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李華梅的生日禮物?(上)補更,求月票
作者:猛將如雲      更新:2020-03-23 17:22      字數:5309
  ps:訂閱數量有點慘,大家幫個忙吧!

  三個小孩卻沒有那麽的想法,在二十幾名男女親兵的護衛下,如同一群快樂的小鳥一般飛出了府門。在門口的廣場上,有人準備好了車馬在那裏等候。

  “你們看,是騎馬還是坐車?”

  小華梅頗有點挑釁意味的詢問著福鬆丸和施郎。

  施郎臉上始終掛著笑容,他出門的時候父親施大宣就交代過他,這一次出門純屬是陪太子讀書,切不可以出風頭,要和鄭森處好關係,和李家的人也要拉拉交情。

  他看了看那三十餘匹毛皮油亮,身高腿長的戰馬,不由得食指大動,雖然是海上討生活,但是對於戰馬,他也是頗為喜歡,隻可惜一直沒有見到過真正的駿馬。隻能說是勉強掌握了騎術而已。

  而福鬆丸則更是臉色有些發白,乘船他不怕,但是,這騎馬就。。。。。。

  “大公子,要不咱們還是坐車?您在海上顛簸了數日,身體不方便騎馬。”鄭森的親兵很是恰當的為他找了一個借口。

  “不!”鄭森看見一旁的李華梅已經在兩名女親兵的侍候下翻身上了一匹桃花馬,通體雪白的馬身上,斑斑點點的紅毛,如同綻開的桃花一般豔麗。騎上馬的華梅,四下裏望望,頗有幾分顧盼生威的樣子。

  “我是鄭家的長子,我不能輸給李家的女兒!拉馬來!”

  兩名親兵戰戰兢兢的在馬群中仔細的挑選了一匹看上去頗為溫順的馬,扶著福鬆丸上了馬。那邊施郎也在自己的兩名親兵幫助下選好了馬匹,翻身上馬。

  甫一上馬,施郎便有一陣打算嘬唇長嘯,躍馬揚鞭馳騁一番的衝動。

  “先說好了!別慌,阿爹早就有軍令,城中除了傳遞緊急軍情、災情之外,不得馳突,違者杖責,嚴重者枷號示眾,特別惡劣者斬首。所以。咱們還是慢慢的以馬代步去碼頭吧!”

  李華梅此刻方才說出這話。眉梢眼角不由得露出得意的神色,這一局,她先聲奪人,贏了!

  在親兵們謹慎的拉著乘馬。一行人向城外的碼頭前進。施郎作為三個人中年紀稍長些的大孩子。用與華梅和福鬆丸這兩個二代們不同的眼光和角度審視、觀察著眼前這座城市。

  出來了府門行不多遠。便是進入了昔日的內城,今天的居住區和商業區。店鋪林立商業繁榮自然不在話下,但是。在施郎的眼睛裏,令他感到有些新鮮的額,卻是街頭的景致和人。

  每個店鋪門口、攤位旁邊,都擺放著一個巨大的木桶,從馬上望去裏麵都是些垃圾,又是灰塵雜物之類,也有的是食物殘渣。店鋪門口的夥計們不時的在招呼客人之餘,拿起掃帚將自家門前的灰土打算一下,用簸箕將垃圾倒進木桶之中。街上不時也有車馬轆轆駛過,那些拉車的馬兒後麵,都有一個碩大的麻布袋子,從裏麵發散出一陣腥臊,想來是馬匹的糞便。

  街頭不時有身著上身黑色下麵紅色的人提著黑紅相間的短棍,帶著幾個同樣裝束的人手執長槍短刀,腰間懸掛著繩索在街道上走過。見這支隊伍過來,便自覺閃到一旁,吆喝著行人車馬攤位注意安全,不要被馬匹撞到。

  遠處的人群中如同一枚小石子投入水中,濺起了一圈圈的漣漪,聚集了一個小小的人群,那群人立刻就像聞到了血腥味道的鯊魚一般跑了過去。

  “怎麽回事?!”

  帶隊的人很不客氣的用手中黑紅相間的短棍撥開人群,擠了進去。

  “巡官大人,這幾個家夥隨地吐痰,這位老丈製止他們,結果他們不但不聽勸,還張口罵人,打算打人!”人群中有人憤憤不平的回答。

  那巡官乜著眼睛看了看眼前的這幾個被眾人圍在當中的漢子,有腳上穿著木屐的倭人,有福建口音的,還有兩個居然是金發碧眼的佛郎機人,這是什麽組合?!

  管他的呢!老子是代表將軍府在這裏執法!

  “依據將軍府的衛生管理條例,你們幾個,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辱罵他人,二者並罰應該處以八棍或者八鞭子!說,自己選,打算挨棍子還是鞭子?!”

  那幾個人施郎看著有些眼熟,應該是鄭家艦隊中的人。

  同南中軍一樣,鄭家軍中一樣是人種族裔混雜,要不是因為守漢穿越的原因,鄭芝龍的軍隊裏連南島語族都有。

  那幾個家夥來不及反抗,便被人熟練的仿佛蒼鷹搏兔一般,按到在地,剝去了中衣準備行刑。

  “福鬆丸殿下!福鬆丸殿下!”

  在一旁有些手足無措的幾個倭人猛然間看到了鄭森一行,立刻像溺水的人見到了一根漂浮的木頭一樣,“請殿下開恩!免了這樣的折辱!”

  “將軍說過!你的一口痰中,有著億萬個可以致人疾病、死命的生命,所以,凡是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者,一律處以鞭刑或者軍棍!這一點,連廟裏的大和尚們都讚同。誰來說情都沒有用!”那巡官趾高氣揚的用短棍指著那幾個倭人的鼻子訓斥著。

  “行刑!”

  話音落處,用生牛皮編織而成的又粗又長的皮鞭夾雜著風聲揮舞起來,在幾具身體上綻開了一朵朵的血花。一陣鬼哭狼嚎的慘叫聲在街道上空響起,隨著皮鞭落在肌肉上發出的悶響,福鬆丸殿下的臉上也不由得一陣紅一陣白。

  自家的部下辦的事情確實是有些說不出口,鄭森也懶得為他們求情。看他們被打完,鄭森這才從鼻子裏哼了一聲,“丟人的東西!不好好的在船上呆著。跑到這裏來做什麽?!”

  “殿下,是這樣的!”為首的倭人哭喪著臉,向鄭森這位少主匯報。

  “方才,這裏的李將軍派人到碼頭上,按照兄弟們的人頭兒和官階放了賞錢,兄弟們多的有拿到了二十塊銀元,少的也有八塊,久聞南中物產豐富,就想著到這買賣街上給家裏人買點東西,不想卻出了這樣的事情。”

  “滾開!”鄭森鞭子一揮。便要抽打過去。卻被一旁的施郎拉住了衣袖。

  “大少帥,這是好事啊!”施郎在鄭森耳邊低聲的提醒他。

  “納尼?!”鄭森一急之下,竟然說出了母語,真正的母親的語言。

  “如果他們不管我們的人。任由他們在街市上胡作非為。說明李將軍對我們還有提防之意。而如今。底下的人能夠對我們這些壞了規矩的人如此,這就證明,南中軍上下。沒有將我鄭家軍視為外人。既然不是外人,那就更不會是仇敵了。這不是喜事是什麽?!”

  施郎到底是窮人家的孩子出身,風浪裏出沒久了對於人心的了解要遠遠強過含著金湯匙出生的福鬆丸。他的這一番解釋言語,聽得福鬆丸匪夷所思,但又覺得很有道理,隻得悻悻的丟下馬鞭,隨著在一旁看著這場熱鬧的李華梅繼續前行。

  “大小姐,方才那群巡邏之人,可是順化府的衙役?”

  施郎催馬上前,稍稍落後鄭森和李華梅一個馬頭。

  “不是衙役,他們之前叫巡檢,後來阿爹給他們派了些新的活計,給他們改了個名字,叫巡警了!”

  巡警的職責很是雜亂,從治安到交通,從城市清潔衛生到店鋪的招牌懸掛,幾乎是城市管理的各個角落都涉及到了。(嗯?城管?)

  原來如此!施郎和鄭森恍然大悟,怪不得這順化如此清潔有序,原來是有這一群人在管理、維護!

  (中國的近現代意義上的城市管理、市政建設,史學界公認的,是從上海在一次鴉片戰爭之後有了租界才發端的,之前可以說壓根就沒有這個概念。不過,這個時代的歐洲,也沒有這個概念。巴黎街頭到處都是黃白之物。)

  街道兩側的店鋪門前都打起了優惠促銷讓利減價之類的招牌和幌子,那些剛剛賣了秋糧,兜裏滿是銀元和通寶的農民,手中握著納糧憑證和工業券在店鋪夥計們殷勤的講解下,大方的為自己的家庭添置著各類物品。

  “新近刻製出的印花版,新鮮的花布!每丈十五文!”

  “新出爐的肉瓷罐、魚罐頭!每一個一百五十文!買一個回頭還得一個瓷罐!”

  “哎!新近製成的純鋼鋤頭!不管什麽生荒,保證一個月開出熟地。”

  鄭森和施郎發現,在各個店鋪進進出出的人員中,自家的人馬在裏麵極為醒目,醒目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見到令人眼花繚亂的商品,第一反應就是掏出還沒有在身上捂熱乎的賞錢,瘋狂的開始購買那些便宜到家了的商品。

  喜歡吃的丟下一枚銀元扛著一箱子肉瓷罐美滋滋的暢想著在海上不用再吃那些魚蝦之類的東西,家中有些田地的,則是和夥計商量,如何將犁杖能夠在船艙的狹窄空間裏擺放的下,將鋤頭與木把分開,隻要那熟鐵或是九轉鋼製成的鋤頭不要木質的鋤頭杆子。喜歡武器刀劍的,則是在同老板就呲鐵鋼的寶刀寶劍進行著討價還價,“如果二位能接受這個價錢,那麽小號可以送二位一頂九轉鋼製成的八瓣帽兒盔!保證刀砍不透,槍刺不進!”

  而在幾乎所有人的肩頭,都扛著另外一種商品。

  南中出產的精製細布。不同的顏色、花色,似一朵朵五顏六色的鮮花在眾人的肩頭開放。

  施郎見鄭森眉宇間有不豫之色,便示意一名在街道上步行的親兵上前詢問那些鄭家的士兵水手。為什麽要買這許多的布匹。

  “便宜!”

  被詢問的士兵和水手們,不論是倭人、佛郎機人,還是鄭家的福建同鄉,都異口同聲的回答,

  “一匹染色布賣一塊銀元,一匹花布照著不同的花色也不過二塊銀元,我們就算是自己家裏人不用添置衣服被褥。回頭在南澳、在金門廈門轉手賣出去,至少可以有一倍的利潤!”

  看到自己家的部屬如此的瘋狂購買南中軍的各類商品,鄭森的心中不知道是什麽滋味,“幸好他們與我家如今是盟友關係!”

  施郎卻沒有想那麽多,他伸手將腰間懸掛的錢袋取下,遞給自己的一名親兵,用下巴向不遠處的刀劍鋪子示意了一下,那親兵會意,舉著錢袋去了。

  正值鄰近正午時分,附近的幾座學堂裏的學生放學。膚色深淺不一。麵目不盡雷同的學生們,成群結隊的背著書包在街頭的各個飯攤上排隊領取自己的午飯。這些人中,一眼望去有倭人,有安南土著。有苗人。有漢人。有傣家人,還有些佛郎機的幼童。

  “這些人有的還是我的學弟學妹。”李華梅得意的同學生中相熟的人打著招呼,向他們致意。

  “可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啊!”鄭森有些擔心這樣會被這些異族的孩子偷去我中華的文化精髓。

  “誒!阿爹說過,當年孔聖人也說有教無類。而且,這些人生長著我南中軍的土地上,被我華夏文明的水澆灌,開出來的勢必還是華夏文明的花朵!”華梅也不太懂得什麽文明、花朵之類的,她隻曉得,這些學弟學妹,在學堂裏讀書識字,掌握計算,稍大一些的便去學一門手藝,或者去各個學堂深造,不幾年下來,都是和漢人一般無二,就和鳳凰營裏的那些出身土著的士兵一樣,當兵幾年,便可以自己寫信回家。

  “大小姐,咱們都是海洋上討生活的,不如去海邊碼頭上看看如何?”

  施郎見鄭森的表情越發的難看,試圖轉移話題,不要讓南中軍在這裏炫耀他們的富庶了。去碼頭,看看我鄭家的船隊吧!

  “也好!便去碼頭看看那些大船!”華梅同眾人打招呼也有些膩了,見隊伍已經快出了城,正好可以策馬奔馳一番。

  不想,碼頭左近更加的擁擠不堪。

  數不清的車輛人流將這裏堵塞的嚴嚴實實,隻能是順序魚貫而行,策馬奔馳?想都不要想!

  “怎麽搞的!方才我們去拜見將軍時,這裏還很是通暢的,怎麽轉眼之間變得如此擁擠?便是整個順化的腳夫都到了碼頭上,也不過如此吧?!”

  聽了鄭森的吐槽,華梅也懶得去解釋,回頭喚過一名自己的女親兵,“阿吉!你帶人去看看,是怎麽回事?!”

  鄭森的幾名倭人武士親兵,眼神中滿是豔羨和猥瑣的混合神色,看著那名腰細腿長的天竺少女一聲嬌叱,帶著幾名苗家、漢人少女策馬而去。視線在那些身著合體的盔甲,腰佩長刀,背上背著火銃的背影上凝固,久久不肯收回。(其實就是看到眼裏拔不出來了!)

  “便是當年的築前白梅瑞玉院大人麾下立花早擊女,也未必有大公主殿下的這群女子精銳!”一名倭人武士對比了一下當年西國的女丈夫,心中不住的哀歎。

  離碼頭越近,車輛便越多,大量的板車滿載著被捆紮的結結實實的巨大包裹,在那些倭人腳夫的口號聲、歌謠聲中快速的奔來。

  在板車後麵,那個天竺少女阿吉,滿臉都是興奮激動的紅暈,“大小姐!大小姐!是從泰盧固回來的貨船!一共四條船,運來了無數的棉花,還有二十餘匹駿馬!都是一色的大食兒馬子!”

  碼頭上,四艘如同小山一般巨大的貨船,腳夫們如同一群工蟻有序的沿著跳板進入貨船,將一個個巨大的棉花包從船艙中搬出,放置在同行們的板車上,將一枚竹簽別在頭頂的包頭布裏。

  一溜近百輛的板車在碼頭上排隊等候著裝貨,原本寬闊的碼頭,被驟然增加了數倍的人流、車輛塞得滿滿當當。

  “這船隻,這船隻一次能夠運多少貨物?!”

  碼頭上有馬夫牽著那些兒馬子遛馬,讓這些經過長途運輸變得有些精神委頓的精靈們得到恢複,不過,鄭森和施郎卻顧不得看這些,他們的眼睛都被這四條大船緊緊的吸引了過去!

  “這一次能夠運多少貨啊!”盡管鄭森屬於那種富二代官二代的身份,但是畢竟是一個海商的子弟,而且是很出色的那種,對於這樣巨大貨船的經濟意義,他還是一望便知的。

  “這船是專門造了來跑遠洋的,北麵到留都,到北京,南下過滿剌加到泰盧固,到果阿,你們胯下的馬匹,就是他們從果阿運來的兒馬子配種繁育而成。”一旁的一名將軍府的執事,很是得意的炫耀著自家的成果。

  但是,這麽大的船,船上怕不是有一二十門火炮,就運些棉花和馬匹?這又未免有些明珠暗投了!

  “四條船跑一趟,運了將近三千噸的棉花回來,估計能夠保證各個織布廠一個季度的消耗,在這三個月,我們還可以再跑一到兩趟,將泰盧固今年的出產全部運回來。”

  廣州級的船長謝苗,見到將軍的大小姐在此,如何能夠放棄這個機會?立刻上來為大小姐講解此次的貨色品種和意義。

  當然,見有生人在此,他忽略了船隻上那些寶石等物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