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黃太吉北伐!(得不償失!)
作者:猛將如雲      更新:2020-03-23 17:23      字數:6494
  ps:山河萬古秀,周鼎常易人,朱明失其鹿,試看誰得之。奪鼎1617群428399767。繼續求訂閱,求月票!

  索倫部是對達斡爾族和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和布裏亞特人等部族的統稱。他們共同信奉薩滿教,具有相互聯姻的近親關係。“索倫”是達斡爾人對鄂倫春人的稱呼,意為“生活在山林的人”,因鄂溫克人英勇善戰,所以其周邊部族同被稱為索倫部。索倫部並非一個民族實體,而是周邊各部族集團的統稱,清朝將他們編入布特哈八旗。

  而達斡爾人、赫哲人、鄂倫春人、鄂溫克人民族人口的銳減,除了清朝不斷的從這些部族當中抽調丁壯入關作戰以外,不斷東侵的羅刹人也是難逃罪責。

  尚未完成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進化的索倫人,手中拿著木弓木槍,身披獸皮,如何能夠與擁有火器火炮的羅刹流︶氓們相抗衡?大批的財物被搶掠,村寨被焚殺,人口被擄掠。據記載,其中一次擄奪的人口,便有六千餘人到達了莫斯科附近。

  須知,那是西元十七世紀,橫穿西伯利亞到達歐洲的莫斯科意味著什麽?

  有幾個比較著名的橫穿西伯利亞和中亞的例子,大家可以用來做個參考。

  乾隆年間的土爾扈特部在渥巴錫汗的率領下,從伏爾加河流域一路東歸,根據清宮檔案《滿文錄副奏折》的記載,離開伏爾加草原的十七萬土爾扈特人,經過一路的惡戰,加上疾病和饑餓的困擾,“其至伊犁者,僅以半計”。就是說。約有八、九萬人犧牲了生命。

  而死亡比例更加高的一次,就是俄羅斯最高執政高爾察克的那次死亡行軍。從鄂木斯克到遠東,6000公裏的行軍路途,僅僅走了一半,跟隨他的五十萬軍隊和七十五萬追隨者,已經所剩無幾。

  不久之後。李杜、蘇炳文這些東北抗日義勇軍的將領們,帶著四萬多部下和眷屬,同樣的橫穿西伯利亞經中亞進入新疆回國。在蘇聯方麵提供給養和交通工具的情況下,四萬多人還有一萬多人死在道路上。

  由此可見,那些能夠到達莫斯科的索倫人,是從多少具屍骨當中掙紮出來的。被羅刹人擄走的人應該在十倍以上!

  但是,由於李沛霆開展了對黑龍江流域索倫部的皮毛和土產貿易,索倫人的命運有了很大的改變,部族中的勇士和獵手們不再手中隻有木槍木弓。而是與遼賊們同樣的盔甲武器。羅刹人在這些勇敢的戰士麵前變得不堪一擊。

  但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換個角度來說,躲過一刀,未必不會挨上一刀。

  這一次在鬆花江北的大戰,讓索倫部至少損失了五六萬人口。這些人口被迅速編入了兩黃旗的建製序列之內,成為了兩黃旗的披甲人,也就是俗稱的炮灰。但是,隨同黃太北征的一幹將領官員們卻是高興不起來,

  那些雙目赤紅的兩黃旗兵將。晝夜不停的追殺,向北橫掃四五百裏。沿途的數百個村寨被夷為平地。

  伊爾德、陳泰、卓布泰、巴哈、蘇勒達、都爾德等兩黃旗的梅勒章京、甲喇章京們,不停的發出陣陣狂呼,揮鞭抽打著那些一時疲累而掉隊的兵士。

  “快!追上去!追上去!不把這群蠻子斬盡殺絕,你們這群奴才回去當心皇上行軍法殺了你們全家!”

  清軍軍製,出征時主將有傷亡閃失的,從征者皆有罪。

  何況。這次的主將是黃太吉本人!

  “梅勒大人!咱們已經追了四五天了!鄂瓜多爾和博穆博果爾兩家,連馬匹都累死了不少,他們還能跑多遠,還是先讓奴才們稍稍歇一口氣,緩緩勁。再向前追便是!”

  “不行!”額亦都的孫子陳泰,狠狠的朝著自己手下這個奴才的肩頭抽了一鞭子,“我們累,那群索倫蠻子更累!何況,皇上被那鄂瓜多爾槍傷左腿,咱們做奴才的,若不將這蠻子生擒活捉,送到皇上麵前交給主子處置。咱們還有臉活著嗎?!”

  “追!就算是追到黑龍江、追到精奇裏江,也得把這群蠻子追到!”揚古利的族中侄子伊爾德,也是異樣的決絕,用刀鞘狠狠的照著馬屁股抽了一下,領著自己部下兩個牛錄策馬絕塵而去。

  “哼!神氣什麽?當心被那群蠻子引誘進沼澤!”陳泰心中咒罵了一句,作為在塔山之戰的既得利益者,他對於此時在千餘裏外的黃太吉生死並不是那麽感冒。他在塔山之戰中表現卓異,被多爾袞提升為梅勒章京,執掌兩個甲喇的包衣兵馬。而且,在戰後,多爾袞很有風度的將他部下該有的兵丁人口如數撥付給他。

  可是,這些人馬回到鑲黃旗滿洲,卻是引起了不少人的覬覦。甚至有人說,陳泰本身的官職不過是一名三等甲喇章京,這一次,加授世職二等便是了不得的封賞了。

  這如何能夠讓陳泰等人咽得下這口氣?老子們在塔山挨炮彈,掙了下軍功,多了些兵馬奴才,睿親王主子按照皇上的吩咐便宜行事給咱們升了官職,你們卻出來說三道四的!

  一時間,各旗派到塔山助戰的這些青年將領們無不是群情洶洶,如果不是清軍紀律森嚴,隻怕一場嘩變、鼓噪便是在所難免了。

  幸好黃太吉很能夠看得清形勢。知道眼前的形勢是多爾袞給他這個大清皇帝刨的坑,不管他怎麽處置,都是要得罪一批人。他能夠選擇的,不過是選擇維護皇權威信還是選擇得罪那些老家夥。但是,黃太吉畢竟也是一代雄主,很是果斷的選擇了維護皇權。

  “塔山之事,朕早有明旨。由睿親王便宜行事。今日大戰平定,爾等卻來朕這裏聒噪,豈不是要朕的好看?寒了八旗忠勇將士的心?日後軍令不行,軍紀不振。皆是爾等之過!”一番申斥之後,那些元老宿將們隻能是悻悻而去。但是,黃太吉和多爾袞都清楚,八旗內部,新生代和元老宿將們之間的裂痕已經產生了。就看如何走向了。

  此番北征,黃太吉帶領這些年輕將領們出來。未嚐沒有借機拉攏之心。一旦戰事得手,便將那些索倫兵補充進包衣兵馬當中,提高一下這些新編甲喇的戰鬥力。

  可是,這些想法,都被鄂瓜多爾這個錫伯族的蠻子給打碎了!

  鬆花江岸邊,密密麻麻的紮著一座望不到邊際的清軍大營,營地內數千頂帳篷,按照各自的所屬建製分列,數不清的軍旗被東南風吹得獵獵作響。營地四周。一道又一道深深的壕溝木牆,每隔一段距離,就有箭樓聳立,防守森嚴。

  成群的包衣輔兵跟役來來往往,到河中挑水造飯,到林中砍柴,到草地上割草喂馬。往日裏,這樣的動作會形成一片的喧囂熱鬧。可是在今天。這些包衣阿哈們,卻是盡量的做到輕手輕腳的。免得自己一個不小心給自己惹來一場大禍。營地中淒涼的嚎叫聲不時傳來,讓人聽了心煩意亂,極度的影響軍心士氣。與這些嚎叫聲交織在一處的,便是不停的用刀鞘皮鞭抽打在那些索倫俘虜身上時發出的悶響。

  噶布什賢噶喇昂邦吳拜、戶部承政英俄爾岱兩個黃太吉的心腹親信,陪著科爾沁土謝圖親王巴達禮、和碩親王察哈爾固倫額駙額哲、都察院參政張存仁這幾個位高而權不重的隨同北征的蒙古和漢軍大臣在營中巡視。不時的喝止兩黃旗官兵,不得毆打、虐待那些索倫俘虜。

  “這些人。皇上日後要派他們大用場!你們這群奴才,不得造次!”

  原本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戰事,誰能想得到,那群索倫蠻子,除了將地形運用到了極致之外。便是與兩黃旗滿洲精銳進行硬碰硬的對戰,也是絲毫不落下風,甚至給清兵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除了刀槍弓箭骨朵飛斧等物之外,博穆博果爾與鄂瓜多爾、奧爾迪等人的部下,更是用各色火銃給黃太吉上了很震驚的一課。

  “這群蠻子,除了弓馬騎射犀利至極外,想不到朕的火銃到了此輩手中,也被他們使用的如此出神入化!”黃太吉在自己的大帳之中,強忍著巨大的疼痛,對隨行的幾個文武官員交代著,“回到盛京之後,你們記得提醒朕,我大清兵也要學會在馬背上疾馳開銃。”

  說完這話,黃太吉便被一陣劇痛襲來,幾乎暈厥過去。

  “快!快傳大薩滿!”

  “快!傳郎中!”

  便在黃太吉的禦榻前,幾個薩滿開始不同的舞蹈蹦跳,為黃太吉舉行治病跳神儀式。跳神前,還點燃了一種不知名的山草,發出陣陣淡淡的香氣,衝淡了大帳內刺鼻的血腥氣味兒,以便能夠召喚神靈前來。

  黃太吉的右腿上,被火銃擊中,彈丸深入。

  這一槍,便是陳泰、伊爾德、卓布泰等人千裏追擊的原因!

  這一槍,便是錫伯族的頭人,那個在黃太吉麵前耀武揚威的鄂瓜多爾送給他的。

  說起來,這也要怪黃太吉本人。若不是他下了命令,要像往日圍獵一樣,八旗將士將獵物驅趕到他麵前,供他獵殺,哪裏會有今天的局麵?他忘記了,便是那些走投無路的野獸,也有困獸猶鬥這句話,何況是手中有武器的人?

  被四個牛錄猶如驅趕野獸一般驅趕到黃太吉麵前的鄂瓜多爾部下的二百多騎手,在黃太吉眼中便和往日裏圍獵時的獵物並無二致。

  不料,在鄂瓜多爾的率領之下,這群錫伯族戰士,眼見自己今日必死無疑,既然對麵有這個遼賊大頭目、大貴人,索性便像林子裏的野豬和黑熊一樣,猛撲向前,臨死也要拉上一個貴人當墊背的!

  弓弦聲嘣嘣作響,密集的箭矢朝著黃太吉和他身邊護衛而來的噶布什賢兵飛去,頓時造成了十幾個噶布什賢兵的傷亡。

  “給朕圍上去!殺!”

  身邊人的倒下,不但沒有讓黃太吉稍稍萌生退意,反而讓他胸中頓時升騰起衝天豪情。恍惚中,他似乎又是回到了跟隨父汗大戰薩爾滸的時候,那個揮刀直入冰河的年輕貝勒就在眼前。

  但是。黃太吉卻忘記了,如今是崇禎十五年,不是萬曆年間了。他的身體早已不是那個能夠在馬背上幾日幾夜不眠不休的年輕人了。

  胯下的戰馬費力的馱著他肥碩沉重,又身披重甲的身軀向前驅馳,身邊的噶布什賢兵們也不敢過於超前。於是,這就給了鄂瓜多爾一個稍縱即逝的機會!

  “兄弟們。等咱們再同那女真貴人離得近些,便一起用火銃招呼他!打翻了他,這些女真人就要大亂!咱們便找個空子衝出去!”

  雙方烈馬的幾個縱跳,便將各自的距離拉近了不少。

  “放箭!”

  “放箭!”

  雙方的戰士們幾乎同時做出了一個動作,各自用手中的馬弓狠狠的朝對麵衝來的人群射去箭矢。這樣的招數,如果黃太吉麵對的是關寧軍和關內的明軍,隻怕對手早就一聲呐喊,作鳥獸散了。隻可惜,今天他遇到的不是麋鹿綿羊般的明軍。而是如同瀕死的野豬和黑熊一般凶猛的錫伯人。

  頂著噶布什賢兵的箭矢,鄂瓜多爾領著幾十名火銃手居然毫發無損的衝到了距離黃太吉不到五十步的距離之內。在這個距離,已經是火銃的有效射程了。

  那邊的黃太吉已經從刀鞘之中拔出了寶刀,準備用鄂瓜多爾脖頸之中的熱血來令寶刀飽飲一番。

  “瞄準那個女真貴人,開火!”

  “主子,不好!”

  鄂瓜多爾和吳拜幾乎同時大吼一聲。

  鄂瓜多爾勒住了馬韁繩,與十幾個火銃手一道將銃口對準了黃太吉所在的位置。發現了這一幕的吳拜,急忙躍馬上前。攬過了黃太吉的馬頭,試圖將他的身體遮蔽住。等到這一輪火銃射擊後,將皇上帶回本陣,切切不可讓皇帝陛下冒險!

  但是,晚了!他隻是將黃太吉的馬頭強行拉到一側,還不曾來得及將自己的身體遮擋住黃太吉,對麵便一片爆豆般的火銃聲響起。陣陣白煙冒出。

  鄂瓜多爾所使用的火銃,大多數是他從泥沼當中繳獲的盛京仿造的南中火銃,雖然不如南中造的火銃使用球墨鑄鐵來得輕便,但是在這樣的近距離上,卻是照樣威力可以破重甲。三五個噶布什賢兵中彈。慘叫一聲落馬。巨大的彈丸衝擊力,瞬間擊穿了他們最外麵那擦拭的光可鑒人的昂貴南中胸甲,然後擊穿胸甲內側的鑲鐵棉甲,之後破開他們最內層的鎖子甲,撞入他們體內。

  鉛彈在體內翻滾後,傷口遇到空氣,強大的體內壓力,令體內的血液,變成一道道血箭噴湧而出,他們慘叫著向後摔落馬下。

  那些中彈的馬匹,更是發出長長的悲鳴聲,亂跳翻滾起來,將馬上的騎士摔落下去。

  未曾等到吳拜回過神來,第二輪火銃射擊聲又響起。

  造價低廉的彈丸在空氣中橫衝亂撞,輕鬆自如的額擊穿一切阻擋它們前進軌跡的物體,不論是南中胸甲、鑲鐵棉甲,或是被穿在最內側的鎖子甲,無論是什麽甲胄,都是無濟於事。鉛彈在那些素來以勇武自命的噶布什賢兵體內變形。橫衝直闖,將內中一切攪成稀爛,那些噶布什賢兵倒在地上,發出絕非人類的嚎叫聲。體內腥紅的鮮血,汩汩流出,滋潤了遼東春季幹燥堅硬的大地。

  有一句說得好,中了五百萬大獎別高興,因為說不定下一秒就有幾率更低的危險等著你。這段時間皇太極也算是太順了,崇禎幫他,李家幫他,甚至老天爺都幫他。但是出來混早晚要還的,結果今天,就輪到倒黴的事情發生在他身上了。黃太吉便是這其中一員!

  鄂瓜多爾的第二輪射擊,好死不死的一枚鉛彈正正的擊中了他的右腿!

  看黃太吉中槍落馬,鄂瓜多爾等人一聲嗥叫,便要衝上來砍了他的頭顱,卻被吳拜等人領著數百噶布什賢兵拚死力戰,將黃太吉搶了下來。

  “女真大貴人死了!”

  “女真大貴人死了!”

  鄂瓜多爾等人見不能得手,索性便不停的吆喝,將這個令人心膽欲裂的消息傳到戰場的每一個角落。趁著八旗兵丁們那短暫的一瞬間在思索到底是哪位女真大貴人死了的空檔,鄂瓜多爾等人覷個空子。策馬從正黃旗滿洲的包圍圈之中衝出!

  趁亂,博穆博果爾也領著自己的千餘殘部衝出包圍圈,將萬餘兵馬丟給黃太吉。

  這便是陳泰、卓布泰等人千裏追擊勢必要生擒鄂瓜多爾和博穆博果爾的原因。

  黃太吉的大帳之中,薩滿繼續在給皇上做著法事。

  薩滿,從匈奴時代起就出現在塞外北方,很多部落。但凡戰爭或其他處於猶豫狀態的事件,最後都要取決於薩滿。鐵木真統一蒙古,被推舉為成吉思汗,與薩滿教的支持都有很大的關係。其首領(通天巫)闊闊出,以預言天意,抬高成吉思汗的聲望,從而助成他的大業。而這位闊闊出,更是鐵木真後爹蒙力克的兒子。

  為蒙古帝國皇帝成吉思汗加冕。以天(即天帝)的名義確認鐵木真擁有“成吉思汗”這一帝號的正是這個闊闊出。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功勞,闊闊出日益居功自傲。憑借父親的背景,又有兄弟七人,勢力強大,聲望日高。投靠到他門下的牧民百姓越來越多,他的神權漸漸威脅到了鐵木真的王權。

  於是乎,鐵木真便要除之而後快。但是由於薩滿教的巨大影響,成吉思汗又不能明目張膽地處死闊闊出奪回權威,所以隻能用陰謀詭計來達成目的。從而暗示帖木格處死闊闊出。通天巫死後,薩滿教的影響力下降。成吉思汗這才體味到了真正做皇帝的滋味。從此那種用神權幹涉國家事務的時代一去不返了。

  當時的清國,同樣盛行薩滿文化,治病、送魂、祈求獵物、求雨、止雨、咒術、法術、占卜、跳神,無一不在這些薩滿的範圍之內。

  不過這隻是一種原始的宗教儀式,或許對人的潛意識有一些心理安慰,類似心理醫生的催眠術。起了某種不為人知的療效。不過火炮與火銃的痛苦,不是這些薩滿可以抑止的,就算他們跳完大神,為黃太吉塗上從神靈處求來的靈丹妙藥也無濟於事。

  不過,漸漸蘇醒的黃太吉本人。卻是對薩滿教不太感冒的。他倒是比較崇信中原漢人的文化。而且在繼位後,他越發倚重信賴漢臣,對薩滿文化也越加排斥,認為這是蕞爾部落巫教,自己既然立國,就該有一國的規矩與禮儀。確實,曆史上滿清入關後,薩滿隨之傳入中原,不過也始終在民間流傳,上不得台麵。

  加之這些薩滿儀式完後隻能做些簡單的包紮、敷藥等,主要救治,還要靠那些郎中、大夫。

  “朕是受了銃傷,爾等在此作甚?退下去!喚郎中上來為朕診治!”

  幾個隨軍郎中戰戰兢兢的走上前來,檢視黃太吉的傷口,為他做出診斷。

  雖然鉛彈的穿透力不強,不能造成貫通傷。但是打在人身上,對於人體的傷害比貫通傷來得還要強烈。首先,它就像一把大鐵錘重重撞擊在人體肌肉上,在中彈的瞬間將中彈的部位打得肌肉壞死,內髒什麽的,打得碎爛。挖出鉛彈時,還要防止傷口處殘留的火藥與彈丸碎布沒有清洗幹淨,一個不小心,就是感染。

  這不比刀槍弓箭,處理銃炮帶來的傷口,是一項非常複雜細致的工作,傷口處稍稍留下一些鐵屑、火藥殘渣,或是碎布泥土等髒東西,各種的敗血症,感染高燒就接踵而來,讓傷員嚐遍痛苦而死。

  而這個時代,傷口感染可是一大致命因素,在沒有抗生素的前提下,還是這種日見炎熱的天氣,對傷員造成敗血症,感染高燒,失血之多,種種因素,造成的傷害足以致命,特別在清兵落後的醫療狀況下。

  所以清軍中的醫士,對這些中彈的士兵,大多做截肢處理,被擊中軀幹者,隻能讓他們等死。而且同樣要防止截肢時大出血、傷口感染。

  “怎麽樣?朕的傷還有救嗎?”黃太吉瞪著一雙眼睛,惡狠狠的望著腳下這幾個郎中。他的額頭滾燙,渾身疼痛難忍,腦袋似乎要炸裂開來一般。(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