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奇特地貌的大海鄉
作者:最愛吃炸土豆      更新:2021-08-24 07:04      字數:2184
  “哥,這裏海拔得有三千米了吧?”

  站在鄉政府的小廣場上麵,冷風吹來,胖子被凍的忍不住打了一個哆嗦,對趙陽問道。

  “大海鄉最高的地方3642米。”

  趙陽淡淡的說道。

  “哥,你怎麽知道的這麽詳細的?”

  胖子有些狐疑的問道。

  “諾,石碑上寫著。”

  趙陽指指小廣場上的石碑說道。

  “哥,你說這麽高的地方,怎麽還有人在這裏紮根生活的?”

  胖子覺得,這麽高,這麽冷的地方,連基本的糧食都種不出來,人是怎麽在這裏生活的。

  “要不就是逃荒,要不就是避難。”

  趙陽想了想說道。

  這時,鄉政府的領導,已經講完話了,王一明將眾人集合在在一起,最後交待以後,各自的搭檔的醫生護士,就要跟著村委會的人,直接去到村上看診了。

  “大家都是醫護人員,安全的問題,我就不交待太多了,這裏海拔最高的地方,達到3642米,所以,如果誰在看診的過程中,出現了高反,那麽一定要及時的處理。”

  王一明很嚴肅的說道。

  他說的高反,其實就是高原反應,亦稱高原病、高山病,嚴格說是高原病的一種分型。是人體急速進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暴露於低壓低氧環境後產生的各種不適,是高原地區獨有的常見病。常見的症狀有頭痛,失眠,食欲減退,疲倦,呼吸困難等。

  “大家不要小看高反,要是處理不及時,也是會有生命危險的。”

  王一明再次說道。

  眾人都暗自記下王一明的話,來的人裏麵,隻有幾個是高原地區的,其他人,都是從小生活的平原,3000米以上的海拔,對他們來說,這就已經是高原了。

  再次交待一些注意事項以後,眾人就等著各個村委會的人來接了。

  趙陽自然是和分配給他的、胸外科的護士蘇婉站在一起,等待著接他們的人到來。

  不過,趙陽感覺越看蘇婉越是眼熟,這五官,莫名的讓趙陽想起一個人來。

  “趙醫生,我知道我們是第一次見麵,不過你也不用這麽看著我吧。”

  蘇婉看到趙陽一直盯著她看,忍不住說道。

  “冒昧問一下,手術室的蘇芸,是你什麽人?”

  終於,趙陽想起來蘇婉像誰了,就是像蘇芸。

  “她是我表姐,怎麽了?對了,你不會就是姐經常跟我提起的那個實習醫生吧?”

  蘇婉這會也想起來了,表姐最近經常和她提到一個實習醫生,好像就是在急診科的。

  “額。。我應該就是你說的那個實習醫生。。”

  趙陽說道。

  “原來是你阿。。”

  蘇婉一臉的意外。

  本來是初見,但又意外的有共同認識的人,不過,兩人寒暄了幾句,也就沒什麽話說,等著村委會的人到來了。

  不一會,一個身材高大、麵色黝黑、看起來四十上下的中年漢子,走到趙陽的身前,對趙陽說道:“趙醫生,你好,我是大海鄉綠蔭塘村的支書李貴友,由我來帶你們去下鄉。”

  “嗯,麻煩你了。”

  趙陽點點頭說道。

  趙陽兩人,跟著李貴友,來到一輛有些破舊的麵包車前。

  這輛車,自然就是馳騁中華大地的“神車”-五菱宏光了。

  在這種地貌裏,五菱宏光是當之無愧的神車,故障率低、抗造、動力強勁,拉人拉貨拉糧食,甚至拉石頭拉磚都行。

  “趙醫生,這裏條件簡陋,隻有這樣的車,委屈你們了。”

  李貴友搓搓手,有些不自在的說道。

  實在是因為趙陽和蘇婉這兩人,男的帥氣,女的漂亮,這種氣質,實在是這片土地上不可能會看到的那種人。

  又是從大城市下來的,會不會嫌棄他們呢?

  “沒事,我都做好坐三輪車的準備了,這車已經不錯了,能遮風擋雨就好。”

  趙陽笑著說道。

  “嗯,嗯,趙醫生,要是換了十年前,那是連三輪車都沒有的。這幾年條件好了,和過去不同了。”

  李貴友連忙說道。

  趙陽的話,讓李貴友感到很是親切。

  眼前這個帥氣的醫生,沒有那種大城市來人的高人一等的感覺,相反卻很和善,這讓李貴友心中的忐忑放下了。

  很快,趙陽和蘇婉坐上了五菱宏光,跟著李貴友下鄉去了。

  趙陽是從小地方來的,這種五菱宏光,他小時候沒少坐,但是蘇婉卻一直生活在大城市,對於她來說來到這樣的地方,坐上這樣的車,這種體驗還比較新奇。

  一路上,五菱宏光都行駛在盤山的柏油路上麵,向窗外望去,趙陽看到漫山遍野的草場,而攀爬在山坡上的綿羊,從遠處看去,就像芝麻落在薄餅上一樣,星星點點的。

  怪不得這裏叫大海鄉,原來是這裏的山上到處長滿了野草,漫無邊際的草場,看起來就像大海一樣。

  大概行駛了15分鍾左右,自從路走到了一條土路上麵,這條土路,橫亙在山崖邊,從窗外望去,下麵就是非常陡峭的山崖。

  在山崖下麵一個凸起的平台上,趙陽還依稀看到了幾座由石頭搭成的房子。

  “那個下麵現在是有人在住嗎?”

  趙陽不禁問道。

  “以前是有人住的,但是現在都搬遷了,那裏就變成村民養羊養牛的地方了。”

  李貴友的回答道。

  “這還是多虧了現在政策好。”

  李貴友又忍不住有些自豪的說道。

  “嗯,平時這裏的人,看病一般是去什麽地方呢?”

  趙陽又問道。

  “趙醫生,我們這裏每個村都有衛生室,但是配不了這麽多的醫生,都是定好了每個星期幾天的時間集中看病的。”

  李貴友回答道。

  “這次你們來了就好了,你是不知道,我們要從村裏麵出去,到縣城看一次病有多艱難。”

  李貴友又有些高興的說道。

  他明白,像趙陽這樣的醫生,往常他們就是去到當地的市醫院,都不一定能遇到這種水平的醫生,但是現在卻下來直接給他們看病,這都是歸功於政府的關懷。

  “嗯。”

  趙陽點點頭,聽到李貴友說的話,他愈發的覺得,這一次主動來下鄉,這個選擇是無比正確的。

  作為醫生,就是要去到缺醫少藥的地方,越是這些地方,越是需要像趙陽這樣的好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