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慶功夜宴
作者:猛將如雲      更新:2020-03-23 17:21      字數:4069
  是夜,在校場上,燈火通明,這裏又一次擺起了盛大的宴席!全民為之狂歡!

  與上次不同的是,規模更加龐大,菜肴更加豐富精致!

  炙蛤蜊、燒田雞、筍雞脯、三事、酒糟虷、燎肚子、生炒黃鱔、花珍珠、烹虎肉、炙泥鰍、酢豆腐、水母匯、油煎雞、炙鴨、一撚針、水煠肉。擺在一張張桌子上,大盤的燒豬肉,燒鴨子,吸引了無數孩子的目光和口水。

  田金喜的小兒子嘴裏含著手指,眼巴巴的問著媽媽,“為什麽阿爹和二叔可以坐在那邊的那兩張桌子上吃那麽多的菜,小寶數了數,盤子要比咱們這桌上多,多,七八個呢!”

  田金喜的媳婦王氏往自己兒子的嘴裏塞了一塊肥肥的紅燒肉,嘴角滿是笑意,“我的傻兒子,你阿爹坐在那裏,是因為阿爹帶人給將軍打造了很多的兵器刀槍,所以將軍請他坐在上席啊!還有很多工坊的叔叔伯伯們,都坐在上席啊!你二叔就更不用說了,外出和將軍們打仗,打了勝仗回來,領了好多的賞銀,給阿爺掙了一頭大水牛回來,還給阿寶買了很多的好東西回來啊!”

  阿寶撲扇著小眼睛,很認真的想了半晌,似乎很痛苦的問阿娘,“娘,阿寶以後也要坐在上席,吃那麽多的好東西!可是,阿寶不知道,是和阿爹一起去打造刀槍,還是和二叔去打仗?!”

  “哈哈哈!”同桌的街坊鄰居們紛紛笑了起來。

  如同軍隊一樣,慶功的酒宴,也是充分體現了李守漢的特色。

  出征將士、留守將士,都是參與了兩次軍事行動的,坐在上席,離講台最近,菜式最為豐盛。在家的那些工匠們,因為打造兵器,煉鋼鐵,同樣是坐在上席。

  在幾百桌上席的兩側,便是家屬們的席麵,因為這些軍人和匠戶都是她們的親人和子弟夫婿,於是,一桌中等席麵是少不了的。

  如今的將軍府,軍事色彩最為濃厚,就算是喜慶宴席這樣的事,也沒有人敢在將軍傳令開席之前動手開吃。

  上午的那一幕讓所有的人終身難忘。

  下午,當鎮撫官按照各營上報的紅白冊頁,以及士兵推許評議擬定的立功受獎名單上報給李守漢的時候,李守漢很大方的大筆一揮,又給了這些立功的集體和個人一筆令人驚訝的賞賜!

  “將軍鈞旨:凡斬首敵軍一級以上者,皆可獎勵包鐵新製鏵式犁一具!”

  此舉一出,立刻全軍嘩然。

  那鏵式犁,是工坊裏按照將軍的提示,最新打造的,犁頭裏用熟鐵包了,下設三個輪子,用水牛拉了,拿來耕田,最是便捷不過。

  如今,家中土地多的,也不過百十畝,如果家中有這樣一具熟鐵鏵犁,耕種之時不知道能省多少力氣,不知能少費多少時日?

  如今,將軍將這件耕田利器賞給有功將士,不知恨殺了多少沒有立上功的將士,一個個咬牙切齒,在肚裏暗暗發誓,“下次再打仗,一定要和甲裏、隊裏的兄弟們一起拚出一個功勞來!”

  而那些剛剛歸附的村寨,鄉老們和各處官寨的寨首們圍坐在講台四周,一樣的肥雞嫩鵝,一樣的興高采烈。

  “老胡,將軍親口允諾,隻要我等分田地與眾人,便有天大的好處與我等?”

  “當然,你看將軍就位以來,可曾有一事妄言?”胡禮成撇了撇嘴,“不說別的,但就是那包鐵鏵犁,你想想看,能夠省卻你多少力氣?”

  一聲嗩呐響過,值星官高聲宣布,“開席!”

  在場的人們紛紛起身,端起手中酒碗,“為將軍壽!”

  在這個亂世之中,在這個異域萬裏之外,有這樣的一個強有力、體恤部下的領導者,特別是這個領導者還是如此的年輕,絕對是一件前世修來的大好事。

  “將軍!威武!”

  “我軍!常勝!”

  數千士兵齊聲呐喊!喊聲響徹夜空,直上雲霄。

  “感念將軍恩德!”這是那數百個南方村寨的鄉老們異口同聲的心聲。處於南北方的夾縫中之,而且他們又是安南人眼中的異族,此中的這份辛酸與艱辛,又有誰能夠知道?如今,終於有了一個可以依托的將軍大人!

  飲過幾杯酒,宴席的氣氛開始熱鬧起來,猜枚行令,斟酒布菜,彼此說些熱絡的話語。

  今日的值星官兼司宴官章玉田走到了將台左側,那些新歸附的鄉老麵前,“各位老丈。大人來給各位老丈敬酒!”

  這哪裏使得?!頓時,鄉老們紛紛離座跪倒。為首的一個蒙林侃,“將軍不棄收留已是恩同再造,不嫌我等來投太晚,還屈尊向我等敬酒,真真折殺小老兒們!”

  “各位老丈請起!”李守漢雖然沒有當過官,可是卻和各級領導們有過無數次的近距離接觸,深諳禮賢下士,深入群眾之道。

  一番行動之後,這些人自蒙林侃以下,無不感激涕零。

  守漢搬了把竹椅坐在老者們中間,“各位既然誠心歸附與我,我便要以舊人視之,方才我看過人口土地冊頁,各位回去之後,我會派人隨行。執行分田令。編製保甲法。與別處一樣,各處青壯,凡十五歲以上,四十五歲以下者,都要參加訓練。並且,按照要求,隨軍出征!”

  “這個自然!這個自然!”鄉老們今天一整天都被勝利之後的氣氛感染著。這裏對勝利二字的理解,從耄耋老者,到三尺孩童都一樣,曾經讀過幾年書的蒙林侃下午曾經和幾個知己相好私下裏說,“大人這裏,和史記上說的秦國一樣啊!民眾每聞戰事無不歡欣鼓舞啊!”

  這次南征,左天鵬和許還山為李守漢獲得了大量的人口,這就令李守漢大大的鬆了一口氣,自己的產業革命計劃終於可以開始了!

  “各位可以在這裏盤桓數日,回去的時候,我略有薄禮,煩請各位帶回,交與父老們。”

  “將軍已然有了那麽多的賞賜,小的們不敢再有奢望!”

  白天,作為眼下執掌將軍府日常事務的福伯,召集這些鄉老們開會,宣布了將軍府收容他們的指令,不過,也要求他們從此要執行將軍府的軍紀法令。否則,開革出去,後果自負!

  揮動了一個巴掌,自然要有大把的點心糖果撒出去。不過,李守漢撒出去的可不是點心糖果那麽簡單。

  各村寨按照人口數量多寡,分別獲得了數目不等的水牛,當然,是將軍府租給他們的。牛還是將軍府的,每年,村寨要向將軍府繳納公糧的半成,作為租金。三年之後牛就歸各村寨自己了。

  除了水牛之外,各地村寨,還得到了一些農具,以及鐵鍋等物。對於在安南的百姓而言,這些,便是最好的禮物了。

  “那些,是你們作為我手下屬民,應該得到的福利,您老可以問問各個村寨,是也不是?”李守漢略略帶著酒意,“五日之後,你們啟程之時,我,會安排鳳凰左營、麒麟中營兩個營隨同你們南下,到廣平邊界去!你們不是說,南方阮家的人,時常過境滋擾嗎?!如今我的兵,就駐紮在邊境上,看那個人敢來?!”

  傍晚時分,在左天鵬、許還山、陳天華等人的強烈要求下,三個人的部隊,終於有了一個體麵的番號,“麒麟營。”編為左中右三隊。每隊依是一百人。各營之中長矛兵六甲、弓箭手二甲、刀盾兵一甲,每甲十人。另有隊官衛甲十人。

  而王寶的鳳凰營分編為左營跟右營。編製也是如此,每隊一百人,考慮到王寶在回師時候,留了二百餘人在寮國境內鎮守那些村寨,李守漢又從大營中抽出了一些兵力補充給王寶,讓他成為全建製的部隊。

  “工作隊南下,爾等可有意見?”

  蒙林侃等人倒身下拜,“大人考慮周全,屬下等感激不盡。”

  “諸位請起,現在我說說第二件禮物。便是這個!”

  伸手從身邊一名護衛手中取過長矛,在燈火映照中,鋒利的長矛明暗不定,仿佛一條要吞噬生命的巨蟒一樣。“其一、兩營南下之後,除了執行分田令,編製保甲之外,便是要練兵。你們回去之後,編製好保甲,按照一甲一兵的標準,選拔青壯,到將軍府來接受訓練。其二、便可殺敵立功,自保身家。這次南下不用雷霆掃穴,須得穩紮穩打。不用多快,但是每到一地都必須打牢基礎,牢記欲速則不達。諸位可否明白?”

  “謹遵大將軍教誨!”眾人答道。

  “其三!今日諸位鄉老告訴守漢,從廣平到河靜,從來是河湖眾多,地勢低窪,開墾不利。守漢冥思苦想,不妨采取這樣的辦法。”

  鄉老們一個個鴉雀無聲,聚精會神的聽著,隻有火把燃燒時偶爾發出的劈啪之聲。開玩笑,這位可是天帝選定的人物,他想出來的辦法,能不好好的聽?!沒準,一個沒留神,便是要被子孫後世抱怨,自家在棺材裏也不得安生哩!

  “桑、基、魚、塘!”李守漢幾乎是一字一頓的說出了自己的見解。

  “大人,池塘養魚,這個,古已有之,隻是,這,桑基魚塘?”一個老者遲疑著說出了自己的不解。

  嗯,守漢有些不解,當初那個廣東的家夥,不是說從明朝起,在珠三角地區就開始搞桑基魚塘了嗎?怎麽這些人還不知道這樣的技術和模式?!

  自己也就是考慮到同是出於北回歸線以南地區,同樣是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土壤肥沃。具備盛產蠶桑、塘魚、甘蔗的重要條件,才想著照方抓藥的。

  看來,這個辦法,還沒有從廣東珠三角傳過來。

  “這個法子,是一個流程。將低窪的土地挖深為塘養魚,堆土築基,填高地勢,相對降低地下水位來種植桑樹,這樣便可魚塘裏養魚,塘基上種桑樹;以桑葉養蠶,蠶沙喂魚,塘泥肥桑,桑樹固塘。這樣,幾年下來,桑茂、蠶壯、魚肥大,塘肥、基好、蠶繭多。”守漢說的興高采烈,手舞足蹈。

  半晌,鄉老們臉上帶著苦笑,“大人,您說的固然是好法子,為屬下小民著想,可是,小民們有下情回稟。這第一樣,怕是小民們便做不到。挖低地為塘,栽植桑樹,這工食銀子,小民們便無處籌措。”

  李守漢拍了拍自己的額頭,天哪!差一點成了拍腦門、拍胸脯、拍大腿的三拍領導!

  這些村寨,常年受南方阮家的滋擾掠奪,哪裏有錢興修水利?

  也罷!想到以後的“一船生絲出,一船白銀歸”的好景象,守漢揮了揮手,“這樣,工食銀子,我將軍府出,桑苗銀錢,也由我出八成,爾等負責栽活,養護。蠶種,蠶種,”守漢回頭發現鹽梅兒正在用白皙的一隻手拉著他的衣襟,他下意識的閉了嘴,“待到桑樹成活之後,再行研討!不過,明日你等要去簽押房簽署契約,日後,魚歸你們吃,蠶由你們養,蠶繭有我來收購。你們可願意?!”

  “願意!”

  “大人恩澤!”

  “大人是小民的再生父母!”

  中國的農民是憨厚,但是絕對不傻。這件事對他們而言,隻有好處,沒有壞處。且不說以後的諸如塘裏的魚,還有什麽塘泥做肥料的事情,單單就說,工食銀子由將軍府出,每家去幾個壯丁挖塘,便可以省下了家裏的米糧。這樣的事,白癡才反對。

  (繼續求點擊,求收藏,求推薦,求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