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耳光響亮(中)
作者:猛將如雲      更新:2020-03-23 17:23      字數:5362
  <script>sho_read;</script>

  雖然內閣和朝廷對於京營所上報的斬殺流賊十萬,追殺數十裏,並且疑似斬殺巨寇李自成的說法保留意見,或者是說壓根就不相信;但是,李華宇代表山東兵馬所上報的收複開封,斬殺流賊老營精銳千餘,並有精騎數千的戰果,卻令從崇禎到六部九卿翰詹科道官員們點頭稱是。¥f,認為這才是一個比較靠譜的軍功呈報。

  兒子為朝廷收複了名城大郡,朝廷自然不好意思再對老子嚴詞申斥。並且,戶部和內監們的呈文也提醒了崇禎和大佬們,眼下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得罪了這對父子,隻怕京城和九邊的軍糧又是一個大問題了!

  於是,內閣同司禮監的幾位大太監們緊急密議,秉承皇帝崇禎的旨意,準備借著李華宇收複開封的當口,好好的嘉獎一下寧遠伯。

  “皇爺的意思是給寧遠伯他老人家晉升為侯爵!便是左良玉你們都要給封個伯爵,寧遠伯他老人家不封個候,朝廷臉上實在掛不住。隻是,是加封寧遠侯,還是另外撰個美號,卻是要內閣同禮部好生計較一下才是!”

  內閣和禮部官員們,隻得絞盡腦汁的去為寧遠伯的新封號而費盡心思,準備在左良玉、丁啟睿、楊文嶽等人的報捷題本到達京城之前籌劃出來之際,一個驚天霹靂般的壞消息傳到了京城之中。

  一個左良玉部下的參將,名叫楊維城的,在左良玉兵敗之後輾轉多日,躲過了闖獻曹三家的搜剿,僥幸躲過了豫東百姓的搜殺,重金雇了一條小船逃到黃河北岸。

  見到了同樣在彰德府避難的周王,這個楊參將不由得伏地痛哭。

  朝廷二十萬大軍。被李自成、羅汝才等人一戰擊潰,百餘裏伏屍累累,十幾萬人馬盡數為李闖、曹操獻賊等人所獲。各部糧餉輜重甲胄兵器,全數被賊所有!

  眾人起初還不大敢相信這麽驚世駭俗的消息,剛剛傳來了又擊斃李自成的消息,如何轉眼之間李自成原地滿血複活不說。反而把左良玉,這個朝廷暗自倚為柱石,隱隱然有扶植他與李守漢相抗衡的將領,一鼓而潰?!

  就在朝廷上下將信將疑之際,河南巡撫的公文到了。

  裏麵仔細的講明了左良玉一軍十餘萬人連同丁啟睿、楊文嶽等部如何被闖曹二賊擊潰的經過!

  遼東兵敗,十幾萬人盡數化為流水,豫東兵敗,又是接近二十萬人化為烏有。朝廷如今又有多少個二十萬可用之兵能夠禁得起這樣折騰?

  一連串的打擊之下,朱由檢同學終於是難以抵禦這麽大的打擊了。當場便是在內閣諸人奏對之時。急火攻心,一口鮮血便吐了出來!

  這還了得?

  在場的王承恩、周延儒、陳演、魏藻德、吳良輔等太監、大臣們一擁而上,呼喚著崇禎醒來的,忙不迭的傳召太醫的,不知所措,隻是在暖閣內東一頭西一頭的亂衝亂撞,滿臉都是淚水的,各自進行著自己的表演。

  還好。雖然說太醫院藥方也是京城十可笑之一。有名的虛有其表,但是那也得分是誰。皇帝陛下急火攻心。口吐鮮血昏厥過去,這要是診治不好,太醫院的院正以下,大家都得去天牢或者是鎮撫司的詔獄裏給牢頭看病了!在幾位太醫精心會商仔細診療之下,崇禎終於悠悠醒來。

  臉色慘白如紙的崇禎,微微的在眾人低聲呼喚當中睜開眼睛。周圍除了親信太監之外,便是內閣幾位重臣,暖閣外,周皇後宮中的太監和管家婆子也是急切的等候著消息。

  “傳旨。”

  司禮監的小太監和內閣的幾位官員立刻鋪開筆墨紙張,準備記錄皇帝的旨意。

  “督師候恂。誣陷朝廷重臣,且逡巡不進,流連於齊魯等地,勒索州縣,騷擾地方。畏賊如虎,不敢入河南賊軍盤踞之地。致使朝廷令其節製之軍,左良玉潰敗,丁啟睿、楊文嶽等人殉國。甲杖資財盡數委棄於賊。著令錦衣衛南下逮捕候恂。錦衣衛未到之時,由山東官員看押!”

  斜靠在王承恩取來的巨大靠枕上稍事喘息了一會,崇禎繼續傳旨。

  “賊臣候恂,據聞其家在歸德橫行不法,多有悖逆不義之事。且有賊兵入歸德,派人看守其家中宅邸,有擅動一草一木者立斬之軍令。傳旨與開封諸將,立刻東進歸德,抄沒其家中財物,盡數收為軍餉!”

  這話一出,頓時讓周延儒等人心驚膽裂。已經是五月份的初夏時節,卻是如墜寒冰地獄之中!身上的冷汗將袍服沁透!

  皇帝連這樣的事情都知道,卻還是派候恂出京督師,為的便是要左良玉看在他這個老長官的麵子上出力作戰。隻怕李自成等人保護侯家家宅財產,為的也是私下裏同左良玉有點香火之情。如今左良玉兵敗,皇帝便立刻翻了臉,重新將候恂打入詔獄不說,更抄了候恂的家。隻怕,這位候恂侯大人,此生也未必能夠從詔獄之中出來了!

  (最可憐的還不是候恂,而是他那位名動江南的才子兒子,原本是炙手可熱的新鮮出爐的督師公子,又有左良玉雙手奉上的大把金銀,在秦淮河兩岸,在南京城中,這位侯公子走到那裏都是一堆下江才子圍繞在身邊,更是騎馬過斜橋滿樓紅袖招的人物。結果,這種如在雲霧之間的感覺還沒有膩煩,便是一個空心跟頭從雲端摔倒了泥地上。督師公子變成了罪臣之後,江寧縣的衙役都可以找你的麻煩,左良玉的大把金銀更是沒有了。真正叫,床頭金盡,壯士無顏。最擅長在別人身上找自己失敗理由的東林優秀傳人候大公子,自然將這刻骨仇恨記在了李家父子身上,為了報仇雪恨,他日後采取了一係列的手段。這是後話,暫且按下不表。)

  “擬旨,寧遠伯父子有大功於國。累次勤王。疊克名城,痛殲巨寇。朝廷自當不吝賞賜。著晉升公爵,一切禮儀服製,參照黔國公例。”

  崇禎也是個很能辨識利害的人,如果說之前還能夠用洪承疇甚至是左良玉兩個人的兵馬、影響力來暗中壓製、抗衡一下李守漢的話,如今的朱由檢同學。就是一個賭了半夜,到天亮之後發現手裏已經沒有了本錢,而同桌的賭客卻一個個虎視眈眈的盯著他的老婆孩子的賭鬼。如何能不抓緊自己唯一的金主和支柱?

  參照黔國公沐家的標準執行?那無疑是將眼下已經歸李守漢節製的兩廣和福建的治權拱手相讓。而且,為了大軍北上,南粵軍已經派遣前鋒部隊進入了湖南、浙江、贛南地區,雖然來的大多是築路隊伍,沿途勘測山川河道,修建道路碼頭,可是。這影響和權威卻是無形之中擴張開來了。

  “唉!千算萬算,卻是不如天算!”數月來一直想方設法落實皇帝旨意,不斷做出各種小動作來壓製、算計李守漢、南粵軍的內閣大佬們,聽得了崇禎給李守漢晉升爵位的旨意,無不是眼前一黑。

  但是,形勢比人強。

  京城之中,隨著時間的漸漸推移,各種謠言紛起。

  不待內閣和司禮監將聖旨發出。城內已經是流言遍地。

  大多是關於左良玉如何兵敗的傳言。

  “那些闖營精銳悍賊,個個胯下烈馬。手中火銃,馳突到左平賊軍馬陣前。數千火銃悍賊列隊已畢後,人馬如牆而立,待得領頭賊目一聲令下,數千支火銃齊齊開火!可憐左平賊將軍部下雖然素來號稱精銳,如何見過這樣的戰法?這種戰法。便是當年竄擾京畿的遼賊也未必能夠扛得住啊!”

  “兩輪火銃齊射之後,所有的闖賊火銃手齊齊的呐喊一聲,各自挺著手中銃刺直奔左營大陣殺來!可憐那左營官兵,先被流賊大炮猛轟一陣,跟著又是火銃攢射。隊形早已亂作一團,如何是數千精悍老賊火銃突擊的對手?當下,平賊將軍左良玉麾下數萬標營精銳一聲發喊,齊聲潰散!這標營一亂,頓時帶動了南北兩麵的各自數萬大軍一片嘩然,三軍將士齊齊的向南狂奔,搶奪道路,自行踐踏,死者無數!各種軍資器械糧餉丟棄了數十裏!”

  茶館裏,京城的閑人們隻管口沫橫飛的講說著自己從各個渠道得來的關於豫東之戰,左良玉兵敗如山倒,十幾萬人被數萬陝西悍賊打得望風而逃,狂奔數百裏不敢稍作停留的事跡。

  “那左平賊,多年剿賊,自然與闖獻曹三家仇深似海。如今有了這樣的機會,三家人馬如何能夠放過?當下以震山營為主,各部精悍之賊輪番上陣追殺。那左平賊逃到許昌,流賊大隊便追到許昌,逃到南陽,流賊便追到南陽,若不是收複了開封的李家大公子督率咱們京營的好漢們南下,隻怕此時,襄陽也保不住了!”

  各種民間版本的傳說,在各種勢力的暗自推動之下,加量不加價的流傳著。

  闖曹兩家在京城的細作,在山西商人們的掩護下,大肆散播著豫東之戰的細節,為的是炫耀自己的武力值。基本上出於同樣的目的,南粵軍係統和京城的勳貴們,也在不動神色的給自己家孩子加油打氣。

  這些流言,自然有打事件的番子們作為京城動態逐級上報,傳到了崇禎耳朵裏,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京營兵馬總算是曆練出來了,能夠與百萬流賊對戰了。憂的是,流賊如此強悍,日後又該如何對付?

  躺在病榻上的崇禎,腦海裏胡思亂想著是否應該將京營從開封調回京師,以這兩部人馬為基礎,好生整頓一下三大營時,去往天津傳旨的太監帶回了一個極其壞的消息。

  “公爺得知豫東戰敗的消息,也是憂憤成疾,臥病不起,難以視事。眼下,部下們正在等著大公子從山東趕赴天津主持大局。”

  “李大人在病榻上見奴婢們說,主憂臣辱,主辱臣死,如今朝廷諸事不順。臣等又如何能夠接受陛下的加官進爵?這寧國公的封賞還請陛下收回成命才是!”

  “唉!幹國之重臣啊!”朝野上下,得知李守漢如此謝絕朝廷封賞之事,不管平日裏怎麽評價這位跋扈將軍。至少此時,不由得伸出大拇指來讚歎一番。捫心自問,換了他們,絕對做不到這一點。

  (李守漢自己卻這樣說:“娘的,給老子晉升個爵位老子也受得起,老子的功勞不比徐達常遇春張玉等人差。可是,你們這群該死的,弄個啥國公不好,給老子弄個寧國公!”)

  李華宇到了天津之後,這位李大公子卻沒有他老子那樣將朝廷放在眼裏,隻管命人給朝廷寫了一道奏疏,便以父帥病重需要南下調養為理由,將李守漢送上海船,南下往山東去了。

  待朝廷派遣禮部官員帶著崇禎的聖旨和封賞急匆匆趕到天津時。整個行轅之中已經是人去樓空。

  “父帥,這朝廷大事,便交給他們去搞!咱們李家一對得起這中原百姓,二對得起他朱家朝廷!”在海船上,李華宇麵對著父親責備自己做事過於魯莽的指責,有些不以為然。

  除了丟下京畿、遼東一帶的亂局給朝廷自己去收拾以外,李華宇在北上時更是幹了一件令朝廷上下眼鏡碎了一地的大事。

  在開封城中接到了調神機營和三千營兵馬北上,歸還建製的兵部谘文後。李華宇冷笑一聲,命人將兩位總兵喚了來。

  “老羅。老祖,咱們在一起共事的緣分也算是到頭了。”將兵部谘文遞給兩位在山東、河南一帶威名赫赫,升官發財的京營將領。“如今朝廷對二位另有重用,調你們回去整頓京營人馬。我這裏自然不好再留。不過咱們在一起共事一場,你們看看,有什麽需要的事情隻管說出來。某家一定成全二位。”

  兩位總兵麵麵相覷,這還有什麽可以開口的?糧餉,兵器,甲胄,軍餉。馬匹,無一不精無一不足。

  “大公子說得哪裏話來,雖然標下福氣淺薄,不能再在伯爺和大公子麾下立功,可是大公子若是日後有用得著標下們的時候,隻管吩咐一聲便是!”

  “就是!標下若是眼睛眨一下,便是大姑娘養活的!”

  “也好!二位,某家這裏有一份文書,需要二位與我聯名發出!”

  京營人馬緩緩北上,李華宇帶著東番兵和南粵軍的兩個警備旅在後麵壓住陣腳,大隊人馬離開開封逶迤往山東而來。

  一道三人聯名簽署的緊急軍情被人快馬送到京城。

  在他們身後,已經將十餘萬明軍吞進腹內,吃的滿嘴流油,囊括了幾乎整個河南黃河以南地區的闖曹兩家,幾乎是腳尖攆著腳跟的進了開封城。

  “百萬流賊,裹挾大批官軍,以數百門紅衣大炮無日無夜猛攻開封。臣等為陛下保全兵馬計,忍痛退出開封,且戰且走。”

  若是倒退十年,李華宇這種做法,等待他的便是殺頭抄家的下場。開玩笑,擅自放棄省城,將名城拱手送與流賊,這種行為殺頭抄家都是輕的。可是,如今的朝廷又有什麽能力和手段來對付這些統兵將領?何況,朝廷眼下對這幾個將領還是滿懷熱切。

  “李大公子果然是守信之人!”進了開封的羅汝才,對於同李華宇的這樁買賣大為讚賞。用一座開封城,換取了左良玉十幾萬人馬,這個買賣,怎麽算都合適的很。

  讚歎之餘,闖曹兩家各自派人,送了十萬流民往山東去。而將部屬整頓已畢的張獻忠,則是急不可耐的重新豎起西營八大王的旗號,將自己的帥旗換了撫民討賊大將軍的纛旗,南下江淮準備先與老回回、革裏眼等陝西鄉親匯合之後,在江淮之間好生的攪鬧一番。

  對於兒子在開封的做法,從內心深處,李守漢是很讚許的。如果不將朝廷之中的那些守舊勢力,江南東林可以依仗的力量打掃幹淨的話,這大明江山如何能夠收拾?隻怕江南的那般家夥,還得重新麵對多鐸的屠刀。公主墳裏那位還豬哥哥原型的老子,還得在揚州多殺三天才封刀。

  也好!老子便和校長玩下野一樣,玩一個以退為進的手段。將在遼東、在天津、薊門一帶的兵馬盡數撤走。把這個爛攤子都丟給你們,讓你們去收拾。老子便用這段時間在南中,在兩廣,把內政好好的整頓一番,等到你們無法收拾殘局的時候,咱老子再帶著大把的錢糧,數十萬精兵北上重新收拾大明這座如畫江山的便是。

  心中打定了主意的李守漢,不再同兒子糾結開封放棄、天津撤兵之事,開始有說有笑的同部下們談笑起來。

  數十艘大海船,便沿著渤海灣南下,直奔登州、膠州等地,準備在膠州灣登陸後,請主公寬坐數日,一者休整一番,二者可以看看這登萊、山東的夏糧收獲情景。

  不過,李守漢這裏可以賞心悅目的看景色,朝廷則是被又一個耳光打得眼冒金星。(未完待續。。)

  <script>sho_read;</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