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村官訓練班的六政三事(上)
作者:猛將如雲      更新:2020-03-23 17:21      字數:4042
  萬曆四十六年的十一月初五。

  身為守備府管家太太的鹽梅兒,很是享受這一刻。今天是給闔府上下的傭人仆婦們發放月錢的日子。

  “參見管家太太!”“參見管家太太!”“參見管家太太!”

  亂哄哄的一片見禮聲,讓鹽梅兒聽得很是享受。權力是什麽,身份是什麽,在這些聲音中就得到充分的體現。那些往日隻是同自己點頭行禮的傭人、仆婦們,如今要在自己腳下跪拜行禮。

  鹽梅兒坐在椅子上,微微合著雙眼,讓這冬日裏的陽光不那麽刺眼。享受了一會陽光之後,她點手向身邊的婆子示意,表示可以開始了。

  “今天召集大家來,是管家太太要宣布大人的恩典,馬上就是臘月了,大人的意思,從今天起,每月的月錢,改為月初發放,不再在月底發放。另外,發一個月的恩賞月錢,半個月的紅簿子賞錢給大家做過年錢!”

  這就是仿佛後世的年底十三個月工資和過節費一樣。頓時讓在場的傭人、丫鬟、婆子們興奮不已,雖然不敢高聲歡呼,但是下麵小聲的議論和眼神之間的興奮,還是此起彼伏。

  “好了,大人的恩典是天高地厚,我們自然也要盡心竭力的伺候。”那管家說完了之後,轉身向鹽梅兒行了個禮,“請太太的示下。”

  “也沒有什麽要說的了。”鹽梅兒站在廊下,眼神很是溫和的掃視了一番眼前的這二十多人,“如今府裏用的人多,以後怕是用的人更加的多。將軍治下的土地、人民一日比一日多,府裏用的人也會多起來,列位都是在這府裏多年的老人,自然要多盡些心,也給後來的人做個榜樣。”

  “如今在外頭,漢元幾家買賣都有了獎勵工錢。咱們府裏,自然也是不能落後。好了。點名,發月錢!”

  掌事婆子蔡媽,過來拿著府裏仆人的花名冊,開始點名發錢,一個個厚厚的紅封套,裏麵裝著散碎銀子。被點到名字的人,用手捏捏那硬邦邦的金屬塊,心裏一陣陣的喜悅。給鹽梅兒叩頭行禮之後,拿著自己的錢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雷婆子,麥婆子。”兩個在上房伺候的婆子互相看了看,遲疑著走上前,跪倒,叩頭。

  “老婆子謝管家太太。”

  “雷媽,這是您的一份。”蔡婆子將一個紅封套對照了一下,確定封口的人名無誤,遞到了雷婆子的眼前。

  “雷氏不敢受管家太太的恩典。”

  “麥家的也不敢受。”

  看著眼前兩個磕頭不已的婆子,鹽梅兒知道,有事情。

  “你們先行退下。蔡媽,你接著發錢。”

  待到一幹人等都領了錢,謝了賞各自散去之後,鹽梅兒將雷婆子、麥婆子叫到房中,“說吧。怎麽回事?”

  “回太太的話,”兩個婆子互相看了看,壯著膽子開了口。“老婆子們想要辭工了。”

  “為什麽?是府裏對你們不好嗎?”鹽梅兒還沒有開口,一旁的蔡婆子有些按捺不住了。她是鹽梅兒眼前得用的人,正在躊躇滿誌的時候,突然這兩個婆子不領賞賜的月錢,鬧著要辭工,這分明是第一個同她過意不去嘛!

  “啟稟管家太太,老婆子這裏也是有下情稟告的。”

  “哦。說了來聽。”鹽梅兒吩咐人往香爐裏添了些香,待到嫋繞的香煙在屋子裏飄起來之後,才緩緩的開了口。

  “是這樣,老婆子家裏捎了信來,今年的收成好,拜大人的福,交了公糧,存夠了口糧,大家手頭還有不少餘糧,如今街上的幾家商鋪又都是敞開了收糧,大家手頭都比往年要寬裕許多;家裏的老少爺們就在議論,在村裏把祠堂建起來。太太您是知道的,老婆子那個死鬼死得早,我這一房就得我回家去交公份,和族裏的老少商量事情,這樣一來,府裏的差使,自然就巴結不上了。”雷婆子囁喏著說出了自己的困難。

  “那你呢?”鹽梅兒轉過眼來看著麥婆子。

  “回管家太太的話,老婆子前些時候聽到前院的大人們說,大人要鼓勵墾荒,還說每個壯丁十五畝的田地有點少,要提到每個壯丁二十畝,每個婦人也有十五畝田地,老婆子就有些貪心,和男人商量了一下,就想把家裏的幾個小子都弄到河靜來墾荒,這樣一來,家裏的事情就多了許多出來,老婆子也是沒辦法再供奉府裏的差使了。”

  原來如此!蔡婆子不由得心中長長的出了一口氣。這樣的理由,是任憑誰都不能阻攔的。

  鹽梅兒笑了起來,“哈哈!這是好事啊!卻又如何如此膽怯?您早些和我,或是和管事的說一聲,什麽事情不都好說?”

  “蔡媽,知會一下賬房。除了這次的月錢、賞錢之外,雷家的和麥家的再發三個月的月錢。算是將軍給他們的。”

  送走了千恩萬謝的兩個婆子,鹽梅兒獨自坐在房中,李守漢帶著人外出勘察糧食儲備的事情去了,房中顯得有些空曠。雖然兩個婆子辭工的事情不算什麽,鹽梅兒處置的也是很妥當,但是,她總是覺得,這裏麵似乎有些什麽不妥之處。至於說是哪裏不妥,她卻又想不起來,那種隱隱約約的感覺,著實令她感到不安。

  胡思亂想了半晌,突然驚醒,發現已然是日落西山,落日的餘暉將窗欞上的窗紗染上了一抹橘紅。

  “大人回府!”

  “大人回府!”

  一遝連聲的通傳之聲,從將軍府門口傳了過來。

  “明日下一個劄子給各處村寨屯堡,凡是實行了水田養魚的所在,必須興建糧食儲備倉。從各村一直到將軍府,都有興建!村一級的,不得少於本村人口一年的口糧,多者不限!”守漢一邊走,一邊同一群人吩咐著。

  “請大人示下,糧倉的形製和名稱?”一名書吏小步趨隨著守漢的步伐。

  “糧倉?糧倉還要有什麽形製?”守漢有些奇怪。眼前的這個書吏問的問題著實令他奇怪。

  “大人,倉庫,隻是一個泛稱,按照不同的形製和功能,有倉、庫、廩、廒等區別。按照字義,廒,便是具有隆起屋頂的糧倉,另外,學生鬥膽向大人進言,如若儲糧,便要收儲稻穀,切不可收儲稻米。”

  “為何?”

  “大人,稻穀可以存放的時間要比稻米久。”

  守漢停住了腳步,“你對糧食儲備的事情,似乎很懂啊?!這樣!將軍府屬下各處的思無倉之事,便由你主管,明日到簽押房領取劄子和印信!”

  那書吏卻是有著幾分呆氣,“大人,您還沒有告訴學生,你這思無倉,嗯,為甚要叫思無倉?府裏的儲備是多少?建成什麽樣式?”

  “沒有比你更加笨的人!常在有日思無日,莫到無時想有時!”

  “還有,糧倉,就建成你說的那種廒的樣式,通風效果好,將軍府的倉,先建成可以儲存至少三十萬石稻穀的,明年再建一座,後年再建一座,直到可以儲備百萬石稻穀為止。到了第四年頭上,你就可以把今年收的陳糧,倒換出庫了。”

  “多謝大人提拔!”那書吏雖然有些呆,但是身邊也是有明白人的,幾番暗示之下,那書吏跪倒叩頭謝委。“學生麥衛平自當精心竭力,以報大人提拔之恩!”

  一旁的淩正、馮默峰等人看著麥衛平起身飛也似的離去,嘴角眼裏不由得露出一絲笑意。看到在廊下站立迎候在那裏的鹽梅兒,淩正等人很有眼色的開口辭行。

  “大人今日鞍馬勞頓,很是辛苦,不如先行與太太用飯休息,俺們幾個明早再來請教便是了。”

  “就是!煉鋼煉鐵之事,也不在這一朝一夕之間,大人的身體要緊。”

  “屁話!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今天晚上把事情說明白,明天一早你們就可以去各自操辦此事。要是便當的話,三五日之內就有回信。如何還要讓我等上一夜?梅兒!讓廚房把幾位先生的飯開到這裏來!乘著涼快,就在這裏吃!”

  鹽梅兒知道,自家男人,心裏幾件事,無非就是糧食,練兵,造船,開荒。但是,這幾件事,哪一件也少不得鋼鐵。於是,滿臉堆笑,吩咐蔡婆子到廚房去準備晚飯,“幾位先生都在,一定要搞得好些!”

  須臾間,一桌酒飯送到了。

  淩正等人自然不敢同將軍大人夫婦同坐而食,守漢也不勉強,鹽梅兒命人將各式菜肴分出來另設一桌與淩正、馮默峰等人。

  “大人,方才您在巡視冶煉場的時候,說有一樣東西您忽視了,還說,如果這樣東西有了,那我河靜地麵,就不會再為缺少鋼鐵發愁?”

  飯後,淩正瞪著一雙被爐火熏的有些發紅的小眼睛,向正在用一根象牙剔牙杖剔著食物菜渣的李守漢刨根問底。

  “好。那我就說與爾等聽聽。”

  “如今,我們每日裏可以有多少石灰出窯?有多少鐵礦石運到冶煉場?”

  王全低聲報出了石灰每天的產量,淩正也說出了鐵礦石的出產。他有些汗顏,拜那些官奴所賜,鐵山寨的鐵礦石,每天可以出產千餘石,而出產的生鐵、熟鐵和鋼,卻連一成都不到。

  “福伯,你記下。明天安排鹽場的人,撈取海水,讓窯廠的人,準備好石灰送到鹽場。在海水中,加入石灰水。”

  聽得淩正、福伯一幹人如墜五裏雲霧。難道大人要煉丹不成?可是,這海水和石灰,都是再普通不過的東西,如何能夠煉就仙丹?

  “待到石灰水與海水的反應,哦,這個,就是海水和石灰水都安靜下來之後,把那些沉澱之物給我篦出來。這些東西,你們拿到冶煉場,安排幾個坩堝給我好生的實驗,一定會煉出好鋼鐵來的!”

  “大人,是生鐵爐子嗎?”如此的簡單,簡單的令人匪夷所思,讓淩正不敢相信。

  “當然是生鐵爐子,投入到鐵水當中去。不過,火候和投入多少,這個,你自己去實驗。”

  這個,煉出來的會是什麽?淩正等人不敢想象,但是,長時間以來,讓他們,或者說整個河靜的人們,形成了一個觀念,聽將軍的,不會有錯。

  送走了這一幹人,李守漢和鹽梅兒二人,少不得在房中喝茶說話,聊一聊這一日的見聞、閑事。

  鹽梅兒便將雷婆子和麥婆子辭工回家,以及自己心中的不安向守漢講了。

  聽得此話,守漢霍然站起,在房中走來走去。

  “來的早,如今手頭有了錢糧,要去修祠堂;來的晚的,也要努力開荒,有了錢糧之後,再去修祠堂。如此這般一來,豈不是又要有了宗族勢力,祠堂可是族權的象征啊!”

  走了半晌,守漢終於在這一團亂麻中理出了頭緒。

  這還了得?

  一旦讓宗族勢力發展壯大,日後勢必會形成第二個權力核心,然後和宗族的代表人物,那些鄉紳,就會控製基層政權,就會讓他,李守漢的政令不通,或是打折扣。

  這可如何是好?

  “我必須要在這個怪獸醒來之前,培養出來這頭怪獸的掘墓人。”

  十一月初七,政事堂成立。

  河靜的第一批村長,或者是保長開始接受培訓。

  毀三觀的土科技和豬腳為了建立自己統治基礎的手段開始出現,大家是不是給個推薦和評價呢?收藏也行。多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