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作者:疙瘩      更新:2022-03-06 10:02      字數:2399
  他們這些下麵做事的官吏,最喜歡打交道的就是這種頂頭上司,大事請示匯報,小事他們繼續自己做主,這麽一來,他們既有了一個可以給他們在大事上拿主意的人,又不怎麽影響他們習慣了的日常工作。

  於是幾個人都很是高興,對徐淼的印象自然也好了很多,不但不敢小看徐淼,而且覺得徐淼很會做人。

  徐淼和這幫手下坐著侃了一陣子大山之後,這才言歸正傳,詢問了一下眼下武器監各個工坊的地點、規模、工匠數量以及原材料的撥入和成品的調出等等日常的事務流程。

  既然當了這個少監,最起碼武器監日常的事務和各種情況都還是需要了解一下的。

  手下們各自給徐淼詳細介紹了一番,把他們管的工坊以及監管的工坊情況都一一個徐淼做了一番詳細的解釋。

  徐淼聽了之後,這才知道,李二現在為啥窮的天天急啦啦的,不敢聽見什麽賺錢了,整天聽見錢字就兩眼放光了。

  大唐現如今維持了數十萬大軍,雖然是府兵製,府兵要自備資糧,但是不代表朝廷啥也不管了。

  府兵的弓刀、被服、鞍轡、弓箭等物雖然需要自備,但是重武器比如長刀、陌刀、甲胄、連枷以及強弩以及弓箭還有戰馬卻是由朝廷提供的。

  另外府兵雖然要自備糧食,但是卻也自備的有限,往往一場戰爭打的時間是很長的,還需要長途行軍,到很遠的地方打仗,讓府兵自備糧食,那就更不可能了,必須要朝廷負責供應糧秣,要不然的話,總不能讓府兵吃完自己帶的糧食之後,大家夥就地解散回家吧!

  所以硬弩以及重兵器還有甲胄都是需要朝廷製備好,等開戰之前,召集起府兵之後,下發給兵卒的。

  這就要求朝廷要生產儲備大量的器甲以及強弩,供戰爭使用,戰後府兵卸甲,把這些武器以及戰馬交回朝廷。

  而朝廷則對這些器甲進行保養修複,然後重新儲存起來。

  平時工部的工坊、武器監以及匠作監各自的工坊,除了要承擔製造新器甲之外,還要維修損壞的器甲,這就是他們平時日常的工作。

  確保武備充足,這就需要大量的錢財和人力物力,難怪民部天天哭窮,維持這樣多的工坊,確實相當費錢。

  聽罷了這些之後,徐淼一一記錄下來,然後又詢問了一下武器監現在主要生產什麽東西。

  那幾個小官吏也都對徐淼的問題一一作答。

  徐淼聽罷之後鬆了口氣,好歹現在還是冷兵器時代,生產的東西品種還不算太繁雜,主要是生產各種甲胄,當初李二賜給他的那一身精甲,就是武器監生產的。

  而甲胄的種類也很是繁多,除了後世聞名天下的明光鎧之外,還有紮甲和麟甲、鎖子甲、皮甲、馬甲等等。

  而甲坊署就主要負責修繕和新造這些甲胄。

  至於弩坊署這邊的產品就比較多了,雖然主要產品是各種強弩以及床弩,這品種已經不少了,而且他們還要負責打造一些比如馬槊、連枷、儀刀、陌刀等物。

  至於拋石車、衝車、巢車、洞屋車等等作戰用的重型武器,因為體積龐大,運輸不便,多是由軍中的工匠在戰場臨時製作,倒是不需要武器監提前打造出來儲備起來。

  但是好在主要產品還是集中在各種強弩上麵,徐淼這次選擇武器監,也算是專業基本上對口。

  隻是除了他鼓搗的弩砲之外,李二還要求他把幾種水車也給造出來,這就超出了他的業務範圍了。

  按理說水車這種東西應該是由匠作監或者是司農寺負責製造的,關武器監屁事呀!

  可是李二不講理,非要他弄出來,徐淼也沒有一點辦法,這會兒又開始後悔,後悔自己吃飽了撐的,閑的蛋疼,為什麽要弄個工作室,去做那些亂七八糟的模型。

  現在好了,自己給自己弄了個套子,被李二套在了他的脖子上,一想起這件事,徐淼就想抽自己,另外更想抽的就是李承乾、李恪和李泰三兄弟,要不是那三個混蛋出賣自己,李二也不會把他給栓上套。

  心中暗罵了一陣之後,徐淼歎了口氣,心知現在既然已經上套了,不給李二交出讓他滿意的答卷是過不了關的,現如今他隻能盡快在兩個月之內,把東西拿出來交給李二驗收,這才是該做的事情。

  把亂七八糟的心情給收拾一下之後,徐淼就開始下令給他抽調工匠,除了木匠之外,還需要鐵匠以及皮匠,另外就是給他準備材料。

  至於材料方麵倒也並不複雜,不過就是一些硬木和一批牛筋等物,再就是給他安排一個城外的場地。

  對於頂頭上司的第一道命令,徐淼的這些手下自然不敢怠慢,立即就答應了下來,這些工匠武器監自己下麵都有,而且基本上都是一些手藝相當不錯的工匠。

  而材料方麵也不成問題,硬木和牛筋、鐵料等物料都是武器監常備的東西。

  最終隻有場地的問題,讓徐淼有點為難了。

  研製弩砲的場地倒是沒什麽特殊要求,可是要打造筒車這種東西,就對場地有要求了,必須要臨水,而且河水的流量還要比較合適。

  否則的話,那麽大的筒車就算是建好了,也沒法運到河邊,隨便找條河也不行,水位太低,或者是水流太小,都無法驅動筒車旋轉起來,所以這就需要找一個合適的地方。

  眼下武器監下麵的幾個工坊,基本上都在長安城內外,其中一個工坊倒是臨水,不過卻是在城中,挨著永安渠。

  而徐淼總不能把那麽大的筒車給裝到城裏的永安渠旁邊吧!再說永安渠現如今說不好聽了,就是一條臭水河,常年沒有疏浚,現如今河水不但臭,而且水也淺,水流速度也不足。

  於是徐淼眼珠一轉,當即拍板,在杜曲鎮那邊另起爐灶,專門在潏水旁邊,找一塊地方,另外建一座工坊。

  而他的理由也很充分,那就是他需要一個偏僻安靜的地方,專門研製新式武器,不宜示人,武器監現有的工坊無法滿足需要。

  特別是某些東西必須要臨水,而且還需要河水有相當的流量和流速,眼下最合適的地方就是在潏水岸邊選擇一處地方,興建一座新的工坊。

  當即徐淼便命廖監丞替他寫一份奏疏,遞給戶部,讓戶部給他批地批錢,要求在潏水岸邊建一座工坊。

  在安排過這些事情之後,徐淼又命眾人解散,該幹什麽幹什麽去,又命手下把他們這裏存放的一些兵器圖樣拿過來審閱一番。

  於是有小吏連忙就去取了一大堆卷軸送到了徐淼麵前。

  徐淼興致勃勃的開始審閱這些古代的兵器圖紙,但是當隨便看了幾張之後,徐淼就看不下去了,當場勃然大怒,質問負責保管這些所謂的圖紙的小吏,這都是誰繪製的,應該拉出去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