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5章贏家
作者:狗尾巴狼      更新:2020-03-23 15:17      字數:2252
  天是亮了,但時間尚早,距離早朝還有一個時辰。

  各家都在匯報情況,各家主人也在準備早朝的衣著,順便梳理一下在朝堂上該說什麽話。

  經過昨夜,尚且還能如期上朝的官員都很憤怒,同時也很慶幸,相比於那些被抓了或是被殺了的人,他們已經算很幸運了。

  要說誰笑到了最後?

  其實沒有所謂的贏家。

  京城的所有勢力都遭受了一定損失,不過是損失的多少而已。

  最慘的自然是李向陽,現在正在府上砸東西,不僅翰林院被燒了,死了不少手下,連最信任的心腹也沒了。

  都察院看似讓京都的人都了解了他們的實力和魄力,但都察院在昨夜死的人更多,經過統計,一共有兩百三十七人死亡,八十四人受傷。

  都察院在春嬌的帶領下好不容易擴張到了五百人的規模,經過一夜折騰,又回到了起點。

  好在是院中的精銳沒有傷亡。

  對於這樣的結果,院中的人怎麽也高興不起來,心裏麵都覺得首座大人的行動太過武斷和激進。

  而且,這不是最後的結果,今天的朝堂必然會圍繞昨夜的事情鬧翻,最終目的隻有一個,就是要追責,朝廷必然會對都察院的行為作出處罰,而處罰的力度會根據朝堂上爭論的結果而定。

  這裏是京城,不是江湖,殺人一時爽,全家火葬場,真不是玩笑話。

  都察院雖然聽命於夏商,但始終是朝廷的機構,不可能直接無視朝廷的處罰,否則就會被視為叛黨,失去了正當的名頭,就成了類似江湖的邪惡組織,自然失去了話語權。

  明顯上,都察院不可能因為一個人的決定站在朝廷的對立麵,所以處罰一旦下來,就必須麵對。

  畢竟在京城就要遵守京城的規則,身為朝廷的機構,更是如此,一旦違規,就要承擔後果。

  對此,都察院的核心成員都是有些擔憂的。

  最有可能出現的狀況便是朝廷把一切的罪過都算在夏商的一意孤行上,不必針對整個都察院,隻爭對夏商一個人。

  都察院衙門內,夏商清點了昨夜的傷亡情況後,下令要妥善處理好死掉手下的後事,盡可能多的給予經濟補償,如果院中的錢不夠,就從夏商名下的產業以及織造司有涉及的產業中調銀子。

  對於補償問題,夏商說了一個數,這個數讓周圍所有人都覺得匪夷所思。

  這裏聚集了都察院所有的首腦,大家都相互看著,有些不敢相信。

  小聲的議論持續了一會兒,虞姬才試著小聲提議:“大人,您說的這個補償是不是太多了?這個數可比一般的數目高出了整整十倍不止,院裏行動,有死傷是難免的,咱們用不了花這麽多冤枉錢。”

  “一般的數目是什麽意思?”

  “就是京城裏各家各戶的護衛因公而死給予他們家人的補償。”

  “意思是

  在京城裏死個人還有明確的價錢了?”

  “屬下不是這個意思……屬下也知道大人不願見屬下白白送命,但也不至於過分高於尋常的補償價格。”

  “……”夏商張了張口,想說一句類似“生命無價”的聖母話,但轉念一想,這些人送了性命還不是因為自己的一個決定嗎?這時候說生命無價實在是太不知廉恥了,若真是那樣,自己何不多考慮考慮別人的家庭。就因為自己憤怒有人對自己的家人動手,所以就讓數百個家庭失去了父親和丈夫,這本就是自私到了極點的決定。

  有時候想想,夏商覺得自己已經越來越不像個穿越者了,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已經被這個時代同化得太厲害,什麽人人平等,什麽尊重生命都已經丟得差不多了,甚至也覺得自己的性命自己的家庭已經重於了這個世界的一切,所以為自己為家人而不擇手段成了理所應當,沒有一點點負罪感。

  今天,忽然提到手下人的補償問題,夏商內心的記憶像是被觸動了一點點,他看著自己的手,沒有想到他的一個決定會讓數百人喪命,這不是戰爭,不是保家衛國,隻是一次單純的權力爭鬥,一次自己的氣憤難平。

  這個決定到底是對是錯?夏商沒法給自己判斷。

  昨夜如果不行動,或許不會有這麽多人死去。

  但那些死去的人如果逃過了昨夜的命運,就能平安一生?

  京城的局勢瞬息萬變,保不準某一天的夜裏,京城的另一人發難而針對自己,或許還會有更多人死掉。

  夏商沉默了很久,沒有說話。

  周圍人還以為是虞姬的話讓首座大人有些惱怒,虞姬自己也有些擔心,畢竟這不是一些該說的話。

  沒人知道夏商心中所想,夏商在沉默之後隻能給自己一個無奈的答案。

  以一個穿越者的身份和意識活在這個時代真的太難了,就算不被那些看不見的敵人殺死,也會被一次次內心的拷問搞成神經病。

  所以,想要活下去就得讓心冷一些,淡一些,事情不必去計較對錯,跟隨本能。

  至於對錯?還是留給他人評價吧……

  夏商擺擺手:“別說了,照我的安排去做。”

  誰都看得出首座大人精神不好,不再多廢話。

  這時候,又有一人來通報:“首座,國教司傳來消息,鳳起大人……死了。”

  所有人聽到這消息都是一愣,然後不約而同地看著夏商。

  夏商眉頭皺起,低下了頭,還是平淡地擺擺手,示意通報的人下去。

  春嬌一直站在夏商身邊,小聲安慰:“鳳起先生已經一百零七歲了,都察院創立第十三年接手國教司首座一職,如今已有七十二年了。在都察院的人都知道,加入都察院就別想有個好下場。要說誰過得最好,應該就是這位鳳起先生了,大人不必多想。國教司首座一職就

  暫時空置,待找到了合適的人再安排。”

  “鳳起先生一生之願便是為了跟都察院撇清關係,把他和都察院有關的一切卷宗都銷毀……記得三聖之一的東嶽先生葬在仙桃山的皇陵旁,就把鳳起先生葬在東嶽先生旁,地勢要高東嶽先生一寸。”

  夏商重新振作精神,吸了一口氣,繼續說:“給我備上車馬,今日的早朝,我要到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