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廣州喜事
作者:猛將如雲      更新:2020-03-23 17:23      字數:5283
  <script>sho_read;</script>

  幾場驟雨過後,將盛夏的廣州清洗的令人感覺到頗為清爽。∈♀,街頭巷尾,繁花似錦,姹紫嫣紅,萬物興盛,不愧為人們譽為“花城”的稱號。

  此時的廣州,人們在街道上用竹子紮起了一座座高高的彩樓,用花草彩綢裝點得紛繁富麗,喜氣洋洋。從珠江岸邊的天字碼頭到越秀山下,沿途排開了數百座彩綢鮮花裝飾而成的牌樓,把整個廣州城都沉浸在一片喜悅的氣氛之中。

  也不僅僅是廣州城中如此,整個珠三角,從廣州到佛山,從惠州到東莞,幾乎所有的城鎮都是一片喜樂。經過這幾年的新政推行,加上瘋狂築路,廣東的景象可謂是煥然一新。能夠令兩輛馬車並行的寬闊官道,將縣城與縣城之間串聯起來。那種隔著一條河口音風俗都有所差異的情形悄悄的發生著變化。錢糧製度的改革,讓種田人和商人們都體會到了其中的好處。

  種田人身上沒有了那麽多的浮收,每家都有錢糧簿子,又不用繳納人丁銀,靠著田產山林吃飯的,每年該收多少錢糧一目了然。租種別人田地的租子也不敢超過三成七的上限,一旦超過了,佃戶有權不交不說,還可以到衙門去出首告狀,搞得不好,田主還得被在衙門前枷號數日。如今糧食越來越不值錢,田主們也算得很清楚,與其為了一升半鬥的租子在大庭廣眾之下丟了麵子,在鄉裏落下一個刻薄的名聲,倒不如落得個遵紀守法的好處。

  何況,在官家那裏有了個遵紀守法開明士紳的名氣、好印象,官家有什麽好事總是最先想起你來。這比一升一鬥的算計佃租可是容易發財多了。

  除了修路、推行新政這種容易獲得人心的一手之外,另外被強力推行的一項製度可就沒有那麽溫情脈脈喜聞樂見了。

  “禁止各村各姓氏之間私相爭鬥!違者嚴懲不貸!”

  廣東各地的私鬥也是一個頑疾。所謂的村鎮之間、姓氏宗族之間的械鬥。表麵上的原因雖然花樣百出,但是其根源其實就是所謂的土客矛盾。曆史上在清朝是發展到巔峰,動輒便是數以萬計的規模,甚至動用火器,你幾百人上千人的械鬥都不好意思和人家打招呼。但是之前小規模的械鬥,卻也是層出不窮。因此械鬥也成了阻礙商業發展的一個攔路虎。你一個外鄉人要是沒點本事亂走,是非常危險的事情。除了妨礙商業發展之外,更大的威脅便是挑戰政府的權威。

  之所以在清朝時期械鬥達到了一個頂峰,那是因為東南亞有豬仔貿易。

  所以族長這些人搞械鬥也有利可圖,本質上跟非洲的奴隸掠奪部落是一個德行。所以盡管一直有械鬥的問題,但是在清朝才集中爆發萬人以上規模的械鬥

  但是如今兩廣歸李守漢管轄了,他還會讓這種挑戰政權的行為存在並且任其發展下去?正好眼下各處都已經有了基層政權,便用禁止械鬥來檢驗一下基層政權的成色!

  各處村鎮基層政權的主要工作是兩個方向,一個是普法。一個是嚴懲要曉諭所有村鎮,嚴謹私鬥,這個事官家要管,如果有人大規模械鬥,官家不管參與者多少人,一律按律嚴懲,一個村犯懲罰一個村,一個鎮懲罰一個鎮。所有人都要知道一個道理。民心似鐵,官法如爐。而如果在私鬥中有劫掠財物。殺傷人命,毀壞水利設施,焚燒房屋、侮辱墳墓、人口買賣等惡劣違法行為,更是要罪上加罪

  對於這種官家發出的類似警告,一開始無論鄉紳還是村民都不以為意,這種官樣文章曆朝曆代的官家又不是第一次說。可是哪個當真執行過了?俗話說法不責眾,隻怕到時候當真械鬥起來了,幾千上萬人的規模,縣城也得是四門緊閉等候風聲平息之後才敢開城門。據說曆史上唯一敢責眾的就是商鞅,渭水刑囚一次砍了幾百人的腦袋。可先不說商鞅什麽下場。就說這人數,也不過幾百人,這兩廣地界,千人萬人的都不稀奇,我就不相信你能如何。

  結果很快這些人就知道,敢觸犯刑律,千人萬人在南粵軍這,根本就不是什麽大事。當然,一開始麵對廣泛的私鬥,南粵軍沒有一上來就不分青紅皂白的亂殺人,而是先讓各處村鎮基層政權的幹部耐心的搞普法,反複向村民宣導南粵軍的法律。

  那些工作隊員們可謂耐心細致苦口婆心的向村民鄉紳說,南粵軍法律不同於大明,不存在法不責眾。一人犯法罰一人,一村犯法罰一村,先看觸犯的刑律,再根據情節酌情加重或者減刑。

  這一輪的普法,讓私鬥稍微平息了一些,畢竟總體上,民眾對官家還是有畏懼的,但是這世界上永遠存在不怕死的鬼。普法過後,還是有一些人,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挑起了大規模的械鬥。

  對於這些人,南粵軍可就沒那麽客氣了,參照吉慶圍和桃園大社的經驗,先開來大隊人馬進行武力鎮壓,然後進行深入調查,把組織械鬥的鄉紳族長按律緝捕治罪,然後就是向所有人宣導這些人發動私鬥的背後原因。組織械鬥的族長們鄉紳們被在各處鄉鎮遊街示眾,鳴鑼聚眾聽他們講說自己的罪行,遊街之後,便是依照法條明正典刑。那些參與械鬥的各級骨幹分子則是被發為官奴,到南中的深山老林裏去從事砍伐木頭,礦山之中挖礦等人命消耗極大的活動。

  通過遊街示眾,講說自己罪行這種喜聞樂見的形式,不僅族長鄉紳們的威風被打翻在地,更重要的是後果是,村民們發現,原來很多私鬥僅僅是因為族長鄉紳之間的私人仇恨或者利益糾葛。經過雙管齊下的治理之後,兩廣風氣為之一變,估計就算商鞅再世,也會感慨自己做的太小兒科。

  這一番犁庭掃穴般的治理之後,兩廣小商小販可以單人行走鄉間不用擔心劫掠殺戮,更不用為了順利通行而去巴結討好各處豪強。用現代話說大大降低的物流成本。而物流成本的降低有什麽意義,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

  兩廣氣象為之一新。

  可惜統治兩廣的李守漢,此時卻是病病殃殃的躺在床上。

  在從山東南下的途中,李守漢便病倒了。大約的病況根源和盛京的黃太吉、北京的朱由檢同學一樣,都是因為對遼西大戰投入了太多的心血和精力但是這樣的結局,卻是他所不願意看到的。何況又有根本之地的叛亂?

  船到廣州。眾人便不肯再往前走,擔心主公的身體吃不消。一番彼此爭論妥協之下,李守漢住進了越秀山養病,同時組織平息南中各處的叛亂。

  叛亂主要分為幾部分,最令南粵軍高層頭疼的叛亂集中在原本鄭家的地盤上。這裏算得上南粵軍的重中之重。大批的工場礦山冶煉場都集中在這一地區,便是起家之地河靜,也與之毗鄰。一旦有事,後果不堪設想。

  謠言紛紛之中,一個謠言最令高官們膽戰心驚。“河靜被焚為一片焦土!頭裹紅巾者不下數十萬!”

  “驅逐北寇,還我河山!”這是從組織領導叛亂的鄭家那些殘渣餘孽當中喊出來的口號。

  “你們不妨去查查看,這些人裏麵,是不是有白蓮教的妖人在裏麵,賊寇的頭目裏麵,是不是有個叫劉福通的家夥?玩什麽莫道石人一隻眼此物一出天下反?”

  話雖然說的很輕鬆,如果單單是那些殘兵敗將們打著類似於重開大宋之天的旗號起而作亂,李守漢倒也不在乎。但是。南中各地的部族眾多,原本被南粵軍消滅的大大小小各種政權的潛在力量究竟是一個什麽狀態。什麽態度,李守漢和他的情報部門都不敢冒險。何況,還有緬甸和暹羅等處,緬甸新敗,雖然簽了條約各自被朝廷冊封,但是天曉得這些動輒便消滅數千萬中國大軍的佛子們會什麽樣?

  而且旁邊還有倭國、朝鮮。呂宋等處,為了震懾這群可能心懷叵測的家夥,李守漢不顧病勢沉重,強行主持了李華梅與施郎的婚禮。

  李華梅和施琅本是堅決反對,但是李守漢靈機一動說要用婚事衝喜。於是二人隻好勉強答應。

  這珠三角各處城鎮的一番布置,便是各處官員士紳百姓們為了國公爺嫁女這樁大喜事而慶祝的。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衝喜真有效果,李華梅與施郎二人大婚的消息傳出之後,李守漢的身體居然逐漸的開始好轉。不過更為可信的是醫生的說法,國公這病,是因氣而生,如今見子女大婚,心情略好,所以這病,也就自然見好。

  隨著李守漢的身體日見康複,各處前來參加郡主娘娘出嫁之事的觀禮道賀賓朋便是如雲霓之齊聚廣州。

  要說現在環太平洋地區,除非美國整體穿越,不然已經不會有任何一家勢力比李家更大了。更何況李華梅什麽人,權勢熏天的國公爺李守漢長女,南粵軍水師當中最能打的海上緋翅虎,大明質量體係認證的郡主,這三個頭銜放一起,已經足夠把曾經威名赫赫的秦良玉總兵甩出一萬裏。

  而與李華梅結婚的施郎也是個不得了的人物,早年就是聞名海上的少年英雄,後來跟著李華梅去遼東,千人去十萬人回,攻克遼陽,橫掃遼東,一把火將遼東數十座城鎮燒成廢墟,這份戰績,有足以把戚繼光李成梁遠遠甩開。因此,這兩人的婚禮與其說是金童玉女結合,不如說是兩個怪獸的結盟。更是李家同福建海商集團的徹底結合標誌。

  因此,雖然李守漢下令一切從簡,但是你妹的能簡的起來才怪。消息一出,整個西太平洋西區聞聲而動,先聲奪人的是水師。在南粵軍各部當中,水師儼然是以郡主的娘家人和嫡係自居,說出話來腰杆也硬得很。從張小虎到許還山等人為首的水師耆嶽元老們一致建議把一艘即將下水的二級艦命名為郎梅號,以紀念這次婚禮。此舉立刻遭到施郎李華梅的斷然拒絕,除了不想玩這種虛榮之外,兩人還隱隱覺著這個命名怎麽聽都別扭。郎梅號?郎沒好?!這是詛咒老子嗎?!水師將士出沒風波之中,在炮子和浪濤之中討生活,更是注重口彩和兆頭。這樣的倒黴名字,你們誰愛要誰拿走,反正老子不要!

  水師見馬屁沒拍上,隻好退而求其次,建議婚禮慶典的時候,由廣東水域的水師齊聚珠江。沿途鳴放禮炮以示慶祝。這個建議倒是獲得了普遍讚同,並最終通過。

  在震天的鞭炮聲中,一件禮物包紮的喜氣洋洋的被載上了飛剪船,從順化王宮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廣州。

  送禮的是南中李家直轄的企業員工,他們聽說李華梅的婚禮後,決定用捐資的形式製造一輛馬車作為李華梅的婚車。這輛馬車的造價是每人捐了一天的工錢。

  馬車應該說外表不算太炫目,沒有采用過多金銀珠寶來裝飾,甚至可以用樸實無華來形容,就像一輛五百萬的跑車和一輛奧拓在酒吧街上同美女搭訕的成功率一樣。如果當年葉琪用這輛車在秦淮河上泡妞的話,估計也就不會有追潮葉相公的美名了。但是,行家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要是懂行的人看細節,乖乖,這絕對是超越時代的傑作。

  首先看馬車的輪軸,采用了南中剛剛攻關完成的淬火滾軸,使得馬車的輪軸堅固耐用。輪胎則是使用了硫化橡膠製造而成,並革命性的的使用了充氣輪胎。這可是一個極為大膽的做法。本來獻禮的代表還極為反對,不過經過無數次的試驗之後。證明了新式輪胎的優越性,才最終得以通過。跟這兩項革命性的的成果比起來,其他諸如新式彈簧減震,新型車門鎖扣係統,都統統不值一提。

  同上述的這些成果比起來,一個更加細微的小配件充分體現了李家現在的工業技術水平。輪胎的氣門芯采取了螺絲型的設計。並且。在車輛本身的許多零部件上,也創造性的采用了螺絲釘來固定安裝。

  在非工業時代,標準化的螺絲釘造價非常高。(別忘了,雷鋒叔叔當年可是專門收集螺絲釘的。1962年天朝已經經曆了大躍進了,也有了一定的工業基礎了。但是螺絲釘依然是比較精貴的東西。別以為雷鋒叔叔收集螺絲釘是傻逼行為,1960年代的螺絲釘差不多相當於現在奢侈型汽車的配件了。60年代的螺絲釘雖然比1959年以前便宜了很多,但也絕對不像1974年以後的大路貨。所以不要嘲笑雷鋒收集螺絲釘,那年頭螺絲釘可是高級貨。基本上是可以與現在的高級豪華跑車的零部件來等同了。所以螺絲釘精神也是要辯證的看,放在當時的環境當中,也是很勵誌的。)八十年代宣傳工人主人翁行為,事情也是從搜集螺絲釘等小零件開始的。八十年代一個大型企業保持搜集螺絲釘的習慣,那積累下來都是一筆不小的錢。不過進入80年代以後,天朝螺絲釘的質量就開始下降了。80年代以前的螺絲釘跟80年代以後的完全不能比。80年代以前的電線杆,無論在哪裏無論風吹雨淋了多少年,螺絲釘跟螺絲帽都不會生鏽,帶著扳手輕輕一擰就可以拆下來。但如果是80年代以後的就慘了,隻要使用超過三年的,要想拆下來非得用電鑽不可。

  因此這輛不起眼的馬車一送到就獲得了包括李守漢李華梅施郎在內的南中高層的好評,並且要求直轄企業盡快把這些新技術推廣使用,而對於這些新技術的研發工程技術人員和相關的工匠們,自然是大大的表彰了一番。

  到了擇定舉行婚禮的黃道吉日那一天,伴隨著停泊在珠江水麵數十艘炮船沿途施放的隆隆禮炮聲中,桅杆上高高飄揚著李華梅帥旗的傲梅號緩緩的駛入廣州港停泊在天字碼頭上。

  今天的傲梅號,洗盡了往日的征塵,代以鮮花和錦緞作為裝飾,正如李華梅卸去戎裝而重現女兒嬌態。入港的瞬間,樂聲響起,全體水兵整齊的列隊在甲板,舉起手中的火銃對空施放,向艦長李華梅表示敬意和新婚的祝福。

  隨後,一身新嫁娘吉服的李華梅在胖頭魚的陪同順著踏板走下傲梅號。迎麵看到的是自己的女兵站在道路兩側迎接。這些跟隨著李華梅南北轉戰的女兵今日依然身著戎裝,女兵們早已同大小姐的感情超越了君臣主仆,一道麵對著炮火硝煙的經曆讓他們今日比誰都要歡喜李華梅的出嫁。不過她們今天扮演的角色卻是稍有不同,有些類似於李華梅的閨蜜團和娘家女眷。

  專門是來給施郎的迎親隊伍找麻煩來的!(未完待續。。)

  <script>sho_read;</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