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雙贏?三贏?
作者:猛將如雲      更新:2020-03-23 17:22      字數:5238
  “是役,臣等督率各部官兵,鼓勵以忠君報國之誌,又懸斬獲不吝之重賞,眾軍節酣呼死戰,山穀之中,喊殺聲不絕,殺氣飛鳥不敢落。臣陝西興安鎮副將賀人龍,督率麾下三千健兒,截擊流寇竄入河南之孔道蘭草川,奮戰殺敵,於賊之精銳老賊中往來搏戰,出入於刀山箭雨之中,身被數創,猶自力戰不退,臣總兵左光先,與闖賊高迎祥所部精銳老營交戰,部下參將左世雄擊傷闖賊部下悍匪郝搖旗者,然被眾賊拚死搶下,又被數十名賊人圍攻,不幸被難,陣亡之時口中尚在高呼殺賊,陛下,陛下!斬獲其部下首級三千餘,虜獲馬匹甲杖無算,賊力不逮,向東竄去。官兵隨即掩殺,賊營之中老弱婦孺哭聲震天。數十裏內,流賊屍骨堆積如山。各部至蘭草川,賊人以裹挾之饑民為前鋒,竟以屍骨鋪平道路,有少數流賊逸出。然臣五省督師洪承疇率所部親兵往來策應,恰逢其時,命士卒先以火銃擊之,賊之馬隊頓時驚散,賊首匪號之過天星、花關索者中銃落馬被馬隊踏為肉泥,賊人中曹操、張獻忠、高迎祥者皆身負數處創傷而走。斬殺流賊首級數萬,俘獲裹挾之饑民十萬,流賊之勢可告垂危噫!”

  洛南縣城內,知縣衙門變成了五省督師的臨時行轅,洪承疇和他的一幹文武在這裏召開臨時會議,商量如何將這幾日的軍情上報給皇帝崇禎,如何在上奏的題本中好好的鋪排一下戰功,同時,還要將高迎祥、羅汝才、張獻忠以及老回回、革裏眼等大賊頭率領老營精銳先行逃跑的事情輕描淡寫的一筆帶過。

  聽著那個幕僚搖頭晃腦的讀著準備發往北京城的題本奏稿,洪承疇不由得撚著長須頗為自得。多年的戎馬生活使他的豐滿而白皙的臉孔染上了風塵顏色。奇怪的是,他一方麵統率軍隊對於流竄於各地的流賊痛加絞殺,甚至為了籠絡帶兵獎勵,鼓勵軍心士氣,對於部下們縱兵搶掠殺良冒功這種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的時候甚至是縱容,殺起那些降而複叛的農民軍來更是手段狠辣之際,另一方麵卻保持讀書人的服飾整潔和談吐間的儒雅風度。與手下眾多文武官員不同的是,他對待部下很是寬厚,這也是他在宦海掙紮中養成的習慣,愈是飽經世故。愈是磨去棱角,將心中的想法深藏不露,這才能夠做到遇事不驕不躁,深謀遠慮。正因為他有這些長處,所以手下的將領都願意為他效力,當然。也是因為跟著他,欠餉的事情不是太多。

  因為今天是非正式會議,沒有什麽軍機大事要商議,所以平日總督升帳的那些排場,放炮、擂鼓奏樂、文武官員大聲報名參見、遞手本等儀節,統統免去,武將們也得到了通知。不必背著弓箭來磕頭了。隻把崇禎皇帝賜的尚方劍用黃緞繡龍套子裝著,擺在大堂正中楠木條幾上,靠著黑漆屏風,依舊彰顯著督師大人的權勢和威嚴。

  “總的來說寫的不錯,但是,似乎對於督師大人親臨前敵,先是擂鼓督戰,後是親自指揮火銃兵側擊流賊馬隊,將賊之馬隊攔腰一擊,這才有了惠登相、花關索等人授首。所部被我大軍殲滅的事情!要說敘功的話,督師大人應該首功!”

  麵對著部下和幕僚們諛詞如潮,洪承疇隻是微微笑笑,擺了擺手,用帶著福建口音的官話朝著眾人說道:“此戰皆是將士血戰之功。本督所為皆是上報君恩,下安黎庶,本是份內之事,又有何功可居?!”

  “不過,今日之會,應當盡快將各部之功敘清,也好上報天子,為有功之士請賞,為陣亡將士請求恤典封賞!”

  洪承疇身著二品錦雞補子大紅紅絲蟒服,頭戴六梁冠,腰係玉帶。說這話的時候麵色謙和寧靜,語氣慷慨動人,如果沒有看到那日在蘭草川戰場上他擂動戰鼓,督促諸軍向殿後的高迎祥所部發起攻擊時候的狠辣,命人將在戰場各處奔跑哭喊的饑民盡數清剿的手段,幾乎以為他是一個溫和守禮的謙謙君子了。

  “這是前日學生寫的一首七絕,敬請諸位大人指教。”

  一個幕僚取出一張詩稿也來湊趣。眾人立刻轟然叫好,這種鋪排戰功,炫耀戰績的事情,大家為何要掃興呢?

  “《過戰場有感》,

  督臣豹略妙如神,

  為報君恩百戰身。

  一戰渠魁齊授首,

  君王從此不憂秦。”

  老實說,這首詩寫得不怎樣,頂多算是順口溜的文言版,但是,裏麵將洪督師的功績和忠君報國為了分君父之憂的感人情懷渲染的淋漓盡致,這群久在官場打滾的老油條們如何不識的其中關竅?立刻鼓掌叫好不絕。

  “督師,不知此番大捷,朝廷的封賞如何?日前大人為了激勵士氣,所說之事,眼下軍中都是熱切異常,不知可否兌現?”

  賀人龍因為在蘭草川苦戰有功,所獲戰果最大,因此,說話的底氣也是最足。

  這一仗,他的部隊斬殺了近萬首級,繳獲了騾馬上千匹,能夠充當戰馬的也要二百餘匹,更不要說那些繳獲的輜重財物。最為重要的是,這一場血戰下來,他悄悄的收攏了數百名米脂鄉親到營中當兵,實力不但沒有減弱,反倒略有盈餘,部隊人數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三千出頭。

  得!戲肉來了!你之前開出的支票,做出的承諾,現在要求你兌現了。賀瘋子的話,將在場所有人心中藏著的那些想法,都說了出來。從陝西巡撫孫傳庭以下,幾乎所有的人的部隊都參加了這場大戰,之前督師大人做出的承諾,以及那些精良的鎧甲武器給眾人帶來的衝擊,足以令他們忽略銀子。

  當日在盧氏縣官坡鎮側擊逃竄的流寇馬隊時,陝北兵備道丁啟睿的道標營曾經和洪承疇的督標親軍一起作戰。那些火銃的威力著實令他對這些烏黑厚實的火器另眼相看。

  一排槍過去,在荒原上縱橫咆哮奔馳的流寇馬隊便為之一滯,受傷的馬匹驚慌奔跑,被打落馬下的流寇則是在馬蹄紛亂落下之中被踩成肉泥。那幾個著名的賊頭,高迎祥、張獻忠、曹操。老回回,在火銃的排槍側擊之下,帥旗不得不收起,本人躲在親兵護衛的層層包裹之中,拚命的向東逃去。

  “督師大人,我軍此番告捷。上賴祖宗之庇佑,天子之洪福,中靠大人之指揮若定,運籌帷幄,下依各軍將士勇猛用命。然雖已兵精,亦要器利。如若我軍數萬之眾,有萬人之數裝備大人所頒發之刀槍甲胄,又或有數千支火銃連環不絕痛擊,今日之戰,當可一戰而克全功!”

  丁啟睿的話,意思洪承疇都聽得很明白,要想讓大家以後繼續給你賣命。當天你說的那些賞格,最好還是頒發下來,要不然,賀瘋子他們這些軍頭,以後怕是出工不出力了!

  洪承疇麵上依舊是溫和的笑容,正要開口說話,一塊泥土從屋梁上的空燕窩中落下來,落在他的左邊袍袖上。多年的戎馬生活並沒有改變他的愛好清潔的老習慣,或者說是潔癖。於是他用右手輕輕地撣去灰塵。隨即他捋了一下清秀的長須,開始說話。

  “列位大人。諸位將軍。本督做人做事做官,一向以取信與人為先,日前所頒布之賞格,本督定然會落實。請諸君回去之後告訴有功將士便是!”

  洪承疇正要對眾將說話,一個親將匆匆進來。在中軍副將的耳邊

  兵多將軍大,拳頭硬的是哥哥。這一點,賀瘋子、左光先、馬科等人都清楚,心裏都在盤算著,領了這些甲胄刀槍回來,先把自己的家丁全數換上,那些家丁換下了的盔甲還可以交給騎兵使用,這樣一來,整個實力就會提上一個層次。

  “大人,不知道這次兵部的甲杖會不會按時如數照撥?”

  又是賀瘋子開了一炮。

  兵部的那群家夥是個什麽德行,在場的人沒有一個不清楚的。大凡是這種報功請賞,請領軍械軍餉甲杖的事情,錢不花到了,你拿著皇帝的手詔和內閣的命令都沒有用!

  “眾位不必擔心,此番戰前所發之甲胄兵器,並非兵部所製,而是洪某從同鄉處購得,乃是西洋之佛郎機人所製!故而精良異常!”

  洪督師故意的將水攪渾。

  他已經有了一個打算,要把這些軍械的來源作為控製這群部下的一個手段,也好使自己在這亂世之中多一個安身立命的保證。

  “大人盡忠王事,不惜以家財購買軍械,真乃是我等之楷模!”

  “請諸位大人回去之後,告訴有功將士,本督定當以家財購買軍械,以獎勵有功將士!不令將士寒了殺賊報國之心就是!”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眾人要是還聽不明白,就可以回家種田去了,而且還是得繳稅納糧的那種!

  在孫傳庭的帶領下,一眾文武跪倒在洪督師的麵前。

  “大人精忠報國,屬下等願隨驥尾,以家財購買軍械,戮力王事,蕩平匪類!”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多了。

  洪督師命人取來京城寄來的書信,抽出一頁來交予中軍。

  “讀中間的那些!”

  麵貌俊朗的中軍,雙手高舉著書信開始大聲誦讀:“南蠻甲一領,作價十五兩,頭盔一頂,作價五兩。精鋼所製三尺槍頭一支,作價三兩,四尺長刀作價四兩。上等呲鐵鋼刀,作價二百兩。火銃每支五十兩,奉送子藥二十發。。。。。。”

  這樣算下來,裝備一個刀槍齊全甲胄精良的家丁,隻要二十七兩銀子了?

  賀瘋子和左光先們心中飛快的計算著這一仗的繳獲所得和營中人數,“驢球子的!應該讓那群小子自己拿銀子出來買刀槍盔甲!反正那天他們都從革裏眼手裏收錢了!隨便哪個小兔崽子都能掏得起!”賀瘋子在心裏咕噥一句。

  一番爭吵之後,眾人議定,先行拜請洪督師代為訂購一萬人的盔甲刀槍,另外再行訂購一千支火銃,至於說大小佛郎機。很不幸的被眾人自動屏蔽了。

  “大人,各鎮各營要訂的軍械定金已經交到了行轅,這群家夥,都發了大財,有的銀子還都是官銀。分明就是賊贓啊!”

  臨時行轅內的簽押房中,一名麵貌姣好的書童邊幫助洪督師洗腳,邊低聲向他稟告。

  “唉!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大麵上過得去就可以了,何況。這也是他們該得的!”

  “玉兒姐姐當真是了不起,竟然能夠為大人尋來這般助力!”

  那書童也是和留在京城中的玉兒是一樣的人物,就連彼此之間都是姐妹相稱!

  聽了這話,不由得洪督師心中一蕩,想起那個在京城的舊日孌童當日離去之時珠淚漣漣的楚楚動人,不由得胯下蛙跳不止。

  “果然是老天賜我的賢內助啊!不但為我尋了這般精良器械。還。。。。”

  還幫助洪督師獲得了八折的回扣,而且,購買萬人以上軍械,還可以再加一成。這種既能夠立功升官,又可以不動聲色的大發橫財的事情,上哪裏去找?!

  十餘天之後,京城中來了消息。

  崇禎皇帝的聖旨由宮中司禮監直接派太監送來。按照通常慣例,皇帝的詔書交給內閣派官送來就行,但是,此次蘭草川之戰,殺傷流賊人數是曆年來最多的一次,崇禎唯恐底下的大臣和將領們聯手欺騙他,於是便派了太監前來,試圖了解事情的真相。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流賊禍國,已曆數載。生靈塗炭,江山震動。凡我臣子,誰不切齒!逛來天心厭亂,運有轉機。元凶巨惡,自相攜貳。爾洪承疇、孫傳庭一向實力剿賊。卓著勞績,朕甚嘉慰。潼關、蘭草川一戰剿洗甚多,陣斬渠魁過天星、花關索等,朕心甚慰!此戰剿賊出力諸將,已飭吏、兵二部從速論功升賞。茲再賜爾洪承疇尚方劍一柄,陣前便宜行事。並賜內帑銀三萬兩,紅絲表裏各二百匹,賞功銀牌五百副,供陣前獎功之用。

  古有褒功之典;執馘獻俘,朕所望於今日。但有殊勳,朝廷不吝封侯之賞;倘負重寄,國法自有處罰之款。一旦將該股逆賊掃清,朕當嘉獎有功將士,不吝封侯之賞。欽此!”

  聽了太監宣讀聖旨,洪承疇和他的文武大員們不禁喜形於色,皇帝對於潼關之戰的成果還是比較滿意的!

  “老大人。”宣讀完了聖旨的王太監將聖旨放入黃綾子封套內裝好,遞給洪承疇,臉上笑嘻嘻的給洪承疇道喜。

  “皇爺和內閣商議的時候可是說了,剿滅了流賊,要給老大人封侯,奴婢先給老大人道喜了!”

  同王太監客套了一番,安排人悄悄的給他送去了一份豐厚的程儀,洪承疇打開了從京城家中寄來的書信,信中告知,已經同隆昌行的那位福建同鄉說好,訂購了一萬人的軍械,貨到京城之時再行繳清款項。不過,那位林文丙掌櫃想要求得老爺的一份墨寶,用來光耀門楣。

  “哪裏是要光耀門楣啊!分明是要拉著老夫的旗號,為他擋去各路的牛鬼蛇神罷了!”

  收好書信,洪承疇微然一笑,對於這種人心伎倆,他自忖了解的很是清楚,但是,如此一來,雙方的勾結便是更深一層,這樣的花花轎子人抬人的局麵,也是他樂得一見的。

  “取筆墨來!”

  一幅“急公好義”的條幅被五省督師行轅的信使快馬星夜送往京城。

  條幅的落款是字付同鄉世兄林文丙補壁。

  懂得題詞規矩的人一望便知,寫字的人同被寫字的人之間的關係非同一般。

  同時被送往京城的,還有一份蓋著五省督師關防大印的劄子,委托林文丙的隆盛行為五省剿賊官軍代辦軍資器械。

  “有了這個劄子,再有老夫的條幅,依托開中法之規定,那林文丙為本軍籌措軍械,轉運,便是再正當不過的事情了!”

  那開中法雖然已經在隆慶年間便告名存實亡,但是各部有司包括內閣在內,卻沒有明令下文禁止,熟悉大明朝內部運作規則的洪承疇,便依據這個前例,以昔日商人輸運糧食到邊塞換取鹽引﹐給予販鹽專利的慣例,將製造甲胄配件、刀槍器械,運抵軍前效力,換取銀錢的這個任務,交給了林文丙的隆盛行。

  “老爺,玉兒姐姐的信裏說,林先生已經將那三成的貨款送到家中,俱都是上等的番銀銀元,說是老爺剿賊辛苦,為國出力,這些銀元便請老爺犒賞士卒,招募選鋒之用!”

  “唉!這林某倒也是個識情知趣的人,隻可惜,眼下不知道流賊流竄到了何處,久久頓兵於此,未必是件好事!”

  洪承疇幽幽的歎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