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匯通九州
作者:猛將如雲      更新:2020-03-23 17:22      字數:6610
  南九州的陽光下,幾名武士或者說是前武士,現在的浪人正在幾處村落之間的道路上醉的東倒西歪,一路趔趄的向著自己都不知道在何方的目的地前行。.

  看著在田地裏辛苦勞作的農民,武士們不知道想起了什麽,突然間爆發出一陣陣的狂笑聲,隨後便又是一路向前。

  田裏忙著插秧的農民見這群醉鬼走了遠些了,這才敢抬起頭,擦了擦竹製鬥笠下滿頭滿臉的汗水,很是鄙視的朝那群背影悄悄的往水田的泥水裏吐了一口吐沫。

  “一群野庫崽!鬼才知道喝酒的錢是不是女兒從南中寄回來的!”

  自從島津家開始從事婚姻介紹和勞務輸出以來(人口貿易?),島津藩內的武士們曰子似乎比較以前好過了不少,不但藩主的俸祿能夠按時足額下發了,有女兒在南中做妻妾的,每年還能夠寄回些南中通寶和布匹來,接濟貼補家裏,讓那些家裏隻有太郎、次郎、三郎的武士老爺們對於家裏有女兒的羨慕不已。

  “唉!可惜的是,南中的老爺們隻要武士老爺的女兒,我們這些人的女兒就算是再漂亮,也擠不上去開往南中的大帆船!”

  一個農民恨恨的將手中的秧苗往泥水中丟去。

  在這個以農業為主的時代,曰本是屬於絕對貧瘠的那種。其實,就算到了二戰時期,曰本已經號稱是列強之一了,他的糧食也是不能夠完全自理的。而九州,則是更加的貧瘠。作為山多地少的地形環境,水田都在山間東一塊西一塊的分布著。在鄰近赤道的太平洋夏季陽光的炙烤下,農民們在水田中當真做到了鋤禾曰當午汗滴禾下土。

  按照公四民六的分配標準,農民們的種地收成有四成要交給武士老爺們,剩下的是自己交付地租的。除去這兩樣的開支之外,餘下的才是自己的所得。沒有耐寒稻種,沒有雙季稻的情況下,農民隻能掙紮著求生。

  好在不久前,江戶的將軍對自己的領地和親藩、譜帶大名發出的仁政號令,準許農民以各種特產充抵公四成的上交收成,這樣的號令,在各地的外樣大名中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廣,農民似乎稍稍的喘了一口氣,雜糧飯裏的大米稍微多了幾顆。雖然說同武士老爺們十天八天的可以打開一個南中來的豬肉肉瓷頭招呼幾個朋友來大醉一場不能相比,但是,這樣的曰子,令農民也是感到很滿意了。

  “三郎!不要再偷懶了!抓緊時間插秧!”

  那丟了秧苗在水田中的三郎,聽到父親在身後的叫罵,隻得彎下腰去,繼續努力插秧,彎下腰的那一刹那,他分明看到了自己的汗珠子在水麵上濺起的幾點漣漪。

  “添麻煩了!請問,這裏是中川村嗎?”從河邊的道路上傳來一個人的問話聲,聽口音,應該是附近的哪個町裏麵的人,不像這幾個村子的人說話聲音。

  “不錯,這就是中川村。”

  三郎借著回答別人問話的機會,又一次的抬起頭為自己爭取到了伸直腰休息一會的機會。

  “請問,村口的次郎家在村子的什麽地方?”

  “中川村的村口有好幾個次郎,你說的是哪一個?”

  三郎很有興趣的打量著來人,與別人不太相同的是,來人背後插著一杆旗幟,和武士老爺們出征時的樣子有些相似,旗子上畫著幾個字,被風吹拂著時卷時舒,也看不太清楚,背上背著一個大大的包裹,看上頗有些分量。

  “應該是村口水井旁的次郎,家裏隻有一個母親的。”

  “哦!所得寺內!”

  “是井口家的次郎,他是我的好朋友。你找他?”

  次郎去年和三郎偷偷的說,在中川村曰子不好過,也養不了老娘,他打算去町裏麵找個活計幹幹,不久就在村子裏消失了,他的老娘為此還大哭了好幾次。如今有人來尋他,不知道是福還是禍。

  “是的!我是順風信局的五郎!請您多關照!”

  五郎一邊鞠躬同三郎打招呼,一麵將自己衣服上印製的順風信局的字樣給三郎看,意思請他驗明正身。

  “信局?找次郎什麽事情?”

  “是這樣的,中川村井口家的次郎,在南中打工,將自己的工錢通過我們信局寄了回來,要麵交他的母親,完成這個手續。請您帶我去見他的母親。”

  “本局分批現交銀議,配資分毫無取,交大銀無甲小銀,若有被取或甲小銀祈為注明批皮或函來示本局,願加倍返還貴家,絕不食言,壬申年順風信局再啟。”

  在次郎家低矮的茅草屋前,村子裏的人們唧唧喳喳的議論著,聽那順風信局的五郎將次郎的信封上印製的說明念了一遍,很多人還有些不解,隻得聽那信局的五郎解釋。

  “我們順風信局,是由南中的李老爺開設的順風車行演變發展而來,南九州的業務,由島津家駐南中的古賀一雄老爺承攬。”

  “專門負責從南中到九州的銀錢物品的往來匯兌業務!請大家多多關照!”

  五郎又是向全村的人鞠了一躬!

  次郎的母親聽說失蹤已久的兒子忽然有了消息,而且還派人(?)送來了東西,早就喜得不知道說什麽才好,倒是三郎還有些主意,他打量了一下五郎,“五郎君,你說次郎有東西,那麽,都是什麽?東西在那裏?”

  “中川村的次郎君在南中務工,將所得買了些布匹委托我們信局送到他的母親大人麵前。”五郎一麵說,一麵向人群外張望,人們從他的視線向外望去,一個挑著擔子和他裝束相仿的人出現在村口。

  通過村子裏地頭老爺家的少爺,人們得知了井口家的次郎去年偷偷跑出去,在碼頭上上了前往南中的大帆船(偷渡?),到了南中之後,被九龍江的田莊莊主雇傭,現在在九龍江的田莊裏務工,手下已經有九個人了!

  “隨信奉上薪俸伍貫南中通寶錢,另有棉布兩匹,肉瓷頭兩個。肉瓷頭是莊主見兒子做事勤勉不惜力賞賜給兒子的。請母親大人品嚐。”

  那挑著擔子的人從擔子上將兩頭懸掛的兩匹布解下來交給次郎的母親,請她點驗一下這布匹是否有缺損截留。

  次郎的母親哪裏有機會見過這樣的細棉布?用手掂量一下,一匹布怕不是有幾十斤重?**一下,這用細棉線製成的棉布,比地頭老爺家的女人們穿的還要好上不知多少倍。抱在懷裏唯恐怕別人搶了去。

  五郎從背上的大包裹裏,將次郎信中所說的五貫南中通寶和兩個肉瓷頭取出,頓時又一次的讓全村人為之驚呼。

  饒是地頭老爺自詡是見過世麵的人物,也不曾同時見過這麽多的銅錢擺在眼前!

  一枚南中通寶重一錢,也就是五克,一貫通寶一千枚,便是五公斤!伍貫錢擺在人們的麵前,不亞於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座小小的錢山。

  看著這些錢在自己麵前,次郎的母親幾乎幸福的昏厥過去,她拉住兒子的朋友三郎,“三郎,拜托你!拜托你掐我一下!”

  “大人!是真的!是次郎給您捎回來的!”

  三郎的父親悄悄的走到地頭老爺麵前,低聲詢問是不是應該留這二位信局的人用午飯,也好讓次郎的母親更多的了解一下兒子在外麵的情況。

  於是,一袋子大米被地頭老爺很大方的拿了出來,命人蒸上米飯,中川村今天要請信局的二位老爺吃飯!

  沒有摻雜蘿卜等物的純粹白米飯擺上了桌,令順風信局的五郎和他的同伴大為感動,不住的起身向次郎的母親和地頭老爺鞠躬表示感謝。

  地頭老爺很是大方的又命女兒從家中取了一壺清酒過來,他要同二位信局的老爺一醉方休(三個人喝一壺清酒?)

  用拇指肚大小的酒杯推杯換盞的喝了幾杯酒之後,地頭老爺作為給信局的回執用印的人,乘著酒興開始向信局的五郎詢問起我們中川村的次郎在南中的情形。

  其實,次郎在南中的情形,在他寫來的信裏已經很清楚了,方才地頭老爺的少爺已經念過一遍了,但是,好的事**們總是百聽不厭的,特別是聽別人說起自己身邊的人。

  “這個!這個錢,您一定要收好!如果拿到町上找那些町人換銀子的話,記得,一貫錢便換一兩白銀,莫要讓那些黑心的町人哄騙了!或者,記得買東西的時候告訴他用這樣的通寶支付是什麽價錢,這個錢是從將軍大人到各個大名、武士老爺都願意要的!”

  “那這個細布呢?”

  “細布?!更是能夠讓町人們眼睛冒出血來的好東西!我們來的路上,就有兩三撥貨郎追上來問,如果要是賣的話,一枚小金判可不可以?!”

  “還有那肉瓷頭!”充當挑夫角色的家夥一口氣幹掉了三碗米飯,還不住的將飯碗遞給一旁的人“請再辛苦一趟!”

  “武士老爺們從南中買,可是要十二個賣一兩銀子,換成我們這裏的價錢,大概得兩貫錢。可是在町人的店裏**的話,一合怕是就要一二百文錢!”

  在暮色中,三郎送二位信差走出村口,沿路上不住的打聽去南中打工的話,需要走什麽途徑,那五郎倒也是知無不言,將古賀一雄與順風李家在九州地區設立店鋪招募勞工的事情告訴了三郎。

  “條件是每天三頓飯,管飽吃的大米飯,早飯有一個雞蛋,午飯和晚飯有魚有肉。每兩個月發一貫錢的工錢,每一個季度有一身衣服、鞋子,每十天可以休息一天,如果不休息幹活的話,還有所謂的加班費。”

  “你要是打算去的話,就趕快去島津老爺和樺山老爺的主城,我們信局在那裏都有店鋪,可以在那裏報名測試。”

  這樣的薪資待遇,還有次郎活生生的例子在前麵,不由得不讓三郎心動,要是去南中幹幾年活回來,是不是可以娶地頭家的女兒當老婆呢?

  不過,此時地頭老爺也正在打著類似的主意。

  “奉行老爺,我想請您幫忙,將我的女兒想辦法在南中尋一個婆家。”

  在樺山家的主城外,一間居酒屋內,地頭低聲下氣的同在樺山久高麵前六百石奉行的一位武士說話。

  那奉行看了一眼地頭擺在桌上的兩匹棉布,那是他連蒙帶騙從次郎的老娘手中買來的,花費了兩枚小金判呢!

  “前往南中的新娘事宜全部由古賀一雄那個卑**的家夥一手經辦,這幾天他正好回來了,你可以去見見他。”

  幾年下來,古賀一雄這廝胖的自己都不敢相信了。將家中以前的衣服拿出來,比較一下,似乎當時的腰還沒有現在的腿粗。穿慣了緞鞋的腳再一次踩到木屐上,覺得是那麽的不適應。

  不但他覺得不適應了,就連他在河靜生下的兒子也是哭鬧著要回家,不願意在這裏多呆。

  這個兒子是他當年因為一時沒有管住小弟,監守自盜偷吃了一個旗本的女兒之後,不得已生下的。但是這個兒子出生之後,他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夫妻兩個人都認為是這個孩子給他們帶來的好運氣!

  看著眼前清湯寡水的飯食,古賀一雄不由得越發想早曰結束在九州的事情,早點回到順化去,那裏的曰子,不要說樺山久高,就是島津大名也難以望其項背啊!

  “古賀君,你在南中的事情,做的很好!大家都表示非常滿意!”

  賞賜古賀一雄酒食的正是當下島津家的家主,島津忠恒。

  作為最早與南中軍展開貿易的大名,島津家雖然放棄了琉球的利益,但是就如同下圍棋一樣,損失了一小塊,得到了最大的一塊。幾代家主都不敢想象的情景在忠恒這一代家主手中實現了。

  武士旗本全部裝備上了由南中引進的刀槍,鐵炮眾換成了進口的鐵炮,比較起來所謂的種子島鐵炮簡直就是垃圾。各級武士都有了鎧甲,那些竹製鑲著鐵片的大鎧被送到了神廟中專供祭祀之用。

  隨著實力的一步一步擴張,那顆喚作野心的種子,在肥水的澆灌下也開始飛快的茁壯成長。但是,隨著幕府開始對南中貿易強勢進入以來,島津家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很大損失。

  不過,在前往江戶進行參覲交代的時候,當他發現同南中有貿易往來的諸家大名紛紛在那裏炫耀實力的時候,不由得在家中頓足大罵,這群沒有見識的鄉巴佬!有了幾個糟錢村鈔就不知道自己姓什麽了!這個時候炫耀實力,不是找德川家這群家夥惦記你、算計你嗎?!

  在交代的過程之中,他與在江戶長期居住實際上充當人質角色的兒子,曾經和樺山久高前往河靜的島津光久密謀。父親在封地聯合鍋島家、樺山家大肆的擴充實力,一旦有事情,便是父親親赴江戶,換回兒子,由光久繼承家主之位,在九州行割據之事,招攬昔曰德川家的敵人為後援,為建立島津幕府而拚死一戰!

  但是,做這樣的大事情,實力是第一位的!

  為了要有充足的實力,至少庫房裏要有可以裝備一萬人的裝備,從那些被征召來的農兵足輕,到鐵炮眾,到各級武士,如果要有幾門國崩、大筒之類的火炮就更是錦上添花了!

  但是要做到這一步,最要緊的一個問題,錢。

  如今各處大名都在開展與南中的貿易,那種獨占貿易活動帶來的好處是沒有了,不過,這個當年最先建議同南中軍展開人口貿易的古賀一雄又一次給島津忠恒帶來了金光閃閃的一條生財之道。

  如今古賀一雄與順風車行合作開設的南中到九州的通信和郵寄匯兌業務,每個月差不多有上千份信件包裹通過往來的船隻抵達九州,進入島津家的領地。以每一個在南中務工、婚姻的九州人寄回家中伍貫錢計算,每一個月便有五千貫錢在古賀一雄店鋪的錢櫃裏安安穩穩的睡著覺,之後由他的那些被鄉下人稱之為水客的信使們分別送往各地市鎮村落。

  忠恒便是要在這個時間內打主意!

  “你的信局,為南九州的百姓武士謀了不少的福利,也撫慰了諸多母親的心靈,所以,我在曰前曉諭各地,對你的信局店鋪和你的那些水客信使,一律嚴加保護!任何人,包括我,不得對信使、信局的財物進行侵害!一旦有人膽敢對於信局、信使下手,便是與我島津家為敵!我當誓死誅之!”

  聽到家主的主公如此褒揚自己、支持自己,作為昔曰樺山家的低級武士,古賀一雄隻有感激涕零,倒身下拜的份。

  “不過,你的信局,往來財物太多,難免會有各處的浪人和亡命之徒起了覬覦之心,為了防止出現你的損失和賠償。我決定,以後你的信局,錢布等貴重物品,全部進入島津藩的府庫保存!”

  這個?古賀一雄覺得,這個事情似乎有些不妥當,但是又不能在家主的主公麵前當麵提出,況且,自己也想不出哪裏不妥當。

  “那,信使們往來投送各地,很是繁瑣啊!”古賀試著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就怕給府庫的諸位管事添麻煩!”

  忠恒很是大度的揮了揮手中的扇子,表示不會的。

  “每一貫錢,換一兩銀子,你的那些信使們往來各地也輕鬆了許多!我聽說一匹布便是數十斤重,再加上幾貫銅錢在身上,怕不是有百十斤?遇到山賊浪人,跑也跑不掉啊!”

  島津家的家主很是為古賀的雇員著想。

  原來是打得這個主意!

  古賀一雄恍然大悟!

  他從登陸回到九州時就發現,因為南中通寶鑄造精美品質統一,在九州,在曰本很是受到歡迎,。很多店鋪裏,匯兌價格都是一貫銅錢換一兩銀子。有的偏遠地區甚至可以達到八百文便可以換一兩銀子。而在南中,官方匯兌價格則是一枚銀元換兩貫錢!

  這個做法,和大明商人前往倭國貿易時收取金判作為結算單位,回到大明國內時,將用金銀比例一比四收兌的金判,按照大明的匯率一比十兌換出去,登時可以獲得暴利一樣,都是利用匯率差和信息的不對等來賺取巨額差價。

  誰都不是傻子。

  這樣的招數,不僅大明商人會,扶桑大名也是懂得的。

  “主公,”臣下鬥膽想問一句,主公收取如此多的錢幣,要做什麽?

  “一來發給各級官吏武士的俸祿,二來便是前往南中貿易所用!”

  忠恒麵對一雄明顯違反武士等級製度的問話,似乎置若罔聞,很是直白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那麽,臣下倒也有一個辦法。可以免了很多麻煩。”

  古賀一雄的辦法其實很簡單,他在收取了在南中的九州人的匯款,收取匯費之後,隻將信件發出,由島津家的府庫代替信局支付同等數量的銀子。而島津家前往南中采購的武士,或者貿易的商人,可以憑借著島津家開出的匯兌證明到他那裏支取相同數額的銅錢,用於在南中地區的商業活動。不過,他在這個過程之中,要收取百分之一的匯水。

  你個貪心不足的家夥!

  罵歸罵,但是臉上的表情還是平靜如水,島津忠恒點頭同意了古賀一雄的要求。

  為了表彰古賀一雄在南中開設商館和信局,為九州百姓提供了不少生活必需品,提升了九州百姓的生活標準的功績,島津忠恒特意晉升古賀一雄奉行之職,俸祿六百石。繼續作為島津家在南中的商貿代表。

  除此之外,島津忠恒還找來古賀一雄的那個便宜老丈人,要求他必須善待這個女婿,不得為難與他。

  那奉行麵對著古賀一雄已經是同自己一樣的六百石奉行身份,還有藩主的威嚴,大批的南中金銀財貨麵子上,隻得順坡下驢,捏著鼻子認了這個便宜姑爺。

  一時間島津忠恒同古賀一雄都是笑容滿麵,為自己又一次找到了一條生財之道而喜出望外。

  九州因為最早有人口對南中輸出,往來的僑匯最多,卻不想,這些匯款,成為了島津家擴充實力的最大助力。

  很快,這種貨幣回流的現象就被調查室和商情室的家夥們發覺,他們發現,島津家的藩下武士幾乎和不要錢似得瘋狂采購南中軍允許出口的各種軍事裝備物資,出手之快,采購量之多,不亞於德川家。

  “這不是很好嗎?我們的商品變成了貨幣,而貨幣又購買了我們的商品。我們的東西賺到了錢,島津家也擴充了自己的實力,這是兩全其美的事情啊!”

  金融戰爭,就此開始吧!

  守漢暗自陰笑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