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覬覦
作者:疙瘩      更新:2022-02-08 09:39      字數:2625
  徐淼被李二派來的太監給訓斥了一頓之後,這才想起來確實上過奏折,要做這件事,可是年前和過年時候隻顧著玩兒了,把這件事給拋到了九霄雲外。

  現在這件事被李二想了起來,派人前來催債,於是這才慌慌張張的把修路和建窯的事情安排了一下,回家伏案開始動筆寫了起來。

  別的當官的上奏表現自己的能力,那都是爭先恐後,生怕做事慢了,被皇帝抓住小辮子摔死。

  而他倒好,一時興起給李二上了奏折之後,轉頭就把自己承諾的事情給拋到了九霄雲外,確實堪稱是大唐朝中的一朵奇葩。

  不過好在徐淼這一年多來,親自操刀救治了不少的傷者,處理了大量的創口,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再結合前世所學的常識,寫出這樣一份標準並不是什麽難事。

  在確認自己的毛筆字確實非常垃圾之後,他就破罐子破摔放棄了用毛筆書寫的打算,全部改用趁手的鵝毛筆進行書寫,這麽一來寫出來的東西總算是規整很多了。

  好歹後世從小學開始,老師和爸媽對他寫字要求就比較嚴,從最初用鉛筆到後來用鋼筆,給他也買了不少字帖讓他練字。

  所以改用鵝毛筆書寫之後,這字跡就好看多了,就連為他把關的孫思邈看了之後,也沒在罵他的字跡有辱斯文,而是仔仔細細的幫徐淼審閱了一遍之後,提出了一些他的想法,另外順便把徐淼文中一些簡體字給改了過來,這才因為這些簡體字把徐淼罵了一頓。

  而徐淼在把這份操作規範交給李二的時候,下麵本來是想要加上孫思邈的署名,但是卻被孫思邈嚴詞拒絕了,孫老道說這個操作規範,乃是徐淼所創,和他毫無幹係,決不許加上他的名號。

  這種療創之法,徐淼堪稱開了外傷療創前所未有的先河,思路清奇,效果極佳,如果發揚光大之後,徐淼堪稱這種外傷療法的鼻祖,他孫思邈在這方麵毫無建樹,自然不能加他的名號來欺世盜名。

  這把徐淼給感動的要死,這要是放在後世的話,那些領導或者是導師,哪怕是一點力都沒出過,也絕對會興高采烈的把自己的名字無恥的加在研究者的名字前麵。

  更不要臉的可能連真正的研究者的名字都會被他們抹去,隻留下他的名字,毫無下限的將下屬或者是學生的研究成果據為己有。

  而孫思邈對於他弄出的這份操作規範其實也出了不少力,提了不少建議,卻一點也不居功,這種德操,絕對不是後世那幫無恥之徒可比的。

  既然李二想起來了這件事,那麽徐淼順手也再次把製作成藥的事情給提了出來,提出由太醫署牽頭,建一座成藥廠,專門為軍中製作合用而且有效的金瘡藥,禁止軍中那些醫官們,擅自使用他們自己配置的所謂的什麽秘方金瘡藥,以免戕害受傷將士。

  而徐淼的這個提議,得到了孫思邈的大力支持,也親自動筆,寫了一份奏疏,和徐淼的奏疏放在一起,遞給李二。

  孫思邈對於徐淼提出的統一生產成藥的思路覺得很有道理,眼下世上的醫士,很多都敝帚自珍,而且醫術也良莠不齊,有些幹脆就是徹頭徹尾的庸醫,為病人診治的時候,會祭出各種亂七八糟的所謂的驗方。

  孫思邈就見識過好多醫士所開出的方子,非但不能救治病患,反倒還會害死病患,所以徐淼提出的建立成藥廠的想法,他覺得很有道理,有些簡單的疾病,其實他早有非常有效而且成熟的藥方,隻需要判定病症,對症下藥便可。

  特別是金瘡藥這種東西,針對的就是傷口,如果能做成成藥,比起讓那些庸醫們胡亂配置的亂七八糟的所謂金瘡藥效果要好得多。

  故此孫思邈當聽到徐淼提出來,設立成藥廠,專門製作一些成藥的時候,孫思邈就覺得這個辦法非常不錯,所以才會極力支持徐淼的這個提議。

  徐淼隻用了幾天時間,便把外傷處理標準規範給寫了出來,並且再次向李二建言,建立成藥廠,將這個規範呈給了李二。

  李二這才放過了徐淼,將徐淼的這份規範下給了太醫署審核,但是太醫署自從上次和徐淼同場競技,比試療傷之術之後,就在這件事上徹底服了,對於徐淼所作的這份規範,根本不敢置喙,一個字都沒敢修改,便向李二回複,說他們沒有問題,可以將這份規範下發到諸軍之中推行。

  原本到京師接受培訓的那幫醫官,也因禍得福,回到諸軍之後,奉詔執掌軍中醫事,把徐淼在京師和他們比試的事情傳遍了各軍,對於徐淼這一手療傷之術推崇備至。

  不管他們以前多自信倨傲,但是那一場比試下來,讓他們輸的是心服口服,找不出任何為自己開脫的借口,徹底承認了徐淼療傷之術的神奇和有效性,回到各軍之中以後,便老老實實按照徐淼所授的方法,對軍中傷者進行治療,嚴格執行徐淼製定的消毒規範。

  這份規範下發到各軍之後,他們便有了一份教科書一般的執行標準,也方便了他們在各軍之中推行徐淼的這種療傷術。

  而這件事對於整個外科醫學都造成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當軍中推廣之後,便開始向民間擴散,雖然很多醫士依舊不清楚如此嚴苛操作規範的根本原因,但是軍中卻驗證了這種操作規範的有效性,隻要有效,那麽即便是不知其所以然,很多瘍醫還是有樣學樣的按照這個規範執行。

  另外他們還知道了這天下新出了一種對於外傷非常有效的“藥物”,那就是酒精,從其字麵上便看出來,此物乃是酒中精華之物,但是眼下卻隻有長安徐家有產,天下再無第二家分號。

  可惜的是此物卻極其難求,因為自從太醫署證明酒精確實對“治療”外傷有奇效之後,徐家所產的酒精就被兵部給包圓了,產多少兵部收購多少,兵部為此還和徐淼進行了一番“艱苦談判”,把價格從最初徐淼開出的價格,壓低了很多。

  不過徐淼也沒有跟兵部太過計較,最終還是做出了很大的讓步,甚至酒精的最終賣給兵部的價格,低於了神仙醉的價格。

  但是朝中還是有一些官員認為徐淼販售給朝廷的酒精價格太高,於是有戶部和兵部的官員,便給李二建言,陳請李二將徐家的酒精作坊收歸朝廷所有,直接由少府監掌控酒精生產。

  但是這件事在朝堂上一被提及,便招致了不少勳貴的強烈反對,反對聲之大,可以說是超乎想象。

  因為這件事表麵看來像是有些官員隻針對的徐淼,但是實際上卻威脅到了很多勳貴以及官員的利益。

  這時候的勳貴官員,誰家不做生意?雖然說徐家所產的酒精確實賺錢賺得讓人眼紅,但是如果因此朝廷就強行奪走徐家製作酒精的秘法,那麽也就意味著今後不管他們誰家有了好東西,隻要被朝廷看上,就都可以隨意從他們手中強行奪走。

  所以表麵上看這些官員提出的建議隻是針對徐淼,但是這件事一旦要是成為現實,那就威脅到了所有人未來的利益,故此不管喜歡不喜歡徐淼的,眼紅不眼紅的人,都立即站在了徐淼這邊,堅決反對朝廷這麽做。

  和徐淼交好的幾家,尉遲恭、程咬金、長孫無忌、李孝恭等人紛紛怒斥提出這個建議的那幾個戶部和兵部的官員,大罵他們不為人也,朝廷怎能如此欺負徐淼這樣一個對朝廷有功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