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祝巫紀元,食氣者神明而壽!
作者:三百斤的微笑      更新:2021-09-10 00:37      字數:3256
  0367年。

  祝巫修煉體係,磅礴發展。

  在石光直正帝的帶領下,徹底走向了大爆炸時代。

  無數的英雄層出不窮,仿佛雨後春筍,一個個綻放出各種學科,開啟各種研究學院。

  石光直正帝以重典治世,嚴刑酷法,但凡偷、竊、搶、盜,一律處以極刑,一時間天下太平,迎來鼎盛盛世。

  而重典收錄的罪犯,被開始不斷解刨,為人類開辟超凡文明而鋪路。

  一些大臣覲見,“陛下,此法太過殘忍,偷竊不至死!搶盜不當殺!”

  石光直正帝很冷峻,眸子裏殘忍而無情,“縱觀天下,這世間有不流血之醫學?有不染血之修行路?那些暴徒,奴隸,當為人族做貢獻!這世間,定要有人鋪路,此法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後世評朕為暴君又如何?”

  一時間,天下國泰民安。

  十餘年下來,家家夜不閉戶,幾乎無偷盜之習俗。

  而天下犯人幾乎消失,於是石光直正帝又下令:

  “但凡逝者,皆由郡縣戶部,來運送屍骸,以供祝巫研究!”

  這一個命令,更是引起驚濤駭浪。

  家中老人,病逝青年,夭折嬰兒,竟然都不能入土為安,被在子民的哭喊之中,被官吏強行帶走屍骸。

  “暴政!”

  “暴政啊!!”

  民間哀嚎不斷。

  0371年。

  祝巫修行之法,博大精深,涉及生命的靈魂壯大、身軀協同、意識根源,等等什麽最神秘的領域,這是現代科學都難以企及的終極奧秘。

  然而,在能感應到“靈魂精神”的四維世界中,終於有了超越現代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中,不曾有過的靈魂領域突破!

  曆經三百年的世界文明發展,又在瘋狂的推動下,四維世界的人類,終於定下屬於他們的係統性修行基礎法,並且繪製成一書,《諸生存世經》,共分《巫祝》《修術》《冶器》《明心》四卷,共三萬一千八百三十一言,蘊含時代之大成。

  陛下下令:

  “天下各地賢者,官員,皆可到王城聽道。”

  一時間,王都匯聚天下豪傑,學習此法。

  一開頭,《諸生存世經》總綱前言如下,便是聖人言論,直指中心:

  “食氣者,何為食氣?天下萬物,以竟食分品性。”

  “食水者善遊能寒。”

  “食土者無心而慧,食木者多力而拂。”

  “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葉者有絲而蛾。”

  “食肉者勇敢而悍,食穀者智慧而巧。”

  “食氣者神明而壽,食歲者納煞而魔。”

  ...

  這聖人言論一出,仿佛天驚地動。

  這總綱一字一頓,仿佛晴天驚雷,在眾人心頭炸響,不能自已。

  不少學者聞之,竟然升起了一股頂禮膜拜的衝動!

  他們瞬間就明白了這是聖人言,這必是一部浩瀚恢弘的《道經》,字字珠璣,要永恒流轉曆史之中,這不僅僅是為人族開法,同時囊括了天地萬事萬物的道理,立意之大,涵蓋世界所有。

  這如同浩瀚仙音,蘊含著萬物之理。

  超脫了歲月,超脫了整個時代,無論何時,都遠遠不會落後。

  短短開篇的一瞬間,祝巫們仿佛看到了驚濤駭浪,雷霆萬鈞,狂風驟雨,山川江河,這世界的萬事萬物,世界的大道畫卷伸展而開。

  一名學者心中忍不住驚歎,“前幾句隱約是萬物冥冥中的關係,蒼生以食分品性,食氣為上,十分玄妙,這才是氣的本質之一。”

  “食氣者神明而壽,食歲者納煞而魔.....食氣神明而壽這一句尚可理解。至於食歲,則更加玄乎,似乎是吞噬其他人的壽命和靈魂?這世間可有此人?可有此道?吾不得其意!”

  他不斷聆聽,隻感覺其中恢弘,這是這一位千古一帝在為修行路“立意”,立下最基本的總綱。

  隻見開篇總綱一過,就進入了第一卷《巫祝》,又道:

  “氣,不在呼吸,在神。”

  “一息之氣能養萬物,物亡而氣何存?”

  “萬思之心能明萬道,心亡而道何在?”

  “是生死者,一氣聚散爾。”

  “人生在世,壽以氣分,有生一日死者,有生十年死者,有生百年死者。彼未死者,雖動作昭智,止名為生,不名為死,實則以氣為度量...”

  這一刻,所有人都在無以倫比的震撼中清楚知道,人類舊日史上張聖之後的第二尊聖人出現了。

  聖人重稻!

  即是皇帝,也是人間大聖!更是立道、立心、立行的巫祖!

  他以舉國之力,令數萬學者研究,耗盡一生經曆,寧願背負罵名,為了天下蒼生定下了修行基本法。

  至此,天下始有正統修行之術。

  ...

  0376年。

  距離《諸生存世經》著成已有數年,石光直正帝,仿佛心中一個心魔落下,老邁身軀再也扛不住了,日益衰老,老態龍鍾。

  每一日,無數地方神醫進宮,又搖頭歎氣,悄然離開。

  所有人都隱約猜到,這一尊暮年終老的偉大帝王臨終前完成了自己的畢生傑作,再也扛不住了,一口氣衰竭,再也提不起來了。

  人活一口氣,樹活一張皮。

  若是人的心氣散了,神明難救!

  “一個新的紀元開始,也是一個偉大王的隕落。”所有年輕的俊傑和天驕都心情有種難以言明的複雜。

  此時此刻。

  重稻坐在王座上,看著一名名神醫離去,並沒有神色變化。

  他仿佛早已經接受了這種命運,他知道自己身體已不可救藥。

  或許當年在自己察覺到那一顆茶棚上的仙草之後,又看到了奴隸王朝帝王隱藏的《食歲魔典》道路雛形後,他就已經看到了自己未來的使命。

  “這是宿命。”

  “擺駕,朕要到神廟去。”

  這一尊暮年老朽的帝王輕聲說道:“去見一個故人。”

  ....

  這一股溢散的磅礴之氣,竟然如同數十顆仙草溢散,宛若天地朝霞,五彩燦爛,飄蕩在天地間。

  “氣,散了。”

  “人也要死了。”

  巨大的海岸線上,港口邊緣,海底一隻巨大的陰影沉浮著。

  海水翻滾,她伸展優雅而水潤的身軀,“連強大如你,都擋不住歲月的衰竭,人類啊,終究是如此弱小而可悲的短壽種。”

  斂氣,是一名強者的本能。

  而唯有徹底藏不住氣了,徹底崩塌了,才會像是一個泄了氣的氣球一般,迅速溢散在天地間。

  “食歲者納煞而魔。”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她忽然又笑了,“你也根本不是循規蹈矩之輩,你也是個狂人!難怪你短時間有那麽恐怖的力量,難怪你的壽命那麽短!”

  “難怪!難怪!!”

  她忽然大笑起來,仿佛許久的疑惑揭開了。

  “人王,你看似神聖,實際上你才是這個時代中最大邪惡的魔頭,可你仍是個值得敬佩的人,我舉族為你送行,為你哀歌。”

  忽然之中,整個巨石牆壁外的海灘,有不少嗚咽的悲歌,悠揚,空曠,哀傷。

  那是海豚的嗚咽。

  那是鯨魚的悲鳴。

  整個海洋為石光直正帝送上最後的道別。

  “然而你死了,我無需再蟄伏,我也要建立我的國。”她輕聲開口。

  ...

  一處海港中。

  “聖人之死,天地皆有異象。”

  一名大榕樹下的老人乘坐著搖椅,正和另外一名老人下棋,緩緩抬頭看了一眼,露出幾分複雜,“是一個倔強的人。”

  “真美啊。”

  他看著霞光,忽然有想起了自己也曾經看過類似的晚霞。

  那是史前舊文明的山村裏,友人張夏老死的那一天,便有這般瑰麗神異的逝者異象,日落黃昏,卻宛若日出五彩朝霞散溢,美得不似人間之景。

  ...

  整個奴隸王朝的所有子民都呆呆看著天空的彩色。

  大量子民不約而同的來到了“百石之城”前,停駐在這一片沙漠前,呆呆的看著這一座歲月中偉大的王城,以及城門口的老舊碑文。

  【——我始終認為,凡人的絕望,大多來自於自己的無能,但強者的絕望,大多受限於時代的無力,所以,我要改變時代的無力。】

  不少人痛哭起來。

  他們為這一位偉大的英雄帝王而哭泣。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爭議極大的王,他無比仁慈又無比仁殘暴。

  他親手推翻了奴隸王朝,廢除奴隸製,主張平等人權,卻又在無數年後重建奴隸製度,征召大量奴工去前線建造“萬石之牆”,累死數不盡的奴工和子民,暴行遠超前兩代奴隸皇帝。

  他明明主張人權與公正,建立重典創造了太平盛世,大量收集犯人,卻又在無數年後推翻了人權,強製征收屍體,毫無人性與人道,要繼續進行試驗。

  出爾反爾,是君王大忌,然而偏偏這樣的王卻擁有極其強大的人格魅力,讓不少人發自內心信服,生不出太多厭惡。

  神殿之中。

  石光直正帝一步步跨過“雲霞食氣海”,走向盡頭的神殿。

  他看向這一座奢華宮殿中的神像。

  神像那個長著淚痣的男人,負手而立,眺望天空。

  “當年城門口下的茶棚一別,您說,希望知道我的名字不是在我口中說出,而是天下人那裏。”

  “我做到了。”

  “此世之間,天下蒼生,無人不知朕。”

  “今日壽盡,懇求天上神明再見一麵。”老人渾身有霞氣在消散,周身華光璀璨,神色平靜而堅毅,拄著拐杖望向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