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檢點戰利品 分贓
作者:猛將如雲      更新:2020-03-23 17:22      字數:4826
  升龍西門外,一行隊伍有些緊張又略帶著幾分興奮的看著這座不久前剛剛改換了主人的城池。

  “陛下,據說南中軍對升龍城發起攻擊一天之內便破城而入,俘虜鄭氏逆賊宗室全部人員。”

  作為莫家與南中軍往來接洽的使者莫得令,自然有義務向自己的皇帝,大明安南都統使莫氏家族的第八代皇帝莫敬恭介紹一下咱家的盟友,大明天兵的赫赫武功。

  有些消瘦的莫敬恭抬頭看了看城頭上的大明日月旗,和巨大的李字纛旗,以及那些手執刀槍火銃在城頭往來巡邏的士兵,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升龍,我們又回來了。不知道,這次會不會常駐於此了!”

  莫氏同黎家、鄭家打了幾十年的仗,便是這升龍城,就是莫敬恭自己也是幾進幾出的,城中百姓對於城頭變換大王旗早已習以為常。如果不是李守漢的介入,這個時代的莫敬恭將會在1625年鄭家對高平的討伐中被俘斬首。而莫家的殘兵敗將則一直會堅持到麻子年間才被黎氏朝廷消滅掉。

  “進城吧!我們去見李大人。”

  身為主帥的莫敬恭口氣淡淡的吩咐著屬下臣子們,盡可能的壓製住內心如同南海波濤一樣洶湧澎湃的心情,免得讓這些臣子們發覺。

  但是,在城門口,卻是遭到了阻攔。

  “混賬!這是大明安南都統使莫敬恭大人的車駕,你們居然敢不讓入城?耽誤了與你家將軍的軍國大事,你們擔待得起嗎?!”

  頭前開路的莫得令沒有敢說這是我家皇帝陛下的車駕,隻能將大明安南都統使的招牌拿出來唬人,試圖將眼前這個守門的哨官唬住。

  那哨官也懶得同這群人多費口舌,隻是將脖子上的銅哨“嘟嘟”吹響,同時揮動手中的紅綠兩色指揮旗,頓時,方才還在一旁休息的兩隊士兵如狼似虎的衝了上來,列隊站好,持刀舉槍,進入了戰鬥準備狀態。一旁炮位裏的兩門火炮,炮手們也將手裏的火折子點燃,隨時準備擊發。

  “我最後說一遍,有主公的大令可以進去,沒有主公的令箭,別說你是都統使,便是北京城裏的皇帝老倌來了,也得在門口等著!”

  便是莫敬恭心中有心理準備,此番前來,必定是要被南中軍上下折辱一番,但是礙於雙方實力的差距,也隻能是忍氣吞聲,做出一番認低服小的姿態之後,看看能夠從南中軍手中獲得什麽樣的利益。

  卻不想在城門口便受到了這樣的待遇!連城門都進不去!

  旁邊的幾員護衛的武將早就鼓噪起來,做好做歹的。有效仿樊噲的,便要硬闖,有心高氣傲的,便要撥轉馬頭回去,也有在那裏破口用不知道哪個部族的語言在罵街的。

  “陛下!陛下!”莫得令在莫敬恭耳邊低聲提醒,“望陛下看在清化以東、升龍以西的數十座城池、百餘萬百姓的份上,忍一時之羞辱!待得土地人民到手,臣等輔佐陛下臥薪嚐膽、勵精圖治,定能以雪今日之辱!”

  “以愛卿之見,便在這裏等候?”

  莫敬恭的聲音依舊是平靜如水,聽不出一絲一毫的喜怒哀樂。

  “這個,。。。。。。”

  “主公軍令到!”

  正在君臣二人在城門外躊躇不決的時刻,從城內一匹快馬馳來。馬上的騎士手中高高舉起一支令箭,口中不住的大聲吆喝。

  “何人在此?!”

  那執勤的哨官轉身向來者詢問。

  “某來!”

  馬上的騎士一邊讓胯下的戰馬變成小碎步,一邊回答著哨官的問話。

  “下馬!驗過腰牌!”

  在十餘步之外,騎者勒住韁繩,從馬上翻身跳下,取出腰牌交給一旁的士卒檢驗。

  驗過腰牌無誤,哨官對騎者態度便告不同。“不知上官到此有何指教?”

  “奉主公將令!”騎者高高舉起手中的大令,“到此接安南都統使一行人等入城!”

  哨官仔細的驗過了大令,並在《陣中日記》上寫下了一筆,年月日時辰,某人持主公令箭編號某某,到城門接引安南都統使一行人入城。

  升龍城中,守漢在昔日黎氏的皇宮中高坐,身邊是身著素色道袍的李沛霖。

  “主公,我們當真要將升龍以西,直到清化的幾十個城鎮都交給莫家?”

  沛霖赤著腳指點著腳下一幅碩大的地圖,守漢端著一杯熱熱的甘蔗酒,細細的品味著,他最近喜歡上了這種略略帶著一絲甜味的酒。

  “這一帶可以說是安南的膏腴之地,雖然經過數十年的戰亂,但是一旦穩定下來,莫家在此休養生息,不過十數年,又是魚米之鄉錢糧廣有。這對於主公的大業可是一大威脅。”

  消滅了鄭家的勢力,整個安南的地麵上,便隻有莫家一股勢力,而這股勢力也早就被鄭家虐的隻剩下一口氣,如果不是南中軍不停地用錢糧器械支援,給莫家續命的話,估計莫家皇帝莫敬恭的人頭,早就被鄭家做成尿壺了。

  “除了寮國的地盤之外,我們打下來的清化以西太原等地都交給莫家。封好府庫登記造冊一並移交給莫家派出的官員。但是,各處城池,在我軍駐紮期間一定要嚴格執行日麗十條的政策,特別是解放奴隸這幾條,移交之後,將人口能夠帶走的全部帶走。給莫家留下的不是一座空城,而是一座座基本上沒有勞動生產能力的城池!”

  守漢說的若無其事,說完,將杯中的甘蔗酒一飲而盡。細細的品味著那一絲若有若無的甜味滑過口腔咽喉的感覺。

  沛霖倒是聽的雙眼直放光,他俯下身子,撿起地上的一具算盤,在圖上標識的城鎮上尋覓著人口、田畝數字,開始劈裏啪啦的撥弄起算盤珠子。

  這地圖是根據商情室的調查結果和黎氏朝廷中存放的戶籍冊頁賦稅清冊等文件中的數據綜合繪製而成,每一個城鎮都用蠅頭小楷標注著該處的特產(主要是礦產和木材種類)、人口、田畝、賦稅等基本情況。這對於守漢等人統計數字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劈裏啪啦的算盤聲響了很是一會,守漢隻聽得李沛霖長長的重重的出了一口氣。“主公英明!這一招釜底抽薪,足可以讓莫家有苦說不出,還得感謝咱們,用真金白銀購買咱們的出產!”

  不止於此!

  守漢心中暗道一句。

  他拿起一支筆,在安南北部區域上斜斜的畫了一道,將與雲南、廣西交界的老街、河口、高平、同登一帶都畫了進去。隻留下了廣安、海寧兩處。

  “便是照著這個區域交給他們!我們隻要這煤田!”

  滅掉鄭家,對於守漢而言,得失都是巨大的。失,自不待言,自己喜歡的一個女人為了救自己,舍身擋在了毒蛇的尖牙之前。得到的,最大收獲,不是升龍城,不是整個紅河三角洲。

  而是廣寧煤田!

  廣寧煤田,位於安南東北部沿海的廣安、海寧地區,南北向延伸100多千米,是東南亞最大的煤田之一。為守漢的工農業生產提供著能源和原材料。在我們這個時代的記錄裏,廣寧煤田西部賦存10層左右厚2~8米的煤層,東部含煤性更好,煤層總厚約120米,個別煤層厚30~40米,為低灰、低硫優質無煙煤。共有15個礦山,資源量65億噸以上,探明儲量15億噸。

  最要命的一條是,這個煤田可以露天開采,露天開采產量占70%!

  煤田對於守漢、對於南中軍意味著什麽,執掌政務的李沛霖很是清楚,但是他對於守漢大筆一揮,便將幾乎三分之一的紅河三角洲劃給了莫家,還是有些心有不甘。

  “沒有關係!”

  麵帶著一點微醺之後的醉意,守漢伸手示意一旁的侍衛再添酒來,侍衛遲疑了一下,用眼神向沛霖請示,沛霖很是無奈的點點頭。

  “莫家自來忠於大明,幾代人都有人在朝為官,也為大明朝廷有些功勞。給他們,總比便宜了那些宵小們好。”

  “而且,莫家眼下是空心大佬倌,除了一個大義名分之外,別的稱雄資本半點也無。不管是兵馬是錢糧是人才,都是兩手空空。放他們在北方,隔斷與內地的陸路聯係,我們便可以埋頭整理內部事務,清剿土司,開墾田地,冶煉鋼鐵,增加財稅收入。十年之後,便可以與各方英雄會獵於天下!”

  “主公的意思,便是讓莫家,充當一堵擋風的牆?”沛霖很是恰到好處的碰了一句。

  “不錯!這草包倒是一堵擋風的牆!”守漢口中不由得哼唱了起來那句著名的唱段。倒叫一旁的李沛霖有些摸不著頭腦,主公哼唱的曲調倒也有些韻味,不過,這曲牌是什麽?昆曲定然不是,那是什麽劇種?

  沛霖怎麽會想到,自己這位主公口中哼唱的曲調,竟然是為了給同遼東李家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的愛新覺羅家族的孫子弘曆祝壽,而衍生出來的京劇?

  兩天後,南中軍總統官李守漢接見安南都統使莫敬恭。

  額!似乎有點奇怪,在階下行一跪三叩禮節的莫敬恭,在大明的官身品級可是二品,而李守漢的所謂南中軍總統官,卻是一個私相授受的職務,他本身的官銜不過是一個世襲的守備銜千戶罷了!

  原因?

  沒有別的,看看在一旁嚴肅整齊站立的南中軍士兵就知道了,兩個字,實力!

  已經改換裝束,一身婦人打扮的黎慕華,也是很是欣慰的看著這一幕,自己的父親、祖父與莫家交戰數十年,始終未能將莫家徹底消滅,今天能夠看到莫家的家主跪在自己丈夫的腳下也是一件值得告慰列祖列宗的事情。

  莫敬恭已經從前往李沛霖處打探虛實的莫得令口中得知,南中軍上下有意將升龍以西、清化以東地域送與莫家,登時讓這位莫家的敦厚王,諡號起天挺地克文定武靈皇帝,有些喜不自勝。

  自家的事情自家知,憑借自己的實力,是很難將這廣大的區域一一平定的,雖然各處還有很多暗中支持莫家的勢力存在,但是在鄭家的打壓清剿之下,這些勢力也都是奄奄一息了。但是想不到的是,這南中軍的高層居然要將這數十座城鎮拱手相讓?真是天上掉下一張又大又厚油汪汪的餡餅!

  但是,莫敬恭沒有想到的是,別人丟到你頭上的不一定是餡餅,也有可能是鉛球。就算是餡餅,餡餅裏興許夾著毒藥。

  但是很多人往往是隻看到了餡餅油汪汪的表麵,不知道肉餡裏麵夾雜的內容。

  莫敬恭人如其名,當他從守漢口中正式得知南中軍將要撤出清化以東、升龍以西的地域,總計將近三分之一的紅河平原將歸屬到莫家的名下。南中軍將軍府已經命令前敵將領封好府庫,檢點賦稅冊頁,準備向大明安南都統使衙門移交的時候,他畢恭畢敬的向很明顯是僭越、高踞在黎氏皇帝的龍椅上的守漢行了二跪六叩大禮。以表達自己對南中軍將士的感激之情。

  “誼屬同僚,大人何必如此大禮?”箕坐在龍椅上的u守漢等到莫敬恭磕完了頭才出聲製止,並命人去將莫都統攙扶起來,賜座看茶。

  當下,賓主雙方在融洽熱烈的氣氛中進行了親切友好的會談,就共同關心的打擊鄭氏殘餘勢力、恢複法律和秩序等相關問題進行了磋商。李守漢莊嚴表示,南中軍定然充當好安南都統使衙門的堅強後盾,對於莫都統使在轄區內行使職權大力支持。同時,對於都統使衙門需要的各類物資予以敞開銷售,保證都統衙門盡快的恢複這一地區的生產和生活。

  都統使莫敬恭表示,在長期尖銳殘酷複雜的鬥爭中,南中軍將軍府,始終是安南都統使衙門的好兄長好朋友好夥伴,以後更會是好鄰居。安南都統衙門,定會在長期的合作當中鞏固和發展與南中軍將軍府的各方麵關係,盡自己的一切可能來感謝長期以來,南中軍將士百姓對安南都統使衙門的幫助和支持!

  雙方的分贓會議便在這種你好我好大家夥都好的氣氛中結束了,莫家的都統使衙門得到了城池和地盤,李守漢獲得了自己想要的煤田,以及大約一半左右的紅河平原。

  除了煤田之外,守漢還有另外的收獲。

  “陛下!臣等前往接受各處城池,卻發現有些古怪!”

  一名莫家朝廷的官員向自己的主子稟報情形。

  “各處城池,完好無損的移交到我軍手中,府庫財物也逐一移交,並且簽訂了移交文書。但是,臣在巡視城中的時候發現,城池之中,幾乎所有的奴隸、工匠、百姓全部被南中軍裹挾而去!各處村寨中,那些種田人也被南中軍卷走!隻有散居各處的豪強富戶未有受到騷擾,但是,”

  “但是什麽?!”莫敬恭對這個臣子有些不滿,不就是南中軍裹挾走了些窮棒子苦哈哈嗎?瞧你這個大驚小怪的樣子?!

  “那些豪強,大多數是鄭氏的死黨餘孽!眼下正在彼此之間暗中串聯,圖謀不軌!”

  這樣的情形,在之後的幾天內紛紛傳來,莫家事後不完全統計,南中軍東撤之後,在自己的轄區內至少減少了二十萬以上的青壯年人口。從城市到鄉村,數十裏不見人煙,並不是文人筆下的誇張之詞了。

  第一卷箕裘承祖澤,便到這裏告一段落了,豬腳在繼承了祖宗基業的基礎上,將其發揚光大,成為自己立身於亂世的資本。下卷將為豬腳展開一個更為廣闊的舞台和空間,敬請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