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你就是闖塌天?
作者:猛將如雲      更新:2020-03-23 17:22      字數:5575
  吳橋縣,素來以“人間遊樂無雙境,天下雜技第一鄉”而聞名。

  不過,這座位於山東與直隸邊界地帶的小縣城,卻是在崇禎四年時以一場兵變而聞名於世。

  正如西方諺語所說的那樣,因為一個釘子,少打了一隻馬掌,因為一隻馬掌,少了一匹戰馬,因為一匹戰馬,損失了一個騎士,因為一個騎士,輸掉了一場戰鬥,因為一場戰鬥,失敗了一場戰爭。

  誰能想到,吳橋縣大戶,在東林黨中被列名為浪裏白條的王象春家中仆人的一隻雞引起了一次嘩變,又因為這次嘩變,而令山東各處幾乎糜爛,更給遠在遼東的黃台吉送去了數千精兵悍將不說,還有一整套從製造到操作使用的人才。

  不過,作為事件爆發地的吳橋,經過七八年的休養生息,倒也恢複了些元氣,為了防範兵災,城中大戶們集資重修了城牆,加固了馬麵,編練鄉勇。

  “老父母,如此憂勞國事,堪為我等楷模!”

  吳橋知縣帶領著城中一眾頭麵人物,登上城樓向四處眺望,近日來不斷有各處傳來的兵報,建奴似有回師京畿之勢。滄州地麵乃是必經之路,雖然前番南下之際吳橋僥幸躲過一劫,誰知道這次是否還有這個運氣?

  “咱們這吳橋,無論是滄州亦或是德州,都近在咫尺,以建奴鐵騎之強,朝夕即可到達,各位先生還是要與學生一道並力守城才是。”

  自從多鐸領軍先行北上以來。左近的多處城鎮被鑲白旗那些身著白色外鑲紅邊盔甲的軍士們一鼓而下,將城內人口錢糧財物一並洗劫而去。

  “老父母不必擔心,學生業已寫了書信,請在附近駐紮,奉旨北上入衛的左鎮前來吳橋協助守城。左鎮總兵左昆山受京中侯大人提拔知遇之恩,侯大人又與家父同為社友,這點香火之情還是有的!”

  王象春的公子一副有恃無恐得意非凡的樣兒。

  他這話嚇得眾人無不咋舌!那左鎮是什麽好鳥?倒是能夠打些硬仗,可是素來名聲更差,營中更多降賊。紀律二字便不要提了!

  這不是引狼入室又是什麽?有城中大戶開始用極為怨毒的眼神看著王大公子,當年就是這廝。為了仆人家的一隻雞而對路過軍隊不依不饒。結果惹翻了那些本來就心存怨懟的兵大爺們,一場兵災讓山東死了多少人?(這個時候的吳橋等地還是歸屬於山東管轄的。)有人開始下意識的移動腳步,離這個祥瑞遠一些。

  “老爺!老爺!”

  兩個民壯班頭和鄉勇頭目氣喘籲籲的沿著馬道衝上城牆。

  “有兩支隊伍,為數在二千人以上。各有不少馬匹。一路在南。一路在東,向我吳橋而來!”

  “還有多遠?!”眾人有些慌亂了。從東、南兩路而來,都不是什麽好消息。要麽是建奴,要麽是左鎮。

  “南路距離我們還有二十多裏。東路距離我們不到十裏!”

  “天哪!天哪!”人群中開始有人大呼小叫,距離不到十裏,就是打開城門逃走,也逃不多遠就會被追殺。

  “全數鄉勇、官兵、民壯、衙役上城防守!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不知是福是禍,在眾人的目光當中,東路來臨的那支軍隊出現在了城下。還好,打得是大明旗號,軍官和士兵也是大明內地官軍的打扮。

  “敢問一聲,貴部是哪位將軍麾下,來驗看一下印信!”城頭上的守兵壯起膽子朝著城下那群一看便非善類的官軍大聲喊話。

  “少廢話,打開城門!咱們是左鎮的兵馬,是你們這裏的王大公子寫信給我們大帥請來幫助你們守城的!快點把城門打開,酒肉住處準備好!老子們為了趕路已經好幾個時辰水米未進了!”

  見是自己寫信請來的軍隊到了,王大公子自然覺得自己的腰杆粗了不少,頗有幾分吳橋之主的感覺。忙不迭的吩咐家人,“快!快下去讓他們開城,迎接官軍進城。”

  守門的兵士、鄉勇們心不甘情不願的在王家人的威逼之下打開城門、放下吊橋。

  甫一開城,城下的左鎮兵馬立刻如同一陣龍卷風一般衝進城中,頓時城內一片雞飛狗跳之聲,各處街道之上,砰乓打門之聲,呼喊叫罵之聲,孩子的哭聲,女人的喊聲,頓時在城中響起。

  “姓王的!你娘的腿兒!你幹得好事!”

  幾位仕紳見城中大亂,不由得擔心起自己家中的財物女人,街上的店鋪貨物,當下也顧不得平日裏的禮節斯文,跳起來指著王大公子的鼻子便是一頓大罵。

  “誒!列位先生,不要著急,在下在請兵之時便已經同左大人有言在先,願意籌措一筆軍餉以為犒賞之用。這不過是左鎮將士自己動手罷了!列位如果不放心家中財物的話,不妨先行寄存到舍下,我已經請了左鎮的旗號令箭在舍下,那些兵士們不敢對舍下如何!”

  想想也隻好如此,眾人無不含恨而去,督促家人各執兵刃押運細軟箱籠之物往王家的宅邸而去。

  一旦事情有了往壞的一麵發展苗頭,那他就一定會發展到更壞。

  幾家紳士正帶著家人手執鋼刀押運著各自的細軟之物在背靜的街巷之中穿行,不料想迎麵正撞見幾個左鎮士兵。

  “有肥羊!”

  “驢球子的!搶!”

  叫罵著各執刀槍便撲了上來,搶奪車輛上的財貨。

  這滄州地麵自古便是豪俠仗義,民風彪悍,民間習武之風盛行,更加因為八年前那次兵災,眾人更是習武防身。見有人要搶奪自家財物。少不得上前製止,言語不和,不知道是誰先揮刀相向,登時鮮血滿地。

  “殺人了!”

  “殺人啦!”

  隨著驚恐的哭嚎聲,吳橋城內開始出現了幾處火頭。左鎮的官兵們開始砸開各個店鋪、宅院的大門進去將內中財物搬取出來,有那漂亮的女人少不得要拖到一旁僻靜之處配大爺們樂嗬樂嗬。

  “姓王的狗賊!果然是禍水!八年前是如此,如今還是如此!”

  幾個仕紳在城樓上看著離自己家不遠的街巷之中煙火升騰,哭聲喊聲叫罵聲呻吟聲不斷,紛紛詛咒始作俑者的王家。

  “老子詛咒王家一家老小不得好死!”

  “這家人當年被列為東林黨,老子還認為他們冤枉了好人。現在看。九千歲果然不錯!東林黨就是一群禍害!”

  罵聲中,南門外吊橋邊又來了一支軍隊。

  前鋒的軍官高舉著印信,對著城頭的眾人高呼,“煩勞城上。打開城門!”

  “怎地?又來了一夥?”

  城中仕紳官員們驚了。已經有一群魔王在裏麵了。如今又到了一夥羅刹?看這些軍馬各個有甲。不少人還有不錯的戰馬,想來是哪位將軍的家丁親兵之類。越是這樣的軍隊,戰鬥力強悍不說。騷擾起百姓來也是一把好手。

  “打開城門!”知縣咬咬牙,下了這個決心。

  “老父母!這!?”

  “不消多說了。驅虎吞狼吧!大不了到時候從府庫中拿些錢糧出來慰勞一下,也勝過這群左營的畜生毀了咱們吳橋好!”

  “如果要勞軍,我出一千銀元!”

  “我出二百石小米!”

  。。。。。。

  城上很快達成了共識,吊橋放下,城門開放。

  為首的正是第三旅的旅長廖冬至。

  “敢問將軍大人尊諱該如何稱呼?”

  知縣肅具衣冠,領著幾位紳士在城門口迎候大軍入城。

  “某家廖冬至,忝為南中軍第三旅旅長。奉我家將軍軍令,從左路攻取滄州外圍城池。不想到此發現此處仍為我大明所有。”

  嘴裏客套著,廖冬至卻嗅到了血腥氣。他本能的示意周圍的兵士們迅速入城,控製城牆和城門。

  “卻原來是南中軍到了!”

  知縣等人仿佛撥開雲霧見到日出一般,南中軍的戰績這些人也曾聽到過,那可是能夠陣斬奴酋的狠角色,讓他們驅逐左鎮便是對了!

  “敢問貴縣,城中可曾出了什麽事情?”

  看看南門已經在自己掌握之中,廖冬至收起了緊張的心態,詢問這些當地的官員紳士。

  “唉!地方不幸!有小股散兵遊勇被城內宵小勾引而來,正在城中打劫奸淫。城中兵力又不足以驅逐此輩出城,唉!還望將軍體恤這一方生靈百姓,先行將這些亂兵驅趕出去,吳橋父老定有厚禮相贈!”

  左鎮入城隻是短短的一炷香時間,吳橋縣東門左近的大街小巷己經成為地獄,除了一部分官兵仍然沿著大街向西門、南門、北門等處蜂擁而來,餘下的大部分官軍,己經脫離了隊伍,開始三五結群在各處任意搶奪財物,打砸店鋪,揮刀殺人。甚至是手執火把到處放火,焚燒房屋,更加令人發指的是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在街道上奸淫婦女。城中的地痞無賴青皮光棍,也是趁亂混水摸魚,搶劫錢物。

  街上橫七豎八的到處是百姓屍體,其中不乏赤身**的死難女子,左鎮的士兵們手持武器,不斷地砸開了一家家住戶的房門,隨之而來的便是喝罵聲,打鬥聲,東西打碎了的聲音,兵器刺入身體後發出的痛苦呻吟,女人們的驚叫與哭泣聲。

  在吳橋縣城的十字街口,距離鼓樓不遠,此時正有幾個亂兵在布店內嘻嘻哈哈地扛著幾匹南中細布進進出,布店主人身首異處的倒在台階上,店內的夥計,也嚇得不知道逃哪裏去了。

  就在布店門口,又有幾個左鎮官兵不知從哪裏擄掠來一個女子,就在這大街上將那女子按到地上,七手八腳的開始撕扯這個女子的衣裳,便要在光天化日之下胡天胡地一番。那女子拚命的呼救掙紮。奈何她哪是幾個青壯軍士的對手?衣裳一塊塊被扯落。

  其中一個士兵哈哈大笑道:“當初大掌盤子的說要招安,我還以為再也過不上想砍死誰就砍死誰,想睡哪個女人就睡哪個女人的日子了!今天看來,做官軍和做賊沒什麽兩樣!”

  “就是!做官軍比作賊還痛快!”

  “轟”的一聲巨響,那個正趴在那女子身上的士兵剛剛解開上身的棉甲,胸口便被火銃打出一個大洞,他的血噴濺出來,濺了她身下女子一身,那女子大聲尖叫起來。

  “兵是殺賊的東西,賊是殺百姓的東西。兵怎麽能夠和賊相比!”

  廖冬至將火銃丟給身旁的護衛。抽出馬背上掛著的長柄砍柴大刀。“傳令下去。官兵作亂,以叛逆匪賊論處,殺無赦!”

  “南中軍奉令進城平亂,百姓切勿驚慌!”

  “街頭不得有閑人隨意走動!違者以賊匪論處!”

  火銃聲響個不停。一陣緊接一陣。不時的伴隨著銃刺刺入身體的噗噗聲。剛才還在揮舞著兵器大肆屠殺搶掠的左鎮士兵,頓時成了被宰殺的對象,開始狼奔豸突的向東門逃去。

  他們潰退的隊形後麵。是第三旅的士兵不緊不慢的追擊隊形,一列開火,一列裝填,一列從旁掩護,硬生生的將已經占據了大半個縣城的左鎮士兵趕到了東門附近。

  不知道沿途有多少雙眼睛死死的趴在門縫中向外觀看,這些身披鐵甲,衣著整齊的軍爺,才有個大明官軍的樣兒,方才的那些,不過是一群剛剛招安的流寇罷了!

  “不要誤會!不要誤會!我們不是賊匪,我們是左鎮官兵!”

  看著一隊一隊迎麵撲來的官軍,他們手中烏黑油亮的火銃,退到了東門附近的左鎮官軍這才想起表明自己的身份。

  “我是副將劉國能,對麵是哪位將軍在此?請出來搭話!”

  當年的闖塌天劉國能,見短短的一刻鍾時間內,自己的老營兵馬和左大人的精兵家丁便折損了數百人,心中疼的滴血。

  對麵的隊列向兩旁分開,閃開一條道路,數十匹戰馬奔騰而出。

  “你是劉國能?”

  廖冬至乜著眼睛看著對麵這個身披鐵甲,帶著鳳翅盔的家夥。

  “不錯,正是本將。不知大人如何稱呼?貴部是?”

  劉國能小心翼翼的打聽對麵這支軍馬的來路,打不過就要服軟,這是他多年流寇生涯的經驗教訓。

  “你就是當年的流寇闖塌天?”

  劉國能立刻漲紅了臉,廖冬至這話,無異於當麵打臉。

  “國能當年雖陷於賊中,然如今已經洗心革麵,改過自新。與將軍同為朝廷命官,將軍何出此言譏諷?”

  吳橋知縣騎著一頭騾子從隊伍後麵擠了過來,看著縣城內的慘狀,讓他欲哭無淚,短短的一個時辰不到,至少有幾十家店鋪被燒被搶,眾多的宅院被這些官兵砸開院門而入,損失財物不詳。更重要的是,平民死難者多達上百人,還有許多女人被汙辱。這知縣一路由南門到東門,就看到街上到處是鮮血與屍體,除了那些被火銃打死、被刀槍刺死的亂兵屍首之外,不乏死難女子赤露下身的屍身,沿著街兩邊,還有眾多被焚燒房屋,煙柱仍是升起。兵亂雖然隻有短短的一個時辰,但這吳橋的元氣可不是一日兩日就可以恢複的。

  見有圓領紗帽的地方官員緊緊的跟在對麵的這個將領身後,劉國能知道今天這吳橋縣是不能再呆下去了,再呆下去不一定會吃多大的虧。

  正要交代幾句場麵話,給自己找到個台階帶個隊伍趕快撤走,那邊吳橋縣知縣嗚嗚咽咽的哭了起來,他這騎騾子的一哭,旁邊騎驢的幾個城中紳士也跟著哭了起來。倒叫站在劉國能身旁一直談笑風生的王大公子頗為尷尬。

  “誒!你們,你們這是做什麽?官兵不過是搶了些財物罷了!隻當是從我們本來準備勞軍的銀子當中自己取了一部分罷了!”

  “你!無恥之尢!”

  知縣如今身旁有數千強兵助陣,自然不會再懼怕王大公子身後的那些勢力,他甚至已經打好了腹稿,用勾結亂兵潰勇,洗劫城池的罪名向上峰呈文,治這個東林孽子的罪!

  “你個小小的知縣,芝麻綠豆大的前程,也敢在本公子麵前放肆?不要以為有這些南蠻軍給你撐腰就如此放肆!”王大公子既然敢把左鎮兵馬引來,就壓根沒有將知縣和同城仕紳放在心中。

  當下便指著知縣的鼻子破口大罵。

  這一罵便惹來了禍事!

  “小小的知縣?你這引狼入室的賊子身上是什麽功名?膽敢如此對吳橋縣說話?來人!抓起來!”

  廖冬至手中鞭梢一指,幾名軍官指揮手下士兵便往上闖,對麵的劉國能手下軍士自然不能讓這個領著自己發財的家夥被人抓走,當下兩方便衝撞在一處。

  拳頭打擊在身上,發出陣陣低沉的悶響聲,同叫囂怒罵聲交織在一起。

  混亂之中左鎮隊伍中有人張弓搭箭對著不遠處的廖冬至等人便是一箭。

  “狗日的驢球子!管得著老子們搶錢搶女人嗎!”

  廖冬至身邊的護衛手疾的用手中刀槍將那支箭磕飛,那箭去勢不減,將一名隊官的肩膀射中,那隊官一聲喊叫倒地不起。

  “降賊作亂,戕害我南中軍官兵,洗劫城池屠戮良民,以叛逆匪賊論處!奉大將軍令,殺無赦!”

  在雙方拳腳相加之際在後排的火銃手們早已在銃管內上好子藥,銃口裝上了刺刀,聽得主將的軍令,立刻嫻熟的舉槍在手,前排蹲下,後排站立,數百名火銃手將狹窄的街道堵得嚴絲合縫。

  “開火!”

  一聲開火,正在與劉國能、左鎮那些官兵扭打在一處的南中軍兵士,顧不得別的,立刻一股勁的臥倒在地,哪怕在這一瞬間身上被人飽以老拳也不在乎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