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各放異彩
作者:福利雲      更新:2020-03-28 17:44      字數:2254
  第3組和第4組的比賽開始,鍾楊這隊的中鋒跳到了球,鍾楊拿球運到了前場。顯然野球場小後衛見識過鍾楊的厲害,所以乖乖地把控球權讓給了鍾楊,自己落到了側翼。

  像這種比賽,隊伍是由互相不認識的球員們拚湊起來的,防守的時候不太可能打聯防,因為隊友彼此之間的默契度為零。鍾楊他們麵對的就是盯人防守。

  但鍾楊所在的第3組似乎做了功課,他們之間的默契看起來不像臨時組成的隊伍。

  鍾楊在弧頂用一個高速的體前變向過掉了防守人,而遠端無球側兩名隊友互相擋拆,對方的防守出現空檔,鍾楊的一名隊友快速向內空切,鍾楊用一記如手術刀般精準的傳球將籃球送到了空切的隊友手中,隊友輕鬆上籃得分。

  “好傳啊!鍾楊可太秀了。”這記傳球引得場下的成光拍手叫好。

  攻守交替,由鍾楊防守對方控衛,運球過半場的第4組控衛似乎還沒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鍾楊又是突然竄出把球搶走,而對方控衛的身後已是空無一人,對手也追不上鍾楊,讓鍾楊輕鬆快攻上籃。

  第4組的控衛好像被隊友埋怨了,這次換了另一個人運球過半場,防守這個人的是野球場小後衛。對手的持球人似乎不打算組織進攻,準備自己直接拿球單幹,一個小背運將要把球送到身前時,小後衛眼疾手快地掏掉了籃球,然後快速把球傳給已經啟動了的鍾楊,鍾楊連續打了兩個快攻上籃。

  第4組見局勢不妙,用掉了唯一一個暫停機會。但他們的暫停調整隻是徒勞,在沒有絕對碾壓的身體條件或運球技術的情況下,第4組的後衛們無論運球還是傳球,都無法擺脫被鍾楊和野球場小後衛抄截的命運,第3組的鋒線和內線們在防守中都沒花什麽力氣。

  即使僥幸沒讓鍾楊成功打起反擊,第4組也防不住有戰術配合的第3組的陣地進攻。最終,一局七分鍾的比賽,第4組以2:18潰敗。

  場下的其他球員們都為第三組的精彩表現鼓掌喝彩,許梓閎叫住了準備退場的第3組隊友們,問道:“你們比賽裏的戰術是誰想的?”

  第3組的其他四個人把鍾楊推了出來,鍾楊也隻好說:“是我。”

  許梓閎點點頭,“嗯,做得不錯。”

  “下一場的比賽雙方上來吧。”

  場下,大立抓住鍾楊,“行啊你,深藏不露啊,以你的控球和組織能力,今天肯定能合格。”

  鍾楊笑道,“立哥謬讚了,我們一起看下一場,這一場是嘉豪和元晟對位吧。”

  “是的呢。”

  1米86的嘉豪是第5組最高的,第6組的王元晟自然隻能由他來對。雖然王元晟前幾輪的成績沒有胡大立突出,但是除了速度測試其他也都足夠靠前了,而嘉豪卻在運球和投籃兩項上表現得近乎於新人小白,所以這組對位大家普遍看好王元晟占上風。

  但大立不這麽想,嘉豪是澳行政區青年手球隊的正牌守門員,還說如果羊城大有足球校隊的話,他能踢前鋒後衛守門員三個位置,他在球類競技上的天賦一定不會差,王元晟指不定會吃苦頭。

  果然,開場跳球嘉豪就跳贏了王元晟,場下一片嘩然,這兩人差了十公分呢。王元晟的隊友們倒是沒說什麽,落好了防守位置。嘉豪的第5組隊友投籃不進,隊友們紛紛回防。

  輪到第6組進攻,第6組的控衛招呼著,想讓王元晟到內線要位單打,王元晟擺了擺手表示不打。

  看到這熟悉的一幕大立笑了,這不就是暑假二零六重工籃球錦標賽上他和阿哲的日常麽?不過區別在於大立是在劃水,而高中打三號位的王元晟說不定是真不會。

  第6組的控衛沒法,隻能在上線導球,機會一直沒出來,球最後還是導到了王元晟的手裏。

  王元晟拿球,做了個投籃假動作,然後接了個胯下,嘉豪紋絲不動。王元晟隻當嘉豪是不會打球的小白,就從容地想要直接運球突破,哪知道嘉豪生生地把球從王元晟手裏搶了過來!

  下一個回合,依然是王元晟持球麵對嘉豪。王元晟做了幾個變向動作過人無果,嘉豪就像一尊大佛一樣擋在王元晟的前進路線上,無論王元晟如何擺脫,嘉豪的防守都是如影隨形。24秒進攻時間將至,王元晟隻能倉促出手,嘉豪還是給足了幹擾,籃球沒能命中。

  現場響起了噓聲,這是在為王元晟兩次失敗的進攻喝倒彩。但隻有包括大立和鍾楊在內的少數選手看得出來,不是王元晟的變向做的不好,以他的身高來說他已經完成的比較出色了,隻是嘉豪的防守是真功夫,確實太窒息。

  大立想起去了長安體大的廖一,兩人都是如出一轍的窒息防守,不過嘉豪比廖一多了十斤腱子肉,而且防守功力應該更強,這就是一個手球守門員的基本素養。

  高二高三的廖一帶領實驗中學和大立的昌南一中打市級決賽的時候,廖一還需要在進攻和防守兩端合理分配體力,但嘉豪不同,他知道自己基本功的不足,所以進攻中不觸球,隻是做一些藍領的活,然後回來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對王元晟的防守之中。

  開局幾個球王元晟沒能把握住後,第6組的隊友也不怎麽傳給他了,但其他人的進攻把握性也很低。轉過頭來,王元晟的內線身高優勢擺在那,第5組整體的進攻也沒有起色。一時間,雙方來回以打鐵互敬。

  最終,第5組和第6組以4:4悶平了。對,就是悶平,沒想到這個術語有朝一日會出現在籃球比賽中。

  第6組的4分還是都來自於王元晟,一球是二次進攻的補籃,一球是比賽尾聲時王元晟叫掩護之後突進內線的上籃。

  嘉豪還是經驗稍微少了一些,他的單防能力無可挑剔,但顯然還不清楚怎麽防擋拆。而第6組的4分也不是嘉豪拿的,他甚至都沒出過手。

  通過這麽一場比賽,大立能看出來王元晟有著紮實的基本功和出色的技術,但嘉豪的防守能力更強。

  ……

  場邊,看完這兩組的比賽後,許梓閎跟其他校隊成員溝通著:“得要,這個人必須要。校隊需要他。”

  這些校隊正選球員們是在討論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