵馬還是不夠了解。

  在大唐官兵路過的時候,他們會顯得有些緊張,但店鋪內的幾十名顧客,穿的都是南詔的衣服,這讓他們有一種安全感,談話的時候,自然也就沒有了太多的顧及。

  “這才一盞茶的功夫,咱們這麽一座大城,就被唐軍攻破了,這也太快了吧!不會有內奸吧!”

  “是啊!咱們這裏也不是邊境,唐軍怎麽一眨眼就到了這裏,還把城池攻破了。”

  “好好的,唐軍為什麽攻打我們南詔啊!沒道理啊!”

  “哼,這不是以大欺小嗎?大唐憑什麽欺負我們南詔,太不講道理了。”

  “講道理,誰強誰有道理,你們還指望咱們南詔小國,能與大唐平起平坐,這不是白日做夢麽。”

  “大唐不是自詡公正麽,憑啥無緣無故進犯我們南詔,我看大唐是要準備席卷天下了,我們南詔是第一個,南邊的驃國也堅持不了多久了。”

  “誰說我們南詔是第一個的,你們忘了東女國了,我可聽說了,現在的東女國是大唐的東女州了,要不了多久,咱們南詔這裏,也該成為南詔州了,哎!”

  “哎,咱們都是小老百姓,關心這些事情幹啥,這不是咱們能管的,反正,不管是誰當家,咱們都是過自己的小日子。”

  “哼,你這麽說就是叛國,咱們都是南詔人,怎麽能心向他國,你這是忘了祖宗了。”

  “誰忘了祖宗了,幾十年前,咱們這裏可不是南詔,是先王打敗了我們這裏的詔主,所以,我們現在才成了南詔人,既然我們的祖輩能歸順南詔,咱們歸順大唐又有什麽不行的,這怎麽就是忘了祖宗了,我的祖宗可不是南詔人。”

  “說的也是啊!這還沒到百年呢?我爺爺和祖爺爺都不是南詔人,從我父親開始才是南詔人,咱們犯得著為了南詔與大唐為敵麽,咱們還是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吧!反正不管誰當主子,咱們這些小老百姓,也就隻能混口飯吃,想要大富大貴還是省省吧!”

  “沒錯,不管誰當主子,似乎與我們這些人沒多大關係,我們這些普通人,該怎麽受苦還怎麽受苦。”

  “嗬嗬,李掌櫃一年也能掙不少,你有什麽好苦的,你們家的日子應該很不錯才對。”

  “哪有,不過勉強維持罷了,每年要上交不少稅費,衙門的大老爺們也都要孝敬,去掉這些也就沒剩多少了,要不是起早貪黑,指不定還要虧本呢?”

  “李掌櫃都能虧本,看來這生意也不好做啊!這都怪那些蛀蟲,沒事就找個借口要孝敬錢,要是沒有這些,興許日子真的過得不錯。”

  “可不是麽,不論是做商人還是做農民,都免不了被盤剝,根本就掙不了幾個錢,都隻能填飽肚子罷了。”

  “咱們這些商人確實還能填飽肚子,不過,種地的農民是連肚子都填不飽啊!我們商人可不是罪受苦的。”

  “說的也是,不過,就是不知大唐統治之後,我們的日子會變得如何,會不會比以前還要糟糕,要是比以前盤剝還要多,那這日子可真的沒法過了。”

  小店裏的一群客人,七嘴八舌的談論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