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海選
作者:中庸點墨      更新:2021-08-23 22:41      字數:4007
  結束和趙成剛導演的會麵回到家沒多久,楚凡就接到自己經紀人電話詢問改編權轉賣的事情。

  盡管《奮鬥》這部戲是由華宜和鑫寶源聯合投資的作品,但按照合約華宜有著優先購買的權利,因此如果趙成剛想要拿到這部戲的改編權拍攝《奮鬥2》就要首先說服華宜高層。

  不過這就不在楚凡在意範圍內了,按照趙成剛的實力應該不難搞定這件事情。

  接下來的時間楚凡安心呆在家裏趕製《無處安放的青春》劇本,努力將初稿完成。

  不論陳尚林是否會投資這部新戲,楚凡都已經決定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將這部作品完成,並搬上電視熒幕。

  之所以首選陳尚林,除了希望和柳清韻合作,也是楚凡看中對方能帶給自己帶來最大化的利益。如果換一個投資方自然也能拍,但各方麵條件很難比前者豐厚。

  沒了談判場上的勾心鬥角,也沒有拍攝現場的殫心竭慮,每天規律無比的起床工作休息,守著電腦同時敲打三部作品,休息時則看看電視上正在播映有自己參演的兩部電視劇…這樣文藝青年一般愜意的日子楚凡很是舒適的過了一陣。

  而《奮鬥》的首輪播映也終於接近尾聲,各項數據也清晰浮出水麵。

  在前期收視率保持穩步增長後,麵臨張紀鍾帶隊的武俠大劇《天龍》搶灘登陸,《奮鬥》依然保持旺盛勢頭,收視率在略微下跌後迅速反彈,並創造出最高10.1的收視率,大結局的收視份額更是一度突破百分之五十!這意味著該時段打開電視看節目的每兩個觀眾中就有一個在看《奮鬥》,這樣恐怖的數據令業內一片嘩然。

  緊隨其後的就是大規模二輪播映,播放《奮鬥》的平台也由兩家擴展到全國各省數十個上星頻道,經典重現。

  平均收視率百分之六點九,也打破了趙成剛進入導演行當以來所執導影視劇作品的收視紀錄,令這位導演激動不已看到了自己真正市場所在。

  用王越的話來說,這一仗,不光是楚凡的勝利,更是華宜進軍電視劇行業的首場勝利。

  至於留一手投資拍攝《武魂》的事情王越也私下向楚凡解釋了一番,並親自送上五十萬元的“開門紅”紅包,避免這位潛在的搖錢樹對華宜心存芥蒂。

  綜合各方麵的現實狀況,這個暑期似乎也因此注定成為一個喧囂熱鬧的時節。

  繼2020年國產電視劇產量突破一萬集,21年國產電視劇產量更是迅猛增加,就在《奮鬥》從拍攝到播出的整個過程當中,數千集新劇劇也在緊張製作當中。

  在這當中隻有四成不到的作品能夠搬上電視屏幕與觀眾見麵,其他的作品要麽被電視台無奈放入資料庫雪藏或是落魄尋求音像品發行謀求盡量減少損失…

  眾多新興影視投資公司和互聯網網站一樣,誕生,破滅,成敗就在一瞬間,其競爭慘烈程度可見一般。

  但從這四成中殺出一線生機的作品能否取得市場認可?答案也是相當悲觀的,這點從廣播電視集團主辦的《大眾電視》六月刊一篇調查報告可以看出些眉目。

  “我們的電視劇產業蓬勃發展,產量呈井噴狀直線上升,饒是如此,我們仍舊沒能取得觀眾數量上的勝利。”

  “進入20年以來,廣電總局一共批準引進發行60部境外電視劇作品,這其中以港台劇首當其衝,緊隨其後的就是韓劇”

  “一部動輒一兩百集的韓劇,在客場將國產電視劇壓迫到毫無還手之力,國產劇在泡菜劇的迅猛攻勢下幾乎是狼狽斬落馬下,不得不說這是我們最大的悲哀。”

  上半年國產電視劇各方麵的表現令人們看到一個裹著濃煙貌似龐大實則笨重的火車頭在緩慢前行,被外表華麗構造簡單的韓劇馬車輕輕鬆鬆甩出幾裏地。

  不少影視界人士揮舞著“拯救國產劇”的旗號號召減少對韓劇的引進和播出,但在韓國同行們“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冷嘲熱諷中被損的臉大脖子粗,有話說不出。

  但整個局勢在七月份發生了奇跡般的逆轉。

  隨著《華夏式離婚》終於抗住壓力,在海外偶像劇衝擊下取得合格成績,由趙成剛執導,楚凡編劇主演的都市青春劇《奮鬥》接過接力棒,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到收視前三,打平央八泡菜劇。

  緊隨其後的《封神榜》助陣下,兩部國產劇終於顯露出華夏影視的活力所在,聯合占據電視劇收視份額百分之七十,令泡菜劇獨占鼇頭的形勢大為改觀,很大程度上也算是為華語影視界挽回一絲顏麵。

  在如此圍追堵截下,能夠以黑馬之姿一路凱歌,楚凡除了感謝係統的幫助,還應該慶幸自己的正確選擇。

  這樣的成績也堅定了他的觀點,華夏本土需要的不是假大空的各種唯美大片,而是貼近人們生活,能夠發出觀眾心聲的話筒式作品。

  隨著國產劇逆轉韓劇引爆整個暑期,幾張新人麵孔也被廣大華夏觀眾迅速熟知,楚凡,柳清韻,陸冰,王洛丹,文彰,朱雨晨…令那些熱衷追求日韓明星的少男少女們終於體會到本土的星光璀璨。

  不得不被媒體反複提到的,就是在這兩部劇力撐國產劇門麵的作品中,都出現了一個名字,“楚凡”,其中一部戲中是配角,另一部作品中則是編劇和主演。

  但除了參與《超級訪問》,閉關創作的楚凡再也不肯接受其他媒體的采訪,隻是通過微博向外界宣告,“想說的話已經說完,沒說的會在下部作品當中傾訴個痛快。”

  盡管當事人選擇沉默,外界的與之有關的話題卻始終沒停下來。

  “當初那些風言風語,你們還記得嗎…”

  在如此輝煌的成績照耀下,《奮鬥》最初的新聞也被好事者挖掘出來,冠以《老男孩》當中的台詞對那些影評人們發出這樣的詢問。

  對於這樣逆襲,曾經說風涼話的媒體報刊也都調轉槍頭,互相開火指責對方的短見,這也算是為人們茶餘發後的閑侃提供了些許笑料。

  看著網絡上的各種誇耀,過了先期激動階段的楚凡也重新靜下心,考慮自己該如何去利用這樣的人氣去為下部作品提供幫助。

  相比《奮鬥》,楚凡的下部作品《無處安放的青春》無疑有了先天的宣傳優勢,起碼不再會遭受到那麽大的冷落,但僅僅這樣還不夠。

  如何最大限度利用這樣的宣傳效應,展開前期宣傳,幾天的時間楚凡坐在自己起居室內冥思苦想。

  終於,在翻看自己作品的時候,《老男孩》上傳時的場景令楚凡有了些想法。

  而進一步挖掘想法的時候,一個瘋狂的念頭也躍入楚凡思維之中。

  “想當影視明星嗎?與華語新星們並肩奮鬥!”

  《奮鬥》首輪播出結束沒多久,愛奇雲首頁上就出現了這樣醒目的標題,一個由華宜廣告部友情幫楚凡製作的宣傳片也擺放在最顯著的位置。

  不必說,這就是身兼愛奇雲總經理的楚凡從《老男孩》病毒式傳播宣傳中得到的啟發,依靠大眾的力量來幫忙宣傳這部新劇。

  當下劇本初稿已經完成,隻差找到合適的投資商,就可以正式建組籌備。像陳尚林這樣投資商們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有了這樣的宣傳,也更容易拉來投資商的注意。

  不過楚凡並沒有將海選停留在表麵上的湊熱鬧玩噱頭,而是找來專業人士專門做了企劃案,在愛奇雲專門開辟出上傳專區,由每個參與首輪海選的選手上傳自己的照片以及個人秀視頻,並由廣大網民來投票抉擇。

  由於是初次嚐試,楚凡也抱著小心謹慎的態度,給出的海選名額也是《青春》當中幾個配角以及龍套角色,至於主演他還是要親自去尋找。

  為了這次大規模的海選,楚凡拿出兩百萬資金第一次入資愛奇雲,用來填補網站版本升級花費,真正成為愛奇雲最大的股東一員。

  那些早就盯著楚凡一舉一動的媒體們也被楚凡這樣的選角創意刺激到興奮點,從活動一開始就大篇幅報道這樣首創的電視劇選拔角色方式。

  一時間,關於楚凡新劇演員海選的話題從網絡到現實引發一陣大討論,正負麵各種各樣的觀點也吸引著更多的人來加入這樣的探討之中。

  “這樣的選角方式無疑給更多有表演才華卻沒有路徑的新人們帶來一絲希望。”

  “創新之舉,值得鼓勵。”

  “看膩了科班演員那帶著修飾誇張的表演,大眾更需要行走在現實生活當中的表演者。

  …

  相較正麵評價,那些反對之聲也鋪天蓋地而來

  “他們海選我不反對,可能不能加個年齡限製?弄得我女兒現在都沒心思好好學習,一心想著當演員出名。”

  “那些作弊拿到高票數的難道是個老太婆也要?”

  “不會是騙人的吧?也不說清楚劇名和投資方,誰敢隨便報名參演?”

  …

  “炒作還是另辟蹊徑?”

  《娛樂周刊》在最新一期封麵上便發出了這樣的疑問,帶頭對楚凡引發的“海選熱”進行現象分析。

  眾多地方報刊也紛紛刊登獨家評論員的文章,參與到探討之中。

  網上網下,熒屏報刊,一時間各種推波助瀾。

  海選,一個原本是華夏農民提名確定村委會成員候選人的形式,今夏卻成為了最具娛樂符號的詞匯,引爆各種話題焦點。

  雖然褒貶不一,但楚凡這一招確實令那些那些業內娛論操盤手們各種羨慕嫉妒。

  起碼營造輿論的效果已經達到,現在幾乎是個關注點娛樂新聞的人都知道楚凡籌備的新劇在進行演員招募。

  楚凡也像擠牛奶一樣,點滴透漏有關新劇的內容,而不是完全曝光所有內容,利用一絲神秘性吸引著持久的關注力。

  大張旗鼓的宣傳後,海選活動開啟第一天,便有數百人完成信息注冊報名參選,並有十多個人直接上傳了個人宣穿視頻。

  隨著輿論效應的飛速擴張,每天新增加的報名選手更是翻倍增長,上傳的個人視頻數目也已經超過一千個。每個報名者都懷揣各種期待,渴望能參與演出《老男孩》那樣的作品。

  而為了拿到投票權,土豆網的注冊用戶也呈現幾何式瘋狂遞增。看多了娛樂公司造星,平民大眾們也都想參與其中,親自參與這樣的“造星”活動來滿足內心的些許幻想。

  眼看《青春》的勢頭一發不可收拾,每天打到經紀人王京華那裏的電話也是絡繹不絕。

  私企老總,風險投資商,影視公司老板…這些時刻物色新投資產品的老板們也都希望能夠承攬下這部戲的投資,利益共享。

  到了這樣的時候,楚凡也由被動變主動,有了大量挑選的餘地。

  這點也完全超出他的預期,原本隻想借助《奮鬥》和《老男孩》熱潮弄些新花樣,沒想到竟然會引發如此大的轟動。

  導演選製片人,這樣的堪稱搞笑的事情在現實當中發生,也令圈內人對楚凡這個初出茅廬的新星能耐刮目相看。

  這下就算是財大氣粗的陳尚林也坐不住了,眼看這部注定誰拍誰火的電視劇掀起如此娛樂狂潮,前陣子還是擺著架子考慮,這下幾乎是給張學華打電話最多的人,不斷詢問這部戲的女主演確定沒有。

  至於之前說好的劇本也遲遲沒有等到楚凡送上門,令這位一直高高在上的商人不免有些擔心,以為楚凡找到了給出更優厚條件的投資方。