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一夕三驚(上)
作者:猛將如雲      更新:2020-04-01 12:03      字數:5224
  慢慢夜幕降臨,連綿數十裏的清軍行軍大隊開始安營。營地中,漸漸的星星點點燈火亮起,最後匯成一片通明的燈海。加上多鐸的行轅設置於順德府中,令這座千年古城也是一片喧囂撓嚷燈火通明,從空中望下去,便如順德府南北兩端數十裏出現一條巨大的火龍一般。

  順德這裏已經是毗鄰戰場,距離阿濟格、曹振彥與李華宇血肉相持的戰場不過二三百裏之遙,嚴格來講已經算是戰場邊緣。熟讀三國演義,擅長切斷別人糧道後路的清軍自然是不敢怠慢大意,唯恐南粵軍給自己來個長途奔襲,一把火將這些糧食輜重燒掉。

  連綿數十裏的清軍營盤隨著夜幕降臨,早己是戒備森嚴,各旗各營巡視的兵丁不斷,巡哨的梆子聲口令喝叫聲不斷響起。除此之外,各帳周邊安靜無聲,隻有帳前星星點點的燈籠火把發出暗淡的光伴隨著那些騾馬毛驢駱駝偶爾發出的嘶鳴聲和打響鼻的聲音。。

  位於順德府城外的糧草輜重堆積場這裏更是戒備的重中之重。各營也安排了大批的守夜人員,安插在地麵的一排排木杆上,掛著層層的燈籠,在寒風中不時抖動,也照亮了周邊的地界。為了防止南粵軍可能的奇襲偷營,除了這些守夜兵馬與燈籠火把外。圍著輜重營地的三麵地麵上,還撒滿了密密層層的鐵蒺藜,各要緊地帶,也布上了滿是尖利長槍的拒馬。

  這個時代想要偷營其實很不容易,夜盲症多不說,冷兵器時代的旌鼓旗號更失去了作用。小股精銳兵馬偷襲還好,大股軍隊偷襲,敵我雙方難以識別辨認,那就是純屬添亂。

  以“夜老虎團”著稱的紅三十軍二百六十五團,為了能夠在夜戰當中做到辨識敵我,同時在敵軍陣營當中製造更多更大的混亂,采取了很多針對性的訓練。比如說,蒙上眼睛用手掌的觸感去辨識軍帽、服裝,通過一些細節分辨敵我。

  所以夜襲是件很有技術含量的事,不是什麽部隊都能把夜戰這個戰術玩得好的,弄得不好,殺敵一千,自損三千的事也是有的。明軍如果想夜襲清軍的輜重營地固然極難,同樣的道理,如果此時要多鐸帶領一支人馬想要偷襲數百裏外的南粵軍陣地,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

  就在輜重營地的幾間民房內,幾個看守護衛輜重的低級官員湊在了一起,圍著火盆弄了幾個小菜喝點小酒,一者打發時間,解乏解悶兒,二者也是為了擋擋這冬夜裏的寒氣。

  這幾個人裏麵,身份極雜。文武皆有不說,更是旗人漢人都有。

  於得水是武將,此時的官職是漢軍鑲紅旗一等阿達哈哈番,負責帶著自己的部下監押護衛五十輛輜重車。

  甘應魁是漢軍正藍旗的,品級也是和於得水差不多。

  同他二人對麵盤腿坐在炕桌邊上的事靳應選,此人卻是個漢官。雖然也是操著一口遼東話,但是卻不是旗人。乃是工部街道廳派到豫親王軍中,到軍前效力的差使。也就是工部派到戰場上幫助修橋補路修建堡壘城池的送死倒黴鬼一個。

  (這三個人的名字雖然都不是什麽顯赫的大人物,但是,卻都有自己的聲名顯赫的兒子。別人是拚爹,他們三個卻可以在閻王老子麵前拚一下兒子了。猜猜看,他們的兒子都是誰?)

  於得水和靳應選二人,雖然說一個是文官一個是旗下武官,一個是旗人一個是漢人,但是卻彼此對坐很是和氣。大概是和靳應選也是遼東出身有關係。一點都看不出日後他們的兒子是死對頭的征兆。

  “此番南下,攝政王也是下了血本。京畿各處兵馬,直至山西、宣府、大同等地兵馬,一並動員。更是命人往蒙古各劄薩克處征調蒙古騎兵。準備隨後出征。看來,是要一戰而定江北了。”靳應選到底是文官,他隻看到了自己這一方的兵馬眾多,實力雄厚,卻不曾看到車馬如雲之後的危機。

  這些糧草輜重,就是多爾袞的最後一把本錢,壓在了賭桌上。贏了,他就可以翻本兒,輸了,那就隻能是認輸,或者是耍光棍兒把老婆孩子身上的肉割下來押上去。

  “南蠻李華宇部虎踞齊魯多年,實力不容小覷,且又有其父在江南、在南中本部為其籌措糧草軍餉器械,補給源源不斷。況軍紀嚴苛,士卒用命,器械精良,炮火犀利。乃是我大清起兵以來最為強悍之敵。我也不敢奢望能夠一戰而定江北,隻要能夠一戰而定河北。之後,以黃河為界,南北兩家議和罷兵,開設邊市就好了。”於得水往嘴裏啁了一口燒刀子,讓酒精的燒灼感來掩蓋右腿的那處傷痕不住的顫抖。那是在塔山時,李華梅留給他的紀念。如果不是幾個同袍見機得快,將他從戰壕裏搶出來,隻怕那枚在他麵前炸開的震天雷就不會隻在他腿上留下這個傷疤了。那些呼嘯而來的南粵軍水師陸營會將他剁成肉醬!

  作為一個參加過塔山戰役的低級軍官,雖然在戰後也升官賜爵,但是,於得水每次想起那些想起來一片漫天滿地的血紅色時,還是不由得會雙腿打顫渾身戰抖。

  “老於說的這話有道理。”漢軍正藍旗的甘應魁對於得水的話表示讚同。“我大清以鐵騎見長,南粵軍則以步兵稱雄。再加上行伍精熟,軍紀森嚴,我軍與南粵軍以深溝高壘對戰,實在不是什麽號辦法。可是,除了眼下依托深溝高壘對戰,我老甘還真沒有什麽法子!”

  甘應魁是正藍旗漢軍,他倒是不曾打過塔山之戰,不過,他作為一個兩藍旗出身的家夥,從南粵軍中反水出來投到朝廷麾下的吳標,曾經很好的教他如何做人過。

  那支眼下已經不複存在的模範旅,不過是從南粵軍之中叛逃出來的旁支,卻是打遍了八旗滿洲、蒙古、漢軍各部,野外作戰,無論是步兵對戰,馬隊衝擊,還是步騎兵混合,都是未曾一敗的隊伍。這樣的旁係軍隊尚且如此強悍,李華宇所部,可是正兒八經的南粵軍嫡係兵馬,況且,李華宇此人的身份想必與老主子豪格相仿,梁國公李守漢勢必會多方扶植,相助其立功。這樣的兵馬,除了依托壕塹堡壘與其對耗,甘應魁卻也想不出別的什麽辦法來。

  “咱老甘要是能夠有諸葛亮的本事,早就去麵見豫親王主子,也給自己弄個紅帶子了!”甘應魁為自己解嘲。曹振彥的覺羅身份,早已是讓所有的漢軍旗眼紅不已,暗自將他設為自己的偶像與目標。

  “可是,若是如此與明軍對耗。梁國公錢糧豐足自然是耗得起,我大清卻是耗不起啊!”靳應選是個文官,看問題的角度自然是與身為武將的於得水、甘應魁二人不同。他關心的是清軍的糧草軍餉能否支持清軍在河北三府與南粵軍、大順軍的對峙。

  “據我所知,這次我軍攜帶的糧草輜重,乃是攝政王在京畿、在宣大三府羅掘俱窮方才籌集而來。如今京城之中的甲仗各局場,雖然在陳板大大人的督導掌控下全力生產打造甲仗,奈何,若是采辦原料不及,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我在工部,有這個便利能夠接觸到前明各部衙門的文書檔案,裏麵頗多對梁國公本部地區的描述,但凡是那些去過這位國公爺本部的官員,無不是嘖嘖讚美。或是上書朝廷要求增加梁國公供奉朝廷的錢糧數額,或是要求朝廷收回梁國公南中之地,將其改為中原州府。奈何,明廷暗弱,不敢得罪這位手中握有數十萬重兵,且有無數商業利益與朝中大佬的國公爺。”

  “老靳,你說的這麽熱鬧,我們兩個是粗人,上陣廝殺的事還懂得些,這些錢糧賦稅之事,我們卻是擀麵杖吹火,一竅不通。”

  於得水往靳應選的杯子裏滿了一杯酒,而甘應魁則是給靳應選碗裏夾了一筷子菜,“來!老靳,慢慢說!”

  “這中原之地,二十餘年來,天災不斷,水旱蝗災不停,崇禎以來,更是流寇肆虐各處。加上我大清兵馬屢次入關伐之。江北各地,早已是殘破不堪,荒野千裏。這樣的土地,如何會有糧食物產?反觀那梁國公所屬的南中,雖然也有災害,但是卻較之中原各地勝過百倍。加之水利設施完備,糧食連年豐收據前明文書檔案裏記載,便如秦之關中、蜀地兩處天府之國,如果當真長期對耗下去,我大清僅有河北之地,如何耗得過梁國公?若是想要戰而勝之,非出奇兵、用奇計不可!”

  “這關中和蜀地是怎麽回事?你給咱們講講!”

  靳應選很是得意的摸摸嘴唇上的胡須,正要給眼前這兩個老粗兒說說關於都江堰、鄭國渠兩處水利工程是如何將幹旱少雨的關中平原變成八百裏秦川的糧倉,都江堰是如何將水災不斷的蜀地變成眼下的成都錦繡平原的故事。忽然聽到外麵的官道上隱約傳來一陣陣急促的馬蹄聲,像是有一隊騎兵連夜狂奔而來。

  此時已經是夜晚初更時分,天色早已黑透,像一口巨大的鐵鍋,籠罩著天地之間。如此驟然而來的馬蹄聲,頓時讓神經無不繃得緊緊的於得水、甘應魁等人頓時緊張起來。

  二人也不多說話,立刻從土炕上一躍而起,左手一把搶過自己的頭盔扣在頭上,右手將長刀緊握在手,口中一疊連聲的命隨軍的家奴包衣取甲胄來,令手下兵士備戰!

  “防備南蠻偷襲我軍!”

  這早就是整個清軍上下深入骨髓的一點意識,唯恐南粵軍派遣騎兵來騷擾,把自己這份來之不易的糧草補給一把火燒掉。

  當於得水和甘應魁們像是一頭張開了渾身尖刺的豪豬、刺蝟一樣,等候著敵軍來犯之際,那一隊騎兵卻派人前來取聯絡。

  “我們是英親王手下的!奉了主子的命令,往京城去有緊急軍情稟告!聽聞說豫親王主子在,我們便來奏報!”

  原來是自己人!一場虛驚後,一切恢複正常。

  有人帶著護衛信使的軍官進城去見豫親王多鐸,有人護衛著那信使換了馬匹繼續往京城去呈報軍情,而護衛那使者的鑲白旗滿洲牛錄,卻正好是於得水的熟人,沒有多鐸的命令,他的部隊不可以進城駐紮,便在城外暫時停留下來。於是,便在於得水的邀請之下,到這三間瓦屋裏來躲避寒風,喝幾杯小酒。

  幾杯酒下肚,那個矮壯結實的牛錄章京臉上被凍得灰白的臉色漸漸的恢複了幾分血色。

  “我說老納蘭,前麵到底出了什麽緊急軍情,讓你們這般趕路?怕不是六百裏加急的程度了吧?”於得水給納蘭牛錄的碗裏盛了一碗熱湯,讓他喝幾口暖和一下。

  “還能有什麽緊急軍情?!車馬店!咱們原來和南蠻反複爭奪的車馬店等處據點,這次全丟了!”納蘭牛錄臉色的驚恐之色,雖然有酒精遮擋,但是也是很明顯的暴露無遺。

  果然如此!於得水、甘應魁、靳應選等人互相看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睛裏看到了恐懼之色。

  “車馬店等處要塞,那可是曹覺羅一手打造的,溝壑壕塹縱橫,又有無數炮位屯兵洞,如何能夠這般簡單的便丟失了?”

  “正是如此!前幾日軍報上不是還說發動夜襲,連續奪了南蠻六處營寨嗎?如何局麵變得如此?”

  “丟了車馬店,隻要我大清兵馬主力不失便是無妨!咱們這次南下,帶了不少陳板大大人精心打造的鍬鎬等物,都是一色用上好熟鐵仿照南蠻器械打造而成!用來挖掘壕塹再是合適不過了!”

  於得水、甘應魁、靳應選都從自己的角度,或是安慰,或是質疑,或是擔心的表達了各自的態度。

  “唉!一言難盡啊!你等如何知道,往常我們與南蠻子對戰,倒也是摸出了一點規律。他的大炮轟擊之時,我等便將兵丁撤回到二線的堡壘、屯兵洞之中躲避炮火。等到他的火炮打過幾輪之後,炮筒打得燙手,炮隊陣地上硝煙彌漫,再也無法看得清楚我軍陣地,步隊準備要發起衝鋒之時,我們便將兵馬從二線陣地前進到一線壕塹之中,或是架槍,或是架炮,等候南蠻之兵馬前來。”

  “南蠻精於銃刺結陣搏戰,我大清兵馬雖然長於刀槍利斧弓箭,可是,與之肉搏往往卻是吃虧得緊。為了化解南蠻的結陣搏戰之術,曹覺羅向英親王主子請示,在陣前挖掘了無數曲裏拐彎的壕塹,寬不過一人有餘,每隔數步便有一處轉折,令南蠻無法結隊而戰。這樣一來,便不得不與我大清兵馬單打獨鬥了!”

  “可是,那一日,南蠻的炮火異常的犀利!幾輪炮火之後,炮聲漸漸稀疏下來,大家原本以為這南蠻三板斧的第一斧子就此過去了。正要集結兵馬,準備順著壕溝往一線陣地去。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南蠻的炮火突然回頭!打得大家措不及防!這些南蠻子的炮手,當真是邪門得很!從我們這邊透過戰場看他們的炮隊陣地都已經是被硝煙所籠罩,無法分辨清楚哪裏是炮隊,哪裏是南蠻的其他部隊。可是,南蠻的炮彈卻仍然能夠從硝煙裏飛出來,跟他娘的長了眼睛一樣,專門往咱們的集結兵馬隊伍裏砸!狗日的南蠻子,一定是又用了什麽新的妖法邪術!”

  “咱們鑲白旗滿洲的一位大薩滿,當時看了從南蠻那邊飛過來的炮彈時,就很堅決的認定,這一定是南蠻釋了什麽妖法!說不定便是將鬼魂附著在炮彈之上,令這些怨鬼充當炮彈的眼睛。不然,炮彈不會像長了眼睛的往咱們的隊伍裏砸!”

  納蘭這話一出口,頓時嚇得於得水、甘應魁、靳應選三人不由得後背一陣發涼,隱約覺得脖頸裏似乎有一陣陣寒氣襲來,似乎是有人在吹氣,但是有不敢回頭去看。

  (啪!一記耳光打來,打得不厚道的作者東倒西歪的。扶起眼鏡定睛一看,卻是起點的編輯。“平日裏你胡說八道也就算啦!我現在就問你,你這狗屁東西寫得到底是玄幻修仙還是曆史架空?怎麽冤魂厲鬼都出來了?”)

  其實,這哪裏是什麽妖法邪術,完全是新的技術投入使用後,在清軍的文化認知層麵無法得到解釋而產生的怪論。就像是第一次亞片戰爭期間,清朝官員認為英軍士兵的膝蓋不能彎曲,英軍的炮火精確射擊是采取了某種邪術,而在廣州城頭上擺滿了馬桶和婦女用過的姨媽巾,希望借助這些汙穢之物來破解邪術一樣。可惜的是,在英國佬的炮彈麵前,那些破解邪術的法寶被炸得漫天飛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