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討伐(五)
作者:猛將如雲      更新:2020-03-23 17:22      字數:5368
  這一仗繳獲豐厚!

  在佘坑墟內賴氏家族的祠堂門口,區大鵬很是滿意的看著追擊部隊的收獲。

  在白天的戰場上,掌起了星星點點的燈火,那是新編旅的士兵們仍舊孜孜不倦的在那裏搜尋著意外的收獲。不時有人從草叢深處、河畔的蘆葦中搜出幾個意圖趁著夜色降臨逃走的散兵。

  鎮外,通往西麵的官道上,吳六奇領著王金、吳標等人興高采烈的回來了。

  隊伍裏,兵士們押著俘虜,攙扶著受傷的兄弟,槍尖上挑著斬下來的人頭,肩頭背負著奪來的衣甲。

  就在下午,當張庭玉與吳六奇的隊伍對峙,意圖為自己的隊伍爭取一些撤走的時間之際,吳六奇使出了他的得意戰術。

  在曆史上,這位被世交子弟吹捧為天地會紅旗香主的廣東總兵,最擅長的戰術就是迂回包抄,誘敵深入、抄後路等等。

  見對麵數百隻火銃閃爍著火繩的星火,吳六奇自然不會覺得自己的隊伍能夠衝上去與敵手肉搏,他自忖手下這些好漢們未必有那個膽量。

  而且隊伍之中雖然有些火銃,但是也散落在各營之中,一時不能集中,無法與敵展開對射。

  既然技術上和硬件上不行,那我就想別的辦法!

  “王金!阿標!”

  “在!在!”

  倆個得力部下在一旁有力的答複著。

  “能跑得動嗎?”

  “沒問題!兄弟們從來沒打過這樣省心的仗,再跑幾十裏都沒事!”

  “就是!我再跑幾十裏。晚上還能和兩個靚女上床!”

  “那好!你們兩個,選拔些兄弟,要那些能打能跑的,從兩側繞過去,到佘坑鎮的西麵,去給我狠狠的抄桃園大社的後路。”

  兩支人馬從吳六奇的大隊中如同兩支溪流一般迅速分出,朝著佘坑墟鎮的西麵飛奔而去。

  而吳六奇本人,則是好整以暇的從馬上跳下來,坐到地上從懷裏取出那個扁扁的“白醋”壺,輕輕的小啜了一口。他在等待著西麵打響。

  很快。佘坑鎮西麵便是喊殺聲、刀槍撞擊聲。呻吟聲,伴隨著火光遠遠的傳了過來。

  張庭玉的火銃隊開始出現了慌亂。

  火銃手們不時的朝西麵望去,隊形出現了騷動。

  “火候夠了!上!”

  。。。。。。

  一陣短暫而激烈的拚殺下來,張庭玉的八百火銃手。不到六百人拖曳著火銃穿過佘坑鎮外梅江河上的浮橋逃走。這條河中。上百具屍體和幾十名傷者在冰冷的水中載沉載浮。

  而吳六奇顯然是宜將勝勇追窮寇思想的擁躉,見張庭玉敗退,立刻揮師掩殺過去。與在佘坑墟鎮外的王金、吳標等人對桃園大社的後衛和輜重展開了瘋狂的殺戮。

  等他們收兵回到佘坑墟外時。區大鵬己經指揮楊貞等人組織部隊將戰場打掃的差不多了,隻有些意猶未盡的新編旅士兵兀自在原野中遊蕩,希望自己能夠有意外的幸運收獲。其實,留在梅江河戰場附近的除了新編旅將近二千人以外,還有區大鵬警備六旅的四千多人。幾千人拉成幾道橫線對戰場進行梳篦式的清理,場地收拾幹淨並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

  看著吳六奇等人得意洋洋興致勃勃滿載而歸的樣子,區大鵬立刻便揣測出,這次追擊戰他們的收獲不會少了!

  一行人在佘坑墟外客套了幾句,便浩浩蕩蕩回到了鎮內。這佘坑鎮已經被警備六旅占據,鎮子裏的父老一直擔心,這支官軍會因為桃園大社與其為敵而將整個鎮子血洗一番,不想這些官軍衝進鎮來,隻管控製了幾座城門,在城頭設立炮位、安排巡哨,接著便是清點鎮內的房屋、水井等事項,將臨時的帥府設在了鎮內最為恢弘寬大的賴氏宗祠之中。聽聞出戰大軍大獲全勝,鎮子裏到處都是一片歡呼聲。但是在鎮內百姓聽來卻是心中惶恐不安,唯恐官軍獲勝後會大加報複。

  不過,區大鵬與吳六奇卻顧不上這些,還是先行清點此戰的戰果才是。

  此戰繳獲頗豐。粗粗的統計一番,共斬首桃園大社的團丁、田勇一千一百餘級,俘虜的人數也在此數上下。除了幾百匹騾馬以外,另有千餘名傷勢輕重不等的傷兵俘虜。繳獲各色盔甲刀槍等物則更是豐富多彩,從棉甲、鑲鐵棉甲、鐵甲、南中胸甲、甚至還有葡萄牙人的鎧甲,總數在二千餘件。另有各式刀槍器械四千多件,火銃三百餘支。

  除了盔甲刀槍騾馬之外,另有二百餘車輜重,上麵除了糧食、肉食、酒菜之外,更有三萬銀元,想來是桃園大社準備用來犒賞有功人員之用。卻不想全數成了南中軍的戰利品。

  這一仗,斬首、俘虜接近四千人,傷敵亦有千餘人,桃園大社可以用於機動作戰的兵力基本被全殲,這對於即將到來的攻堅極為有好處。

  清點了戰國便是要清點己方的傷亡,一戰下來,全軍傷亡不過數百人,大都是刺刀衝擊和吳六奇新編旅與張庭玉所部火銃手接戰、王金吳標等人迂回包圍時所損失。但是,以吳六奇和區大鵬等人看來,野戰殲敵數千,自己傷亡不過數百,這麽小的代價,這麽大的收獲。這樣的戰損比也是來得值!

  “區兄弟,你看這戰功和繳獲?”

  吳六奇初來乍到,對於南中軍的各項規定還不甚了解,隻能是摸著石頭過河。如果區大鵬表現出的吃相過於難看,他也會忍一回,不過下一次作戰時,就不會如數上報繳獲了。

  “我看了一下,繳獲的南中出產的盔甲有四百餘件。刀槍有五百餘件,火銃合用的,亦有百餘件。這些鎧甲軍器便交給吳兄你的部隊,算是臨時撥付,待日後你的正式裝備下來,再將這些舊貨上繳便是。其餘的繳獲軍器,老兄也可以派人去挑揀一番,合適能用的便取走,不過要做到賬目清楚。”

  “至於繳獲的糧草肉食,便充做軍用便是。前麵還有幾日路程。不曉得糧草供給情形如何。我們隻管先行補給便是。這也算是因糧於敵。不過,要給營務處和兵司寫一道呈文罷了。”

  “至於那些繳獲的銀錢,便由你我二人掌管,用來支付雇傭民夫、收購物資。犒賞將士之用。”

  區大鵬的回答讓吳六奇有些出乎意料。但是又頗為驚喜。

  一旁的吳標、王金、楊貞等人紛紛以眼神交流著彼此內心的想法。

  他們這一仗隻是負責追擊。雖然損折了幾百人,但是大多數都是可以治愈的傷兵,卻分得了如此眾多的繳獲。看來,這南中軍的確是拿咱們當成自己人了!

  接下來的事情便是統計各部戰功,這自然不用吳六奇和區大鵬親自參與,他二人領著一群得力軍官往佘坑墟鎮內的陳、吳兩姓的宗祠中來,這裏作為臨時安置那些傷兵的所在,早已被警備六旅征用。

  兩家的族長和祠堂的執事戰戰兢兢的站在祠堂門口迎候著幾位軍爺的到來,雖然輜重隊和衛生隊的軍官已經說明是暫時借用,不會損壞建築和侮辱牌位,並且丟了一百銀元給他們,但是兩家的族長卻仍舊有些擔心。唯恐這些軍爺們翻臉,曆來客兵都是不講理的,能打仗的客兵更是蠻野的很。

  少不得在祠堂門口與兩位族長客套了幾句,兩位旅長這才入內一一安撫傷兵。照著南中軍的規製,受傷的軍兵每日有二百文的將養津貼,用來吃些滋補之物。根據傷勢的輕重,另有撫恤金發放。

  “有多少弟兄受傷?傷情如何?”

  看了一眼在祠堂中支起來的臨時鋪位,區大鵬詢問衛生隊的軍官。

  “稟報旅長,受傷的兄弟有三百七十餘人。大多數是在肉搏中掛花的。其中九十餘人傷情較重。”

  受傷的三百餘人之中,大多數是新編旅的兵士,他們的甲胄不像警備旅的球墨鑄鐵製成的胸甲防護能力那麽強,即使是身披這樣甲胄的六旅士兵,麵對著敵人的長槍大刀同樣也有受傷的可能。特別是當單獨麵對著那些個人技術出色的桃園大社團丁的時候,火銃手受傷的幾率便大大的提升了。

  “受傷的將士,你們衛生隊要安排郎中好生醫治調養,他們傷愈後,更是我軍中的驍勇骨幹。”

  吳標覺得這幾日的見識超過了以往他對軍隊的了解數倍,以他這幾年來在刀槍叢中打滾的經曆來說,受傷的將士戰場經驗會更加豐富,在生死一線之間打過滾,便更加有在戰場上生存的心得,傷愈後這些老兵將散發出更為強悍的戰鬥力。

  隻可惜之前沒有這個衛生隊的編製,否則很多老兄弟便不會死也不會留下殘疾。

  “隨隊的急救藥品還有多少?能不能調出一部來交給吳旅長?”

  聽了區大鵬的言語,吳六奇等人紛紛將目光投向了那衛生隊和輜重隊的軍官。

  那二人在一旁小聲的商議了一番得出了一個數字。

  “旅長,咱們可以從攜帶的輜重當中抽出一千份急救藥包來。交給吳旅長,多了便沒有了。”

  “好!有一千份便好!我這就寫呈文到省城,報告今日的戰況,為兄弟們請功,也請主公將各類補給派人送來!”

  大軍經過這一場戰鬥,少不得要在佘坑休整兩天,區大鵬與吳六奇將戰鬥經過仔細斟酌了一番之後,把相關有功人員上報。同時寫了呈文要求盡快派人到大埔、佘坑這一帶來接收、行政。

  在這些文書裏,區大鵬自己寫了一封信給守漢,將吳六奇迂回包抄、調動敵軍,從而用最小的代價擊潰了八百火銃手的事情報告給守漢。字裏行間自然是為吳六奇請功之意。這封信寫得之後區大鵬請吳六奇過目,表明自己並無隱瞞之事。見同僚為自己如此吹噓請功。吳六奇自然感激不盡,手下的一群軍官更是拍著胸脯信誓旦旦。

  但是區大鵬知道,自己的擔憂主公會看明白。

  吳六奇能夠想到用迂回包抄騷擾調動敵軍的戰術對付桃園大社,焉知以後不會有別人用類似的戰術來對付一樣以火器為主的南中軍?

  要知道,眼下的南中軍最怕的事情就是後路被截、斷了輜重。

  大軍在佘坑休整兩日之後,繼續往桃園寨方向開進。

  行軍的隊伍較前幾日有了些變化。

  因為這一帶已經不再是山地,數裏之外一覽無遺,不必擔心被人偷襲、伏擊。兩翼的隊哨便不再逐個山頭的占據警備。而是在大隊行軍路線的兩翼前出兩三裏作為預警。

  隊伍重新經過編組,警備六旅同新編旅混在了一起。用吳六奇的話說,讓老弟兄們帶一帶新來的小弟們。

  除了兩旅的六七千人之外。行軍隊伍之中更多了千餘名俘虜和將近兩千人的民夫。

  這些俘虜自不必說。被兵士們監押著充當隨軍的苦力,推著沉重的輜重車和炮車車輪一路前行。而那些民夫,則是被吳六奇、區大鵬半是雇傭、半是脅迫而來。

  隊伍中佘坑附近的吳家、劉家、賴家、羅家、程家等家族的族長或是族長的長子、長孫們不得不強打著精神帶著本族子弟青壯們努力跟上行軍隊伍的速度。

  將這些人召集進軍中,一來是為了增加人手。提高行軍速度。二來嗎。南中軍將自己的傷兵和俘虜的桃園大社傷兵一並安置在了佘坑鎮中。這千餘名傷兵治療完畢之後除了是吳六奇新編旅的骨幹精銳之外,更是桃園大社的掘墓人。

  區大鵬同吳六奇商量之後,將繳獲的糧草輜重留了一半在佘坑。留了一萬銀元,命輜重隊和衛生隊各留一名哨官領一哨人馬在此留守,吳六奇也撥了一營人在此。

  為了防止佘坑的這些人在大軍走後對自己的留守分隊下毒手、斷後路(天曉得他們同桃園大社有什麽關係?)久經這種人心鬼蜮伎倆考驗的吳六奇出了一個釜底抽薪的缺德主意。

  將各家家族的族長,或者是族長的長子、長孫之類的盡數帶著隨行西進!我讓你們沒有了領頭人,如何動手對我的人下毒手?乖乖的給我照顧傷兵吧!就算是那些族長沒有去的家族,他的寶貝兒子或是孫子可是在軍中同行。投鼠忌器,我讓你不敢動手!

  第二個手段便是將這各處青壯民夫招募一批隨軍而行,讓你手中沒有足夠的人手來對我的留守部隊形成威脅。同時各家的子弟都有在軍中的,人同此心,這投鼠忌器之心便從族長們蔓延到了家族中的全體成員。

  這樣一來,在附近的各個寨子眼中佘坑墟鎮同南中軍展開了全麵深入合作的事情,便是“黃泥落在褲襠裏,不是屎也是屎了!”

  你說你未曾與南中軍合作,是強迫的。那麽為什麽人家拉夫的時候還要給你們工錢?官兵抓丁拉夫,幾時給過工錢?!

  更何況,給的還是銀元?!

  除了給銀元之外,令隊伍裏的民夫們興高采烈的是,他們手中、肩膀上的那些工具,打完仗之後便都作為工錢的一部分歸他們所有了。

  不僅是民夫們驚喜,就連騎在馬上往來於行軍隊伍前後的楊貞等人也咂舌不已。

  當日招募民夫時,除了令各家族長鳴鑼聚眾之外,區大鵬命令輜重隊從車輛上搬下了幾十口木箱。

  打開木箱箱蓋,裏麵滿是散發著青色金屬光芒的九轉鋼製成的鐵鍬、鋤頭、十字鎬等物。

  “本軍素來以仁義行事,此行前來皆為討伐不服王化之人。然此地語言風俗種類繁多,有十裏不同音、三裏不同俗之說。為了避免誤會,也為了少些殺戮與生靈塗炭,凡願意為本軍出力者,除了每人有三塊銀元的工錢,給予飲食之外,這些工具,便發放給本人使用。隻有跟著我們打下桃園寨,平定匪患,這些工具便歸本人所有!”

  乖乖!咱們南中軍果然是財大氣粗!上好的鋼製工具便這樣送人了?!吳標等人在一旁觀看時不由得也是與有榮焉。作為南中軍的一份子,他們很享受這種感覺。

  這個時候,雖然被南中商品展開傾銷已經有將近十年,但是對於普通農夫來說,能夠有一件鋼製的農具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在很多人聽來,族長鳴鑼聚眾說是官軍要派民夫,本來以為是件倒黴事,卻不想是件好差事。給工錢,管飯,還有一件鋼質工具會歸自己所有。

  在這樣的誘惑之下,自然佘坑墟附近的鄉民無法抵禦。

  於是,行軍隊伍中便多了這些民夫。

  為了方便指揮,也為了便於溝通,將這些不會講官話隻會說本縣土話的民夫,以家族為單位負責編組,交給那些族長或是預備族長指揮調度。負責搭橋、鋪路、修建營寨等事項。

  就此地路況而言,從佘坑到桃園寨約有近百裏路程,且多有桃園大社下屬村寨。雖然有官道驛路,然年久失修,官道上到處是高差一兩尺的車轍印,馬車行在上麵,左右晃動如跳舞似的。

  這樣的路況,對於擁有大批輜重車輛、火炮的南中軍而言,便越發的顯得阻礙行軍了。(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